伯樂君曰:
投資有如相馬 我們就是伯樂
2020年在跌宕起伏中臨近尾聲,2021年更加讓人翹首以盼。
時代伯樂始終堅持獨立思考,試圖從底層邏輯中窺探未來的變化與趨勢。
特此,我們將推出《時代伯樂展望2021系列》,將涵蓋宏觀、行業、上市公司、地方政府、資產配置、風險控制等角度,力爭為讀者呈現一個立體、全面、富有洞察力的未來觀點系列。
今天伯樂君推出的是【宏觀篇——面對未來,我們重新定義2021年:代際煩惱的爆發之年】,歡迎閱讀!
導讀:2021年的展望,市場已經有很多文章進行了描述,其中不乏極其有見解者。時代伯樂作為一家股權投資機構,需要深入思考2021年的大局,需要有自己的觀點和思想,不再從現象層次來進行推測,而是企圖從底層邏輯來看待2021年的國內和國際種種可能。我們希望本文能夠為大家如何看待和應對2021年有所幫助!
2020年,十分意外,全世界深受疫情之苦。
大家普遍預期2021年將迎來全球經濟的全面復甦和高光時刻。時代伯樂經過深入分析和判斷,我們恰恰形成自己不一樣的觀點:2021年可能是大轉折,大變革之年,未必如大家所願,可能是各類因代際差異而產生代際煩惱的爆發之年。
代際煩惱即是由於年代的差異,地域的差異,文明的差異,還有不同思想價值觀的差異等,產生不同的後果和效應,從而引起全面的衝突和矛盾,進而產生各類煩惱。
2021年.代際煩惱將在經濟、股市、資產配置、全球格局等方面都將呈現,深刻影響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需要我們認真對待!
1
經濟中的代際煩惱
時代伯樂認為,文明時代的更替、宏觀經濟換擋、轉型升級以及所產生的代際煩惱將在2021年集中體現。有什麼樣的時代,必然對應有什麼樣的思維模式及其這種思維模式的生存結構,同時,過去的思維模式會對新的思維模式形成遮蔽性,產生戕害效應!我們會生活在過去的時代,只會變現過去的認知。
眾所周知,人類經歷了三個文明時代: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正在邁向信息文明時代。每一個文明時代交替的時候,都會有文明的衝突!鴉片戰爭,英國入侵中國,本質上是英國的工業文明與中國的農業文明的衝突。歐洲白人入侵並屠殺了原始國家狀態下的部落族群裡的數百萬印第安人,鳩佔鵲巢、搶劫土地,建立了美國,這是一個工業文明與另一個原始文明的衝突。
時代伯樂認為,以5G技術的全面應用為標誌,人類社會正在全面進入到信息文明時代。美國在這次文明發展中並不佔有絕對優勢,所以產生了對華為的圍追堵截行為,是美國文明焦慮的典型反應。
2021年,中國無疑將加速從依靠重化工業邁向重點發展現代科技+醫療消費產業,從工業文明邁向信息文明,這種文明更替的後遺症將在2021年集中爆發,特別是各種不平衡的現象在加劇。率先使用信息文明手段的企業明顯擁有相對於使用工業文明手段企業的優勢,相應的企業家照樣也是如此,有信息文明思維的企業家將與工業文明的企業家產生文明的衝突,進而形成代際煩惱。
思想所產生的代際效應更為明顯,進而形成長期的代際煩惱,典型案例就是北方經濟相對於南方經濟全面衰落,從建國時的佔據主導優勢,到現在只有36%左右的佔比,背後更多是思想認知的問題,是計劃經濟邁向市場經濟的代際效應,是官本位邁向商本位的代際效應。
經濟從外循環主導邁向內循環主導也會產生代際效應。我們從過去的外向型經濟轉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這照樣需要改變我們的意識。2021年,境外相對不友好的環境可能會呈現這種效應。
傳統的房地產經濟和土地財政,與依靠發展科技和消費,形成極大的衝突。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經濟發展思維方式。前者依然擁有政府主導的力量,而後者,政府只能推動和引導,但難以主導。
2
居民資產配置中的代際煩惱
時代伯樂獨家觀點:2021年,中國居民財富的資產配置將出現代際效應,房地產只漲不跌的時代結束,理財產品剛性兌付的打破,銀行不良資產將出現高峰期的到來,這會深刻地揭示,理財產品、企業債券和信貸資本本質上不是中短期借貸,而是長期的股權投資,同樣存在巨大風險,因為拉長周期來看,就會形成一個長周期特徵,不是張三,就是李四,直到企業破產倒閉,總有一個接棒人。如果是股權投資的話,投資的本質是投資於企業家,而能夠成為真正企業家的畢竟是少數人。我們在進行借貸投資的時候,有幾個人關心過企業的經營者水平和能力?!
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邁向中低速增長,經濟結構發生根本性變化,毫無疑問,與經濟結構高度吻合的財富配置也會隨之發生變化。
過去二十多年,本質上,中國居民資產主要配置在房地產,即使是銀行理財產品或者信託產品,大部分最終的去處還是房地產及其相關產業。所以,過去我們有兩個「中國式理財信仰」:一是只要投資於房地產,就一定保值增值;二是只要是由他人打理財富,就一定有10%以上的利息並且還是剛性兌付保本保息。
時代伯樂認為,從2021年開始,中國居民財富打理的安全性將大幅度下降,非常有可能成為「接棒俠」,而遭受慘重損失。2020年已經開啟企業債券和銀行理財的黑天鵝事件:企業債券頻繁爆雷,永煤控股、紫光集團違約,它們都是安全等級很高的國企;多家銀行安全性頗高的R2級理財產品出現了虧損,包括平安、招行、工行、建行等。
為什麼現在會出現這些代際變化的煩惱呢?根本原因來自於債券和信貸本質上還是時代的產物,如果在一個連續運行的時代,比如說重化工業時代,那麼,是不會有多大的安全性問題的,但是一旦,出現代際變化,從重化工業邁向科技消費時代,那麼,大量堆砌在重化工工業的信貸資本會出現嚴重不良資產,最終一定需要人去買單,那麼,買單者是誰呢?
時代伯樂的觀點是,最終買單者主要是債券和信貸資本!
企業債券和信貸資本的本質是什麼,為什麼說,正常情況下,如果沒有代際思維,信貸資本的最終結局是辛苦一輩子,換回一堆不良資產?
我們表面上看,債券或者信貸資本只是借貸,並且往往還有抵押資產,但如果拉長周期來看,企業債券和信貸資本本質上還是股權類投資,為什麼?因為借給企業的資金是一個連續的過程,直到出現破產倒閉!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債券和信貸資本構成一個連續性借貸過程,不是這家銀行就是那家銀行,最終一定會有一家機構砸在手裡。
抵押資產並不是絕對安全的,通常情況下是相對無效的。由於抵押品本身也是時代的產物,比如說房地產是過去20年主要的抵押品,一旦房價開啟下降模式,資不抵債就是一個大概率事件。
這種情況下,如果經濟格局和模式發生重大變化,不能進行代際資產的切換,那麼,換回一堆不良資產是大概率事件,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銀行的信貸商業模式是非常差的。企業成功了,我們只能賺取其利差,而失敗破產了,可能面臨本金的全部損失。
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企業債券和信貸資本需要頻繁地進行交易,而且是風險完全敞開的交易,頻繁交易構成博弈,長期而言,只要是All-in式的博弈,往往最終歸零。
時代伯樂堅信,2021年將是中國居民資產配置大搬家的一年,權益類資產成為主要的蓄水池和避風港,股權投資會在艱難中迎來曙光,而股市會出現新的氣象。
3
股市中的代際煩惱
時代伯樂觀點:資產配置中,2021年的股市會是戰略性重要戰場。但2020年股市的極致化演繹,並不意味著2021還是昔日的王者天下,代際煩惱即將出現。投資的本質是投資於偉大的企業家,而企業家是變化的,特別是面臨代際更替之時,因為並不是每個企業家都是「賈伯斯式的造鐘人」,更多是「傑克.韋爾奇一樣的報鍾人」!娃哈哈接班出現的代際煩惱也是一個典型標誌。
時代伯樂認為,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企業家。這個時代企業的掌舵者會將自己的認知在現實中加以變現,然後,想當然認為,今後的企業家也會這樣行事,而往往忽略時代的變化。
所以,我們都是生活在自己的認知通道之內,任何時候,我們都是關進自己認知框架的囚徒而已。
毫無疑問,對於投資而言,同樣是這個道理。
最近三年以來,以高端白酒等為代表,所謂的頭部效應,幾乎佔據整個股市投資者的心智。上帝造物的神創論——壟斷格局一旦形成,就不可能被顛覆或者發生大變化已經成為股市的一種信仰,更是機構投資者所頂禮膜拜,給予市值幾萬億元的股票以70、100倍市盈率本身就意味著100年不變!這是典型的股市神創論。
但事實上,我們認為,2021年將是最大的分水嶺:
10年前,市場一致認為BAT(百度、阿里和騰訊)將統治整個網際網路,但今天,在字節跳動、美團和拼多多的衝擊下,B(百度)已經基本沒落,失去戰鬥力,淪落為二流網際網路公司,而A(阿里)和T(騰訊)分別面臨美團、拼多多和字節跳動的嚴重衝擊,而且字節跳動、美團和拼多多的趨勢明顯佔優!
10年前,我們認為中國平安無人可敵,但事實上,在網際網路保險的衝擊下,中國平安的發展步伐,已經嚴重放緩。其背後反映的是馬明哲為代表的50後和60後企業家面臨時代更替的代際煩惱。他們難以與移動網際網路原住民的企業家相抗衡。這類似於美國式原住民與移民的衝突。
10年前,我們認為電視是不可或缺的,但今天電視開機率已經不到30%,而且,即是這30%,也主要是50、60和70後的人!
今天絕大多數的家族企業更是感受到代際煩惱!成功接班非常不容易。
穿透層層迷霧,時代伯樂發現,背後呈現兩個明顯的代際變化,進而引起代際煩惱:
從供給方來看,中國企業家普遍將面臨代際煩惱——80後、90後接班將逐漸成為普遍現象。在年輕一代企業家的衝擊下,那些50、60和70年代的企業家根本不是對手。因為時代變了,而且是從工業文明邁向信息文明的大時代跨越!正如八國聯軍和中日甲午海戰一樣,我們並不是簡單地輸在槍炮上,而是一支農業文明時代的軍隊根本無法戰勝工業文明時代的軍隊,因為思維方式和作戰方式根本不同。這樣的事情,同樣發生在海灣戰爭,當時,我們國內所謂的權威軍事評論家完全看錯,因為,他們依然在用工業文明的戰爭思維去解讀信息文明已經開啟的美國軍隊的作戰方式。
從需求方來看,我們已經從工業文明邁向信息文明,特別是85後和90後的網際網路原住民一代,他們完全有不一樣的生活消費習慣,否則,我們無法理解嗶哩嗶哩,無法理解二次元。
毫無疑問,品牌白酒是工業文明最好的一個投資賽道,是工業文明的產物,其瘋狂上漲有其內在邏輯,但信息文明的今天,是否依然是剛性消費品,可以拭目以待。如果沒有信息文明取代工業文明,沒有移動網際網路原住民日益取代網際網路的移民並在人數上日益佔據優勢,白酒一直會長盛不衰,但是一旦發生非連續性變化,能否持久毫無疑問是一個巨大的未知數!
正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樣。只要不是基本生理需求,一個時代一定有一個時代的消費品。從思維認知上講,生活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95後與60後、50後相比,就不是一個物種!
今天白酒等消費品的高光時刻並不表明未來95後的消費趨勢,只是掌握資金的50後、60後和70後對自身消費認知和投資認知的變現!我們只是想當然認為,今後幾十年的移動網際網路原住民依然會這樣消費,畢竟與遊戲等相比,在95後等移動網際網路原住民看來,烈性白酒實在不是一個享受的東西。
4
全球格局中的代際煩惱
2021年的境外:中國將呈現世界老二成長中的代際煩惱,當面對人類共同的公敵——新冠疫情時,我們可能忘記彼此的不滿,但是,一旦公敵消失,報復中必然疊加老大與老二的競爭。
2021年的國際依然存在極大變局,川普的下臺並不意味著中國煩惱的減少,而是另外一個時代的來臨——中華文明與西方文明的交匯將會在中國與美國之間加以呈現。
從絕大多數範圍來看,老大和老二鮮有和諧相處的,特別是越接近,矛盾越激化,甚至是不可調和!
首先,時代伯樂對2021年的中國出口並不樂觀,我們可能面臨報復。
2020年疫情的爆發,讓美國等西方國家大量甩鍋中國,但由於無法復產,而中國控制疫情得當,成為真正全球的安全區和避風港,美國等被迫壓抑自己的不滿,只能從中國進口物資。
2021年,由於疫苗的研發和生產,全球範圍內的疫情大概率得到控制。一旦世界各國復產,不排除會有不少國家對中國進行秋後算帳,會製造種種貿易摩擦,打壓中國的出口。
其次,2021年中美之間的修昔底德陷阱依然無法打破。美國會產生接班的代際效應,這裡的代際更多是美國如何看待中國崛起的不同時代的交替。我們有理由相信會從川普時代的簡單粗暴,變為拜登的文明遏制,以全球結盟的方式達到集體遏制中國。長期來看,這對中國的挑戰更大!
再其次,2020年全球貨幣大放水的後遺症必將在2021年開始體現:通貨膨脹和資產價格上漲將是一個大概率事件。中國會面臨輸入性通貨膨脹的危險,特別是大宗商品原材料已經開啟上漲周期。
全球各國央行2020年普遍瘋狂印鈔,其後果必然很嚴重。印出來的貨幣如果進入實體經濟和消費領域,就會引致物價大幅度上漲,造成通貨膨脹。貨幣流入資本市場和銀行金融領域,就會催生股市樓市大漲,造成資產的泡沫化。
最後,2021年,中國的科技自主創新和構建完整安全產業鏈之路可能更為艱難,青黃不接的問題會集中爆發。
川普在下臺之前,幾乎是瘋狂地壓制中國高科技發展。拜登上臺之後,只會順水推舟,甚至不排除聯合其他國家來限制中國的高科技發展,在整個高科技產業鏈中,日本、韓國和歐洲是非常重要的關鍵環節。中國高科技發展的風險敞口可能在2021年進一步加大!
與此同時,我們國內關鍵科技領域的「卡脖子工程」才剛剛開始,人才隊伍、發明創造、工藝流程等處於起步階段,特別是在關鍵設備、核心電子元器件和重要新材料領域,不是一蹴而就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結語
當然,2021年依然充滿希望和機會,既有全球貨幣大放水帶來的資產價格大幅度上漲的可能性,也有中國經濟轉型和雙循環發展帶來的大機會。
關鍵是如何應對?
時代伯樂認為,應對2021年,我們必須有代際思維,才有可能去除代際煩惱。一個時代我們需要建立一個時代的認知通道,打破舊有的框架性思維。
1、放棄小我,才能成就大我,不管是經營企業,還是投資理財
我們並不是,只是自己在經營企業和經營股票,而是在挑選誰來幫我們共同創造財富,進而保值增值。
如果我們認為僅僅依靠自己就可以經營企業和經營股票,那麼,說明我們自己的EGO(小我)佔據了一切!我們會是世界上最厲害的人嗎?當然不是!而是那些在千軍萬馬中廝殺,已經勝出或者證明了的優秀人才或者企業家或者產品!
特別地,對於50、60和70年代的人,面對移動網際網路的原住民和信息文明的來臨,我們真的沒有多少優勢。
2、與時代同行,適應時代來配置我們的資產,經營我們的企業,選擇我們的工作。科技+醫療消費,可能代表未來的中國經濟趨勢。
3、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是必然的導出!美國無法全面遏制中國,中國依然是全球最好的投資場所。
正如我們之前的文章所揭示的那樣,美國歷史曾經成功遏制過蘇聯和日本,防止它們從老二變成老大,因此,現階段,中國相當大一部分社會精英人士都擔心與美國的脫鉤以及國家的未來,時代伯樂的獨家觀點如下:
第一、在歷次囯家命運的轉折時刻,所謂社會精英人士的判斷基本上都是錯的。
第二、歷史上從未有一個有效人口小國可以成功制裁和圍追堵截一個有效人口大國的。美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但是,相對於中國而言,又是一個人口小國。
第三、美國遏制中國取得成功的根本條件是德國和日本、韓國的加入,但這三國的市場在中國,一旦一邊倒,其他市場無法彌補損失,美國不可能承擔。
第四、兩國之間的競爭,最終比拼的是效率,疫情已經明顯表明,中國的效率高於美國,這一點顯著區別於前蘇聯。
第五、全球化依然是不可逆的趨勢,短期的變化不改長期趨勢。美國如果繼續奉行二戰之前的孤離主義,美國把自己封閉起來,眾所周知,封閉的體系必然遵循熵增定律,逆全球化,只會加速自身的衰落。
所以,從長遠來看,從人類發展的歷史經驗來看,凡是違背經濟規律的行動很難有持久性。中國自身有著強大的生產能力和巨大的消費市場,堅持雙循環戰略,用意識形態拼湊的產業鏈條最終會像建立在沙灘上的房子一樣,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