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保:以綠色金融,助力碳中和

2020-12-27 騰訊網

文 | 王勇

「北京藍」已經逐漸從熱點討論話題跌落,成為了生活中的常態。根據生態環境部12月18日通報1-11月全國環境空氣品質的狀況,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64.3%,同比上升11.4個百分點。北京市優良天數比例為73.1%,同比上升8.7個百分點。

而這背後是能源消費格局變化和環境治理的成果,更深層次的則是體現在資本層面的投入。中國投融資擔保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投保)亞行項目中心負責人段秀梅向記者介紹道,亞行項目是中投保利用亞洲開發銀行主權貸款,通過金融機構轉貸形式,綜合利用多種金融工具,建立綠色金融平臺,以促進京津冀區域大氣汙染防治項目的實施。

從獲得主權貸款到實施具體項目,作為央企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成員企業的中投保在綠色金融領域都做了哪些事情?對於國家提出的2060年的碳中和目標又有怎樣進一步的規劃?

用金融助力解決綠色交通痛點

隨著電動車的保有量不斷提升,充電基礎設施的完善也提上日程,特別是公共領域用車如環衛、物流、公交等都已經在大力推進電動化。

據了解,豐臺環衛系統現有環衛車輛1300輛。作為北京市環衛系統試點單位,根據國家發改委要求,截至2021年底,環衛電動車比例要達到80%,即更換1040輛。

受充電設施影響,2017-2019年間僅更換新能源環衛車339輛,環衛電動車更換進度嚴重滯後。主要是由於其充電量和充電功率要求高,電池容量240度至300度,可接受的充電功率可達120千瓦至140千瓦,因此使用常見的60千瓦快充樁充電時間長達5-6小時之久,尋找超級快充特別是可以集中充電的場所成為當務之急。

中投保同樣看重這一行業痛點,並在詳細了解與考察後,將特瓦特超級充電站項目作為綠色交通的典型子項目,特瓦特超級充電站屬於北京多達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12月,中投保與豐臺國資中心下屬的誠信佳、多達通開展業務合作,在誠信佳擔保公司的擔保下,中投保通過北京銀行向多達通發放900萬元貸款資金用於支持多達通看丹橋快速充電站及南四環居然之家快充站建設,貸款期限2年。兩個項目總投資約2160萬元,將安裝70個直流快充電樁和15臺箱變,並與停車場系統互聯,打造具有良好用戶體驗的智能化、便捷化的停車充電場所。

據了解,項目完成後,可為社會電動車輛、大巴及新能源環衛車等新能源汽車提供專門充電場所,有助於滿足北京市電動車數量增長帶來的充電需求增長,進一步降低汽車尾氣汙染物排放,預計每年可減少CO 排放約2.84萬噸,SO 1.74噸。

記者在走訪特瓦特寶隆超級充電站時了解到,2019年特瓦特研發的第二代超級充電設備,單槍最大充電功率可達400千瓦,全面超越特斯拉最新的V3超級充電站250千瓦的充電功率,除此以外,公司的柔性充電技術、智能充電技術及安全充電技術均為國際領先。

值得注意的是,特瓦特公司目前已經研發落地的第三代充電技術,單槍最大充電功率可達1000千瓦,該技術將進一步夯實我國超級充電技術全球領先的地位。

2019年4月,豐臺財政局、城管委、環衛系統聯合到特瓦特公司調研,並派環衛車輛現場到特瓦特第一代充電站進行充電測試,實現充電功率為138千瓦/小時,充電時間由6小時左右壓縮至1小時左右,遠高於其他充電設施。

特瓦特寶隆超級充電站作為豐臺區環衛新能源車充電解決方案,截至2020年10月,寶隆站已經累計為新能源環衛車輛充電2萬次,累計充電近290萬度,累計節約環衛車充電時間8萬小時,大大提高了新能源環衛車運營效率。

目前,特瓦特已投入運營14個超級充電站,其中北京9個,成都2個,廣州2個,深圳1個;在建站近30個。除此以外,特瓦特在珠三角、長三角、成都重慶西南板塊規劃布局超級充電站近百個。

「目前公司的發展策略是只建站、不建樁,目前已經在和某大型國企洽談合作事宜,」特瓦特董事長王學啟向記者介紹道,「公司計劃從2021年起開始批量布局建站、網點化運營,第一階段計劃布局100座以上的超級充電站,全面覆蓋華北、華東、華南及西南市場一線城市,初步建成國內首家規模化的超級充電站網絡。」

除以特瓦特充電項目為代表的綠色交通領域外,中投保亞行項目還涉及清潔能源、節能減排、廢棄物能源化利用三大領域,從具體項目來看,包括北疆發電廠煙氣除溼消白改造項目、億利微煤霧化鍋爐改造項目、國投生物鐵嶺燃料乙醇項目等,切實發揮金融力量,促進京津冀區域大氣汙染防治的落實和有序推進。

藍天背後的金融力量

截至2020年9月30日,亞行項目已累計審批通過子項目 47 個,承做子項目 39 個,完成放款21.83億元,擔保總額5.84億元,帶動社會總投資77.52億元。該項目支持建設的39個子項目已實現項目目標地域的全覆蓋,支持多個綠色低碳子項目實施,取得了良好的槓桿和示範作用。

亞行貸款京津冀區域大氣汙染防治中投保投融資促進項目目標(預計2031年底實現)

2020年12月初,亞洲開發銀行(下稱亞行)執董會批准了京津冀協同發展大氣汙染防治(中投保投融資促進二期)。該項目是亞行連續第六個支持京津冀地區大氣汙染治理的項目,旨在通過支持清潔能源投資、促進國內綠色債券工具多樣化、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普惠金融支持力度,從而動員更多國內資金投資於空氣品質改善和溫室氣體減排。

項目總投資約5.51億歐元,亞行提供約1.27億歐元(等值1.5億美元)主權貸款,國內商業銀行和金融機構出資約2.3億歐元,中投保出資958萬歐元,子項目借款方配套資金約1.84億歐元。亞行貸款期限15年,含10年寬限期。

從該項目的主要建設內容來看,依然以清潔能源和環境治理為主。中投保將作為中間金融機構轉貸,支持可再生能源、儲能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等領域,聚焦煤炭減量和替代,開展廢棄物能源化利用、綠色交通、節能減排和農村「煤改電」「煤改氣」後續治理等項目建設。

從地域來看,該項目仍將以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遼寧、內蒙古等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為重點。中投保有關工作人員向記者指出,「相比一期項目新增長三角區域協同發展大氣汙染防治,包括江蘇、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同時在支持方式上多了一個品種——清潔空氣債券,以綠債的方式助力更多項目以早日實現碳達峰,目前已經在項目儲備階段。」

從亞行項目的實施帶來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以及生態效益來看,亞行項目已承做子項目投產後有望每年減少煤炭用量 78 萬噸,汽油用量 31 萬噸。約每年減排CO 235 萬噸、SO 3 萬噸、PM 7 萬噸、 Nox 0.7 萬噸。段秀梅指出,「在二期項目中,亞行項目將持續重點關注清潔能源,探索多路徑解決方案,如氫燃料等。」

隨著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標的提出,對降低碳排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實現高強度達峰、高速度達峰和高質量達峰的路徑中,仍面臨著經濟社會發展、能源等諸多不確定性,中投保作為一股不可忽視的金融力量,將助力碳排放早日達峰,並在碳中和道路上不斷探索,以切實發揮藍天背後的金融力量。

· END ·

歡迎投稿,聯繫郵箱

相關焦點

  • 碳中和目標下綠色金融發展駛入「快車道」
    新華社北京12月30日電題:碳中和目標下綠色金融發展駛入「快車道」新華社記者姚均芳「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隨著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包括碳金融等在內的綠色金融業務發展將迎來巨大機遇。
  • 央行行長易綱:將以碳中和目標為約束條件 進一步完善綠色金融標準...
    SMM網訊:央行行長易綱在新加坡金融科技節視頻演講時表示,人民銀行將以碳中和目標為約束條件,進一步完善綠色金融標準。今後,在對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等綠色金融標準的修訂過程中,要保證綠色金融支持目錄中的項目在支持其他環境目標的同時,不損害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便利國際投資者參與中國綠色金融市場。我們將通過修訂國內標準和國際合作積極推動國內外綠色金融標準的趨同。
  • 地球的一半|中日韓相繼承諾「碳中和」,助力全球綠色復甦
    如同多米諾效應一般,「綠色復甦」的浪潮從歐盟席捲至亞洲。在剛剛過去的聯合國大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並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10月28日上午,韓國總統文在寅在國會發表演講時宣布,韓國將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東亞三國的氣候「雄心」,無疑將對帶動全球氣候行動、達成氣候目標產生深遠影響。
  • 什麼是碳中和?碳中和願景下國資央企有哪些動態?
    什麼是碳中和?碳中和願景下國資央企有哪些動態?今天跟小新一起來了解——什麼是碳中和?中核集團清潔能源守護綠水青山中核集團全面推進節能減排和低碳發展,在核能全產業鏈、水電、新能源發電中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設備,推動企業綠色生產。中國鈾業積極推進綠色鈾礦山建設,地勘單位全面實施綠色勘探。
  • 碳中和與經濟發展如何雙贏?|碳中和行動
    當中國對碳中和這一目標作出更細緻的承諾時,還有不少小夥伴對於碳中和這個概念感到陌生。究竟什麼是碳中和,如何實現它,又是因為什麼,需要我們去實現這個目標?1怎麼理解碳中和?所謂碳中和,是指在規定時期內,二氧化碳的人為移除與人為排放相抵消。
  • 周小川談實現「碳中和」排放目標:碳市場本身也是金融市場
    北極星大氣網訊:「從金融的角度來講,碳市場本身也是一個金融市場,需要資金的轉換和風險管理,發展有關的金融衍生產品。」11月25日,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在「《財經》年會2021:預測與戰略」上表示。
  • 東南大學長三角碳中和戰略發展研究院揭牌
    12月11日,由南京市發改委和東南大學共同主辦的「東南大學長三角碳中和發展研討會」在南京市江北新區開幕。會上,東南大學長三角碳中和戰略發展研究院揭牌。省人大常委會民宗僑委主任、碳研院院長朱曉明,東南大學副校長丁輝,東南大學原副校長沈炯和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出席了大會。  楊偉民在致辭中肯定了成立碳研院的戰略眼光。他表示,南京成立碳中和戰略發展研究院,是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行動。實現碳中和既是一項偉大的目標和充滿挑戰的任務,也蘊含著巨大的機遇。
  • 由和碳公司牽頭制修訂的2020年河北省級地方標準《大型活動碳中和...
    日前,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下達2020年河北省地方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第六批)的通知》,由河北和碳環境技術有限公司牽頭,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河北晶淼環境諮詢有限公司和北京和碳環境技術有限公司共同參與制修訂的2020年省級地方標準《大型活動碳中和技術評價規範》成功立項,
  • 國家能源集團啟動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研究
    尚品牌   12月15日,國家能源集團智庫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清華大學低碳能源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等四家單位籤訂戰略合作意向書,將共同研究國家能源集團引領能源煤炭電力行業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路徑。
  •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面臨哪些挑戰?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面臨哪些挑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要實現這一目標,我們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 長三角碳中和戰略發展研究院在寧成立
    日前,全球首家以「碳中和」命名的研究機構--長三角碳中和戰略發展研究院在南京成立。碳研院由南京市政府聯合東南大學等有關方面共同組建,將聚焦碳中和領域的政策、技術、產品等開展研究,促進碳中和技術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為地方政府提供碳達峰、碳中和的政策諮詢,為企業提供綠色轉型的解決方案。
  • 與你有關,一起擁抱碳中和
    2030可持續發展戰略根據2030可持續發展戰略,ABB將積極助力實現低碳社會,並與客戶和供應商開展合作,在我們的整個價值鏈以及產品和解決方案生命周期各環節實施可持續性舉措。ABB的目標是到2030年實現自身運營碳中和,並支持客戶減少排放。ABB將幫助客戶每年減少至少1億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這相當於3000萬輛汽車、40個火電廠或一個中型國家的年排放量。
  • 「點綠成金」 充分發揮綠色金融重要作用 訪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
    在《建議》中,「綠色」一詞出現了19次。《建議》明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十四五」期間的發展目標。  在2020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也被列為明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之一。  決策層連續兩次在中央級會議中強調綠色發展,凸顯了對綠色發展的高度重視。
  • 中赫集團打造最高標準綠色住宅 目標碳中和
    2020年12月18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今年的重點任務。由中赫集團打造的高端住宅——中赫·萬柳書院,於2018年初就獲得了 LEED 鉑金級認證,是國內首個全盤(共14棟單體)悉數獲得LEED最高等級認證的住宅項目。碳中和強調的是碳排放和吸收的平衡,其本質就是節流與開源。
  • 碳中和來了,資本市場為啥都在搶這條賽道?
    12月16日至18日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碳達峰、碳中和」置於2021年重任之一,國家「十四五」規劃中也提出了碳中和目標與近期建成全球最大碳交易市場的部署,可見中國正在加速履行「碳」責任,擔負全球綠色經濟之責。
  • 九號機器人持續打造環保電動產品,助力實現中國「碳中和」目標
    「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作為一種環保形式,碳中和能夠推動綠色的生活、生產,實現全社會綠色發展。
  • 碳達峰、碳中和怎麼做?大連市生態環境局召開會議專題部署
    碳達峰、碳中和怎麼做?碳達峰、碳中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也對「十四五」及今後一個時期的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同時明確提出2035年「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的遠景目標和「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的五年目標。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2021年要抓好的八項重點任務,其中一項就有「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 日本「碳中和」路線圖出爐
    其中不僅書面確認了「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還為海上風電、電動汽車等14個領域設定了不同的發展時間表,旨在通過技術創新和綠色投資的方式加速向低碳社會轉型。總綱領綠色投資為第一要務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發布的路線圖草案,綠色投資被視為日本疫後重塑經濟的重點,以及引領日本遠離化石燃料、加速清潔能源轉型的關鍵。
  • 到2025年 奧迪所有生產基地將全面實現碳中和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傑爾工廠已成為奧迪第二個碳中和生產基地。奧迪傑爾工廠也實現了足跡碳中和。生產奧迪e-tron車型的布魯塞爾工廠獲得碳中和認證。奧迪已啟動一系列減排行動,貫穿全價值鏈,以期在2050年前實現整個公司碳中和的願景,助力環境保護。奧迪零排放計劃(Mission:Zero)囊括製造與物流環節降低碳足跡的措施,奧迪還制定了相應的戰略規劃,聚焦汽車生產環節實現碳中和,助力2025年前實現奧迪旗下生產基地全面達成該目標。
  • 中海石油氣電集團與殼牌達成中國大陸首船碳中和LNG交易
    6月21日,記者從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獲悉,其全資子公司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氣電集團)與殼牌東方貿易公司籤署採購兩船碳中和液化天然氣(LNG)資源購銷協議,首次為中國大陸引進碳中和LNG資源,守護祖國的綠水青山,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