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通報涉嫌違法用海及83個弄虛作假、調查不實典型問題

2020-12-18 中華建設雜誌

8月26日,自然資源部舉行首場例行新聞發布會。自然資源部新聞發言人、辦公廳主任劉國洪向媒體通報了今年第二季度涉嫌違法用海用島案件以及國土「三調」初始調查覆核中督察發現的83個弄虛作假、調查不實重大典型問題。

5起涉嫌違法用海用島案件

劉國洪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 2020年第二季度,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繼續堅持「早發現、早制止、嚴查處」,及時發現制止違法填海的苗頭傾向,通報、移交涉嫌違法用海案件,堅決將違法填海消除在萌芽狀態。

據介紹,第二季度全國範圍內未出現大規模違法填海現象,發現並制止涉嫌違法填海行為5起,涉及海域面積約0.78公頃,目前均已移交有關執法機關依法進行查處。其中,1處位於遼寧省葫蘆島市,涉及海域面積約0.20公頃,涉嫌違法填海主體為個人;1處位於遼寧省大連市,涉及海域面積約0.17公頃,涉嫌違法填海主體為個人;1處位於浙江省溫州市,涉及海域面積約0.29公頃,涉嫌違法填海主體為溫州市路源建材有限公司;2處位於福建省寧德市,涉及海域面積分別約0.05公頃、0.07公頃,涉嫌違法填海主體均為霞浦縣新陸交通投資有限公司。

同時,在違法填海得到有效遏制的基礎上,自然資源部立足「兩統一」職責,持續加強非填海用海和無居民海島監管。第二季度全國範圍內發現並制止橋梁、施工便道、堤壩等涉嫌違法構築物用海29處,涉及海域面積約11.19公頃,目前均已移交有關執法機關依法進行查處;發現並制止涉嫌違法用島3處,涉及無居民海島3個,面積約1.09公頃,目前均已移交有關執法機關依法進行查處。

83個弄虛作假、調查不實重大典型問題

據劉國洪介紹,開展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是一項事關重大國策制定的基礎性工作,國土『三調』數據的真實性事關國家信用,是未來一個時期一系列重大決策的依據。為確保國土「三調」成果數據真實、準確、可靠,國家自然資源督察機構去年已經開展了兩輪督察。

據介紹,今年,國家自然資源督察機構對三調工作繼續開展兩輪督察。6月至7月中旬,完成了第一輪督察工作,主要督察「三調」初始調查覆核成果真實性,督察核查圖斑421.58萬個,發現問題圖斑1.43萬個,佔核查圖斑總數的0.34%,較上一輪督察發現問題圖斑0.7%的比例進一步降低。

從總體情況看,地方各級自然資源部門和三調辦積極履行職責,多措並舉推動工作。但督察發現,一些地方人民政府及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主觀故意弄虛作假,一些調查作業隊伍不認真,一些監理單位不盡職,一些縣級三調辦自查不到位,一些市級、省級三調辦核查把關不嚴,督促整改不到位等問題。他透露,督察指出問題後,一些地方已進行了整改。

為切實發揮警示教育作用,自然資源部決定公開通報此次督察發現的83個弄虛作假、調查不實的重大典型問題。其中,包括2個弄虛作假問題和81個調查不實問題。2個弄虛作假問題是,貴州省黔東南州施秉縣在三調工作中有組織主導弄虛作假問題,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三調辦虛假承諾整改到位問題。81個調查不實問題,涉及30個省(區、市),不含西藏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同時,督察機構持續跟蹤整改,我們也將去年8月16日公開通報的3個省份三調工作弄虛作假、調查不實問題責任追究情況一併進行公開,涉及安徽省長豐縣下塘鎮三調弄虛作假問題,湖南省華容縣「旱改水」地塊調查不實問題,陝西省榆林市橫山區三調弄虛作假問題。

相關焦點

  • 自然資源部公開通報18起重大典型違法違規案件
    中新網9月23日電 據自然資源部網站消息,為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進一步維護自然資源利用和管理的良好秩序,積極發揮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近日,自然資源部決定公開通報18起重大典型違法違規案件,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 自然資源部通報18起土地違法案件:一些地方監管不力未及時查處
    自然資源部網站9月23日消息,自然資源部公開通報18起重大典型違法違規案件。為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進一步維護自然資源利用和管理的良好秩序,積極發揮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近日,自然資源部決定公開通報18起重大典型違法違規案件,主動接受社會監督。耕地是我國最為寶貴的資源。
  • 自然資源部通報《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
    (謝敏 攝)[自然資源部總規劃師、新聞發言人 吳海洋]記者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各位前來參加自然資源部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本次新聞發布會主要通報《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有關內容。感謝各新聞媒體長期以來對自然資源工作的關注、關心和支持!
  • 國家自然資源督察發現江西省高安市弄虛作假重大典型問題
    重點督察了109個縣級單元,核查圖斑986.93萬個,發現問題圖斑1.04萬個,佔核查圖斑總數的0.11%,較上一輪督察發現問題圖斑比例(0.34%)進一步降低。督察發現江西省高安市弄虛作假重大典型問題,具體如下: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在三調工作中,通過召開會議、在微信工作群發送消息、提供經費支持等方式,有組織地主導弄虛作假,將2016年土地利用現狀資料庫中地類為建設用地但實地現狀為農用地或未利用地的地塊,人為形成「推土區」,按建設用地認定,涉及圖斑205個,面積5175畝。
  • 嚴重違紀違法、酒後駕駛,山東通報8起典型問題
    王紹臣嚴重違反黨的紀律,構成職務違法並涉嫌犯罪,且在黨的十八大後不收斂、不收手,性質嚴重、影響惡劣,應予嚴肅處理。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等有關規定,經中共淄博市紀委常委會會議研究並報中共淄博市委批准,決定給予王紹臣開除黨籍處分;由淄博市監委給予其開除公職處分;收繳其違紀違法所得;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所涉財物隨案移送。
  • 自然資源部:未經批准佔用耕地30平米也是違法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郄建榮繼河南省安陽市林州市馬某佔用林州市五龍鎮澤下村耕地0.04畝建設車庫案被自然資源部公開通報後,近日,重慶市渝北區孔某違法佔用大盛鎮千盞村30平方米永久基本農田建設房屋也被自然資源部作為典型案件公開通報。
  • 亂佔耕地「零容忍」,0.04畝也違法!自然資源部通報35個亂佔耕地...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記者 謝瑋)10月20日,自然資源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35個亂佔耕地建房典型案例。其中,違法佔用耕地面積最大為3.2畝,最小為0.04畝。目前,相關部門已對違建建築進行拆除,部分復耕到位。
  • 常德市紀委通報4起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典型問題
    常德日報訊(記者 李白 通訊員 皮柏枝)為進一步發揮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作用,加大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整治力度,日前,市紀委通報了4起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典型問題: 津市市自然資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胡庭岸等人在行政執法中弄虛作假問題 2015年7月,津市市原國土局對津市三禾魚蟹園有限公司擅自佔用農村集體土地修建農莊問題下達
  • 關於國家統計局督察寧夏回族自治區防範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
    針對「傳達學習不及時、不到位」問題。針對「部分市縣領導幹部在接受督察時弄虛作假」問題。紀檢監察機關對以不當方式應付統計督察的相關責任人員進行調查,依紀依規對8名責任人員分別給予政務警告、誡勉談話、書面檢查等處分,並對相關責任單位進行通報。
  • 觀點1+1:自然資源部直查地方違法捍衛什麼?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自然資源部首次直接立案查處地方政府違法批地案,四川省南充市共有43名幹部被問責,其中省管幹部8名。自然資源部15日通報並強調,對符合立案條件的必須及時立案,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徹查到底。
  • 自然資源部通報構建統一的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體系工作推進情況
    9月14日15時,自然資源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自然資源部構建統一的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體系工作推進情況,並答記者問。一、構建自然資源統一調查監測體系的重大意義長期以來,我國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工作存在調查部門比較分散、概念不統一、內容相互交叉、指標之間相互矛盾等問題,出臺的相關標準、技術體系存在不協調,成果難以滿足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迫切要求。這次黨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明確,將土地、礦產、海洋、森林、草原、溼地、水資源的調查職責整合到新組建的自然資源部。
  • 多名官員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調查
    近日,木裡礦區非法開採問題仍在繼續發酵,已有多名官員被免職調查!中國電力網獲悉,8月13日,青海省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黨工委原委員、管委會原專職副主任兼原木裡煤田管理局局長李永平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調查。
  • 海關總署再通報三起典型案例
    海關總署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會同商務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有序開展醫療物資出口的公告》,並發布了海關總署2020年第53號公告,將11類出口醫療物資納入法定檢驗,全面強化醫療物資出口監管,嚴把醫療物資出口質量關,嚴厲打擊出口醫療物資違法違規活動,依法從嚴從重從速查辦了一批違法違規出口醫療物資案件。現通報三起典型案例。
  • 違法越界開採10年 祁連山水泥子公司被掛牌督辦
    通報稱,漳縣公司長期違法越界開採,生態破壞嚴重;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不到位,披「迷彩服」遮掩應付;無視綠色礦山要求,弄虛作假申報社會榮譽;生態環保責任形同虛設,內部考核「走過場」。同時,祁連山方面也公告稱,漳縣公司因違法開採,致使563.85畝林地用途發生改變,被責令限期恢復原狀並處罰款413.5萬元。
  • 鄒平市通報4起「四風」典型問題
    為進一步嚴明紀律,強化警示作用,鞏固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現將近期查處的4起「四風」典型問題通報如下:鄒平市供電有限公司韓店供電所原所長賀以慶違規收受管理服務對象禮品問題。西董街道南唐村黨支部原書記唐紀東違規發放津補貼問題。2017年11月,時任南唐村黨支部書記唐紀東以「務工費」名義違規為村「兩委」成員發放津補貼。2020年11月,唐紀東受到黨內警告處分。好生街道驀澗村黨支部書記孫其永,黨支部委員、村委會主任趙建國在旱廁改造工作中不擔當不作為問題。
  • 自然資源部:用地、用海統一管理
    本報訊(記者高志民)為切實履行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和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統一調查和確權登記、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等職責,自然資源部日前發布實施《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以下簡稱《分類指南》)。
  • 福建省紀委監委通報三起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典型案例
    今年來,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鞏固和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項整治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工作成果,部署開展民生領域損害群眾利益問題集中整治,查處了一批漠視侵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日前,省紀委監委通報3起典型案例,來看詳情↓福州市倉山區臨江街道倉前山社區原主任林秋美弄虛作假違規申領公租房問題。
  • 關於民權縣高新技術開發區經濟發展局局長李智違法侵佔企業拆遷...
    關於民權縣高新技術開發區經濟發展局局長李智違法侵佔企業拆遷補償款破壞營商環境典型問題的通報 2020-12-21 18: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瀋陽通報今年第二季度環境違法十大典型案例
    瀋陽通報今年第二季度環境違法十大典型案例燃油鍋爐排放多項超標罰70萬元  近期,瀋陽市生態環境局實施跨區交叉強化執法、開展利劍斬汙專項執法行動,嚴肅查處了一批違反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行為。  今年截至6月30日,共立案查處違法案件481件。
  • 城市擴張下的土地違法衝動
    而更常見的情況是,某個企業或者某個項目違法,政府默許甚至影影綽綽地鼓勵這種行為。重大項目土地違法的「潛規則」9月17日,自然資源部宣布要掛牌督辦11起土地違法案件,隨後公開通報了18起與耕地相關的重大典型違法違規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