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春晚,我絕對是擁躉。從第一年開始,基本一年沒斷過,每年準點觀看。看到過春晚最大的繁華,也看到春晚近些年一年不如一年的現狀。但是,作為新民俗,春晚依舊是很多年長者不可或缺的年夜大餐,就像在食物充足的今天,再沒有對於年的期盼,依舊會在冰箱裡塞滿各種食材一樣。
今年的春晚,有點不同於往常。一樣的歌舞昇平,卻因為肆虐的病毒,多了點苦中作樂的味道。或許,這僅僅是我的感覺。東北大花棉被的開場,紅紅火火中讓我想起張藝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老話。又想起「大俗即大雅」的另一句。我不知道坐在電視前想看什麼,與去年春晚一樣。我想,可能是習慣吧。去年我心如死灰,身體異常難受,還是在年三十那天,坐到春晚結束。因為那是我們家的慣例,我不想破了它。
去年,能記住的是嶽雲鵬的相聲。今年,事先看到過有沒有嶽雲鵬的話題。因為張雲雷的舊事,德雲社給人的感覺就是在走鋼絲。如今的嶽雲鵬孫越,是德雲社最具號召力的組合,除了郭德綱于謙,就是他們了。能讓他們再上春晚嗎?上了。他們與去年一樣穿了喜興的紅大褂兒,開始告訴我們《生活趣事》。 看過最早的版本,這是個升級版。超過半小時的相聲,被壓縮到十分鐘左右,剛剛開始就結束了,依然讓人笑得很開心。這是他們的功力。
然而,笑聲未斷,下一個節目卻是六個主持人共同的演繹。這是個未經彩排的節目。《愛是橋梁》,人間最需要的是愛,最缺少的也是愛。這個時候,被封城的武漢人民,有沒有被困孤島的恐懼?應該有。要不,市委為什麼要在封城前十個多小時發出通知,讓有門路的人趕緊離城?昨天武漢市領導證明,已經有五百萬武漢人離開了武漢。根據大數據,僅僅那十個小時左右,走出武漢的人就有將近三十萬。他們擔心什麼?不被關愛!
腦海裡響起那一年春晚「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的旋律。愛,是人類最美的語言!從相聲轉換到「愛是橋梁」的似詩非詩的真情朗誦,沒有違和,只有感動和熱淚。武漢,我們祝福你們,我們為你們祈福!
今年春晚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主持人換了,演員換了。不久前剛看了張魯一和佟麗婭主演的《愛國者》,還想著這智商的女主,怎麼還能活到最後。沒想到春晚的主持人中,出現了她驚豔的造型。她歪頭淺笑的形象,迷傻了電視機前多少人?我看到諸多評論說,為什麼陳思誠有這樣的福氣?一個饅頭一塊糕,世間就是如此吧。
至於那麼多俊俏的流量小生,流量小花們在舞臺上的歡歌曼舞,完全不同於以往春晚。那些被稱為「釘子戶」的老面孔不見了。青春的身影和青澀的表現,絲毫沒有減少觀眾們觀賞晚會的興趣。由此帶來的青年觀眾群,是這一屆編導的最大願望。作為新民俗的春晚,早已經沒了當年的萬人空巷,尤其年輕觀眾的缺失,讓春晚多少有點雞肋的味道。求新求變求了好幾年,今年終於有真正的舉措並一舉成功!
當然,為了改變的改變,有時候難免失之矯枉,所以有些組合的強行CP,除了讓人尬笑和強撓咯吱窩的感覺,找不到真正的笑點。但是,改變永遠是求生的手段。悲壯如壯士斷腕,不過如此。對於央視的春晚來說,中規中矩是第一位。傳說中的審查,政治正確勝過一切。有多少「好」節目,通不過審核而胎死腹中。一些落選的節目放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成了最大的亮點。
今年春晚,雖然此前有無數傳說在網上飛舞,最後揭曉的節目,還是讓人眼前一亮。畢竟,在突然出現的新型冠狀病毒面前,「武漢封城」四個字,像無形的大石塊,壓在全國人民心頭。宅,凝聚了更多的觀眾。陰差陽錯的結果,讓這屆春晚得到了最大的重視。
愛、健康和金錢,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如今的武漢,全部缺少。我不知道,春晚那天,有多少武漢人、湖北人在觀看。我希望他們都在欣賞。能坐下來看春晚,那一天便是家和與家人安全的證明。
春晚,過去了。由春晚引出的話題,還遠遠沒有結束。就像武漢那邊,中央政府給予的信心和解放軍醫大的全面進入,給了我們巨大的信心。只要解放軍出手,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這是春晚缺失的一個節目。如果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