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DC推出了「新52」時期著名的「大事件漫畫——《達克賽德戰爭》」,這部氣勢恢宏的作品讓我們再一次領略了DC宇宙的風採。而這部漫畫給讀者留下的最大「回味」,卻不是達克賽德這個宇宙王者,而是在劇中「蝙蝠俠」留下的「巨大懸念」。
——小丑有三個
沒錯,當蝙蝠俠坐在「擁有全宇宙所有知識」的「莫比烏斯椅」上之時,提出的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小丑究竟是誰?」,而得到的這個答案,真的可以說讓人「瞠目結舌」。
那一刻開始,所有被「吊足胃口」的觀眾,幾乎都在翹首期待DC對「三個小丑」作出進一步解釋時,而挖下這個「大坑」的DC,讓觀眾一等就是三年,直到2018年,DC終於宣布,將推出《三個小丑》這部漫畫,並放出了「漫畫預告片」,而在放出預告片的兩年之後,也就是2020年,《三個小丑》才正式發售,也就是說,DC讓讀者整整等待了「五年」。
漫長的等待終於等到了「收穫」,DC不負眾望,《三個小丑》第一期便「大受好評」,讀者直呼「神作預定」。那麼,《三個小丑》的魅力究竟在哪裡,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一、震驚——小丑的定義將得到「延伸」:
對於DC世界來說,小丑的形象一直非常「深邃」,其起源一直眾說紛紜,從1939年小丑誕生開始,DC仿佛刻意在迴避小丑的起源,以保持小丑的「神秘」形象,雖然也有過《致命玩笑》、以及2019年那部介紹《小丑》起源的電影,但DC官方從未承認,這就是小丑的「真正起源」。不過,在人們印象中,小丑均被默認為一個受到巨大「刺激」,導致「心理變態」的普通人。
這次的《三個小丑》,可能由於讀者等待的時間太長,所以作者並沒有做過多的鋪墊,直接「單刀直入」的讓我們見識到「三個小丑」同框的經典畫面,而從他們談話的內容,以及第一集的片尾,蝙蝠俠根據調查得出的「結論」,我們已經能非常明確知道「三個小丑」的「真實身份」:
1.犯罪小丑——也就是最初的小丑,誕生於美國漫畫的「黃金時代」,蝙蝠俠最早的「勁敵」,他的誕生甚至早於蝙蝠俠,在蝙蝠俠誕生之前統治著「哥譚市」。
2.笑匠小丑——也就是《致命玩笑》中的喜劇演員小丑,也是三個小丑中唯一明確「起源」的小丑。
3.丑角小丑——曾經在《家庭之死》種將二代羅賓——傑森·託德「迫害致死」,製造了DC歷史上最大「爭議事件」的小丑。
實際上,早在《三個小丑》預告片發出之時,就已經有人根據「三個小丑」的著裝,分析出三人的身份,但三個「聚首」的原因,竟不是因為「平行宇宙融合」,而是三人都是「主宇宙」中真實存在的「小丑」,著實讓讀者感非常「意外」。
這種安排,讓本就十分「詭異」的小丑,變得更加「深邃」——
小丑不只是一個「人物」,而更多地變成了一個稱號,但究竟為什麼這些人會變成小丑,或者說滿足了什麼「條件」,才會讓普通人變成小丑,而是否還會有更多的小丑登場,這一切都不得不讓人「深思」。
故事的第一集,便交代了,三個小丑「聚首」的原因:想製造一個「最完美的小丑」,而他們選中的第一個人選,就是曾被小丑「暴虐致死」的「二代羅賓——紅頭罩傑森·託德」。
圍繞著「第四位小丑」能否誕生的問題,整個故事正一步步的展開,而這一切,都在繼續為讀者製造巨大的「懸念」。
二、重磅——蝙蝠俠的起源也將可能得到更改:
小丑固然是DC最受歡迎的「反派」之一,但蝙蝠俠的一舉一動,更時刻牽動著觀眾的心,畢竟他才是「美國漫畫」當之無愧的「人氣王」。在這部很可能「改寫歷史」的漫畫中,蝙蝠俠也必定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意想不到,隨著漫畫第二期的出版,DC也為我們帶來關於蝙蝠俠的重大「信息」,也就是蝙蝠俠的「起源」將有新的「變化」。
與「小丑」不同,蝙蝠俠的「起源」可謂「雷打不動」,永遠額「韋恩夫婦」,永遠的「小巷」,永遠的「手槍」,而「殺死」他們的「兇手——喬·切爾」似乎也多年以來未曾有過變化。
而這一次,一切似乎將發生改變——
在第二期的結尾,小丑從「阿卡姆」劫持了「喬·切爾」,並將其「囚禁」,用攝像機對著他,問出了一個非常耐人尋味的問題: 「請你坦白一下,你為什麼要殺死瑪莎·韋恩和託馬斯·韋恩呢?」
這就意味著,蝙蝠俠的起源,將不再只是一起單純的「搶劫案」,其幕後將有更大的「陰謀」。而這個陰謀,竟然能騙過「蝙蝠俠」這麼多年。若這個謎團真正解開,相信不只會影響蝙蝠俠的起源,甚至對整個「蝙蝠俠故事」的背景和方向,都會產生巨大影響。
拓展——《三個小丑》的其它看點:
當然,除了以上的分析,《三個小丑》的故事當然還有其它的看點,讓這部漫畫的可看度更高,給觀眾留下的懸念也更多:
【1】「犯罪小丑」的起源:我想「三個小丑」中,最神秘,最引人注目的,必然是「初代小丑——犯罪」,究竟他的起源是什麼?另外兩位小丑是不是他「製造」的?一切都似乎充滿了「懸念」。
而在漫畫《三個小丑》「第二集」中的一幕,直接引發了觀眾的「猜想」。當初代小丑與「傑森·託德」對峙的時候,突然發出了狂笑,而且笑得非常「不自然」,仿佛這瘋狂的笑聲中帶著「淚水」,也仿佛他根本不想笑,而是被逼無奈。當著笑聲停止之後,小丑竟罕見的以十分嚴肅的表情對傑森說
——「每次笑過之後,我都會痛」
沒錯,「犯罪小丑」會因為某種「疾病」,而不由自主得發出狂笑,而這種笑聲會給他帶來極大的「痛苦」。
熟不熟悉,耳不耳熟?——
這像極了在2019年「傑昆·菲尼克斯」出演的電影版《小丑》,不知這是否是一種暗示,「犯罪小丑」的起源,將與電影版小丑極其相似。
【2】神秘的「感情線」:《三個小丑》這部漫畫,講述了「蝙蝠家族」中兩位曾受過小丑「嚴重迫害」的兩個人「芭芭拉」和「傑森·託德」對待生活的不同態度,前者曾被小丑一槍打成「下肢癱瘓」,憑藉自己頑強的毅力重新「站立」,另一位更是曾被小丑用撬棍「活活打死」,最後在機緣巧合下重生,但之後成為了「以暴制暴」的反英雄,放棄了蝙蝠家族的「不殺信條」。
兩人雖同屬「蝙蝠家族」,但實際上「交集」很少,幾乎只是在工作中稍有交集,而在這部漫畫中,兩人之間卻由於「互相憐惜」而產生了「暖昧之情」,這十分「出人意料」。
【3】爭議:作為一部很可能成為「神作」點作品,怎能少的了「爭議」。《三個小丑》最大的爭議與《家庭之死》相同,都是來自「傑森·託德」。
為了將其變成最完美的「小丑」,曾經「迫害」過他的小丑再次用計讓其落入陷阱,並將當年的「撬棍事件」重演了一遍,這一幕的「虐心」程度可真是可以,讓很多讀者直呼「受不了,又來了」。
雖然最終「傑森·託德」被「芭芭拉」所救,還殺死了「丑角小丑」,但依然有很多觀眾覺得「無法接受」,甚至曾有人分析,《三個小丑》的出版之所以「拖延多年」,這段劇情產生的「爭議」就是其中之一。
綜上所述:《三個小丑》這部神作,實際上只有短短的「三章」,而前兩章已經給讀者留下巨大的「懸念」,在最終的「第三章」,是否能揭曉所有的答案,還是會給「DC宇宙」留下更多「未解之謎」,我們拭目以待。
——關注「大叔看漫威」,DC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