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拋棄大眾點評

2020-12-15 界面新聞

文|網際網路那些事

也許在五年前大眾點評就已經亡了,只是在今年才埋。

2020年9月,美團點評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今後公司名稱將從"美團點評"簡化為"美團"。

董事會給出了這次改名的理由,那就是公司名稱的簡化有助於對外建立本公司統一的品牌形象,增強用戶、商戶等對本公司多業態能力的認知,從而推動本公司在聚焦本地生活的同時探索新業態,增加更多的價值。

其實,這就意味著大眾點評已經被美團拋棄了。

截至現在,美團已經全部覆蓋了大眾點評的功能,也許很快,大眾點評就會不復存在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大眾點評的消亡並不只是因為美團的收購,其實更像是自己走岔了路,親手埋葬了自己。

曾經幾億人使用的大眾點評如何淪落至此?

以評分為生的大眾點評虛假評論頻曝光,它還可信嗎?

美團王興拋棄大眾點評下一步意欲何為?

點評也曾輝煌:張濤的高光時刻

早在2003年,張濤就在上海創辦了大眾點評,創辦的初衷是想在上海吃到能被人推薦的本地菜,於是一個"讓用戶給餐廳評分的網站"大眾點評就這樣建立了。

不過,這個網站建立之後,大多帶有一定炫耀式性質的推薦,所以用戶並不多。

直到2005年,大眾點評才開始商業化運行。在這一年,張濤推出了線下實體會員卡,即整合餐廳資源到大眾點評,持有大眾點評會員卡的用戶可以在線下使用打折。

可惜的是,因為可複製性太強,導致市面上同類型的會員卡太多,即使大眾點評的會員卡口碑不錯,但在網際網路尚不發達的當時,完成消費、點評等整個環節的成本太高,買帳的消費者很難成規模。

在此之後,大眾點評開始推出點評積分、兌換等功能,用戶上傳圖片和評價的行為可以直接決定一家餐廳的排列位置和評分高低,這就使得大眾點評成為了一個評分工具。

這也奠定了早期大眾點評的盈利來源,即商家廣告來營收,這給後續的被動轉型埋下了伏筆。

2006年,大眾點評擊敗了當時最有力的競爭對手,阿里巴巴旗下的口碑網,大眾點評更是一騎絕塵。

在之後的幾年中,大眾點評先後收到谷歌、紅杉資本的上千萬融資,在本地生活評分領域,大眾點評就是唯一的霸主,2007年,大眾點評市場份額高達72%,其餘的像口碑網只能在後面喝湯。

點評的偏執:當個慢公司

本就掌握了本地生活領域先機的大眾點評,並沒有抓住時間和機會。

2010年團購剛興起之前,大眾點評在全國僅有6個城市開設辦事機構,並且在美團、拉手網等一眾後來選手紛紛在全國擴張團購模式時,大眾點評晚了三個月才姍姍來遲。

2011年,"千團大戰"的大部分選手都已經進駐了一百多個城市時,並且還在以每天一個城市的均速度在增長,大眾點評進駐的城市還不到30個。

"團購大戰"的本質就是用戶的搶奪,只要跑的足夠快,先去佔領陣地,就能對後續入場的選手實行有效狙擊,而相比之下,大眾點評慢的出奇。

不僅推進速度慢,大眾點評的現金流也很成問題。

據數據顯示,在2011-2012年,大眾點評頻頻融資,且金額並不大,這也其實暴露出大眾點評的盈利能力尚待考究,以至於投資人的信心也不大。

2014年,千團大戰的尾聲,張濤已經意識到了大眾點評問題的嚴重性,本想著在2015年進行進一步與美團的決戰。

但大眾點評和美團背後的資本等不及了,二者背後均有騰訊和阿里巴巴的投資,打了幾年千團大戰,資本大佬們都想儘快結束這場內鬥,完成收官。

也就在2015年,美團和大眾點評合併,合併之後,張濤與同事抱頭痛哭,而其實從那個時候開始,大眾點評就已經走完了自己的路,之後就僅僅只是美團的一個"工具人"了。

一個月後,張濤從新美大出局,換成了王興。

宿命:大眾點評偏離大眾

大眾點評的沒落一方面是輸給了美團,但另一方面,則是自己創辦之初就存在的隱患--"點評"

大眾點評盈利三大來源:關鍵字排序、電子優惠券團購、點評

關鍵字排序即搜索排序對比資訊搜索中的百度,即用戶搜索某一個關鍵詞之後,出現結果的順序,商家當然是想越靠前越好,這也就意味著商家必須向大眾點評繳納一部分的費用,用於"競價"。

所以你會看到各種名目的榜單,各種頭銜,你會發現不是"xx榜單"前幾名都不配留在點評前列。

第二方面則是點評,用戶選擇商家的時候除了順序,也依賴其他用戶的點評,所以差評對商家的口碑影響很大,所以商家都格外注重自家的評分。

2013年,《時代周報》報導,大眾點評的市場部工作人員就曾瘋狂推薦商鋪的老闆購買"合作套餐",收費3000一個月。

這個套餐就包括提高內容曝光、以及增加好評、隱藏差評。

2015年,鎮江的一位網友消費之後在大眾點評發布了長文評價,但很快就發現,這個評價只有自己能看見,並且這家店的負面評論都消失了。

並且,大眾點評為了讓更多人來評論,使得不用吃就能點評,這也給水軍的誕生提供了土壤。

一個主打評分的網站,大眾的評分真實性都不能保證,那還談什麼大眾?

相關的報導比比皆是,這其實就意味著,大眾點評已經從一個服務大眾的網站變成了服務金錢的網站了。

同時,從大眾點評賴以生存的點評來講,點評數據並不是越多越好。

按照統計學原理,當數量足夠多的時候,其實就會趨於一個穩定值,而用戶看到既有數據時,往往只需要幾十條就能夠做出選擇。

點評的公開性也使得第三方獲取點評數據較為簡單,在後期並不具備競爭力,例如2015年,就有報導稱,馬蜂窩涉嫌搬運大眾點評數據500萬條。

這也就意味著大眾點評的優勢在不斷縮小,在與美團合併之後,大眾點評的點評功能也實現了和美團共通,點評的積分、會員卡,乃至團購,美團都有。

現在的大眾點評更像是充當美團的導流器,等到大眾點評的價值被吸乾,那麼也就沒有存在必要了。

從今年九月以來,大眾點評進行了很大的變動,先是取消了橙V積分系統,不再顯示積分累計情況,意味著之後只能"佛系"升級。

這樣的模式使得大眾點評逐漸向小紅書靠攏,首頁推薦頁更多的是"網紅"的照片打卡,精美修圖和格式工整的點評會被優先展示,而更為"真實"的點評可能會被雪藏。

橙V的權益也在不斷降低。就拿六級橙V來說,權益從9項砍到6項,籤到積分也在變少,獎品價值也在降低。

更不必說取消霸氣值,調整了著名的"霸王餐"功能,變成"免費試",免費試的商家也在變少,一切的一切,都在宣告,大眾點評在逐漸偏離原先的大眾點評。

百度外賣融入餓了麼,我們看到的是百度外賣成為歷史;

滴滴依舊叫滴滴,卻忘記了它曾合併並了快滴和優步中國。

美團與點評說是合併,其實更像是美團吞併了大眾點評。

輸給王興的美團只是其中一個原因,大眾點評最重要的失敗原因還在於自己本身。

王興是個商人,現在要重點做社區團購了,大眾點評沒有了利用價值,只能被拋棄。

勝者王,敗者寇,大眾點評被拋棄再正常不過了。

參考資料

Vista看天下:罵人的最高水準,都在大眾點評的差評區裡

後廠村來信:高德地圖想再造一個大眾點評?

塞雷三分鐘:大眾點評網,大眾從來都不能自由點評的網站?

一片吃心:這一次,大眾點評真的叫人傷心……

大米飯的觀點:「大眾點評」真的要沒了?

夜半談:大眾點評"亡"於2020

相關焦點

  • 美團離開點評後,你還「美團」嗎?
    與美團合併5年後,大眾點評的名字正式從美團消失。9月11日,美團點評在香港證交所發布公告稱,公司名稱應簡化為美團,公司名稱的簡化不會影響公司的業務方向、組織結構和經營情況。近五年來,大眾點評的組織結構在一次次調整中被打散、打通、融合。現在,這種糖在咖啡中完全溶解了。
  • 大眾點評變味了?
    產品經理判官認為,很多人感覺到大眾點評變味,跟產品性質、用戶口味差別、美團外賣和大眾點評的整合、信息流推薦導向有關。 「大眾點評在上遊,生產流量,美團在下遊,消耗流量。在美團體系內,美團是個商業產品,大眾點評更像一個社區產品,這些內容本身參與了商家的排名、曝光、到店客戶,因此大V對商家很重要,就催生了有償好評。」
  • 美團去點評、鬥魚虎牙合併:消失在網際網路歷史洪流的玩家們
    正如5年前,美團和大眾點評一場驚天大合併,五年後締造了市值14000億港元的中國網際網路第三極美團點評,最終的結果卻是美團用五年時間「消化」了大眾點評。 知乎網友打趣:「從此江湖裡只有美團,不見點評」。 「消失」的點評管理層,被消化的大眾點評 毫無疑問,鬥魚陳少傑和虎牙董榮傑自然知道,2015年10月,美團與大眾點評合併時,美團CEO王興和大眾點評CEO張濤同時擔任聯席CEO和聯席董事長,對外傳達出的是兩家公司地位平等的形象。
  • 美團點評成長史:浩浩蕩蕩的「抄作業」發家史
    大家好,今天我們講講美團點評。中國網際網路最會抄作業的兩家公司,一家是騰訊,另外一家是美團點評。中國網際網路運營能力最強的兩家公司,一家是阿里,另外一家是美團點評。美團市值一千三百億美元,僅次於阿里和騰訊,排在中國網際網路的第三名。可以說美團點名集中了阿里和騰訊的優點。
  • 美團點評事業部負責人黃海離職 王慧文退休時間並無調整
    雷帝網 樂天 7月3日報導美團今日證實,點評事業部負責人黃海因個人原因離職,其後點評事業部由王慧文親自帶隊。美團稱,自2018年10月底公司組建用戶平臺以來,大眾點評相關業務一直由集團高級副總裁王慧文分管負責。2020年1月,美團發布最新組織公告,將原用戶平臺/點評App部更名為點評事業部,負責大眾點評相關業務,繼續由王慧文分管。
  • 2020年泰精選美食節12日啟動 首次聯手美團和大眾點評宣傳泰國菜
    今年的活動是泰國駐中國5個城市的領事館商務處首次與大眾點評和美團等平臺合作,共同推廣獲得「泰精選」標識的泰餐廳以及宣傳泰國菜。本屆美食節由泰王國駐昆明總領事館、泰王國駐昆明總領事館商務處、泰國國家旅遊局駐昆明辦事處主辦。「泰精選」是泰王國商務部國際貿易促進廳為推動及引領泰國美食走向世界而設立的對泰國餐廳及泰國美食水平的專業認證標識。
  • 過早、理髮,留下紀念,美團點評大數據記錄武漢重啟
    隨之解封的還有武漢的熱情和活力——美團大眾點評大數據顯示,相較4月1日封閉期間,4月8日當天,武漢市民搜索量增長2.17倍,最熱關鍵詞囊括餐飲、休閒、生活服務等消費範疇,熱門小龍蝦餐廳搜索量增長達335.91倍。經歷劫難,家庭照成熱門關鍵詞經過疫情,武漢市民對家人的眷戀更加深刻。
  • 美團點評:想被標為優質點評?看看這個商家用評價打出一手好牌
    商業謀略 | 底層邏輯 | 增長變現這是徐雯雯的第141篇原創文章編輯今天分享在實際運營中總結的,美團大眾點評精細化運營的第十六個內容1關於美團點評的運營細節我也說了很多,不講廢話,今天直接說在點評環節,怎樣的評論更高質量,更容易被標為優質點評。之前我介紹過服務的美睫商家如何用點評打出一手好牌的例子,具體參考可以點擊查看。
  • 老闆們需要重視的商戶側2個新功能|大眾點評、美團優化系列
    很多老闆可能不知道,點評側門店的倆大流量入口,搜索框、首頁信息流。現在美團把這個功能單獨放出來,而且還給了點擊率參考值,讓你根據參考值挑選最優的門店圖。在哪裡設置?手機開店寶-商戶通-看下圖吃貨種草這是美團商戶通近期上線的另一個新功能,商戶可自定義精選點評側用戶優質評價,展現位置位於美團側門店POI頁面評價區上方吃貨種草模塊下。
  • 大眾點評投資酒水B2B電商「易酒批」,持股9.53%
    大眾點評投資酒水B2B電商「易酒批」,持股9.53%原標題:大眾點評投資酒水B2B電商「易酒批」,持股9.53%大眾點評經營主體上海漢濤信息諮詢有限公司,日前入股酒水B2B平臺北京易酒批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位列第三大股東,持股比例9.5353%。
  • 美團點評盤中股價創下歷史新高達282港元
    美團點評盤中股價創下歷史新高達282港元 來源:TechWeb • 2020-10-12 16:28:49 10月12日消息,美團點評盤中股價創下歷史新高達282港元,截至發稿,美團報278.4港元,漲3.11%,最新市值
  • 大眾點評擺烏龍 麥當勞對超值團購說「No」
    昨日晚間,大眾點評網發表緊急聲明稱,將對已經購買該單團購的會員給予退款和額外補償,共計19 .5元/份。同時,大眾點評方面稱經過初步調查,事件中大眾點評可能遭遇了不法分子的欺詐,大眾點評與麥當勞(中國)有限公司將就此事聯合報警。
  • 美團點評發布2020黑珍珠餐廳指南 套餐訂單量增長69%
    美團點評高級副總裁張川在「2020黑珍珠」發布會演講 騰訊新聞 作者 相欣 出品|深網·騰訊小滿工作室1月9日消息,美團點評在澳門正式發布「2020黑珍珠餐廳指南」(以下簡稱「2020黑珍珠」),這是「黑珍珠餐廳指南」自2018年以來第三年發布。
  • 抖音「偷襲」美團,張一鳴與王興扳手腕
    內容戰術,短視頻算法瞄準「點評」 美團的核心是做交易延展,字節跳動的核心是做流量變現。同樣切入本地生活市場,抖音高效的信息分發機制,可能直接對標美團旗下的「大眾點評」。 在抖音生態,張一鳴始終強調算法,什麼產品都要藉助數據和AB測試進行試錯。
  • 阿里投資者日:淘寶拼多多化,餓了麼向美團點評開火
    導語:美團點評的上市在9月20日如期而至。不過,阿里巴巴顯然沒有打算讓他們獨享聚光燈。本周,阿里2018投資者日(9月17日-18日)、雲棲大會(9月19日-22日)連續登場,多少搶了一些美團的版面。我們整理了美團招股書中的相關資料,將兩者進行簡單的對比。來源:阿里投資者日、美團招股書就用戶數量而言,美團仍然佔據明顯優勢,大約是餓了麼的1.5倍。這也從另一個角度印證了美團目前的市場份額確實是在6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人均訂單量,美團為20.3次/年,略微高於餓了麼的19.8次/年。
  • 美團「不能使用支付寶支付」,做錯了?
    但對於美團來說,不使用支付寶進行支付是會損失一部分的用戶的,可這並不能成為主因。那麼,美團到底哪裡做錯了呢?美團的選擇其實我們現在使用美團在進入支付環節後,也是可以使用支付寶來進行結算的,只不過是在支付的時候支付寶的選項被平臺進行摺疊了,也就是說如果你不手動打開摺疊,就看不到支付寶支付的選項。
  • 打造中國人自己的美食榜 美團點評發布2019黑珍珠餐廳指南
    美團點評高級副總裁張川在發布會上表示:「2018年第一次做黑珍珠餐廳指南感受到的是『無畏』,帶著網際網路思維進入品質餐飲領域。2019年,我們更多感受到的是『敬畏』,黑珍珠不僅是一份餐廳指南,更希望扮演中國飲食文化的探索者、中國餐飲行業發展的推動者和中國美食文化發揚者的角色。」
  • 美團點評正式更名為「美團」、知乎上線視頻創作工具、字節跳動...
    美團點評:公司正式更名為 「美團」,點評字樣徹底消失10月9日消息,美團點評公告,公司的英文名稱已由「Meituan Dianping」改為「Meituan」,並已採納中文名稱「美團」作為公司雙重外文名稱,以取代其現有中文名稱「美團點評」,自2020年9月30日起生效。
  • 大眾點評新增麥當勞優惠券
    2012-06-12/10:18 大眾點評昨日透露
  • 貓眼赴港上市 光線騰訊美團三巨頭加持
    ■本報見習記者 向炎濤     赴港上市又增一員,9月3日晚,網際網路娛樂服務平臺貓眼娛樂(以下簡稱「貓眼」)在港交所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成為繼閱文、小米、美團後又一赴港上市的新經濟企業。  招股書顯示,貓眼目前是中國最大的在線電影票務服務平臺,市場份額達到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