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每日財經郜融蓮
出品|投研觀察
據公開媒體報導,近日,因拉卡拉涉嫌信用卡違法套現而被華夏銀行拉入黑名單。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不是拉卡拉第一次被拉入黑名單中了。至今為止,拉卡拉已經被華夏銀行、民生銀行、光大銀行等多家商業銀行拉入黑名單中。
此外,《每日財報》還注意到,拉卡拉主動申請註銷旗下子公司考拉徵信的企業徵信業務經營備案,這也表明了,拉卡拉正式退出徵信市場。在註銷前,考拉徵信曾因非法提供查詢返照9800餘萬次,並從中獲利,被警方通報。
被多家銀行拉黑
9月30日,華夏銀行發布公告,該行對部分第三方支付機構受理的交易不再累計積分,同時「不累計積分的支付機構將不定期更新」。
根據公布的收單機構商戶編碼前三位可以看出,被華夏銀行拉黑的19家機構分別為:卡友支付、拉卡拉、匯付、銀盛支付、聯動優勢、易生支付、海科融通、現代金融、隨行付、開店寶、中付支付、錢寶科技、嘉聯支付、付臨門、國通星驛、和融通、瑞銀信、樂刷、暢捷通。
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不是第一家將拉卡拉放進黑名單裡的商業銀行了。
今年6月,民生銀行發布關於信用卡積分累計規則調整的公告。公告表示,自2020年8月1日起,該行將對信用卡積分累計規則進行調整。其中部分第三方支付機構受理的交易,不再累計積分,以商戶編號前三位代碼進行識別,同時不累計積分的支付機構將按月更新,以民生銀行信用卡官方網站公示的最新版本為準。
9月2日,光大銀行信用卡中心也發布了《關於光大銀行信用卡不累積積分商戶的公告》,其中拉卡拉名列在冊。
其實,商業銀行拉黑這些第三方支付機構是銀行日常風險管控的一種手段,主要是為了防範信用卡和收單機構的惡性交易防範金融風險。
部分持卡人通過第三方支付交易獲取信用卡積分,利用較低費率POS機刷出高額積分,從中「薅羊毛」套利。
部分第三方支付機構通過POS機,與用戶聯手套取現金,故意製造虛假商業買賣交易單據,獲得信用卡積分,再用積分向銀行信用卡中心兌換禮品、消費券、合作方航空裡程等,然後將這些物資放在二手平臺上轉賣。而拉卡拉被拉黑以後,也就意味著,其旗下用戶無法再用這種方式去薅羊毛了。
註銷徵信子公司
《每日財報》還注意到,今年拉卡拉還註銷了旗下徵信服務公司。
近日,央行營管部發布公告表示,註銷考拉徵信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考拉徵信」)等四家機構企業徵信業務經營備案,其中考拉徵信與中誠信源徵信有限公司為主動申請,剩餘兩家則因連續六個月以上未實質開展徵信相關業務。
據企查查信息顯示,考拉徵信成立於2014年4月,是由原「拉卡拉(北京)徵信服務有限公司」更名而來,屬於第三方信用評估及信用管理機構,主要從事個人和小微企業信用狀況評估業務。
在業內人士看來,拉卡拉此次主動申請註銷子公司企業徵信業務經營備案並不奇怪。
目前徵信市場競爭較為激烈,對數據獲取、場景應用要求很高,頭部企業就那麼幾家,一般企業陷入瓶頸,難以破局。
據公開媒體報導,2016年至今,已有30餘家企業徵信公司註銷備案資格,國際徵信巨頭益博睿也傳出要退出中國大陸市場的消息,可見徵信市場的確不好做。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11月,江蘇淮安警方通報,2015年3月以來,考拉徵信非法提供查詢返照9800餘萬次,獲利3800餘萬元,相關人員被公安機關帶走。在公司伺服器中查獲並收繳被非法獲取、存儲的公民姓名、身份證號、相片近1億條。
拉卡拉對此表示,公司僅向考拉徵信提供基於脫敏開發的標籤信息服務。向考拉徵信提供其驗證信息真實與否的驗證服務,並不直接向考拉徵信提供用戶(包括商戶和個人)的信息,不屬於信息的銷售行為,不涉及非法利用商戶或個人信息進行牟利等違法違規行為。
極限分紅引爭議
拉卡拉成立於2005年,旗下擁有支付服務、金融科技、產業基金等業務板塊,是國內首批獲得央行頒發牌照的第三方支付企業。
《每日財報》注意到,今年前三季度,拉卡拉業績表現相當亮眼。2020年前三季度,拉卡拉營收41.68億元,同比增長12.94%;同期,淨利潤7.35億元,同比增長19.35%,淨利增速遠高於營收增速。
不過淨利潤增長背後,拉卡拉隱憂漸顯。財報披露,上半年拉卡拉現金及其等價物銳減15.86億元,相比2019年前三季度的24.99億元,降幅為36.53%。
值得一提的是,拉卡拉土豪一般的極限分紅。
2020年4月,拉卡拉發布年報披露,以公司截至2019年12月31日總股本4億餘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人民幣20元,合計派發現金股利人民幣超過8億元。而2019年,公司的扣非淨利潤僅為7.93億元。分紅比例同樣令人吃驚。拉卡拉年報顯示,8億元分紅金額佔其歸母淨利潤的比例高達99.22%,可以說是「清倉式」分紅。
此次分紅最大的贏家竟是聯想控股。據企查查信息顯示,聯想控股持有拉卡拉1.13億股股份,持股比例28.24%,系拉卡拉第一大股東。按持股比例測算,此次分紅聯想控股獲得收益或達2.26億元。
公司進行如此大手筆的分紅是否在向大股東變相輸血?此次被華夏銀行拉黑後,公司又將進行怎樣的改革?《每日財報》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