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於SMQ食品檢測 ,作者SMQ食品檢測
SMQ食品檢測
關注我們,獲取食品檢測、QS發證、培訓等信息,以及國內外食品安全應急信息和應對方案。我們會及時接收您的提問和意見,為您提供專業和優質的服務。
藥店和醫院的口罩已脫銷,網上售賣的口罩又難以分辨真假,馬上要出門上班了,家中卻口罩短缺,應該怎麼辦?
實在沒有口罩來源的情況下,不妨試試自製口罩。科普君為大家整理了七種自製口罩方法,運用家中能找到的材料就可以DIY簡易口罩,雖然不能夠完全防護,但是也起到一定作用,作為應急使用。
你買到口罩了嗎?
七種自製口罩方法來了!
特殊時期,口罩緊缺
各位手工達人們,如果家中有材料
快跟著視頻教程試試手藝!
方法一、二視頻
第一法:自製簡易棉布口罩
製作所需材料及工具:
一塊16cm*28cm的棉布、一塊16cm*80cm的醫用脫脂紗布(可在藥店購買類似大小的包紮紗布)、一塊16cm*10cm的緻密布料(或脫脂棉、尼龍綢等)、剪刀、縫紉機(或針線)、尺子。
製作步驟:
第一步:把紗布疊成八層,夾層夾入中間;
第二步:用縫紉機或者手工把紗布縫製固定,四周一圈,中間交叉;
第三步:棉布包裹一邊,壓好包邊,先縫製兩條長邊,再縫製短邊;
第四步:在短邊原本留出的空隙中穿入系帶;
第五步:帶到頭上,固定好角度。
口罩試戴體驗:
透氣性好,質地也比較柔軟。
第二法:自製柔棉速幹口罩
製作所需材料及工具:
毛巾(或棉布、醫用紗布)、速幹布(或防水布)、柔棉巾(或消毒棉花)、一次性口罩鼻梁貼(或細鐵絲、細電線)、棉繩(或鞋帶、皮筋)、紙板、針線(或縫紉機)、皮尺、剪刀。
製作步驟:
第一步:在紙板上量出長18cm寬10cm的長方形,用剪刀剪出形狀;
第二步:紙板鋪在毛巾上,沿邊剪出比紙板四邊寬2cm的布塊;
第三步:毛巾布(20cm*12cm)作為口罩的最裡層,平鋪6層柔棉巾(20cm*15cm)作為中間層,將柔棉巾上端多餘部分對摺;
第四步:剪下一次性口罩鼻梁貼,夾入柔棉巾對摺裡襯內,用針線縫合棉布四周;
第五步:四周縫合完畢後,在口罩的兩個短邊,對稱縫上兩個折口,形成兩條褶皺;
第六步:裁剪速幹布作為口罩最外層,長24cm寬16cm,縫好的棉布平鋪在速幹布上,四周均勻對摺;
第七步:速幹布四角剪小口,棉繩(約1m)兩端從口罩底部兩孔穿入,上端兩孔穿出,調節棉繩預留一定空間;
第八步:將棉繩裹進速幹布內,縫合四周;
第九步:剪掉多餘毛邊,調節棉繩,製作完成。
口罩試戴體驗:
口罩整體密封性和透氣性良好,速幹布作為口罩裡層更舒適,毛巾布較厚,建議更換為更為輕薄透氣的面料。
◆ ◆ ◆
自製口罩 方法三、四視頻
第三法:自製簡易紗布口罩
製作所需材料及工具:
大張醫用紗布(或純棉紗布、乾淨的普通棉布)、醫用棉花(或普通乾淨的棉花)、乾淨的棉繩(或其他堅韌無害的繩子)、剪刀、縫紉機(或針線)。
製作步驟:
第一步:裁剪一塊紗布,長約50cm,寬約42cm;
第二步:裁剪一塊棉花,長約15cm,寬約10cm,厚度約0.3cm(太厚的話縫紉機不好縫,口罩帶起來也不舒服);
第三步:摺疊:
1.紗布對摺,將兩條長的邊疊在一起,使摺痕清晰;
2.打開紗布,將裁好的棉花放到摺痕旁邊,靠邊;
3.將紗布按摺痕折回去,再按原來的方向將紗布對摺,把棉花包住;
4.把有棉花的一端往中間折。把另一端的邊往裡面折一cm左右,再往中間摺疊(最後一折不完全重疊,留出1cm左右);
5.檢查一下使棉花的左右兩端在折好的口罩中間;
第四步:將折好的口罩縫紉,將棉花固定在口罩中間,將口罩縫穩。記得左右兩邊留出1cm左右,穿好繩子;
口罩試戴體驗:
這樣做的口罩無剪過的布邊外露,很堅固。帶起來緊密,透氣度適當。大家要注意非一次性口罩要勤換勤消毒,平時準備兩三個備用,消毒方式:清洗完後,用熱水浸泡,晾曬乾即可再用。
第四法:自製熨燙式棉布口罩
製作所需材料及工具:
棉布,鋪棉(或無紡布),醫用紗布,鬆緊帶、家用縫紉機,熨鬥。
製作步驟:
第一步:裁剪尺寸,棉布17cm*19cm,鋪棉15cm*17cm,醫用紗布17cm*19cm,鬆緊帶16cm;
第二步:用熨鬥將鋪棉熨燙在棉布上(無熨鬥無鋪棉的可以用無紡布替代);
第三步:將鬆緊帶縫合在棉布邊緣;
第四步:棉布和紗布壓出兩個摺痕並縫合;
第五步:棉布和紗布四邊縫合,留一個5cm缺口將口罩翻轉;
第六步:將缺口縫合,口罩製作完成。
口罩試戴體驗:
口罩呈立體包裹型態,貼合性較好,鬆緊帶不緊繃,透氣性良好。
◆ ◆ ◆
自製口罩 方法五、六、七視頻
第五法:寶寶汗巾再利用自製口罩
製作所需材料及工具:
寶寶汗巾(或寶寶紗布浴巾、棉布)、醫用紗布、棉花、橡皮筋或棉繩、縫紉機(或針線)、剪刀。
製作步驟:
第一步:選取4層紗布,4層左右棉布(視棉布厚薄而定),將布裁剪成長20cm,寬12cm的長方形;
第二步:鋪棉花,將棉花平鋪到最裡層的紗布上;
第三步:縫製,口罩四周縫一圈,中間縫兩道線固定,注意兩端要留下穿繩子或橡皮筋的孔洞;
第四步:將棉繩或橡皮筋貫穿到口罩兩端的孔洞裡,也可以用針縫製到孔洞裡面。
口罩試戴體驗:
質地柔軟,透氣性良好。
第六法:寶寶口水巾再利用自製口罩
製作所需材料及工具:
普通棉花、兒童用純棉口水巾汗巾(純棉紗布)、自製小棉帶(鬆緊帶)、縫紉機(或針線)、剪刀。
製作步驟:
第一步:將棉花均勻的撕成薄片均勻的平鋪在口水巾上,再將口水巾對摺(長約15cm,寬約10cm);
第二步:將口水巾放在薄的棉巾上,按照口罩大小上下左右對摺;
第三步:縫製穿繩,將折好的口罩左右兩遍縫紉(左右兩邊各留出1cm左右縫隙),穿繩。
口罩試戴體驗:
透氣性良好,柔軟。
第七法:防塵口罩再升級
製作所需材料及工具:
簡易防塵口罩(因為不是醫用口罩,只有二塊棉布,中間加了少量棉花,只能起防塵,查了一下淘寶尚有不少存貨,大概幾塊錢一個,可算半成品),清毒紙巾(或棉巾),棉布(或紗布)。
製作步驟:
第一步:將棉布或紗布裁成與防塵口罩一致的形狀;
第二步:將棉布或紗布縫在防塵口罩的裡層,與防塵口罩之間形成口袋形狀的夾層;
第三步:再往夾層裡放置可替換的消毒紙巾或棉巾。
口罩試戴體驗:
舒適、透氣。
返工在即,口罩如何戴更合理?
面對口罩資源比較緊張
公眾個人防護又不能疏忽的局面
到底怎麼使用口罩更為科學合理?
↓↓↓
1.是否出門必戴口罩?
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表示,如果個人到公眾場所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建議戴上口罩。個人獨處,自己開車或者自己到公園散步,沒有特別密集的人員接觸的情況,也可以不戴口罩,因為這樣的情況感染風險是很低的。
2.口罩能重複使用嗎?
馮子健說,非醫務人員口罩不必用一次換一次,可以根據清潔程度來更換,使用的時間可以更長。
日常大家需要佩戴口罩的時候,再次建議使用一次性醫用口罩,如果弄溼弄髒建議更換。「沒有出現這種情況,口罩可以反覆使用。一方面是避免更多浪費,也給處理這些廢棄物的部門減少壓力。」
3.戴兩層口罩更容易被感染?
在生活當中,經常看到很多人戴口罩有誤區。比如有的人戴兩個口罩,有的裡面戴一個外科口罩,外面再套一個N95,這是錯誤的。
戴兩層口它會影響口罩氣密性,更漏氣。另外戴兩個口罩,呼氣阻力增加,會更使勁地去吸氣,又漏氣,又使勁吸,更容易被感染了。
4.如何正確佩戴醫用外科口罩?
專家提醒,佩戴口罩前和摘除口罩時要注意手部衛生,比如出門前要洗臉洗手,摘除後一定要洗手。「用流動水洗」。
5.使用過的口罩怎麼處理?
使用過的口罩可能攜帶大量微生物,如病毒、口腔細菌等,可能存在感染風險,可不能隨地亂扔。
專家建議,對於存在發熱、咳嗽、咳痰、打噴嚏等症狀的民眾,或接觸過此類人群的民眾,推薦將口罩先丟到垃圾桶,再使用5%的84消毒液按照1:99配比後,灑至口罩上進行處理。如無消毒液,也可使用密封袋/保鮮袋,將口罩密封后丟入垃圾桶。
對於普通民眾,因風險較低,使用過的口罩可以直接丟入垃圾桶。在處理完口罩後,記得及時用肥皂和流水洗手。
口罩是否非N95不可?
專家:把N95留給醫護人員
隨著大家防護意識的增強,在多個城市的藥店裡都會有人詢問是否有N95口罩。出門戴口罩非常必要,但我們是不是一定需要N95?
1.鍾南山:不一定非要戴N95口罩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院士提醒,實際上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防護,不一定非要戴N95口罩,一般的醫用型防護口罩,是能阻擋大部分帶有病毒的飛沫進入呼吸道的,在公共場合也就夠用了,N95口罩是在近距離面對患者時所使用的。
2.多位專家呼籲:把N95留給醫護人員!
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普通市民戴醫用外科口罩就足夠了,N95口罩應該留給醫護人員。
對於N95口罩,北京疾控中心副主任賀雄說,一般民眾不太建議推廣使用。「因為它的通氣效果不如醫用口罩,從價格講也沒有必要造成新的浪費」。
即使N95口罩也不是100%過濾效果,我們再次呼籲,把一次醫用口罩特別是N95口罩留給最需要的醫務人員使用!
市場普遍買不到口罩的情況下,市民自製口罩是應急之法,雖然只有一定效果但世上也沒有絕對安全的材料和口罩。
此外,如果還有什麼關於疫情防控的
小妙招、巧方法
趕快在下方留言區告訴大家哦!
原標題:《實在沒有口罩怎麼辦?自製口罩硬核教程來了,在家就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