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中闡教的三代弟子,哪吒太坑爹、土行孫太猥瑣、黃天化太跳脫、雷震子太暴躁、殷家兄弟太愚蠢,唯有楊戩智勇雙全,近乎完美。
楊戩的完美,體現在他的性格、勇武、謀略上。
一.楊戩性格低調,不好大喜功。
關於楊戩的出場,原文是這樣描寫的:一日,子牙正在相府商議軍功大事,忽報:「有一道者來見。」子牙命:「請來。」這道人帶扇雲冠,穿水合服,腰束絲絛,腳登麻鞋,至簾前下拜,口稱「師叔」。子牙曰:「哪裡來的?」道人曰:「弟子乃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門下,姓楊名戩,奉師命,特來師叔左右聽用。」
穿著最普通的道服,沒有攜帶任何師傅賜下的法器,更沒有騎一匹在封神演義中最能彰顯逼格的異獸坐騎。楊戩出場的派頭真是連那個打醬油的韓毒龍都比不上,至少人家韓毒龍來的時候帶了一個米鬥,解決了西歧缺糧的問題。
其次,其它闡教弟子出場,都是能立杆見影解決問題的,比如哪吒一出場就靠著自己的蓮花之體,破了餘化的戮魂幡,黃天化出場就解決了魔家四將(雖然死了一次,但畢竟還是解決掉了)。反觀楊戩呢,同樣是在魔家四將這個關頭出場的,卻只是幹掉了魔禮壽的花狐貂,偷了魔禮紅的混元珍珠傘。
看上去似乎很弱,但這卻正顯出楊戩的特點,那就是量力而行,極為穩妥。雖然不能畢其功於一役,卻也不會惹出麻煩,需要讓師傅或是師爺出來兜底。
正是因為這樣的性格,才讓楊戩顯得極為可靠,後來碰上呂嶽放毒、陳氏父子使用瘟疫,姜子牙都選擇了派出楊戩到火雲洞求助尋藥,想必也正是因為其可靠。
二.楊戩神功通玄,百戰不敗
從出場的裝備和事件來看,楊戩都是妥妥的打醬油的角色,直到第四十二回聞太師出徵,姜子牙被聞仲所傷,眾三代弟子齊出搶人,哪吒、金吒、木吒、韓毒龍都被聞仲三下五除二打傷,唯有楊戩用頭頂硬接聞仲神鞭卻絲毫無損,這才開始顯出他玄功的厲害之處。
殺得闡教副教主燃燈道人丟盔棄甲的趙公明,初戰就被楊戩放狗咬了一口脖頸差點陰溝通裡翻船;仗著化血神刀逞兇的餘化,是楊戩變成餘化去騙到了解藥,回頭更是親手殺死了餘化;之後在孟津大戰桃精柳鬼和梅山七怪時,更是以一人之力解決了這幾名大敵,戰績超神。
楊戩是闡教三代弟子中,唯一沒有得到師傅賜下寶物的人,但卻硬是憑著一身八九玄功和出色的武藝,立下了最大的功勞,勇武戰力之強,絕對可稱得上闡教三代弟子中第一人!
三.楊戩心細如髮,謀略出眾
在與聞太師交戰的過程中,楊戩向姜子牙諫言:「丞相且歇息一二日,再與他會戰,定勝聞仲。若得勝之時,乘機劫營,先挫其鋒,後面勢如破竹,聞仲可擒矣!」
這也是闡教三代弟子中唯一一個,能夠在戰略上提出靠譜建議的,其它幾人,包括文臣出身的楊任在內,都只是作為戰鬥力的存在去提供幫助。
後來十天君擺下十絕陣,楊戩先是用語言激秦天群,讓他不可以對姜子牙下黑手,輕鬆保護了這位戰力最弱的師叔,後來姚天君於落魂陣內拜掉姜子牙的魂魄,也是楊戩首先發覺不對,認定姜子牙是遭到了暗算。
姜子牙被姚天君拜得散去了三魂六魄,眾人六神無主之時,又是楊戩冷靜地發現姜子牙胸口尚有餘溫,讓人將子牙的屍身停在臥榻不葬,才等到了姜子牙被赤精子救回。
姜子牙從陸壓處得到七箭釘頭書咒殺趙公明之時,卻被趙公明的弟子陳九公、姚少司兩人搶走了法器,結果楊戩靈機一動化作了聞仲的模樣將釘頭七箭書騙回,最終才得以擊殺堪稱截教男仙戰力第一的趙公明。
而在西歧東徵之時路遇武藝高強,還有神駒和土行之術的七殺星張奎,楊戩又施變化之術,連續詐得張奎親自下令斬掉了自己的坐騎黑煙駒,其後更是引得張奎斬掉了自己母親的頭,令張奎方寸大亂,最終敗亡。
而老吳所說的楊戩一生的汙點,也正是源於此。
楊戩封神一戰中永遠洗不去的汙點。
古人最重一個孝字,認為孝是一切美好品德的先決條件,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順,又何談忠於君王、愛護百姓。
所以在古代,哪怕你做到官居一品,天下事皆繫於一身,但如果家中老父母去世,也必須立即放下手上的一切工作,向君王請假丁憂三年,為父母守孝。
但楊戩在戰張奎時,為了亂其心,竟然以仙術將斬向自己的屠刀轉到了張奎的老母親身上,令其斷頭而亡。
這件事從表面上看,是張奎下令斬楊戩的頭,自己害死了老母親,但實際上楊戩可以將這屠刀轉移到任何一個人頭上,他卻偏偏選擇了張奎的母親,這等慘絕人倫之事,必須是要算到楊戩頭上的。
楊戩仗著自己的玄功,引得張奎自屠其母,不管放在古代還是現代,這罪都絕對稱得上是十惡不赦了。
功不抵過,不管楊戩之前做過多少利國利民之事,都無法洗掉他惑人自屠其母的事實,這件事也就成了楊戩永遠都無法洗掉的汙點。
當然,我們這裡討論的,僅僅是《封神演義》一書中的楊戩而已,和民間傳說中的二郎神並非完全同一個形象,還請大家一定要清楚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