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表哥
文/李陵湘
二表哥比我大四五歲,初次見二表哥是我十三歲那年。那時父親剛去世不久,我們全家從礦山被「遣返」回鄉下,於是二表哥走進了我的生活。
二表哥家離我鄉下老家有七八裡路遠,姨娘和我母親是她們那個大家族中關係最親密的,回到老家的第三天,母親就領著我們兄弟姊妹,一家五口大大小小急不可待地去看姨娘。那時鄉下村裡還沒通馬路,只有羊腸小道,沒有代步工具。我和弟妹都還年幼,七八裡路走走停停捱了一上午才到姨娘家。
姨娘一家見我們一大家子到來,先是驚訝瞬即驚喜。那個年代交通閉塞,通訊落後,傳遞信息除了電報,一般都是靠書信往來。因為我們事先給姨娘家既沒發電報也沒寫信,故而姨娘家完全沒料到我的一家回鄉了。我母親和姨娘已分別十多年,兩姐妹相見自然是喜極而泣,有說不完的話。我們兄妹見過姨娘,便被表哥們拉著手在屋外玩耍。玩興正濃時,突然天空下起了大雨,姨娘似乎想起了什麼,急召二表哥到一旁嘀咕了幾句。只見二表哥一邊點頭,一邊從屋後拿出一根長竹杆,那竹杆大頭上綁著一個三角型帶網狀的東西。轉身接過姨娘遞過來的鬥笠蓑衣,又提上一支木桶,朝雨中走去。
看到二表哥這一身怪異的裝束,和手中的「神器」我很好奇,忙追著問二表哥「你去做什麼」。二表哥故作神秘逗我道「去捉蝦兵蝦將。」我是礦山生長的,對鄉下的事兩眼一抹黑,既無知又新鮮。對二表哥所講,雖不相信,但好奇心趨使我去一探究竟。於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賴著二表哥帶我去,二表哥無法,只好也給我找了個鬥笠,兩人頂著大雨走了十幾分鐘,來到一片上百畝的水田中間。那水田溝渠縱橫,水流湍急,當我心裡暗想,二表哥來這稻田裡到底要幹嗎時。只聽到二表哥興奮地喊著「抓蝦兵蝦將囉」,便舞動著手中那杆「神器」忙開了。只見他站在流水的上方,反手嫻熟的用神器在水溝裡來回倒騰數下,提上來,裡面就神奇般有了許多大小不一的蝦米和小魚仔。特別是在流水有落差的地方,許多小魚蝦在逗水跳躍,二表哥一出手,神器伸過去撈幾下就是滿滿的戰利品。忽然間,透過密集的雨簾,我發現朦朧的田壠中,還有好幾位象二表哥一樣的人,也在各自舞動著「神器」,做著同一件事情。我想看看那些「同行」的戰況如何,便在雨中穿梭打探,雖然都有收穫,但卻不如二表哥戰績輝煌。二表哥確實有幾下子,前後不過個把小時,就撈了二三斤小蝦小魚。那時,鄉下種田還沒使用農藥化肥,殺蟲用的是生石灰,所以小魚小蝦比較多。
回家的路上我問二表哥,他手中那杆撈魚蝦的「神器」叫什麼?二表哥告訴我:「神器叫「扒槓子」,是專門用來撈小魚蝦的工具。用這工具撈魚蝦,要象鋤頭除草扒土那樣,只能從遠處往自己跟前拉,而不能往前推,所以就取了這麼個名字。」他還高興地說:「撈魚蝦要趕在下雨天才有大的收穫,天乾魚蝦少得可憐。你們口福好,今天有好菜吃了。」
回到家,已是該吃晚飯的時候了。那時鄉下一般只吃兩餐,早中餐不分,反正是上午十點左右一餐,下午六七點一餐。姨娘和大表嫂已將飯菜弄好上桌了,可桌子上大盆小碗五六樣菜,競然沒有一道葷菜。那時鄉下很苦,農民家都比較窮,一個全勞力幹一天才幾角錢,而且這錢還要到年底分紅才兌現。且那年頭物資匱乏,肉食類有錢也難買到,窮鄉僻壤就更不用提了。正當姨娘為我們一家頭次登門相逢,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拿不出象樣的菜來招待遠方歸來的親人,顯得愧疚之時。二表哥提著他的「戰利品」進了屋,傾刻姨娘滿臉堆笑,迫不及待接過來,便和大表嫂忙碌開了。一會兒,滿屋就彌滿著一陣誘人垂涎的辣椒魚蝦香味。
也許是緣份,我喜歡二表哥,因為二表哥喜歡「野外」活動,這很對我這個山裡人的口味。此外二表哥拿得起,放得下,看得開的性格也很令我敬佩。別看二表哥人憨厚,可他內心聰明,力氣也大,人勤快肯幫忙。左鄰右舍大凡有那難弄的事,只要叫他,他總是樂呵呵地隨叫隨到。由於二表哥為人好,自然在鄉下口碑也好,到了談婚娶妻的年齡,鄰村一位漂亮姑娘看中了二表哥。末來的嶽父嶽母也同意這樁婚事,可有個條件,必須要先砌兩間新房。當時二表哥家只有兩間很小的老房子,大表哥娶媳婦還不久,舉傾家之力,才蓋了二間茅草房,短時間再蓋新房,比要命還難。其時,姨娘和二表哥跟姑娘家表明態度,先結婚,擠一擠,緩過一兩年一定會有新房住。可姑娘父母比就勢利,不同意。於是,這場婚事在女方父母的極力阻礙下告吹。原以為二表哥受此打擊會一撅不振,沒料到二表哥經過短暫的心理調整,好似沒有發生過這回事。反而笑嘻嘻用老成的語氣寬慰著急的姨娘,「命裡有終需有,命裡無時不強求。」初戀的美景,就這樣與生性樂觀的二表哥擦肩而過成了往事。
其實,二表哥心地很善良,他的初戀以失敗告終,多多少少給他帶來了一定的傷害,也讓他明白了一個硬道理,結婚討妻生子,必須要有一個「窩」,沒有房子,那個姑娘會登門。他下決心蓋新房子,可房子不是吹起來的,首先手裡得有錢。那個時候農村雖說是集體經濟,可又沒鄉鎮企業,光靠種田一年下來,累死累活一個壯勞力的收入也就一二百塊錢,離砌房子差得遠。於是二表哥便利用農閒時,去找些「副業」賺點外塊。
好不容易二表哥手裡有點積蓄,準備著手房子的事,可三表哥又找了對象,遇到了和二表哥同樣的難題。二表哥毫不猶豫將積蓄給了三表哥,他不能讓弟弟重蹈履輒,更不能讓母親再次失望。成全了三表哥的婚姻大事,二表哥的造房計劃,又成了一個未知數。
七十年代湘黔線開工上馬,縣裡成立民兵團參加鐵路建設。二表哥報名去修鐵路,他的施工段在懷化。懷化是大山區,施工作業險象環生,難度非常大,生活艱苦。開山鑿路少不了爆破工,但爆破工是高危工作,民兵團招炮手沒幾個敢應徵。二表哥自告奮勇報了名,短期培訓後上了崗。二表哥做事膽大細心,爆破手幹了大半年沒出一絲紕漏。可「常在河邊走,那能不溼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這天真的出了二表哥最怕,最耽心的事。他和搭擋裝的炮,有一炮沒響「啞炮」。炮手都知道排啞炮是賭命的活,二表哥和搭擋兩人必須要有一個去當「勇士」。生死關頭兩人都爭著要去,但最後還是二表哥贏了。他去,理由是搭擋有妻室兒女,孩子還小,萬一掛了,扔下妻兒誰管,二表哥於心不安。二表哥是單身漢,無牽無掛,「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即使不幸,老母有兄弟照料。雖然都只一條命,可二表哥認為,搭擋的命比他的有價值些。
鄉下人沒有毫言壯語,二表哥更是如此,他用毫無商量的語氣徵服在場的所有人,就跑去排啞炮。民兵們躲在藏身之地,探頭探老盯著二表哥一路跳躍,眼見得二表哥剛剛走近啞炮點,只聽得「轟」的一聲巨響,那個沉默了二三十分鐘的啞炮,突然開了口。二表哥隨著炮聲,整個身體被炸得飛過了那條近三十米的山溝,直落到對面山坡上的一丘小水田裡。頓時在場的幾十個男女民兵和領導,人人被這從末見過的情景,驚嚇得目瞪口呆,面如死灰。
當大家料定二表哥必死無疑,呼叫著,哭喊奔向他躺倒的那丘小水田時,卻發現二表哥坐在水田中央,憨憨地望著擁向他的人群,不知發生了什麼事。人們懸著的心放下來了,七手八腳把二表哥弄出水田,上上下下,前前後後一檢查,發現他毫髮無損,身體只有點小擦傷。但喊他問他,他卻沒反應,只是睜著眼睛望望這個看看那個,一幅懵懂樣。醫生說二表哥耳朵被炮聲震聾了,休息一段時間會好轉。二表哥被炮炸飛幾十米,不僅沒死,且也沒受什麼傷,這可是前所未有的奇聞。一時間在整個工地傳得扉扉揚揚。有說二表哥「人忠厚老實善良,是菩薩保佑。」又有說二表哥「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還有更神的說二表哥是「神仙下凡,槍炮不入」。後來據專家說二表哥是「自己救了自己一命。」
原來二表哥在炮工培訓時得知,放炮之前,在爆破部位,覆蓋一層厚厚的雜草權木,可以釋放炸藥引爆後的衝擊波,減緩碎石向外的衝力,提升安全系素。修鐵路人員密集度大,為了減少和杜絕放炮時飛石造成誤傷。二表哥老實人做老實事,不怕多流幾身汗,捨得出力,每次自己去割冬茅砍權木,他放炮覆蓋物比操作規程上的要求至少多一倍。於是那天啞炮雖然威力巨大,可它身上因為有一層厚厚軟物覆蓋了,恰似以柔克剛,欲飛的碎石被覆蓋物阻住徹底化解,飛不起來,只是衝擊波硬生生將覆蓋物和二表哥推出幾十米而已。不幸中的萬幸,二表哥真的是在鬼門關打了一轉,檢回一條命。
轉眼,二表哥已是快3O歲的人了,他仍然單身,姨娘為他的婚姻急白了頭。二表哥心裡也清楚,年歲不饒人。自初戀以後,二表哥就決意「新房不成不戀婚。」在自己沒完成新房「偉業」之前,不提找對象談戀愛這事,談了也是假的。實際上這期間,又有許多人給他介紹對象,但都被二表哥婉拒了。通過幾年的打拼和節衣縮食,二表哥口袋裡終於又有了幾百塊錢,這在當時是個「大數目」。他又開始籌劃砌新房子,他算了一下幾百塊錢,能買回必要的建築材料,而主材料紅磚則可以自己燒制,施工方面與人換工就行,這在當時的農村很正常。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正當二表哥新房開工之際,他同村一個非常要好,從小一塊長大的朋友病逝了。那朋友病了好幾年,為治病用了不少錢,家裡還有兩個末成年的孩子,這些年全靠妻子苦撐,家徒四壁,債臺高築。歿了無錢下葬,遺霜孤子哭作一團。二表哥見狀,默默無語,將自已的建房款悉數掏出,幫忙料理了朋友的後事。
朋友一家對二表哥的大恩大德,無以回報,友妻便引一雙兒女,跪在二表哥前,讓兩個孩子叩頭拜二表哥做了乾爹。二表哥當時又高興又辛酸,高興的是自己末婚卻有了一雙「兒女」,憑空長了一輩。辛酸的是眼前這對稚子,家中貧寒孤兒寡母,今後日子的艱難是可想而知的。因二表哥也是幼年喪父,兄弟三人都是母親含辛如苦帶大的,箇中艱辛自有體會,好在那時還有叔叔,舅舅們的支助,否則只怕熬不到今天。自那以後,二表哥便「自找麻煩」以乾爹的身份,承擔起了照料義子義女的責任。他似乎忘記了攢錢砌新房,討媳婦成家這一當務之急。一年以後適逢改革開放,二表哥南下北上四處打工掙錢,義無反顧周濟關愛友妻一家,直到他的義子義女學業完成走上社會。
春去秋來,時光如梭。大概在二0一O年,表哥的新房夢終於圓了,那是一棟百多平方米的二層磚木結構小樓。而此時的二表哥已年過五十,華發滿頭,但卻精神钁樂,喜上眉梢,陪伴在他身邊的,正是他關照十多年朋友的遺霜,而促成這樁美事的,卻是他的義子義女。本來二表哥這樁好事早就可以圓滿,可他當初幫這一家子,確實是出於朋友的一顆真心,毫無半點邪念。他對義子義女視同已出,不求回報。他認為「朋友妻不可欺」,怕背「乘人之危」的罵名。除了這些顧忌,他還有一個更大的心結「新房子。」這是他的痛,也是他的夢。他必須要給他的那一半,一個遮風避雨的地方。
現在夢圓了,家有了,義子女也視二表哥如生父。這一切雖然來得晚了些,其中飽含著他一生的酸甜苦辣,但二表哥的晚年不再孤獨。
全球華人鄉土文學研究創作會
鄉土文學社《鄉土文學》編輯部
長期法律顧問 陳戈垠 律師
《鄉土文學》投稿用稿留言規定
1、投稿 (1)凡欲投稿的文友,請加微信 damo359880941,關注《鄉土文學》公眾號,以便交流推介。投稿可直接投微信 damo359880941。(2)《鄉土文學》選稿園地為原創作品投稿選稿群,凡粘貼在群裡的作品一律視為投稿。為了便於編輯選稿發稿,粘貼的作品請註明作者和日期。(3)不會微信操作的文友,投稿到郵箱359880941@qq.com 。
2、選稿用稿 所有投稿選稿期限為1-15天。半個月後,沒發表的作品,作者可自行處理。
3、作者如果自己有公眾號,想借《鄉土文學》推介,必須先投稿本平臺,待《鄉土文學》發表後再在自己的平臺發表,否則不予發表。
4、本平臺不定期推出個人專輯,有意者主動提出申請,提供:個人簡介2000字以下,照片3到5張,詩文總計20篇首(字數2萬字以內)。本平臺審核後將適時編輯,重點推介。
5、本平臺已設置關注後留言,請點擊文章標題下方藍色字「鄉土文學」,關注本號,方可留言。
鄉土文學社會員會費繳納規定
1、理事會成員 投資1萬元,參預經營、管理、分紅,終身免交會費。
2、終身會員 一次性繳納會費1千元。已經加入了中國作協和省作協的會員,憑會員證,按同級標準收取。(300-500元)
3、長期會員 10年期一次性繳納500元,5年期一次性繳納300元。
4、正式會員 每年繳納100元。
5、預備會員 以稿費抵交會費,打賞金滿100元,系統自然轉為正式會員。
出書規劃
鄉土文學社打算花5年時間,幫助108位作家、詩人、文學愛好者出書圓夢。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 出版類別: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小小說集,詩歌集,散文集,文學作品綜合文集,個人傳記,劇本集,報告文學集,通訊文集,日記(人生感悟)集。
二、 出版流程:提出申請,交納文稿――編輯審稿,同意出版――交納費用,進廠排版――校稿核對,籤字印刷。
三、 出版模式與費用:
1、《鄉土文叢》套餐:10位作者一組,每人3000元,出版規格,大32開,128頁,叢書號,作者給200本書,其餘由文學社銷售。如果頁碼多,作者需要的書超過200本,另行加價。本套餐特點是費用低,出版周期稍微長,適應在親戚朋友圈贈送,報刊亭與小範圍內銷售。
2、單書號,一書一號。16開,160-192頁,給作者書300本,其餘由文學社銷售,費用21688元。如果頁碼多,作者需要的書超過300本,另行加價。本項目特點是出版周期短,但費用相對多點,適合申報職稱職務,加入省級以上作家協會等用途。
3、正規出版社公費出版。由文學社推薦,出版社納入出版選題計劃,全國新華書店發行銷售,作者只給一定數量的樣書(具體數目、有無稿費由出版社根據書稿質量暢銷預測內定)。此項目,先由作者提出申請,先預交500元審稿費。出版合同籤訂時,再交300元推薦費。本項目一般為文稿質量高,有讀者潛力的長篇小說、小小說集等暢銷書種,但出版周期相對較長,且不定因素很多;適合各級各類文學評獎、申報職稱職務,加入省級以上作家協會等用途。
4、投稿一律用電子文檔,發至359880941@qq.com 郵箱,聯繫微信damo359880941。
成立「鄉土文學社」分社注意事項
一、 社團級別、命名和人員規模
1、 省、直轄市統一為省級文學分社(外籍華人和有中國情結的外國友人,以國別為區劃組建鄉土文學分社,其級別也定為省級),其名稱鄉土文學社XX分社,在美國定居叫鄉土文學社美國分社。省、直轄市文學分社最低人數為5人,上不封頂。國外分社最低人數為3人,上不封頂。
2、 市、州、高等院校、大型企業統一為市級文學分社,其名稱叫鄉土文學社XX分社。市級分社最低人數為5人,上不封頂。
3、 縣、區、一般院校、中型企業統一為縣級,其名稱叫鄉土文學社XX分社。縣級分社最低人數為3人,上不封頂。
4、 街道辦事處、鄉鎮、縣級以上學校(含民校)、一般企業統一為鄉鎮級,其名稱叫鄉土文學社XX分社。鄉級分社最低人數為3人,上不封頂。
5、 社區、村、城鄉學校和幼兒園、小型企業統一為村級,其名稱叫鄉土文學社XX分社。村級分社最低人數為3人,上不封頂。
6、 鄉土文學社分社命名以行政區劃地域性名稱為主,企業、學校分社取名可直接沿用企業和學校名稱,共用性級別、區域、行業詞可省略(如:省、縣、區、鄉、學校、公司等)。例如:鄉土文學社北京分社,鄉土文學社北京大學分社,鄉土文學社遠大分社,鄉土文學社臺北分社等。鄉土文學熱忱歡迎兄弟文學社集體加入本社,一起圓作家夢、詩人夢,把文學事業做大做強。加入後,保留原來的稱號,對外仍然XX文學社,在鄉土文學社系列則稱謂鄉土文學社XX分社。其優惠待遇根據級別規模視情況而定。
二、 準入條件
1、 各分社均以集體的名義加入鄉土文學社,每個成員必須遵守鄉土文學社章程。
2、 各分社會員每年必須集體交納會費,標準(暫定,以後適當調整):省級1000元,市級800元,縣級600元,鄉級400元,村級200元。
3、 各分社必須有明確有負責人,即分社社長;省市級分社必須提供分會理事會成員名單與職務分工。其中省級分社理事會成員不少於5人,市級分社理事會成員不少於3人。
4、 各分社條件成熟後,向總社社長微信號damo359880941,提出申請,填好表格,交納會費,方可取得入會資格。分會成立時如想邀請總社派人指導工作,可事先聯繫溝通。
三、 創作培訓和業務指導
1、總社定期到舉辦社團組建和各類文學創作培訓班。
2、總社定期組織專家、學者、作家、詩人到各分社巡迴進行業務和創作培訓。
3、總社派專職人員,協助創辦分社公眾號。
4、總社舉辦的《中國鄉土文學網》、《鄉土文學》平臺、《鄉土文學》企鵝號、《今日頭條·鄉土文學》、《鄉土文學》紙質期刊、年刊,將為各分社的專欄預留版面。其中《鄉土文學》平臺版面分配原則如下:省級分社一周一次專欄,市級分社半個月一次專欄,縣級分社20天一次專欄,鄉級分社一個月一次專欄,村組分社一個半月一次專欄。紙質期刊、選刊、年刊均為各分社預留版面,版面安排視各分社專欄質量再定。
鄉土文學社編委會
顧問 聶鑫森 湖南省作協原名譽主席
主編 譚雲明 北京市寫作學會秘書長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
總編輯 陳小平 鄉土文學社會長
編 委 (排名以姓氏筆畫為序)
史壽林 龍星海 孫成紀
石海天 劉燕宏 李陵湘
李巧文 李冬蓮 陳小平
陳 樂 陳賢東 楊天營
楊勝彪 枕 戈 彼 銘
林晚同 郭義方 聶鑫森
謝建軍 謝文興 譚雲明
譚運龍 潘政祥
如果你對《鄉土文學》和鄉土文學社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