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獄真的存在嗎?地獄是什麼樣子?
中國大量的古代神話和道教典籍中都有關於地府的記載,並對地府每一道關卡的職能劃分和規章制度等都有詳細的描寫:陰曹地府一共有十二站——土地廟、黃泉路、望鄉臺、惡狗嶺、金雞山、野鬼村、迷魂殿、陰曹地府酆都城、十八層地獄、供養閣、鬼界堡、奈何橋。在志怪小說中也有講述從地府重返陽間的人還原地府面貌的故事。
地府被認為是人脫離了肉體化為鬼魂的形態後所去之處,中國較早的關於鬼的記錄有:《禮記·祭法》「萬物死皆曰折,人死曰鬼。」《說文》中「人所歸為鬼。」的記錄。又《禮記·祭義》載孔子與弟子論鬼神曰:「宰我曰:『吾聞鬼神之名,不知其所謂。』子曰:『氣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合鬼與神,教之至也。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骨肉斃於下,陰為野土。其氣發揚於上,為昭明,焄蒿,萋傖,此百物之精也,神之著也。」照孔子的解釋,眾生死後,其氣發揚上升,活著的人往往看不到聽不到,但這些氣常在人的左右,可以感動乎人,以顯示其存在;也可以在祭祀時回到祭祀者的面前,享承祭祀。
以地獄、鬼神為題材的戲劇作品也有不少。
《牡丹亭》中《冥判》一折就描寫了杜麗娘的鬼魂在地府向判官陳述她因深愛夢中書生柳夢梅傷情而死的情節。最終判官讓她還陽,再續與柳夢梅的姻緣。《冥判》可以說是《牡丹亭》全劇的重要關節。它是杜麗娘回陽的轉折點,杜柳結合的關鍵。如果不是判官大筆一揮,杜麗娘就不可能得償所願,也沒有「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的至美愛情。
▲ 明代版畫《牡丹亭·冥判》
而在國外戲劇作品中,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文學家讓-保羅·薩特1945年創作的戲劇《禁閉》(Huis Clos)講述了三個被打入地獄的鬼魂之間的衝突和糾葛:郵政局小職員伊內絲、巴黎貴婦艾絲黛爾、報社編輯加爾森,他們因生前有罪而被投入地獄接受懲罰,他們從在地獄密室初始相遇時彼此戒備隱瞞到後來面目暴露後無所顧忌,三人間形成了相互追逐又相互排斥的雙向型三角關係,加爾森希望得到伊內絲拒絕艾絲黛爾;伊內絲希望得到艾絲黛爾拒絕加爾森;艾絲黛爾希望得到加爾森拒絕伊內絲。三個痛苦的靈魂像坐上了旋轉木馬,永在相互追逐又永遠追逐不到的「境況」中,相互的追逐成了一場不堪其苦的煎熬,最終他們發現,地獄裡並無刑具,「他人就是地獄」。
▲《禁閉》劇照·上海話劇藝術中心
那麼有沒有地府的工作人員烏龍抓錯人的故事呢?
在當代崑曲《春江花月夜》中,虛構了唐代文人張若虛被鬼卒錯拘而亡,在幽冥世界輾轉力爭,最後在修行得道的曹娥的幫助下,重返陽間。而陰陽時差,物非人非。曾為之神魂顛倒的少女已至遲暮,原來那曾以為是兩情相悅的對視,不過是自己的一廂情願。
▲ 當代崑曲《春江花月夜》劇照
作為同樣在地府走一圈又重返再生的戲劇人物,他們在與地府的人相處和抗爭的方式卻各有不同。
《牡丹亭》的杜麗娘婉轉而堅定的吟唱。
《禁閉》中的三鬼勾心鬥角。
《春江花月夜》裡張若虛執著力爭。
而話劇《陰差陽錯》則是以「黑色幽默」的方式來演繹被抓錯的「王先生」與抓錯人的「牛先生」在地府中鬥智鬥勇的故事……
2017年兩岸戲劇創投平臺優勝作品
2017年中國戲劇新銳藝術家
王子川執導並領銜
海峽兩岸金牌出品方聯手保駕
《陰差陽錯》
《陰差陽錯》的劇本是2017年「兩岸戲劇創投平臺」第一屆劇本徵選活動的優勝作品,描述一個人死後到陰間地府,發現那裡是一個現代化的辦公室,和人間沒什麼兩樣,他遇到了牛頭,與牛頭兩人開始鬥嘴,並和牛頭討價還價死後的刑罰。
編劇高敏海認為,這個作品是反映人的因果業力,他說:這是一出只有兩名演員的戲,觀眾可看到兩名演員的鬥嘴和互動,我想談的是,人做了什麼樣的事情,最後還是回到自己身上,但並沒有那麼嚴肅,裡面有很多黑色幽默的表現手法。
導演王子川對該劇的想法是:人世間的很多陰差陽錯,或許我們用一種寓言的方式來講述,偶爾跳脫故事本身,可能它看起來不會那麼用力,簡單但有意味,它與這個故事的關聯,時而清晰,或者模糊。
▲ 《陰差陽錯》排練照丨王子川 楊峰
「我這煎餅用的是甜麵醬,自己向烤鴨師傅學的……但客人居然要求加辣條?加啥辣條?結果隔壁賣辣條的我還賣給他。」
——《陰差陽錯》
▲ 《陰差陽錯》排練照丨王子川 楊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