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鵰》原著中,相信很多讀者和筆者一樣有這樣一個遺憾:洪七公還沒有等到和郭靖、黃蓉再次同框,也沒有等到和金輪法王大戰便和西毒同歸於盡了。小時候,讀者不明白為什麼金庸老先生要把洪七公寫死,但現在,筆者想通了。
其實,如果洪七公不死,神鵰中的正反兩派的實力差距就過於懸殊了。神鵰中的正派人數眾多,除了頂級高手郭靖、楊過、小龍女、一燈、周伯通、黃藥師、慈恩,還有一眾一流高手:黃蓉、一燈三大弟子(只出現三個)、全真六子(譚處端早在《射鵰》中就去世了)、耶律齊、丐幫幾大長老等高手,而可憐的反派只有金輪國師、公孫止兩個絕頂高手,一流高手也不過只有李莫愁、蒙古國四大武士等寥寥數人,本來反派就是被正派碾壓的態勢,然後你又多個洪七公,那反派還活不?
眾所周知,在一部好的作品裡,要有一個強力的反派,或者說反派的勢力要足夠大,因為這樣才能體現正派人物的意義和英雄的價值。雖然筆者很喜歡金庸的小說,但也不得不承認一個問題:老爺子的小說中長期存在著正反兩派失衡的情況,《書劍恩仇錄》第一大反派張召重,按說是個恨角色,但紅花會中,無塵、文泰來、陳家洛等好幾個人都有和他五五開的實力;《碧血劍》中,一個玉真子竟然單槍匹馬闖蕩華山,華山上袁承志、歸辛樹、黃真、穆人清、木桑等人都能和玉真子打得有來有回,這樣的情節實在讓人無法心起波瀾……
金老爺子生前一定是意識到了這一點,他一直在改進。《神鵰》是他的第四部武俠小說,如果洪七公不死,在楊過的促和下,西毒歐陽鋒極有可能洗白加入正派陣營,難道你想看武林大會的時候一群人圍毆金輪國師嗎?那也沒意思了吧。
所以,反派勢力在金庸武俠小說中是逐漸增強的,在他的倒數第二部小說——《笑傲江湖》中,無論是個體還是群體,正反兩派都達到了均勢,甚至反派看起來還要略強一些,正派四大高手令狐衝、衝虛、方正、風清揚和反派五大高手任我行、嶽不群、左冷禪、東方不敗、林平之正好對應,在群戰上五嶽劍派、丐幫、少林、武當、崆峒、崑崙等加起來也能和日月神教數萬人一戰;到了《鹿鼎記》中,已經沒有明顯的正派和反派了,連主角韋小寶都是一個亦正亦邪的人,個人認為這就是一個作家在人性領域最高的境界。
總之,金庸老爺子將洪七公寫死是自己寫作境界進步的體現,這可不是什麼意外,雖然犧牲了洪七公,但削弱了正派實力,這樣正反兩派也能更加平衡,這也是金老爺子的高明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