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科舉考試,不考四書考聖經,一年幾場隨便考,錄取率奇高

2020-12-10 水歷史

太平天國對清朝無比痛恨,為了顯示與滿清的截然不同,處處標新立異,就算是歷經千年的儒家經典,也是想改就改,想刪就刪。但對隋唐以來一直延續到清的科舉制度,不單保留了下來,甚至還搞得相當興旺發達。

但此科舉就等同於彼科舉?太平天國的科舉,從方方面面來說,包括制度形式、參與階層、考試題目又或者錄取方法,又有沒有與別不同的特別之處?尤其令人感興趣的是,太平天國是否真的進行過女科科舉,傅善祥是不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名女狀元呢?

等我親自開科取士

太平天國的頭面人物,幾乎都是科場傷心人,天王洪秀全四次應試落第,南王馮雲山、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豫王胡以晄以及一些高級文臣如盧賢拔(粗通文墨,人稱「盧先生」)、曾釗揚(以前為書塾教師)、何震川(秀才,但後來屢考均落第)都是科場失意人。

既然你大清的考試不能取錄我,那就像洪秀全所言:「等我親自來開科取士吧!」

在天國小朝廷建立後,過去的被考人立馬轉化為主考人,答題人成為出題人,那種心裡的痛快和意氣風發,任何人都不難以想像。

太平天國在佔領第一個城市廣西永安州時,洪秀全就舉行了萬壽詩聯考試,第一名就是南王七千歲馮雲山,其他參加考試大多是太平天國僅有的那些「粗通文墨」的半知識分子,這場考試很難看成是正規科舉,純屬是「你不讓我中試,我偏要考試給你看看」的逆反心理。

科舉架構似曾相識

定都天京後,太平天國科舉也開始規範化。但清朝的會試殿試三年一次。天京的天朝科舉則是一年好幾次!從太平天國三年(1853)到六年(1856),每年都有四試!也就是「天試」「東試」「北試」和「翼試」。除了南王與西王已死,剩下來的四位王,每人都進行一次自己的考試,自己組織,自己出題,各自錄取。以天王和諸王生日為考試日(天試在第二年改成幼天王生日)。

到了1856的天京事變之後,因為東王、北王被誅,翼王遠走他鄉,天京就只剩下天試了。天試也一直持續到太平天國十一年(1861)。

在1860年冬天,由幹王洪仁、英王陳玉成、贊王蒙得恩製成的《士階條例》,獲天王準旨頒布,裡邊重新理順了太平天國各級科舉考試制度,預定於1864年按照新制度進行科舉考試。只不過1864年7月,天京就被湘軍攻破。但還是可以從中一看天朝的科舉制度全貌。

太平天國科舉考試分為鄉試、縣試、郡試、省試和天試五級,對應各級地方行政機構。考試者一層層考上來,就如同打怪升級一樣。通過鄉試、縣試、郡試,到了省試這一級,省試由天京派出正副提考各一人主持,最初每年進行,後改為三年一次。文試錄取若干名叫約士,武試錄取名叫猛士。

通過省試,就是最後一關天試,天試是太平天國最高級別的考試,最初每年一次,後改為三年一次,每年10月舉行。天試元甲取三名,名稱也是狀元、榜眼、探花,文武相同。二甲文試第一名稱為傳臚,以後若干名稱國土。三甲第一名稱會元,以下稱達士,這些相當於傳統科舉的進士。而武試二甲稱威士,三甲稱壯士。

狀元、榜眼、探花,職同指揮(太平天國前期,指揮之上的職官就只有丞相與檢點兩級,算是高階了,但後期官職泛濫,指揮也貶值得厲害)。二甲第一名傳臚職同將軍,後邊的國土職同總制,而三甲則職同軍帥。

天試考試結束後,由正總裁評定上奏出榜,放炮鼓樂,懸榜於朝門照壁,中選者都賞賜黃緞一匹,紅縐二匹,在朝門設宴,又擇日讓狀元出行。

換湯不換藥的考試題目

明清的科舉出題都是四書五經,太平天國考試題目則別開生面,多取自《舊約》《新約》等宗教經典,以及《天王詔書》《天條書》《天父上帝言題皇詔》等天國典籍,用以闡述天父救世的道理。

天京第一次科舉考試是1853年8月12日舉行的「東試」,當時的題目為《真道豈與世道相同》,文題為《皇上帝是萬郭(國是天朝避諱字,改成郭)大父母,人人是其所生,人人是其所養》,詩題則為《四海之內有東王》。雖然題目換了,考試範圍換了,但文仍用八股體,詩仍用詩帖體,策論等仍然是舊時範圍,完全換湯不換藥。

就算如此,當時不少天京城內的讀書人都拒絕參加!東王命令士子們於考試前10日到報名,可到期報名者不過50人,於是延期10天,並且鳴鼓傳令,不應試者斬首!但到期報名包括官員也不過300人。

傳說在考場,有個清朝秀才因為是被脅迫來考試的,自然憤怒,看見詩題,就作詩:

「四海皆清土,何容此陸梁?人惟知北闕,世竟有東王!心向紅巾碎,愁隨白髮長。傷心憐弟妹,含淚別爹娘。殺賊應憑向,殃民總是楊。避秦何處好?回首問斜陽。」

寫出這樣的詩,東王自然不會客氣,「喀嚓」一聲,送了這位老兄過雲中雪。(太平天國稱刀為雲中雪,過雲中雪即為斬首)。

另外有一位參與者則「乖巧」得多,他作了一首祝賀東王的壽聯:

「眾諸侯自東自西自南自北,予一人乃神乃聖乃武乃文」

對聯雖然不怎麼樣,但馬屁拍得恰到好處。於是,被東王點為狀元。

第一次洪秀全組織的天試,題目則是《天父七日造成山海頌》《天王、東王操心勞力,安養世人,功德巍巍論》《立整綱常醒世,莫教天光鬼迷解,天父為天生理人論》。

看這些題目,真感覺還不如考四書五經。

據說天京當地一位姓陳的考生去參加,心中憤懣,卷子中有很多諷刺的話,主試官要治他的罪,天王聽說他很有才華,就命令他做一幅楹聯匾額。這個考生在匾上寫道「尖卡斌傀」(意思是不大不小、不上不下、不文不武、不人不鬼)。對聯則是「一統江山百零五裡,滿朝文武三十六行」

這真是啪啪啪地打太平天國的臉,毫無意外地被處死。

錄取高,隨便考

太平天國的考試不講資格,不論出身、籍貫、門第、資格,無論是布衣、還是紳士,無論是明清不準參與科舉的倡優、隸卒等賤職,都可以參加,未中省試的京屬官可由本官保送考試。有趣的是,在職官都可參加考試,而且應試者多有僧道星相卜巫等非正宗讀書人,很多知識分子都拒絕應考,因而還經常要捉人考試!

天朝的各級考試錄取率很高,通常為應試者的百分之六七十,有些地區因應試人少,命中率幾達百分之百。如1857年安徽潛山縣就中文試八十四名,武試七十三名,比例之高,是自隋唐以來罕有的。還有一個特點,已經中過試的,除了狀元之外,仍然可以再考。因而出現有連得榜眼、探花及第的笑話。

傅善祥是女狀元嗎?

現在說說那位傳得言之鑿鑿,在各種影視劇中與洪楊糾纏不清的所謂太平天國女狀元傅(伏)善祥,關於她的傳說實在太多,很多人還把她當成是太平天國男女平等的一個標誌。

其實只要對太平天國的歷史稍稍了解,都知道「男女平等」完全是一個笑話。太平天國也沒有舉行過任何女子科舉考試,但確是舉行過招考女官和女秘書之類的需要一定文化水平女性的考試。因此,這種考試就被附會為「女科舉」。

傅善祥是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後,由女營選拔參加女試的,是女試第一名。由此被調進東王府任職內簿書,即楊秀清的貼身小秘。但即使這種招考「女秘書」之類的考試,也在1854年以後,由於讀書女子實在太少,而且女館解散,也不再舉行了。

有人說傅善祥被授恩賞丞相,「丞相」看上去很大,但恩賞丞相在太平天國根本不值錢,楊秀清一高興就可以授予幾百個,完全說明不了什麼。

傅善祥在天京事變後下落不明,再無任何記載,但想想她是東王的貼身秘書,屬於掌握機密的親信,所以最有可能的下落,就是在事變中被殺死。

相關焦點

  • 有關科舉考試的謊言,你還相信嗎?
    近年來,很多古裝劇都會提到科舉考試;一些文化旅遊節目,介紹地方文廟、貢院時候也會提到科舉考試。普通民眾通過這些節目,似乎對科舉考試也都相當熟悉了。 但是這些節目中不少有關科舉考試的說法是不準確的,對科舉考試的介紹難免誤導觀眾。
  • 讀孟郊《登科後》詩,帶你了解唐代科舉制度,及考進士究竟有多難
    唐代的科舉分常舉、制舉兩種。所謂常舉是指每年分科舉行的科舉;制舉是指由皇帝臨時下詔舉行的科舉。常設的科目有秀才、明經、俊士、進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開元禮、道舉等等。武則天還設立武舉。唐朝對秀才要求特別高,結果士人很少應試秀才,不久秀才一科就廢罷了。明經、進士二科在唐代科舉吸引了最多的考生。
  • 唐代的科舉考試都有哪些科目?都考些什麼內容?
    作為科舉考試正式興起的朝代,唐代的科舉考試所考的內容自然就是了解科舉內容的範例。唐代的科舉考試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首先是常科。到了唐代,「明經科」成為了其科舉考試的常科之一,與進士科同為最重要的科舉考試科目。據《新唐書選舉制》載:「明經之別,有五經,有三經,有二經,有學究一經,有三禮,有三傳,有史科」。
  • 成人高考120分隨便考能過嗎,成考錄取分數線多少?
    成人高考120分隨便考能過嗎,成考錄取分數線多少?成考120分隨便考能過嗎成考高起專、專升本滿分是450分,能考120分左右基本就能過省最低錄取分數線,被錄取也就不是什麼問題了。不過並不是隨便120分就能被錄取,因為過了最低錄取分數線也不一定被錄取。
  • 古代考個狀元相當於現在什麼學位?有多難考?看完長知識了
    古代考個狀元相當於現在什麼學位?有多難考?看完長知識了人類似乎從有文明歷史以來針對能人的選擇就開始了,不論是推舉制還是科舉制都是為了所謂政權體系能夠有更好更多的人來維繫。我們知道在封建社會,尤其是一些比較大的朝代,幾乎每幾年就要進行一次考試。且不論考試內容為何,他們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一個:選拔人才。就算是到了今天,咱們國家也有相應的學歷制度來證明個人在求學之路上的造詣和成就,其中最高的學歷當屬博士。那麼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就出來了:咱們現在的博士和曾經的科舉制度之中的狀元,是不是等同的呢?古代的狀元有多難考呢?
  • 高考錄取率已超80%,為什麼仍覺得大學難考?好考的學校都不好
    1977年恢復高考,當年有570萬有志青年報名高考,最後錄取了27萬人,錄取率不到5%!此後20年間,高考錄取率均保持在40%以下。自1999年起,高考錄取率猛增至56%!此後,再也沒有低於過這個數字。而2011年開始,錄取率突破70%大關,自此一直保持在70%以上;2017年開始,接連3年,錄取率已經破80%!
  • 華師、廣財錄取率近半 廣美最難考
    南都訊 6月13日至14日,廣東省2020年高校本科插班生考試即將舉行。廣東省教育考試院公布數據顯示,今年廣東省本科插班生總報考人數為88803人,招生計劃43432人。如果僅從總報考人數和招生計劃人數計算,錄取率將近一半,坊間將其稱作廣東「史上最容易的專插本考試「。
  • 2021年考研:錄取率約30%,初試要考多少分才有希望?
    根據這三年的考研數據分析,2019年報考研究生人數是290萬,錄取人數為70萬左右,上國家線的人數在84萬左右;2020年考研人數約有340萬,錄取研究生111.4萬左右,上國家線的人數在133萬-144萬之間,有近40%左右的考生過不了國家線。而今年,2021年考研人數達到了377萬,錄取率約為30%,也就是說或將有200多萬人落榜!那麼初試要考多少分才能有希望上岸呢?
  • 2021年廣東學考錄取與高校自主招生錄取的流程
    2021年廣東學考錄取與高校自主招生錄取的流程。之前小粵給大家介紹了廣東學考錄取與高校自主招生錄取的區別,那麼這兩種招生錄取方式的流程是怎麼樣的?今天小粵就給大家捋一捋廣東學考錄取與高校自主招生錄取的流程,供各位參加了年1月的廣東學考的考生了解。
  • 2021年學考錄取後,還能參加高考的招生錄取嗎?
    2021年學考錄取後,還能參加高考的招生錄取嗎?廣東學考招生錄取是先於高考的招生錄取,而且參與廣東學考招生錄取的院校是廣東省內所有的高職院校,而高考的招生錄取則是面向全國的所有大學,那麼廣東學考被錄取後還能參加高考的招生錄取嗎?往下看,小粵告訴你答案。
  • 成考120分隨便考能過嗎 真的有這麼簡單?
    為了提升學歷,如今報名成考的人越來越多,那麼成考錄取分數線是多少?120分隨便考能過嗎?其實很多同學並不了解,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詳細解答下。成考120分隨便考能過嗎?其實成考很簡單,三科滿分450分,共考120分左右就能過,並且年滿25周歲還有20分加分政策,這就使得考試變得更加容易,每科考三四十分就能過。說到「隨便」,其實也沒有那麼隨便,要想通過成考考試,還是要做些基本複習工作的,其實主要做些考前模擬真題就可以,畢竟成考考試沒那麼難。
  • 想考個大專證怎麼考
    學歷在社會中的作用是很多,如可以用來面試求職、考證、考研、考公務員、積分入戶等。因此,提升學歷則成為了多數人的選擇。那想考個大專證怎麼考?下面小咩來為各位考生解答。  想考個大專證怎麼考據悉,考大專證途徑有四種,自學考試大專、成人高考大專、電大(國家開放大學)大專、遠程教育大專。
  • 令人瞠目結舌的唐代科舉考試標準,讓學霸流淚,學渣崩潰
    ,詩詞歌賦等等),錄取的人數名額則沒有限定,畢竟這種人才不是讀幾年書就能培養出來的。按照《唐律疏議》規定,「諸貢舉非其人及應貢舉而不貢舉者,一人徒一年,二人加一等,罪止徒三年。」處罰不可謂不重。其中難度最大也是含金量最高的便是進士科考試,一般能考中進士科的考生大多都能進翰林院工作。起先在唐初,秀才科考試的級別是最高的,考試的方式就是書寫五條方略,然後按照上上,上中,上下,中上這四個標準評定。考試難度不算大,但考不上的處罰卻相當嚴重,貞觀年間如果有考秀才科考不中的,所在州縣的長官也要被連坐,後來才漸漸廢除這項規定。
  • 廣東學考深度解析:2021年廣東學考有什麼用?
    廣東學考深度解析:2021年廣東學考有什麼用?繼廣東高考改革後,廣東學考也發生了變化。廣東省新高考改革後實行一年兩考,即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而春季高考也就是廣東學考。其中廣東學考又分為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如何區分這兩種考試?
  • 教師招聘考試一年考幾次?_教師招聘考試網
    教師招聘考試一年考幾次?_教師招聘考試網 http://www.hteacher.net 2020-03-12 13:02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教師招聘考試一年考幾次?
  • 2020年想考警察?4大考試渠道了解下!有些非常好考!
    但是大家都知道,逢進必考,所以大家需要參加相關考試!筆者就給大家盤點一下,哪些渠道可以考警察!第一,國省考招警通過公務員考試考警察,是一個比較主流的選擇!公務員考試中,常常會有招聘警察的崗位!這種考試,除了行測和申論,還有專業科目的測試,還有體能測試!當然,體能測試,警察考試中都會涉及!
  • 廣東學考志願填報小技巧,2021年廣東語數英學考
    廣東學考志願填報小技巧,2021年廣東語數英學考。又是一年廣東學考,2021年1月廣東學考合格性考試即將到來,大家緊張嗎?廣東學考志願填報小技巧二:了解你心儀的院校的具體招生章程。學生在填報學考志願前,必須要認真地去了解廣東學考招生錄取的相關政策、學考志願填報方式以及各高職院校招生網站公布的關於廣東學考成績招生錄取的招生章程和錄取規則等信息,了解了這些才方便做決定。
  • 高考經歷者回憶往事:不考英語考拼音、考試拉肚子老師跟著去廁所
    「我記得當時考了語文、數學、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是一張試卷,那時候不考英語,但我們那一年考漢語拼音。」何緒江回憶,當年突然要考漢語拼音,他們之前沒學過,是高考前臨時補學了半個月。當年高考漢語拼音的考題,何緒江至今還記得,考題是把「大家都來學普通話」這句話根據拼音寫出漢字,類似於現在的翻譯題。
  • 不建議年輕人考公務員 難逃真相定律
    過了2個半月的時間,2020年國家公務員國考公示還要發布了,有許多學生都感覺國家公務員國考難度係數較為大,並且關注度一直不降,報名人數逐漸飆升,許多學生摩拳擦掌,想報名2020年國考,但又猶豫不定,擔憂考題很難,自身沒考上,只有當做快穿炮灰,那麼公務員形勢嚴峻也不提議年青人報考公務員?人們也要不必報考?
  • 話說歷史上的科舉考試,以及狀元、會元、解元
    唐時期科舉考試,由禮部侍郎主持,最常見的科目是進士科、明經科,區別主要在於辭章和經義。進士科每年錄取名額不過三十人,加上明經科也只有百人左右。進士、明經及第後,一般要守選數年,方可通過吏部銓選,再予授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