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公布第十八批歷史建築 狀元橋、寄廬等31處建(構)築物入選

2020-12-17 封面新聞

11月27日,記者從成都市住建局了解到,日前成都市政府公布了《成都市第十八批歷史建築保護名錄》,石盤鎮萬壽宮舊址(狀元橋)、寄廬等31處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建(構)築物位列其中。截至目前,全市已認定公布歷史建築314處。

據成都市住建局城市更新處有關負責人介紹,為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進一步加強歷史建築保護利用,實現應保盡保,市住建局梳理出了31處具有保護價值的老建築,經市歷史建築和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專家諮詢委員會評議通過後,於近日經市政府批准公布。

此次公布的31處歷史建築共涉及13個區(市)縣,其中東部新區1處,錦江區2處,青羊區6處,金牛區2處,武侯區1處,青白江區1處,雙流區5處,都江堰市1處,邛崍市5處,崇州市4處,金堂縣2處,蒲江縣1處。

本批次歷史建築年代以清代為主,其次是民國時期,建築類型包括名人舊居、宅院民居、大三線建設遺蹟、水利設施、高校建築、軍事建築及設施等,均展現了不同時期的歷史文化,並首次出現「引水渠」類重要水利設施建築。

特色點位介紹:

【石盤鎮萬壽宮舊址(狀元橋)】

石盤萬壽宮舊址(狀元橋)

位於成都東部新區石盤街道,修建於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位於萬壽宮內。1928年,萬壽宮改建後做小學使用,新中國成立後,為石盤鎮中心小學,狀元橋及萬壽宮遺址構件保存至今。狀元橋小巧玲瓏,為紅砂石單孔石橋,全長6米,高2米,橋面寬2.5米,橋墩埋於地下。南面遺存紅砂石欄板兩處,雕刻精美。北面遺存石獅雕像紅砂石磉礅9個,均面向石橋,造型各異,工藝精美。狀元橋旁有兩棵近200年的國家三級保護名木—古柏,具有較高的景觀價值。

【寄廬】

寄廬

位於青羊區馬鎮街12號,始建於1920年,原為川軍抗戰將領王克俊將軍暫居成都之所,其子王家佑先生及其家人也曾居住於此。寄廬,取意「寄希望和未來於草廬」,為三合院平面布局,坐西北朝東南。房屋為木穿鬥結構,小青瓦懸山屋面,宅院圍牆為青磚砌築,門鬥的拱券、稜角磚簷、灰塑花飾及壓頂做工非常精美,是典型的川西民居建築風格。

寄廬的第一任主人王克俊(1902-1975),四川廣安嶽池人,曾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一中將軍長。其子王家佑是四川較有影響力的考古學家,歷任中國道教協會第四、五屆理事,第六、七屆理事會名譽理事,中國道教文化研究所原副所長,四川省道教協會顧問。

【四川齒輪廠防空洞(川齒記憶館)】

四川齒輪廠防空洞(川齒記憶館)

位於雙流區西航港街道蓮花社區內,始建於1969年底,1971年3月建成。四川齒輪廠的前身是成都拖拉機廠,1964年底,八機部為貫徹「沿海支援內地,加強三線建設」的方針,將天津內燃機齒輪廠遷至成都,與成都拖拉機廠合併,命名為「四川齒輪廠」。20世紀60年代國際形勢緊張,為響應毛澤東主席提出的「備戰、備荒、為人民」的號召,四川齒輪廠1969年開始修建備戰防空洞,1971年建成。四川齒輪廠於2005年破產,2006年成立蓮花社區,防空洞由社區管理。2018年社區將防空洞打造為川齒記憶館。

川齒記憶館位於蓮花社區內部,是掘開式、單建式工程,洞體面積約400平方米,寬約6米,高約3米,沿洞體延伸方向布置有兩排紅砂石條石柱,洞內形成3個平行通道,防空洞內部結構保存極好,承載著「三線」建設以及當年全民性人防建設的歷史記憶。

相關焦點

  • 新增30處 成都市公布第十七批歷史建築
    人民網成都7月17日電 (郭瑩)日前,成都市政府公布了《成都市第十七批歷史建築保護名錄》,同治龍窯、流沙河故居等30處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建(構)築物位列其中。截至目前,全市已認定公布歷史建築283處,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成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體系。
  • 合肥這些老建築都有大名堂 百貨大樓等53處建築入圍歷史建築建議名錄
    8月23日,記者獲悉,為繼承和弘揚合肥市優秀歷史文化,合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初步擬定了53處建構築物,作為合肥市區第二批歷史建築建議名錄,目前該名錄已啟動公示。專家介紹,歷史建築是未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也未登記為不可移動文物,但具備歷史文化、建築藝術、科學技術、其他特色等價值的建(構)築物。
  • 四川核定並公布第三批歷史文化街區,看看有你家鄉的嗎?丨早讀四川
    天氣早知道早讀四川導讀○四川核定並公布第三批歷史文化街區,看看有你家鄉的嗎?○2021年春季徵兵工作啟動 四川應徵報名青年已達3萬多人○第二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布 60家川企上榜○成都婚姻登記全市通辦 可跨區縣就近領證啦○成都推進軟體產業發展 到2022年軟體業務收入超5500億○12月25日8時 雅西高速姚河壩特大橋恢復正常通車正文四川核定並公布第三批歷史文化街區
  • 成都市公布第七批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今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正式發文公布了成都市第七批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共計52項,涉及傳統音樂、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八大門類,其中「成都皮影戲(崇州皮影戲)」等20項為擴展項目。
  • 青田4個村入選省級名單,最高可領取700萬元補助
    近日,浙江省「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公布了全省第九批(2021年度)歷史文化(傳統)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43個)和一般村(202個)名單。其中,青田4個村上榜,阜山鄉安店村入選重點村,山口鎮山口村,阜山鄉阜山村、紅富垟村入選一般村。  據了解,歷史文化(傳統)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和一般村將獲得財政補助,其中一類縣市的歷史文化(傳統)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的補助標準為每村700萬元,二類縣市補助標準為500萬元;一般村則給予40萬元左右的補助。
  • 關於《深圳市歷史風貌區和歷史建築保護辦法》政策解讀
    為促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 繼承和弘揚優秀歷史文化,彰顯深圳城市特色,深圳已在歷史風貌區和歷史建築保護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於2015年組織開展了全市範圍的歷史風貌區和歷史建築線索普查工作,並於2018年公布了42處歷史建築(第一批),2020年公布了31處歷史建築(第二批)和26處歷史風貌區(第一批
  • 成都已認定314處歷史建築,這些老建築該如何活化利用? 有機更新,讓...
    完美文創公園供圖《成都市第十八批歷史建築保護名錄》日前出爐。至此,成都已認定314處歷史建築,它們猶如時代的遺珠,散落在蓉城各處。歷史建築,是一座城市發展中的歷史與文化肌理,尤其在成都,循著這些建築的軌跡,人們能找到成都之所以是成都的理由。
  • 哈爾濱市308處不可移動文物名單出爐,看看都在哪!
    ▼ 按照住建部、黑龍江省住建廳關於加強歷史建築保護與利用工作的相關部署,為及時更新哈爾濱市歷史建築名錄,解決歷史建築公布為不可移動文物後標牌重複設置的問題,近日哈爾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關於調整我市歷史建築名單的通告》解讀,包括紅霞幼兒園、馬迭爾賓館、中央大街教育書店、道裡秋林商店(東樓
  • 鯉城加強傳統建築構件保護 為城市發展留存鄉愁記憶
    鯉城區文物建築、歷史建築和傳統風貌建築眾多,傳統建築構件蘊含豐富內涵。日前,鯉城區出臺《鯉城區閩南傳統建築構件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明確加強傳統建築構件回收利用管理工作,防止有價值的傳統建築構件流失或損毀。
  • 成都市第三批A級林盤景區公示
    記者從成都市文廣旅局獲悉,廣大市民期待的成都市第三批A級林盤景區即將面世,目前該名單正在公示。  為認真落實全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十大重點工程」和「五項重點改革」工作要求和川西林盤保護修復計劃,抓好A級林盤景區創建評定工作,打造成都旅遊新名片,成都市組織開展了第三批A級林盤景區評選。
  • 成都更新②丨「復活」歷史建築 「喚醒」成都記憶
    四川在線記者 雷倢建築,梳理著一座城市的文化肌理。循著這些歷史建築的軌跡,能找到成都之所以為成都的理由。劉存厚、聾道人(劉錫玲)等名人除了給成都留下一段歷史外,還給成都留下了一棟棟漂亮的建築。歷史建築猶如時代的遺珠,散落在城市各處。近日,成都市第十八批歷史建築保護名錄出爐。
  • 通山寶石村入選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日前,住建部發布《關於公布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的通知》,公布了60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211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其中,我市通山縣闖王鎮寶石村入選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闖王鎮寶石村寶石村(原名寶石鄉),位於湖北省通山縣城南25公裡處的闖王鎮,總面積在1.2萬平方米以上。發源於九宮山太陽山的寶石河(又名橫石河)從寶石村流過,把村落分隔成南北兩岸,因河床堆積的卵石用途廣泛,取名寶石。
  • 四川新增23家國家級博物館 其中4家入選國家一級博物館
    其中,四川有4家博物館入選國家一級博物館,分別為成都博物館、四川建川博物館、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和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截止目前,四川擁有一級博物館的數量達到了12家。位於綿陽市北川縣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主體建築(圖據視覺中國)此前,四川博物院、成都武侯祠博物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廣漢三星堆博物館、鄧小平故居陳列館、自貢恐龍博物館、自貢鹽業歷史博物館已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 記者走訪哈爾濱第五批歷史建築名錄 松鶴金蟬蝙蝠看歐式建築中國風情
    東北網5月28日訊 近日,哈爾濱市政府公布了擬定的第五批歷史建築名錄,這裡面一批建國前的歐式建築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這批老建築保持了哈爾濱歐式建築一貫的華麗特點,但你要是細品,上面竟然還有許多的中國元素,像中國結、回文、蝙蝠……歐式建築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的中國元素,這裡面竟然有哈爾濱初建時的一段故事。27日,記者採訪了參與擬定第五批歷史建築名錄的相關專家,了解到不為人知的老哈爾濱風情。
  • 江蘇5處入選第三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9月3日,國務院公布了第三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其中,包括侵華日軍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等在內,江蘇有5處抗戰紀念設施和遺址位列其中。
  • 這11處建築被推薦申報為武漢市優秀歷史建築
    6月19日,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從武漢市房管局了解到,「武漢市第十三批優秀歷史建築推薦申報專家評審會」上,有11處建築被推薦申報為武漢市優秀歷史建築。據介紹,2019年市房管局啟動武漢市第十三批優秀歷史建築推薦申報工作,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積極推薦。
  • 南昌這條長廊入選第三批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
    南昌這條長廊入選第三批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 2020-12-02 10: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