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的少女》是由MAD HOUSE製作的動畫電影,改編自筒井康隆在1967年出版的小說。但是和小說版有所不同,女主角由原著版的芳山和子換為她的侄女紺野真琴,動畫講述的是小說的20年後的故事。
這部動畫電影上映之後反響非常的好,它一開始只在日本的21個電影院上映,這相對其他主流的動畫電影,已經算是非常的少了。但是由於動畫的質量很過硬,看過的觀眾口口相傳,放映的電影院臨時加到了100多場,最終達到了2億多的票房。這種口口相傳的傳播形式其實很類似上世紀90年代的EVA,是觀眾自己發現並且安利給別人的。只有觀眾真的覺得這個動畫好的時候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其實穿越時空題材的電影一直都很流行,像是電影裡面有著比較經典的《蝴蝶效應》和《回到未來》,而前幾年也有著《魔法少女小圓》和《命運石之門》這種穿越時空為主題的動畫。那些作品大多把時間這個概念用在了人類面對命運的無力感上。
在《穿越時空的少女》中,動畫的著重點則在於青春。青春一去不復返,就像電影中出現的「時間不等人」。女主角真琴和那些穿越時空拯救世界的人也不一樣,她只是一個很普通的高中生。她所能想用穿越時空的能力做的事情也是她這個年紀的小事,像是偷個布丁啊,小測驗做個弊啊這種事情。
青春
看過一些日本動畫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大部分的日本動畫都是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為主角的,無論是早期像是《美少女戰士》那樣的少女漫,還是說後來的熱血漫畫《海賊王》,甚至到了21世紀之後的輕小說系動畫《涼宮春日》,這些動畫想要表達的內容都需要依靠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作為載體才能夠抒發出來。究其原因,這是因為第二性徵發育之後的年輕人所處的時期正是決定自己三觀的重要節點,在這個節點之中,這些角色是具有可塑造型和戲劇性的,這些角色是更容易被被標籤化的。她的迷茫和一些很傻的行為也可以被合理化。比如在《穿越時空的少女》真琴實際上有很多很傻很中二的行為,但是大部分關注都只會會心一笑,因為她的這個年紀,做這些事情是合理的。
用於吃布丁的超能力
動畫裡面的很多情節,長大之後再來看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這就是笑話。青春期的時候覺得特重要的東西,可能過了幾年就覺得什麼都不是了。但是,對於當時的那個人而言,你現在可能不在乎的事情對當時的他來說就是很重要的事情。在長大之後去嘲笑,不承認過去的自己, 這種行為就好像和一個在堆過家家的小孩子說「你這個都是假的。」一樣愚蠢。當時的情感就是情感,就算感情會隨著時間衰退,但是那一刻的記憶卻是值得銘記的。
其實恐怕誰都有想過,如果能有穿越時空的能力,該做些什麼?是回到幾年前重要的考試?還是去回去提前買好房子?可能更多的人會想要回到過去挽回自己曾經的遺憾吧。動畫中當真琴喊著「停下來」的時候,時間就真的靜止了,然後千昭出現了,消失了。這就好像人生中永遠沒有辦法挽回的那些遺憾一樣,錯過了就無法挽回。還好真琴能有時間穿越,她回到過去還能完成自己曾經的遺憾,可是Time Waits For No One,就像動畫裡面的那句話一樣,她最後得到的也只是「我在未來等你。」
我在未來等你
時間不等人,人也無法擺脫時間。千昭來自於未來,來自於遙遠的地方。未來對於青春期的少年少女是一件遠到無法想像的事情,也許在未來的某個時候,那時候的自己會去嘲笑當年少女的苦惱,可是無論如何,那都是無法割捨的,最誠摯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