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鷹艾迪》為何票房低?觀眾對體育題材沒興趣

2021-01-11 網易娛樂


休傑克曼和塔倫埃格頓聊天。

  

北京晚報3月29日報導 (王金躍)體育題材影片《飛鷹艾迪》公映,首個周末票房竟然只有300多萬,這個結果,可能是片方壓根都沒有想到的。

在豆瓣網,這部影片的評分高達8.1分,遠高於《葉問3》的6.6分。那麼低的票房,是影片中的明星號召力不行嗎?非也!《飛鷹艾迪》的主演塔倫·埃格頓和休·傑克曼是當紅的影星,前者主演的《王牌特工》在國內公映收穫了5億票房,塔倫在中國擁有了很大一批影迷;至於休·傑克曼,他的「金剛狼」系列在影迷圈更是無人不知。

片方宣傳也賣力,專門邀請兩位主演外加影片中的真實原型人物,英國高山滑雪運動員艾迪·愛德華茲本人來到中國跟影迷見面,但目前看來,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

我自己看了這部影片,我得說,我很喜歡!這不是一部廉價的勵志影片,就像剛剛去世的英特爾前CEO安迪·葛洛夫曾經寫過的一部企業管理著作《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中說的那樣,《飛鷹艾迪》中將艾迪塑造成了一個有「偏執」傾向的普通人,他的運動天賦並不出眾,但憑著一股「不怕死」的精神,最終能夠進入奧運賽場參賽,雖然成績墊底,但卻創造出了個人的最好成績。這不是一部冠軍的傳記,而是一個普通人的心靈史詩和身體歷險旅程。這樣的一部電影,按理說不應該只有300萬的票房。但這就是現實,事實上,該片在北美的票房也不溫不火,好在影片的成本並不算很高。

《飛鷹艾迪》的票房可能是一個特例,但綜觀這幾年的票房,體育題材電影的票房大多不理想。比如去年的《絕命海拔》,影片匯集了傑克·吉倫哈爾、傑森·克拉克、喬什·布洛林、凱拉·奈特莉等一大批當紅青年影星,但票房依然不理想。

國內方面,去年林超賢執導,匯集了彭于晏、崔始源、竇驍等一線明星的《破風》的最終票房也只有區區1.5億左右,相比那些動輒超過3億的愛情片,《破風》的票房不能算成功。

有意思的是,體育題材電影的評價都相當不錯。比如朗·霍華德執導的《極速風流》,講一個發生在F1賽車場上的真實故事,該片在網上的評分竟然高達8.8分,但就是這樣一部佳片,去年在國內的票房也只有區區幾千萬。

顯然,體育題材影片的票房不佳原因不在影片本身質量,甚至也不在各種宣傳營銷活動是否到位,我覺得,最終極的原因,還是觀眾對於這一類題材的電影不感興趣!

這可能是一個讓人傷心的話題,體育題材的電影大多根據真人改編,在一般人眼中,像拳王阿里這樣的人物拍成電影,應該會吸引很多人走進電影院觀看,但事實上,威爾·史密斯主演的《拳王阿里》這部電影的票房也非常一般。

普通觀眾為什麼不喜歡這類題材的電影?這一點非常有意思。我個人揣測,普通大眾的心中,這類英雄人物為了達到目標,不惜付出巨大的代價,這是一個讓普通人承擔不起的話題。比如《飛鷹艾迪》中,艾迪從70米的高空無數次地摔在地上,這種「不怕死」的精神誰能做到?再比如,《拳王阿里》中的阿里拋棄了名利,為了黑人的自由而戰,這種代價,普通人如何付得起?

體育題材也分類型。像《憤怒的公牛》、《百萬美元寶貝》這樣的電影,最適合拍攝藝術片,可以用來拿獎;像《絕命海拔》、《飛鷹艾迪》、《極速風流》這樣的影片,創作者很想同時兼顧藝術和商業,結果往往不理想;還有一種體育電影,比如周星馳的《少林足球》、《功夫》,史泰龍的《洛奇》系列和美國範·迪塞爾的《速度與激情》系列,這類電影打著體育項目的名號,但其實是變種為一部「超級英雄」電影,這類電影在票房上往往大獲全勝。

說到底,觀眾最關心的還是自己。第一類英雄命運最苦澀,生活最失敗;第二類英雄付出代價最多;而唯有第三類英雄最輕鬆,擺擺pose就能「財色雙收」。如果是你,你會選擇誰?

本文來源:北京晚報 責任編輯: 杜嘉悅_NK6020

相關焦點

  • 同是勵志體育片,《飛鷹艾迪》為啥沒像《摔跤吧!爸爸》那樣火!
    在點播看了一個勵志體育電影《飛鷹艾迪》,笑得不行。然後發現,這電影是兩個大牛主演的,於2016年在國內上映,幾乎沒有引起什麼人的注意。而在2017年上映的勵志體育片《摔跤吧!爸爸》卻火到了爆。《飛鷹艾迪》由塔倫埃格頓和休傑克曼主演,塔倫埃格頓就是《王牌特工:特工學院》裡飾演哈裡那個鮮肉帥哥,在《飛鷹艾迪》飾演高山滑雪運動員艾迪,休傑克曼以飾演金剛狼而聞名,在《飛鷹艾迪》裡飾艾迪的教練。故事不複雜,大概就是艾迪從小立志要去奧運會比賽,因而成了高山滑雪運動員,但他高度近視,腿上又有傷,臨到奧運會前,被踢出了國家隊。
  • 《飛鷹艾迪》:向每一位超越自己的「失敗者」致敬
    運動題材類的IP近兩年精品較多,如畫風極美極限運動題材的《極盜者》,自行車題材的《破風》,雖然這類題材還不是票房貢獻和院線的主流,但是也滿足我這種厭倦了科幻、基因、太空、黑洞、盜墓、惡俗、文藝、女巫、間諜、飆車、黑幫主題的審美疲勞者,仍然孜孜不倦的輸出現金流給院線,在經濟環境如此不好的2016,我只能說我這種高ARPU對影院是真愛 。
  • 《飛鷹艾迪》才是勵志片該有的樣子
    影片《飛鷹艾迪》2016年上映的電影《飛鷹艾迪》也並沒能從故事模式上產生過於顛覆性的情節設置,它和大多數勵志型電影一樣有著一個「痴人」精神的男主角,也有著一個已經墮落的昔日天才選手作為輔佐他的教練。在這樣的故事當中,觀眾們需要的是一個凡人化繭成蝶的結果嗎?其實也未必,如果《飛鷹艾迪》不是一個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主創人員可能會讓他取得更多的成功,取得更大的成就,至少在牌面上看起來不會太寒酸。
  • 如果上天再給總局大大一個機會,他可否會用《死侍》《自殺小隊》換掉《飛鷹艾迪》《賓虛》?
    《釜山行》作為喪屍題材並不是沒希望在境內上映,之前兩部《生化危機》系列影片經過刪節都得以在內地上映,但《殭屍世界大戰》卻遺憾錯失內地大銀幕。《生化危機》兩部影片內地票房也不算很優秀,兩部影片也都是億元出頭。
  • 通過「金剛狼」休傑克曼才知道他:飛鷹艾迪
    本人不是體育迷,對跳臺滑雪更是知之甚少,偶然間看到《飛鷹艾迪》這部電影只是因為「金剛狼」休·傑克曼和《王牌特工》的主演塔倫,《飛鷹艾迪》這部電影是以英國跳臺滑雪選手麥可·愛德華茲參加奧運會的真實事跡改編。電影不錯,更讓人吃驚的是「飛鷹艾迪」原型一路竟然是這樣「跳滑」過來的。
  • 英國經典喜劇電影——《飛鷹艾迪》
    《飛鷹艾迪》(Eddie the Eagle)是一部於2016年在英國上映的傳記運動喜劇劇情片,由德克斯特·弗萊徹執導,西恩·麥考利和賽門·凱爾頓編劇。該片由泰隆·艾格頓、休·傑克曼、克裡斯多夫·華肯、艾蕊斯·伯班與吉姆·布勞德本特等人主演。
  • 他是《飛鷹艾迪》原型 離開跳雪離婚破產今已逆襲
    騰訊體育1月27日訊 2016年《飛鷹艾迪》上映,電影中勵志主人公的原型是著名滑雪運動員麥可·愛德伍茲。他因卡爾加裡冬奧一戰被人們所記住。有人譏諷它為譁眾取寵的跳臺滑雪小丑,但也有許多人稱讚其為勵志的超級英雄。而在離婚破產後,如今他竟又峰迴路轉。
  • 《波西米亞狂想曲》換導演 《飛鷹艾迪》導演進組
    《波西米亞狂想曲》換導演 《飛鷹艾迪》導演進組 時間:2017.12.08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分享到:
  • 休傑克曼領銜主演《飛鷹艾迪》真實事跡改編
    首先要說的是這部片子《飛鷹艾迪》,它打著《金牌特務》團隊的名號,雖說監製Matthew Vaughn發揮影響力的部分或許有限,但多少可以在《飛鷹艾迪》當中發現一點明亮動人、單純清新的光芒,連配樂都和電影一樣擁有某種復古的純真。
  • 《飛鷹艾迪》他在奧運會上最後一名,卻創造了英國奇蹟
    艾迪眼看就能參加1988年冬奧會的滑雪,距離夢想很近了,但卻被冬奧會選拔主席淘汰了。失落迷茫的艾迪無意間發現貼在牆上的跳臺滑雪海報,於是對這項體育運動產生了興趣。艾迪興衝衝趕到英國奧委會總部了解情況,卻得知了一個好消息。英國自從1929年就已經沒有跳臺滑雪運動員,僅有的一位也早就死了,到現在已經有69年都沒有人去參加這項危險的體育運動了。
  • 《飛鷹艾迪》俗套但感人,顧拜旦那句名言太有理了!
    男主飛鷹如何獲得冠軍的故事。體育勵志片,熱血足夠,電影院裡看著休叔的大長腿穿牛仔褲,我的天哪,跟我結婚!立刻!【醒醒】塔倫和休叔比真的小小隻還醜醜的(造型原因啦!王男裡還是很帥的)黛安娜和查爾斯的圖片,有點千篇一律的套路感。
  • 成龍自導自演《飛鷹計劃》耗資1.5億,票房過千萬還是輸給周星馳
    由於是文藝片,《奇蹟》海外市場也一般,於是成龍提出拍動作片《飛鷹計劃》來補上奇蹟的虧損。《飛鷹計劃》是1987年成龍和曾志偉導演的《龍兄虎弟》的續集,《龍兄虎弟》還有一個片名是《上帝武裝》1991年《飛鷹計劃》上映時,另一個片名就是《上帝武裝2》有趣的是《飛鷹計劃》北美大賣,《龍兄虎弟》也被引進北美市場,結果被片商以《飛鷹計劃2》發行,幸好這個系列劇情獨立不然北美觀眾肯定頭大。
  • 體育主題電影丨用影像詮釋體育運動的魅力
    在今天,有不少編劇、導演將目光聚焦在那些曾經發生過且不應該被錯過的好故事上,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體育題材電影層出不窮。今天給大家盤點一下近幾年值得一看的國外體育題材電影。1、《飛鷹艾迪》 2016/豆瓣評分8.0站上奧運會的舞臺
  • 同為軍事題材電影,為何《紅海行動》的票房比《戰狼2》差那麼多
    同為軍事題材電影,為何《紅海行動》的票房比《戰狼2》差那麼多說到軍事題材的電影,我們腦海中率先浮現的就是吳京的《戰狼2》和《紅海行動》了。不得不說,這兩部已經是中國軍事電影的最高水平了,很多觀眾都被其中的情懷和裡面的大場面所吸引,小編也不例外,也很喜歡這兩部電影。
  • 《奪冠》評價兩極分化,國產體育電影為何佳作難尋?
    一直以來,體育電影都是國內市場的一大空缺,好萊塢能夠用一部《極速風流》激起全球觀眾對賽車的痴迷,印度拍出的《摔跤吧!爸爸》能夠突破地域文化差異在中國創下票房佳績,與此同時國產體育電影界卻鮮有佳作誕生。
  • 體育影視劇如何叫好又叫座
    去年底,國家體育總局公示了向社會徵集的體育影視合作項目選拔結果,共有20部體育題材影視項目正在推進中,其中影視劇劇本11部,體育項目宣傳推廣影片9部。 統計顯示,2017年我國體育產業總規模2.2萬億元,2017年中國電影總票房559億元,而體育電影在國內大銀幕上卻難覓蹤跡。近十多年來,在電影院線公開上映的體育主題電影僅50部左右,收穫電影票房總計約35億元。
  • 《金剛:骷髏島》符合中國觀眾觀影興趣 內地票房有望超北美
    該片在北美和全球其他已上映地區的火爆票房和良好口碑,也讓很多業內人士看好其在中國內地的票房前景。那麼,該片究竟能在中國收穫多少票房?是否能超過其在北美的票房呢?中美觀眾觀影興趣和口味差異大美國是世界電影工業的霸主,好萊塢大片深受全世界影迷的歡迎,在全球影響巨大。
  • 1年產出1900部電影,票房抗衡好萊塢!印度電影為何突然「開掛」
    爸爸》、《小蘿莉的猴神大叔》,還是《神秘巨星》,都在中國收穫了良好的口碑,票房甚至碾壓眾多好萊塢大片。但印度電影的影響力遠不止在中國,在全球都已經打出了名頭。印度頭部電影有將近24%的票房來自於海外,在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家都挺受歡迎。但其實,早年的印度電影更像是流水線產品,「一言不合就尬舞」的風格很難為海外觀眾所接受。
  • 票房不好,是皮克斯不給力?還是中國觀眾不行?
    皮克斯的票房「魔咒」也再次引起本花的注意,比起大家一面倒地哀嘆這部好片竟然沒什麼排片和流量,本花更好奇的是,為什麼觀眾們對皮克斯不感冒?或者說,為什麼大家沒有動力和興趣走進電影院看《心靈奇旅》?(不僅是普羅大眾,許多二次猿們似乎對皮克斯也沒太大興趣)  這個問題也引發了動漫館編輯部激烈的討論,以下是我們搜集整理出的一些不負責任但很真實有力的回答——  畫風低幼  「皮克斯的畫風給人感覺是給小朋友看的,而不是大人。
  • 9部「西遊」題材電影總票房84億:過度消費大IP 觀眾已產生審美疲勞
    2018年2月28日訊,在前兩部西遊影片票房都過10億的前提下,第三部《西遊記之女兒國》到前天的票房還只有6.9億,對於出品方和主創們來說,應該比較失落。而在「西遊」題材泛濫的今天,該片的票房失利也折射出觀眾對於「西遊題材」的審美疲勞和創作者在創意上的捉襟見肘,「西遊」這道菜究竟還能炒多久?這個很現實的問題擺在了主創們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