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傑克曼和塔倫埃格頓聊天。
北京晚報3月29日報導 (王金躍)體育題材影片《飛鷹艾迪》公映,首個周末票房竟然只有300多萬,這個結果,可能是片方壓根都沒有想到的。
在豆瓣網,這部影片的評分高達8.1分,遠高於《葉問3》的6.6分。那麼低的票房,是影片中的明星號召力不行嗎?非也!《飛鷹艾迪》的主演塔倫·埃格頓和休·傑克曼是當紅的影星,前者主演的《王牌特工》在國內公映收穫了5億票房,塔倫在中國擁有了很大一批影迷;至於休·傑克曼,他的「金剛狼」系列在影迷圈更是無人不知。
片方宣傳也賣力,專門邀請兩位主演外加影片中的真實原型人物,英國高山滑雪運動員艾迪·愛德華茲本人來到中國跟影迷見面,但目前看來,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
我自己看了這部影片,我得說,我很喜歡!這不是一部廉價的勵志影片,就像剛剛去世的英特爾前CEO安迪·葛洛夫曾經寫過的一部企業管理著作《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中說的那樣,《飛鷹艾迪》中將艾迪塑造成了一個有「偏執」傾向的普通人,他的運動天賦並不出眾,但憑著一股「不怕死」的精神,最終能夠進入奧運賽場參賽,雖然成績墊底,但卻創造出了個人的最好成績。這不是一部冠軍的傳記,而是一個普通人的心靈史詩和身體歷險旅程。這樣的一部電影,按理說不應該只有300萬的票房。但這就是現實,事實上,該片在北美的票房也不溫不火,好在影片的成本並不算很高。
《飛鷹艾迪》的票房可能是一個特例,但綜觀這幾年的票房,體育題材電影的票房大多不理想。比如去年的《絕命海拔》,影片匯集了傑克·吉倫哈爾、傑森·克拉克、喬什·布洛林、凱拉·奈特莉等一大批當紅青年影星,但票房依然不理想。
國內方面,去年林超賢執導,匯集了彭于晏、崔始源、竇驍等一線明星的《破風》的最終票房也只有區區1.5億左右,相比那些動輒超過3億的愛情片,《破風》的票房不能算成功。
有意思的是,體育題材電影的評價都相當不錯。比如朗·霍華德執導的《極速風流》,講一個發生在F1賽車場上的真實故事,該片在網上的評分竟然高達8.8分,但就是這樣一部佳片,去年在國內的票房也只有區區幾千萬。
顯然,體育題材影片的票房不佳原因不在影片本身質量,甚至也不在各種宣傳營銷活動是否到位,我覺得,最終極的原因,還是觀眾對於這一類題材的電影不感興趣!
這可能是一個讓人傷心的話題,體育題材的電影大多根據真人改編,在一般人眼中,像拳王阿里這樣的人物拍成電影,應該會吸引很多人走進電影院觀看,但事實上,威爾·史密斯主演的《拳王阿里》這部電影的票房也非常一般。
普通觀眾為什麼不喜歡這類題材的電影?這一點非常有意思。我個人揣測,普通大眾的心中,這類英雄人物為了達到目標,不惜付出巨大的代價,這是一個讓普通人承擔不起的話題。比如《飛鷹艾迪》中,艾迪從70米的高空無數次地摔在地上,這種「不怕死」的精神誰能做到?再比如,《拳王阿里》中的阿里拋棄了名利,為了黑人的自由而戰,這種代價,普通人如何付得起?
體育題材也分類型。像《憤怒的公牛》、《百萬美元寶貝》這樣的電影,最適合拍攝藝術片,可以用來拿獎;像《絕命海拔》、《飛鷹艾迪》、《極速風流》這樣的影片,創作者很想同時兼顧藝術和商業,結果往往不理想;還有一種體育電影,比如周星馳的《少林足球》、《功夫》,史泰龍的《洛奇》系列和美國範·迪塞爾的《速度與激情》系列,這類電影打著體育項目的名號,但其實是變種為一部「超級英雄」電影,這類電影在票房上往往大獲全勝。
說到底,觀眾最關心的還是自己。第一類英雄命運最苦澀,生活最失敗;第二類英雄付出代價最多;而唯有第三類英雄最輕鬆,擺擺pose就能「財色雙收」。如果是你,你會選擇誰?
本文來源:北京晚報 責任編輯: 杜嘉悅_NK6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