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畫家約翰尼斯維米爾,雖與倫勃朗齊名,被稱作「荷蘭最偉大的油畫家」,但年僅43便過早的溘然長逝,而他留在世上的遺作,也被分為了兩類——真跡與疑似真跡。
△圖為維米爾作品《繪畫的寓言》,被推測正在作畫的男子背影就是維米爾自己。
在被世界承認其藝術價值前,維米爾只被歸納為荷蘭眾多畫家之一,甚至在他死後被世界遺忘了整整兩百年,以至於19世紀後,當人們想要探尋這位寶藏藝術家的生平時,才發覺無跡可尋,所有信息都被冠以「猜測」,甚至連他的真跡都無法完全確認。
有關維米爾的真跡,目前被大眾所接受的說法是:真跡34幅,高度疑似真跡3幅。其數量之少,讓維米爾一度成為了「贗品」最偏愛的畫家。
△圖為維米爾作品《基督在瑪莎和瑪麗家》,也是維米爾極少涉獵的宗教題材作品。
△圖為維米爾作品《老鴇》,是他非常擅長的生活場景主題代表畫作。
△圖為維米爾作品《代爾夫特之景》,風景畫也是維米爾極少涉獵的題材。
維米爾的畫作極少涉及到宗教、歷史題材,他更擅長,更熱愛去描繪日常生活的瞬間,以及勞作的女性。比如《倒牛奶的女工》、《持天平的女人》、《彈琴女子》、《一杯酒》等等。
雖然維米爾常常以勞作女性為模特,但大部分都是由富家千金裝扮而成,這期間他也認識了自己的妻子卡特琳娜,卡特琳娜與維米爾一共孕育了15個孩子,而維米爾所畫的身形狀似有孕的《讀信的女子》則被後人認為是他妻子的肖像。
維米爾描繪人物表情生動細膩,對顏色的把握與光線的處理非常到位,這與人們猜測他利用「暗箱(Camera Obscura)」繪畫不無關係。
維米爾畫過很多女子,但是他筆下最具盛名的非《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莫屬,而這幅畫也很好地詮釋了維米爾繪畫的所有特點。
畫中少女回眸凝望,明眸清澈似有一絲羞怯,甚至唇邊泛起的水光也沒逃過維米爾的眼睛,鈷藍色的頭巾與少女土黃色的衣服相呼應,而黃色與藍色是維米爾最鍾愛的顏色。耳畔的珍珠耳環映襯著少女的美貌,真真是「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被稱為荷蘭的蒙娜麗莎,任誰看來這都是一幅「多情」的畫,也難怪人們會去猜測,這位帶著畫家妻子耳環的女傭與畫家有著不一樣的情愫。
也許是有愛在其中,但更多的或許是維米爾對繪畫的熱愛,他所愛的也許是女傭所成就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維米爾一生大部分時光都窮困潦倒,即使繪畫、賣畫是他養活家人的唯一生計,他也不曾為討好買家放棄一絲繪畫上的堅持,每一幅畫都精益求精,都飽含了自己對藝術的理解。
人們生來就渴望得到世界的認可,有的人為了得到認可而妥協,有的人卻一直堅持自己的信念,我無法評判孰對孰錯,但堅持信念的人往往更容易被歷史所銘記,如約翰尼斯·維米爾,如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