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漫」真的「崛起」了嗎

2020-11-20 北青網

◎王鑫

近期,以《霧山五行》為首的幾部國產動畫重新掀起了「國漫崛起」的討論。《霧山五行》是由林魂導演主創的三集動畫作品,每集時長約40分鐘。在劇本明顯存在短板的前提下,水墨風的場景表現,以及吸收了《火影忍者》《無皇刃譚》等經典作畫橋段、極富衝擊力的打鬥表現,使作品獲得觀眾的高度評價,一度被譽為「國漫之光」。導演林魂在艱辛的製作條件下,以其「一體機」式的全面才能,也被稱作「靈魂導演」。每當動畫OP(片頭)結束,「林魂」的名字出現在屏幕上時,都有許多「注入林(靈)魂」的彈幕飄過。

人們期待一部好動畫,真的太久了。

或者也可以說,近年來,人們一直在期待好動畫,而每一部好動畫的出現,都在重新制定「好」的標準,抬高人們對「下一部」的期待。《霧山五行》就是其中的一例。

但是,隨之而來的「國漫崛起」話題卻引來了爭議:「國漫不是那個漫,崛起也不是那個起」(羊廷牧語);「沒有『動漫』這種東西,沒有!沒有!沒有!」(夏達語)。這背後有兩個一直存在的問題:「國漫」到底是什麼?中國動畫崛起了嗎?

我們先擱置對《霧山五行》的評價,只看兩個問題。

首先,是再度被熱議的「國漫」一詞。

這個詞,可能在大多數人眼裡並不陌生,它是「國產動漫」的簡稱。一些觀眾把《霧山五行》稱為「國漫之光」,正是在「國產動漫」的意義上讚美它。

可是,「動漫」從來都不是一個準確的命名,甚至飽受詬病。這是一個國人發明的詞彙,而且是完全站在受眾角度去傳播的。曾經,在國內尚未形成動畫、漫畫產業的年代,人們用「動漫」指代來自日本的動畫和漫畫。後來這兩個產業慢慢發展,有了自己的行業要求,「動漫」這個模糊不清的概念也就有了分開的必要:動畫的歸動畫,漫畫的歸漫畫。最關鍵的是,在「以畫面重新創造動作」(動畫)和「用分鏡講故事」(漫畫)這兩種藝術形式之間,還有相當一段距離。

在這個前提下,「國漫」嚴格說只能是「國產漫畫」的簡稱。與之相對,也有人把「國產動畫」簡稱為「國動」,流傳度不是特別高,但能準確區分。然而,「動漫」這個說法實在太過深入人心,「國漫」也因為一次次討論,反而成為日常語言的常見詞彙。特別隨著近年來國產動畫在網絡和影院取得的有目共睹的進步,「國漫」還有變成偏正短語的趨向:越來越側重動畫、忽視漫畫。這種狀況,對兩個行業都不夠友好。

為了不混亂,其實最好不用「國漫」,而使用「國產動畫」和「國產漫畫」。它違反了說話省力的原則,但不會造成誤會。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在未來,「國漫」這個詞在政策、商業和習慣的配合下,終於洗去被詬病的一面,如打破「動漫」是小孩子專屬的偏見,重新被接受,新的形式(動態漫畫、短視頻動畫、AI動畫……)出現消解原有藝術的邊界等。這倒也不是沒有可能。但或許那時將出現一個新的命名。

接下來是第二個問題:國產動畫真的崛起了嗎?

國產動畫,特指國產商業動畫,而且一度排除了大量兒童向作品(如《熊出沒》《喜羊羊與灰太狼》等),特指青少年向、乃至全年齡向的商業動畫,並期待它能形成如日本、美國動畫那樣的「亞文化氛圍」。

這兩年,隨著所謂「二次元文化」的泛化,上述定義開始鬆動。「亞文化氛圍」已經出現,人們開始更重視「國」字頭和藝術水準。因此,國產動畫的自我追溯,最早就可以到新中國成立前的萬氏兄弟和新中國成立後的美術片。但是,在這二者之間,製作者、受眾、風格(美學)、技術等的斷裂非常明顯。特別是在美術片廠被迫「轉型」,幾乎全軍覆沒後,國產動畫可以說是從零開始的新事物。它一邊以美日商業動畫為師,一邊期待創作出屬於中國的特殊風格。

這時,以《秦時明月》《大魚海棠》《大聖歸來》《羅小黑戰記》等為代表的一系列作品,一點點改變著普羅大眾對「動畫」兒童、低齡、幼稚的刻板印象。人們逐漸承認動畫能講出一個好故事、能打通各個年齡層,是一種與電影、電視劇並肩的藝術形式。另一方面,對於本就喜歡動畫的受眾來說,他們看到了國產動畫作品在數量、質量上的顯著提高,且逐漸摸索出自己的藝術風格和價值觀念,也會感到鮮明的「進步」。兩相結合,「國產動畫崛起」的呼聲便越來越高,每次出現高水平的作品,就要重新討論一番。

實際上,「國產」和「崛起」,在很大程度上還是「超越心態」的產物——既然「日本動畫」「美國動畫」存在,那「中國動畫」也理應存在。從這個意義上講,所謂的「國漫」成為討論話題,實際上也是順著「國產電影」和「國產劇」的討論而來的,背後有民族心態。

這和日本早年看迪士尼的心態如出一轍——美國有迪士尼動畫,日本也應該做出在藝術水平和質量上相當的動畫。這在日本動畫初期是一股強大的推動力。類似地,它在中國動畫發展的過程中,也是推力。一次次說「崛起」,不見得是真的「崛起」,卻是心態的折射。現在中國動畫人面臨著更多學習對象和進步空間:日本動畫、美國迪士尼,和近年越來越受到重視的、以上海美術製片廠為代表的新中國藝術片動畫,以及新的數碼技術……總的來說,它們都是未來產生好作品的條件。

最後還是要潑點冷水。

回到開頭的《霧山五行》。我認為,與其說它是「國X之光」,不如說它是動畫人的一次「蚌病成珠」。直到今天,動畫製作仍然是一個勞動強度極高但收入卻不那麼高的行業(這裡不包括為遊戲製作的動畫),動畫人「用愛發電」的例子不在少數。與此同時,他們還要頂住來自社會和家庭的偏見。因此,若要自信地講出「中國動畫崛起」,最首要的,應該是改善創作環境:不僅要把蛋糕做大、切蛋糕的姿勢還要規範、社會接受度也要提高,而不是跳過這些,直接要求「靈魂」。

也就是說,在這些條件尚不穩定的情況下,要讓國產動畫成長為一門成熟的藝術、要等待偉大的藝術家和高光時刻的降臨,還需要做很多準備。

相關焦點

  • 「國漫」真的「崛起」了嗎?
    本公號所刊文章,除特別說明外,均為原創近期,以《霧山五行》為首的幾部國產動畫重新掀起了「國漫崛起」的討論。《霧山五行》是由林魂導演主創的三集動畫作品,每集時長約四十分鐘。但是,隨之而來的「國漫崛起」話題卻引來了爭議:「國漫不是那個漫,崛起也不是那個起」(羊廷牧語);「沒有「動漫」這種東西,沒有!沒有!沒有!」(夏達語)。這背後有兩個一直存在的問題:「國漫」到底是什麼?中國動畫崛起了嗎?我們先擱置對《霧山五行》的評價,只看兩個問題。首先,是再度被熱議的「國漫」一詞。
  • 《姜子牙》真的是國漫崛起的代表作嗎
    《姜子牙》大家看了嗎?小編看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總結姜子牙內容的短視頻博主,給大家分享一下:姜子牙講的什麼?那就是我方陣容姜子牙、瑤、裴擒虎,裴擒虎打野,瑤在中路騎姜子牙,腦袋上輔助姜子牙,跟對面妲己對線,最後對面殺出來一個盤古,就這麼個事兒。這哪是姜子牙,這不就是王者榮耀宣傳片嗎.....。
  • 國漫何時才能崛起?餃子:當大家不說國漫崛起時,國漫才真正崛起
    國漫崛起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有些人甚至已經對其無感,畢竟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好像國漫就一直沒有崛起過,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就連一直是短板的動畫電影領域,都已經有了《哪吒》和《羅小黑戰記》,但就算是有那麼多優秀的國漫作品,依舊還是有很多人問:國漫究竟何時才能崛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導演餃子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他說:「當大家不說國漫崛起時,國漫才真正崛起!」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讓那些問國漫何時才能崛起的人閉嘴,而是一種我們獨有的現象。
  • 《姜子牙》國漫崛起的新裡程碑!你真的看懂了嗎?
    然而這幾年,腦海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國漫,《羅小黑戰記》《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哪吒之魔童降世》,每一部都是好評如潮!在不知不覺中,國漫已經開始了崛起之路!而如今繼《哪吒之魔童降世》後,「彩條屋神話系列」第二部電影-《姜子牙》上映!
  • 感覺國漫真的要崛起了
    「感覺國漫真的要崛起了!」7月26日,國產動畫劇集《霧山五行》在嗶哩嗶哩平臺(簡稱B站)上首播後,收穫高評價。截至目前,該劇在B站評分高達9.9,在豆瓣網評分也有9.1。與最近剛「出山」的《霧山五行》不同,另一部高口碑國產動畫劇集《非人哉》於2018年3月開播以來,已出到第四季,並在騰訊視頻和B站創下超20億的播放量,無論是數據還是口碑都表現不錯。
  • 《霧山五行》能代表國漫的最高水平嗎?國漫又真的崛起了嗎?
    水墨國漫,丹青妙筆,國產「新海誠」還愣著幹什麼?趕緊截圖呀!這句話,終於不是日漫作品彈幕中的專有名詞了,它已經日漸成為國漫作品中的常態。中國動畫也有了自己的國風特色。這種畫風,在國漫作品中不常見,但是在此之前,不思凡導演的《白鳥谷》裡嘗試過水彩背景,令人震撼。但這次的青綠山水畫風,讓我有種看《千裡江山圖》的錯覺。
  • 真的是國漫崛起了嗎
    大家好,我是小小窩近期兩部備受關注的動漫電影,一部是國漫白蛇崛起,一部是fate HF。國產動漫和日本動漫在1月11日同一天上映,不知道是純屬巧合還是公開叫板,總之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仿佛瞬間就能看到硝煙四起的票房撕逼戰。
  • 「仰臥起坐」的國漫,真的崛起了麼?
    自去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一舉斬獲50億票房後,在普羅大眾的印象中,國漫大概是崛起了;可另一邊,身處動畫行業的工作者卻持相反態度,認為崛起之路依舊充滿艱難險阻,究竟哪個才是國產動畫的真實生態?唯一支撐大家幹下去的,只有為國漫崛起而戰的赤子情懷。」
  • 老是在說國漫崛起,國漫真的崛起了嗎?請正視我們的水平!
    「國漫崛起」這句話相信大家都聽過,這些年也能從越來越好的國產動畫中,感受到製作方的用心。正因為是感受到了製作方的努力,以及看到眼中的成果,「國漫已經崛起」這樣的呼聲也是越來越高,但仔細想想,國漫就真的已經崛起了嗎?不可否認的是國漫真的在一點一點的變好,但如果真要說現在已經崛起,甚至將國漫拿去和日漫比較質量,我們國漫的質量是不夠的,還有著很大一段路要走。
  • 《魔道祖師》動漫下架,國漫難道真的崛起不了了嗎?
    不過話又說回來,魔道下架真的是讓抹茶心肝兒疼了好久,畢竟信了室友的邪,說是等第二季出了一起看因為第一季結尾都是玻璃碴子,然而下架這一波操作真的是措手不及啊哭唧唧~10月26日,國產動漫《魔道祖師》正片被下架,現在各大播放平臺只能看到一些關於《魔道祖師》的短片,《魔道祖師》官微也發博證實了這部動漫的確是被下架了,說是暫時和大家說再見,原本是在騰訊視頻獨播的魔道現在已經全面下線,即使是根據之前的播放記錄點進去也是空空如也
  • 姜子牙:國漫崛起,要靠變身?
    悟空變身後國漫崛起了嗎? 哪吒變身後國漫崛起了嗎? 姜子牙也要變身耶穌為了國漫崛起? 下一部二郎神三隻眼變身六隻眼人臉加特林? 現在不變個身都不好意思吹國漫崛起了, 但是就算你變十個身國漫也崛起不了啊。...
  • 國漫什麼時候才能夠真正的崛起?想要轉變,這一點真的很重要
    哈嘍大家好,我是不撒謊的烏索普今天我們來談談國漫,國漫這個話題似乎成了每一個做動漫的媒體人避不開的話題。先來說國漫近幾年來做的如何。老實說,進步很大,但是這個進步只能夠和自己之前一敗塗地相比。國漫究竟如何,估計各位心裡也都有數。國漫面臨的主要問題就在於許多觀眾們的自尊心。國漫崛起這個詞是許多動漫一直屢試不爽的詞。毫不誇張地說,現在但凡能夠出現在大家面前的國漫,100%都會有人提到國漫崛起,其實國漫並不需要所謂的崛起。應該是王者歸來。但是王者這麼多年也沒有回來過。所謂的國漫崛起也只不過許多人的自尊心在作祟。
  • 百年國漫崛起了嗎?
    」這個話題再一次被推到了討論的焦點中國動漫百年,國漫崛起了嗎?」《大魚海棠》《白蛇:緣起》《大護法》《中國唱詩班》《哪吒之魔童降世》《羅小黑戰記》等越來越多出色的國漫作品出現,點燃人們對國漫崛起的期望。
  • 你們口口相傳很久的國漫崛起,這次真的來了!
    小夥伴們看後紛紛感嘆:「國產這次真的崛起了!」回顧這些年,國產ACG作品其實一直在悄悄成長著,不少手遊也在為破圈做著努力,比如最近手遊《最終王冠》為了慶祝兩周年,特別發布了周年慶夏日主題曲《糖果色·心情》,帶來別樣的假日海濱。值得一提的是,主題曲的演唱者都是遊戲內的角色聲優。
  • 《霧山五行》真的可以說是國漫巔峰嗎?
    近幾日,一部國漫作品刷爆了不少朋友圈,各大新聞媒體也爭相報導。繼19年《哪吒》和《白蛇》之後,《霧山五行》又在今年今時被吹爆成「國漫巔峰」。其實將《霧山五行》說成「國漫曙光」還算靠譜,說成「國漫巔峰」真的就有點兒捧殺的意思了。
  • 究竟是什麼阻止了國漫崛起的步伐?盤點一下阻止國漫崛起三宗罪
    「國漫崛起」這個話題這幾年一直被很多網友提起,因為中國風二次元文化現在國內越來越受廣大網友的追捧,現在不再是日漫和美漫滿屏飛的時代了,國漫也逐漸成為漫迷們選項之一。就像騰訊視頻裡《鬥羅大陸》的點擊率竟然高達幾百億!
  • 《姜子牙》引爭議:國漫崛起不能只靠收割情懷
    國產動漫近些年來一直頻頻引人關注,並逐漸撕掉「低幼」「粗製濫造」等標籤,諸如《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優秀作品均收穫不少好評,「國漫崛起」這個口號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視線中。接棒的國慶檔電影《姜子牙》,在票房持續走高的同時,其口碑卻呈兩極分化趨勢。
  • 國漫崛起vs國漫仰臥起坐: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國產動畫?
    總會掀起「國漫崛起」的這個話題。如果這樣都不叫崛起?那麼什麼樣才叫做崛起呢?那些口中所謂「國漫崛起」是個笑話的觀眾。真的!那麼,絕大多數批評「國漫崛起」的觀眾。我個人在這裡問兩個重要的問題。支持的觀眾不停在說「國漫崛起」。不支持的觀眾在說「國漫就這——」最後就形成國產動畫在仰臥起坐的情況。那麼,應該怎麼看待批評呢?
  • 國漫發展很多年,你覺得國漫崛起需要什麼?
    然而國漫發展了很多年,卻一直沒有達到崛起的程度,你認為國漫崛起需要的是什麼呢?個人見解當優秀的劇情配上好的製作(錢),在時間的累積下創造出屬於國漫的特色,再藉由國家的扶持以國漫塑造中國文化,以此達到聲名遠揚傳播海內外的效果。
  • 國漫不再「跪日」後   崛起有望嗎?
    自《霧山五行》大熱之後,國漫的呼聲越來越高,「國漫崛起」這個話題再一次被推上風口浪尖。其實從大聖歸來到大魚海棠,再從白蛇緣起到哪吒之魔童降世,國漫已經沉浮了好幾年,時常沒有聲響,時常又被寄予厚望。如今巨頭們紛紛加速國漫布局,但國漫真的崛起了嗎?巨頭角逐誰更有勝算?而回歸到國漫本身,寥寥幾部精品的背後卻是眾多無聲之作,國創動畫又有何「苦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