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專業對就業不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他們會找出很多大學畢業生從事與專業不相關的工作的案例,但我們不能否認,有些專業的確較容易就業,有些專業的就業情況就普遍不太好。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七個需要不斷提升學歷的專業,如果你是這個專業的大學生,且準備從事與這個專業相關的工作,就「不僅要考研,還要考博」,盡最大努力把學歷提升到最高,否則就業會難上加難。
考古學
考古學屬於歷史學類,本科四年學完符合條件會被授予歷史學學士學位。該專業主要是為機關、考古、文物、博物館等文教企事業單位或相關領域培養從事考古研究、教學和管理等方面的專業人才。由於就業範圍有很大局限性,該專業畢業生中有很多去了中小學擔任歷史教師,若想從事考古領域工作,只有不斷提升學歷層次,獲得碩士文憑,乃至博士文憑,才有機會。
教育學
教育學專業本科畢業找工作是比較尷尬的,會經常四處碰壁。理論上,教育學專業是研究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解釋教育規律的科學,該專業本科畢業生可以到中等師範學校、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機構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等從事教學、研究、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但實際上,教育學專業本科畢業,在就業市場上很難有競爭力,就算要到中小學任教,也通常是先參加某些學科(語文、英語)的教師資格考試,拿到相關學科的教師資格證後,再去考這些學科教師崗位。若想從事教育學研究工作,沒有博士文憑几乎不可能。
所以教育學專業的本科生,要麼考本專業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拿下最高等級的文憑;要麼考其他專業研究生;要麼考語文、英語等學科的中小學教師資格證,再到中小學從事學科教學工作,很難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邏輯學
邏輯學是研究思維規律的學科,屬於哲學大類。該專業橫跨多個學科,主要培養文理交叉、理論與應用相結合的複合型高級人才。國內開設邏輯學本科專業的院校不多,像南開大學和中山大學這兩所知名院校就開設了邏輯學本科專業。
由於邏輯學專業需要進行研究的內容比較複雜,專業課程也非常之多,不僅有與文科相關的邏輯哲學、批判性思維,也有與理工科相關的數學分析、概率統計、程序設計語言等,僅靠四年的學習時間,很難完全掌握。再加上就業形勢的巨大壓力,該專業畢業生考研、考博風氣很盛。
倫理學
倫理學是一個既研究道德意識現象,又研究道德活動現象、道德規範現象的學科,該專業重點探討道德的本質、起源和發展,道德水平同物質生活水平之間的關係,道德的最高原則和道德評價的標準,道德規範體系,道德的教育和修養,人生的意義、人的價值和生活態度等問題。
表面上,倫理學很「高大上」,可在就業中,該專業本科畢業生除參加公務員、事業單位等考試進入體制內外,很難再找到其他與領域相關工作,因此倫理學專業本科生大多會選擇考研,選擇考博的也不在少數。
人類學
人類學屬於社會類學科,四年本科畢業符合條件通常會被授予法學學士學位。作為一門交叉學科,人類學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算是一個比較陌生的學科。也正是因為陌生,該專業就業範圍較窄,雖然近些年人類學專業有了新的就業方向,比如遊戲策劃等,但由於國內人類學學科仍處在建設和改進階段,要想在該專業領域中得到認可,就必須要不斷學習,一邊通過考研、考博提升學歷層次,一邊尋求國外考察學習的機會。
生物技術
生物技術專業屬於生物科學門類,它主要是培養能在工業、醫藥、食品、農、林、牧、漁、環保、園林等行業的企業、事業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與生物技術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專門人才。
歷史上曾有一段時間,生物技術專業特別火爆,吸引了不少高分考生報考。緊接著,國內開設生物技術專業的高校數量暴增。此時出現了兩個問題,一是就業市場根本無法提供足夠多的相關工作崗位,二是不同高校教學質量參差不齊,導致該專業畢業生水平參差不齊,嚴重影響了人們對該專業的觀感。如今生物技術專業畢業要想走「生物技術」這條路,就只能儘可能提升自己的學歷層次了。
材料化學
材料化學也曾是非常熱門的專業,2000年左右,國內工業化浪潮如火如荼,需要大量材料化學類專業人才。在市場的刺激下,國內開設材料化學的高校越來越多,很快就出現了「人才過剩」現象。於是我們看到,一些具有碩士、博士學歷的材料化學專業畢業生,和普通工人一樣在工廠一線工作,只是他們的事業發展多了一些可能而已。也就是說,無論是找工作,還是為了事業前景,材料化學專業大學生都應該一路讀到博士。
以上七個專業或是「冷門」專業,或是曾經的「熱門」專業,但都面臨著「本科生很難找到相關領域工作」的窘境。而如果這些專業的大學生讀了研,或拿到了博士文憑,這種窘境就能得到極大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