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民的朋友圈都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各類消息刷屏了,隨著確診病例數字的攀升,每個人都在關心:我該如何預防?在眾多防範措施中,特別重要的一條就是「戴口罩」,但不少市民並不懂口罩的真正戴法。連日來,樂清一名護士用大荊方言教轄區群眾正確戴口罩法的一段視頻,在抖音上被廣泛轉發,這一接地氣的傳播方式,受到網友們的一致稱讚。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視頻中的女護士叫陳丹靜,是樂清市第五人民醫院內科的一名護士。「1月23日那天中午,我正好上班,護士長喊我用方言拍一段如何正確戴口罩的視頻。作為一名醫護人員,這些基本常識十分熟練,所以當時也沒特意準備,直接拿起口罩就拍了。」陳丹靜說,在平時工作中,大部分前來的患者都是用大荊方言跟醫護人員溝通交流的,根據目前的形勢,院長李加田很重視,要求她們用方言的傳播方式,及時教大家正確的個人防護方法。
在37秒的短視頻中,陳丹靜用通俗易懂、簡單明了的語言,輕聲細語地講述了普通口罩和醫用外科口罩的使用方法,讓人看後心頭一暖。
「用普通話講這兩段話其實很簡單,但用方言順暢地表達出來,還是有些難度。我們是用手機拍的,也沒有剪輯處理。拍攝過程中我也卡殼了幾次,主要是口罩和膠條這兩個詞比較難表述。」陳丹靜笑說,她是智仁人,護士長是雁蕩白溪人,還有幾個護士是大荊人,但大家說「口罩」這個詞時,發音上還是有差別的,為了讓片區內的中老年人好理解,她最後採用了大荊方言來說這個詞。還有「膠條處朝上戴」的說法過於專業,怕有些人聽不懂,她就改為「硬的朝上面」,這樣大家拿到口罩時一摸就知道了。
樂清市第五人民醫院感染管理科主任章麗蔓告訴記者,為提高大荊片區群眾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此次醫院加大了宣傳力度,尤其是考慮到大荊片區不少中老年人聽不懂普通話,她們想出了用方言拍視頻的方法進行宣傳。醫護人員將視頻上傳抖音後,很快在朋友圈裡被大量轉發,傳播效果不錯,身邊不少大荊片區的人反饋這個方法接地氣,實用。除「正確戴口罩的方法」視頻外,連日來,醫護人員還抽空拍攝了「七步洗手法」「穿脫防護服法」等視頻,教大家正確的個人防護方法。
「這幾天,全體醫護人員都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沒有假期。而他們的家人雖然有擔心、有牽掛,但都在背後默默支持著。」章麗蔓說, 1月26日,樂清市第五人民醫院安排十餘名醫生和護士分兩批到市區的醫院支援,接下來,還會有醫護人員分批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