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窯洞,毛驢,爹娘,內向、不善言辭、小學沒畢業、在家幹農活的甘肅農村娃。
「農村娃寶軍」的快手作品和直播,呈現也只是一個平凡的世界:質樸的言行、向善的本心。在網際網路娛樂至死的時代,以上這些元素,似乎註定他只是社會中沉默的大多數:無人關注、沒人喝彩。
然而,在不到3年的時間裡,農村娃寶軍在快手上贏得了1300多萬粉絲,其中絕對多數都是中老年人。他們曾經,或正生活在農村。他們關注農村娃寶軍,或許更多的是,在真與善的背後,在寶軍的身影裡,沉浸著他們追不回的青春、回不去的故鄉和抹不掉的鄉愁。
3年漲粉1300萬
2年前,在外打工的張寶軍回到甘肅環縣鄉下的老家照顧父母。白天去地裡耕地、施肥幹農活兒。在朋友的影響下,張寶軍就註冊了快手號「農村娃寶軍」(JUNZI1834)。
剛開始,寶軍也就是在快手上刷刷「發現」,或者在「同城裡」看看熟人。
兩個月後,寶軍覺得自己似乎也可以拍拍試試。他用架子支起手機,拍自己唱歌、健身做伏地挺身。剛開始發上去的幾個短視頻,寶軍明顯的感到不滿意。
「那時快手首頁上寫著:記錄世界記錄你。我就想試著拍視頻記錄下自己的生活。但別人發的都是大屏,我發的卻是方塊」。於是,他刪了最初的幾個視頻。
隨後,寶軍也試著開了直播。最初想法超級簡單,「晚上就和大家聊聊天,打發時間」。寶軍也統計過,在粉絲量漲到100萬之前,漲粉最快的還是自己發的短視頻作品。
在寶軍現有的57個作品中,基本都是農村生活:耕地、施肥、收麥、推磨、吃飯、吃瓜、追羊。有時,寶軍會自己唱歌,或者拉上老媽一起唱。有時,寶軍會拍老爸拉二胡。
其中,一條收麥後給父親開酒瓶喝酒的短視頻,兩天就漲了3萬粉。另外一條寶軍唱「多年以後」的短視頻,竟然漲了20多萬粉絲。
寶軍開直播時想法非常簡單,「鄉下一到晚上就特別無聊,開直播就能和人聊天,還特別開心」。
第一次直播時,直播間裡只有30多個粉絲,其中兩個是環縣當地的熟人。當晚,寶軍收到粉絲的打賞有20多塊。「那時我也沒想到,開開心心聊天,竟然也能賺到錢」。
在直播時,寶軍和粉絲的互動,主要是回答或者介紹農村的真實生活和感受,自己的想法。有時,寶軍也會用自己從來沒有接受過專業訓練的嗓子給粉絲們唱歌。
粉絲量超過100萬之後,粉絲的增加量更多的來自於直播。在一次晚上3個多小時的直播,增加的粉絲量竟然超過50萬。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關注?寶軍現在都沒完全弄明白。「我就一最最普通的農村娃,現在住的窯洞還是村裡最差的。拍的也是自己正常的下地幹活兒,自己唱歌也遠不如那些超男超女大明星」。
但是寶軍的直播卻能時常連麥到快手裡的大主播,有平臺隨機匹配的,也有互相認識,特別連一下聊天的。其中某次與一個大主播的連麥對話內容被二人的粉絲們剪輯成多個視頻在快手分享,有的視頻還被老鐵們推上過熱門。
從「幹啥啥不行」到「別人家的孩子」
1995年出生的寶軍從小就內向、自卑,同時自尊心又特別強。「從小就知道很多人瞧不起我,用異樣的眼光看我。所以不如不說話」。
如果用世俗的眼光,寶軍的成長過程文不成武不就,確實很難找到哪怕一絲亮點。
家境貧困。老爸腰椎間盤突出,老媽體弱多病,倆人都幹不了重體力活。寶軍是家裡最小的孩子,上面還有一個哥哥,兩個姐姐。在村裡,家裡住的窯洞是最破舊的。
每到春季,寶軍的神經性頭疼就會發作。休學治療一年後不見好轉,寶軍小學五年級就輟學。
輟學後,寶軍跟人幹過裝修,做過鋁合金門窗,最遠還曾到蘇州的電子廠打過工。每次到外地打工,往往不到半個月,就會特別想家,然後又回到家鄉環縣。在縣城打工,辛辛苦苦一年到頭,毛收入能掙個八九萬。
4年初戀,也無疾而終。
打工搞裝修時,認識了隔壁小區的一姑娘,相戀四年,最多也就是拉拉手。四年後的某一天,姑娘突然說,咱倆沒有共同話題,然後消失。此時,寶軍已經攢下了將近10萬的彩禮錢。按照當地鄉下的習俗,要想娶媳婦兒進門,彩禮一般在6萬到15萬。寶軍想儘量攢到15萬,好在迎親時更有面子。
此後,寶軍回到了老家照顧父母。哪怕一些同村人時不時說他「幹啥啥不行」,別人家的孩子現在混得怎樣怎樣好;或者說寶軍爸媽運氣不好、命不好,最小的兒子沒有固定工作,沒有穩定收入。
那階段,為了打發農忙之餘的無聊,也為了衝淡初戀終結的陰影,寶軍玩起了快手,竟一發不可收拾地火了起來。
在網際網路時代,火,就意味著關注,意味著流量,意味著有收入。農村娃寶軍的直播最多時一晚的收入相當於自己在縣城打兩三年工。
生活就這樣現實。寶軍通過快手直播開始掙錢養家了,慢慢地各種風涼話也少了。直到最後,寶軍慢慢得到了周邊人的認可,成為家長嘴裡「別人家的孩子」。
寶軍「大火」原因至今沒統一答案
這兩年裡,偶爾會有鄉鎮的幹部找到寶軍。
「寶軍啊,村裡的那個誰。對,就是那個有點殘疾的。你看是不是……」。
「嗯,那我確實應該表示下。」
類似為家鄉捐款的情況時不時發生:2萬、3萬、5萬、6萬。
疫情開始後不久,這次都不需要人動員,寶軍就主動向武漢捐了兩個2萬。
對於捐款,寶軍沒什麼太多糾結,「這麼多人關注你,支持你。現在,自己稍微有點兒錢。人吧,應該懂得感恩和回報」。
如今,寶軍家的窯洞依舊是村裡條件最差的。不過,整修、加固的計劃已經提上日程。至於會不會到縣城買房。寶軍說,如果不是哪天真結婚時,女方非得要求在縣城或者城市裡買房,自己還是願意在老家陪爸媽住。因為爸媽已經習慣了在農村生活。
為什麼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娃竟然擁有超過千萬的粉絲?這是老鐵們想弄清的問題。
就如一千個人的眼裡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粉絲們的答案五花八門,至今沒有統一答案。有的說,是做人的格局。有的說,是平凡的世界。還有的說,樸實善良的人獨一無二。
寶軍也對自己的粉絲做過大致的統計,裡面大多數都是中老年人。剩下的極少數是年輕人,也基本是環縣以及周邊自己的熟人。
一位粉絲曾總結說,這些中老年粉曾經或正生活在農村。他們關注農村娃寶軍,或許更多的是,在寶軍的身影裡,沉浸著他們追不回的青春、回不去的故鄉和抹不掉的鄉愁。
也有的粉絲說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精彩,寶軍的運氣好,恰巧有機會讓大家看到他的獨一無二。
剛開始的時候,寶軍還會特別留意評論區的留言,不管是誇獎、點讚的,還是罵人、抬槓的。「每個人都有自己活法,有自己評論的自由。別人怎麼著,自己管不著,也沒必要去管」。
做一個好人,這是寶軍對自己的總結和未來的期望。其中的理由很簡單,「這世界,好人還是有好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