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版《西遊記》奔波兒灞與沙和尚竟然是在晉祠金人臺玩的捉迷藏

2020-12-18 山青發布

《西遊記》是我們小時候最喜歡看的電視劇,可謂是幾代人的回憶,尤其是86版《西遊記》堪稱經典之作。當年,西遊記劇組走遍大半個中國,取景拍攝。有很多名勝古蹟也都進入了西遊劇組的視野。

其中有一集《掃塔辨奇冤》的取景地就在山西晉祠。劇中九頭蟲讓手下奔波兒灞投毒,意圖將拴在金光寺的白龍馬毒死,沙僧在後面看到了他,他們在金人臺玩捉迷藏那段,就是在山西晉祠的金人臺拍攝的。

晉祠金人臺, 也稱「蓮花臺」。臺為方形,四面圍磚砌低欄,東西闢臺階,遊人可通行。西南隅的鐵人,是仿佛教天王塑造,威武勇猛、攝人心魄。這尊金神採用北宋先進的冶煉鑄造工藝(拉皮腹膜、分部鑄造)代表了宋代鑄鐵藝術的最高水平。

宋代不鏽鋼,金人蓮花臺

金人臺中央建有一明代琉璃小閣,高4米,為祭祀時焚燒祭文用。臺四隅各立一尊高約2米的鐵人,稱「鐵太尉」。因鐵為五金之屬,所以稱金人臺。根據《太原縣誌》的說法:「鐵本黑金,熔鐵鑄人,名曰金神。祠為晉水源發之區,鎮以金神,亦謂金能生水,有金則水愈旺矣。」希望難老泉的水量充沛供當地人生活灌溉之用,同時也用來防止水患。

金人臺四角的鐵人大小相似,形態各異,相比較保存最完整、鑄造工藝最好的是西南角的這一尊,它鑄造於北宋紹聖四年(1097年),雖經歷900多年風霜雨雪,至今完好無缺,明亮不鏽。因其鑄鐵中含有鉻、鎳等合金成分,被譽為是宋代的不鏽鋼,同時採用了當時先進的拉皮腹膜、分部鑄造的工藝。由此可見我國北宋時的冶煉鑄造水平已達到相當高的程度,它為研究我國宋代鑄造技術和歷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從造型藝術方面來看,這尊鐵人造形生動,體型健美,威武雄壯,濃眉闊目,炯炯有神,身著宋式鎧甲,英武雄健,肅穆威嚴,似佛教中天王的形象,從頭到腳顯示出力量之美、威武勇猛之美,令人嘆為觀止。

東北角這尊民國二年補鑄的鐵人,此像造型呆板,比例失調,鑄造技術較差。除了東北角一尊為民國二年(1913年)補鑄外,其餘皆為北宋鑄造,東南角鑄造於元祐四年(1089年);西南角鑄造於紹聖四年(1097年);西北角鑄造於紹聖五年(1098年)。

有人說晉祠鐵人與河南嵩山中嶽寺和清徐水武村的鐵人相似,恐怕是依俗、依地為鎮祠而鑄。根據鐵人銘文:「立此金神,用彰陰報」,「鑄鐵人一個,獻上昭濟聖母,永充供養。」可知,它們除了鎮水之外,還有作為保佑家族及鄉社,保護聖母殿中聖母邑姜的作用。他們把鐵人當作聖母的守護神奉獻於聖母,並讓它「永充供養」。

三尊鐵人本地戶,「老鄉」一起話家常

關於這幾尊鐵人還有一段動人的傳說:相傳,這些鐵人在金人臺上天長日久,承日月之精華,集天地之靈氣,漸漸有了靈性,不僅會說話,還懂得了人情世故。特別是西北角、東北角、東南角這三尊鐵人,他們都是本地戶,站在「老鄉」的立場上,故而情投意合,無話不談。按照鑄造年代不同,他們分為老大、老二、老三。

一天夜裡他們閒聊起來,西北角的老大說:「我們在這金人臺上風餐露宿,日曬雨淋,每日的供品還被廟裡的老僧剋扣,真是心有不甘呀。況且我們不該只防自家的水患,應該也為廣大群眾防止水災。」東南角的老二聽了老大的話之後頻頻點頭表示同意,他說:「大哥說得極是,我聽說黃河上遊經常受洪水侵擾,當地的百姓苦不堪言。我們即為鎮水金神,也應該為黃河邊上的老百姓防止水患,」東北角的老二向來勇猛,拍著胸脯說:「大哥,三弟,我願為先行軍為二位兄弟探路。」商量之後,東北角的老二決定連夜動身,先行一步。

可是沒想到他剛走,逃跑的事就被廟裡的老僧知曉了。老僧拿著戒尺攔住了還沒來得及動身的老大和老三。再說老二來到黃河邊,見河水滔滔,無法過河,正在猶豫之時,忽見一老船夫撐著一隻小船順水而來。老二便對老人說:「老船家你能否幫我渡河?」老人答道:「這有何難,你到我船上我便可幫你渡河。」老二又問:「你的船能載得動我嗎?」老人哈哈大笑說:「你又不是晉祠的鐵人,還怕載不動嗎?」老人話音剛落,鐵人便顯出了原形,原來老人是河神爺,聽說晉祠逃跑了一尊鐵人,因此在黃河邊等候他,點化他從此坐鎮黃河水。(黃琳)

相關焦點

  • 西遊記:奔波兒灞和灞波兒奔是啥意思?作者並不是胡亂起名
    作為西遊中最有個性的兩個妖怪,奔波兒灞和灞波兒奔給讀者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那這兩個妖怪的名字又是什麼意思呢?有讀者說是作者給胡亂起的,其實這兩個妖怪有一定的來頭,奔波兒灞是一隻鯰魚怪,而灞波兒奔是一隻黑魚精,他們並不是什麼大妖,只是尋常的小妖,最後被唐僧師徒輕易降服了。
  • 奔波兒灞和灞波爾奔為何會被捉?他倆的出現,有何含義?
    但是在小說《西遊記》當中,九頭蟲在偷走金光寺寶塔當中的佛寶之後,似乎生怕別人不知道,還安排兩個小妖在塔中巡塔。這兩個小妖,就是咱們今天重點要說的奔波兒灞和灞波爾奔!退一萬步說,就算是九頭蟲想要炫耀自己,在安排小妖巡塔的時候,也應該找幾個能力強的小妖,只有這樣,才能在萬一發生緊急事情的情況下,最起碼能及時脫身!
  • 晉祠之銘和金人臺
    在晉祠中軸線會仙橋正西是金人臺,古稱蓮花臺。因臺上四隅各鑄鐵人一尊,亦稱鐵太尉。臺是正方形,四周砌欄板,正中設琉璃焚帛爐,高約4米。四隅金人以西南隅的形象和和鑄造質量最佳,其胸前有「北宋紹聖四年鑄」銘文。
  • 在86版《西遊記》中飾演二十多個角色
    在86版《西遊記》當中,有很多演員都曾「一飾多角」,相信大家都不清楚吧?其實在當時有限的條件下,演員飾演多個角色也是比較正常的,那你知道曾經那些稀奇古怪的角色形象都是誰扮演的嗎?還扮演過小白龍的父親--西海龍王,沒錯就是綠鬍子的那個,扮演過穿著綠的發光的「千裡眼」,還扮演過沙僧的前世捲簾大將、太上老君、御馬監的監丞和觀音院的和尚。大家是不是覺得閆懷禮是不是很辛苦敬業呢?一人飾演過這麼多角色。然而今天的主人公--李建成,就更厲害了。
  • 奔波兒灞、灞波兒奔等小妖名字的真正含義是啥?原來都各藏深意
    (蝸牛看西遊第3385期)文/蝸牛說起西遊記,感覺裡面啥物種的妖怪也有,第一次看這部劇的時候,簡直就是為我們打開了一個新世界,太神奇了,石頭能生猴子,生出來的猴子能跑能跳還能上上天,手裡的棍子還能忽長忽短的,天上有各種不同本領的神仙,地獄有笨手笨腳的黑白無常和看起來有點嚴肅事實上卻很憨厚的閻王爺
  • 原著的三大改編本西遊記86版,變化太大,讓人看了極為感動
    西遊記的故事!西遊記的故事是眾所周知的,早在元朝,西遊記的原型就已經存在了,在元朝戲劇中,西遊記經常被表演,到了明代,西遊記的故事更加完美,吳承恩將西遊記的故事改編成著名的鬼小說《西遊記》。《西遊記》一問世,洛陽志貴就已經在吳承恩的同一時期改編了《西遊記》,如《後西遊記》,《西遊補》等。很多人都知道西遊記是由電視連續劇導演的,也就是楊潔導演的《西遊記》,在西遊記的第86版中,西遊記還有幾個主要的改編一、在西遊記的原著中,朱八戒是負擔,沙和尚是牽馬,這與西遊記的第86版正好相反。
  • 30萬寶馬摩託現街頭,騎車的是「皮卡丘」,坐車的是「奔波兒灞」
    但是這名車主和他的朋友卻另闢新徑,車主在頭上戴了一個皮卡丘的帽子,而他的朋友在後方則帶了一個像極了奔波兒灞的綠魚帽子。兩個人如此的卡通形象,看起來仿佛與豪華帥氣的機車有些格格不入,但是車主在駕駛的過程當中,仍然能夠讓我們感受到風馳電掣的魄力。
  • 西遊記完全按照原著拍,會怎麼樣?(沙和尚篇)
    西遊記如果完全按照原著拍?結果會是什麼樣?與我們看到的影視劇中一樣嗎?這個問題,之前寫過了孫悟空篇和豬八戒篇,介紹了從形象到取經路上,他們與影視劇的不同。今天,繼續寫沙和尚。是的,西遊記完全按照原著拍,沙和尚會是什麼樣?先說形象觀音到東土大唐尋找取經人時,曾遇到沙和尚,不過當時沒提到他身高。
  • 86《西遊記》配音演員,一人分飾多角,「唐老鴨」張涵予也在其中
    86版《西遊記》被稱為最經典的《西遊記》,重播次數超過3000次,幾乎每年暑假都能聽到熟悉的「噔噔噔噔 噔噔噔噔 丟丟丟」的聲音,短短25集,拍完了原著,其節奏之緊密,可見一斑。在1986年的《西遊記》當中,裡坡為豬八戒和廣目天王(林志謙飾)獨角鬼王(韓善續飾)祿星(李潤生 飾)奔波兒灞(李建成 飾)靈臺方寸山樵夫等角色配音。此後,裡坡還在1994年的《三國演義》中為董卓(裡坡飾)和孟獲(胡戰利飾)配音。
  • 86《西遊記》配音演員,一人分飾多角,「唐老鴨」張涵予也在其中|妖...
    86版《西遊記》被稱為最經典的《西遊記》,重播次數超過3000次,幾乎每年暑假都能聽到熟悉的「噔噔噔噔 噔噔噔噔 丟丟丟」的聲音,短短25集,拍完了原著,其節奏之緊密,可見一斑。這部劇的拍攝條件十分艱苦,全劇「妖魔鬼怪」無數,當時演員不夠,只能一人分飾多角,飾演沙僧的閆懷禮,還曾在劇中飾演千裡眼、監丞、牛魔王、西海龍王、太上老君、和尚、捲簾大將、老者等角色。不光演員要一人飾多角,配音演員也是如此。
  • 西遊記沙和尚沙僧簡筆畫畫畫步驟詳解寶寶塗色簡單易學
    沙和尚沙僧是四大名著《西遊記》裡的人物,原為天宮玉皇大帝的捲簾大將,因失手不小心打翻了琉璃盞觸犯天條,被貶出天界……接下來我們開始畫簡筆畫沙和尚吧!準備好繪畫工具,我們一起開始吧!著色完成西遊記裡面的沙和尚我們就畫完了,是不是很簡單呢。關注小作者:是米唐唐,學習更多的簡筆畫畫法吧,給繪畫增加一抹樂趣,還在等什麼?拿起筆和紙快開始吧!
  • 《西遊記》影像及各種卡通圖畫中沙和尚形象設計是錯誤的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一直以來深受國人喜愛,被製作成各種影視、卡通、圖畫供人們觀賞,近日讀《西遊記》原著,發現許多人們對《西遊記》的認識理解錯誤,這裡先談談人們對沙和尚的理解錯誤。我們先來看原著對沙和尚形象的描寫。第一次形象描寫是觀音菩薩與木叉行者遇到時的描寫:青不青,黑不黑,晦氣色臉;長不長,短不短,赤腳筋軀。眼光閃爍,好似灶底雙燈;口角丫叉.就如屠家火缽。撩牙撐劍刃,紅髮亂蓬鬆。
  • 《西遊記續集》比86版《西遊記》差在哪兒,給菩薩化煙燻妝?
    美夢重溫的結果一般都不太好,比如對於很多觀眾來說無比經典的86版《西遊記》就是,當《西遊記續集》開播時有多少人心心念念希望能夠重溫童年,可惜只有少部分人如願了,很多觀眾表示《西遊記續集》不僅沒有童年的味道,相反還有些毀童年的感覺。那麼,《西遊記續集》比86版《西遊記》到底差在哪兒呢?
  • 86版《西遊記》和《三國演義》中,這些人物居然是同一演員
    小編一直堅持不懈的認為,在四大名著所改動的一切影視劇中,央視版所選的人物是最貼合原著的,他們每一位好像都是為了這個人物而生,比方陳曉旭之林黛玉;比方六小齡童之孫悟空;比方丁海峰之武松……然而沒想到,在不同的電視劇中,這些演員竟然也能夠塑造出完全不一樣的人物作用,看了這些同一個演員所塑造的不同人物
  • 侮辱人智商的穿幫:86版西遊記的蜘蛛精漏了啥?爾康的假髮亮了
    侮辱人智商的穿幫:86版西遊記的蜘蛛精漏了啥?爾康的假髮亮了1、很多人只知道表情包周杰演過《還珠格格》中的爾康,卻不知道張益達也演過爾康,不過爾康你的假髮要掉了,看著都疼。侮辱人智商的穿幫:86版西遊記的蜘蛛精漏了啥?
  • 用英文打開《西遊記》悟空是Monkey King,唐僧譯成英文後竟然是……
    86版《西遊記》是我國第一批出口到世界的文藝作品之一它不僅是你的童年回憶殺更是很多外國人的童年回憶哦問題來了>西遊記翻譯成英文究竟是什麼樣?答:仔細看字幕,如意金箍棒的英語是:At-Will Gold-Banded StaffQ2師徒四人的「英文名」,竟然格外「洋氣」?!
  • 《西遊記》唐僧師徒四人中,藏得最深、最不出力的是沙和尚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在取經路上遇到了許許多多的妖魔鬼怪、魑魅魍魎,其中妖怪頭目大boss絕大多數都是神通廣大的孫悟空降服的,豬八戒則負責解決蝦兵蟹將小嘍囉,只殺了一個愛吹牛、實力弱爆了的妖王——南山大王豹子精,而沙僧則幾乎沒有什麼可圈可點之處,在86版《西遊記》中,沙僧說的最多的就是:「大師兄,師父被妖怪抓走了;二師兄,師父被妖怪抓走了
  • 86版西遊記演員現狀如何?1個去世,2個退隱,只有他依然活力四射
    就像我記憶中86版《西遊記》,改編自明代小說家吳承恩同名文化古典名著。由楊傑指導,六小齡童、徐少華、遲重瑞、閆懷禮等主演,講述大唐高僧玄奘在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個徒弟的保護下,到西天取經的故事。一路艱難重重,降魔伏怪,歷經了81難,取回真經,終修正果的故事。
  • 86版《西遊記》上
    在中國四大名著也是很好的作品,他們分別是曹雪芹的《紅樓夢》、吳承恩的《西遊記》、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施耐庵的《水滸傳》。而在這四大名著中播放量最多收視率最高的當數《西遊記》了。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這部由吳承恩為原著,由楊潔導演拍攝的電視劇《西遊記》。讓我們一起去經歷這九九八十一難,取來真經,回返我華夏。《西遊記》講的是師徒四人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回返華夏的故事。
  • 盤點《西遊記》出現的動物和妖怪,你都知道嗎?
    《西遊記》中出現的動物極多,可謂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中遊的,應有盡有。在這裡,不得不表示對吳承恩老先生的尊敬和崇拜。接下來,我們具體盤點《西遊記》中出現的動物,其中以有名的部分為代表。1、猴子:孫悟空、六耳獼猴。2、豬:豬八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