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味道,東莞大嶺山荔枝知多少?

2020-12-18 國智智庫傳媒網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從楊貴妃到蘇東坡,從宋徽宗趙佶到現代畫家齊白石,千百年來,人們對荔枝的喜愛,不僅僅是停留在其味美甘甜的嚮往留戀,而是將荔枝賦予了更深厚的精神寓意,使其成為一種文化符號。

荔枝又叫「離支」,寄寓了人們期望多子多孫、大吉大利、一本萬利等美好情感,是嶺南人甜蜜的味覺回憶和濃鬱的故鄉情懷。

從生物學角度看,荔枝味甘、酸、性溫,入心、脾、肝經;可止呃逆,止腹瀉,是頑固性呃逆及五更瀉者的食療佳品,同時有補腦健身,開胃益脾,有促進食慾之功效,適量食之,大有裨益。而中國荔枝的產地,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福建、四川、重慶一帶。從科學的角度講,主要是由於這些地方的土質、氣候適合於荔枝的生長。

東莞素有「荔枝之鄉」的美譽,東莞荔枝色、香、味俱全,「食之令人暢然意滿」,被譽為「嶺南第一品」。而紅土地革命老區大嶺山鎮的糯米餈也是東莞荔枝名優產品的代表性之一,曾於1992年獲得首屆中國農博會金質獎。現在大嶺山還留存不少年愈百年的糯米餈老樹。丹荔甜香已成為大嶺山鎮「一紅二源三香」的特色文化品牌之一,與清幽莞香、智慧書香交相縈繞,彼此增輝。

徜徉嶺南風,暢敘丹荔情

跟著小編的步伐

下面讓我們一起了解

大嶺山荔枝的歷史吧

荔枝種植在大嶺山有悠久歷史。大沙村舊圩市曾有一片荔枝林,傳說其種植時間約在元代末年間(1341年),但這片荔枝林在1958年修同沙水庫被淹而砍掉。至明代初(1368年),荔枝在大嶺山境內已普遍種植,當家品種是槐枝。清同治二年(1863年)大塘村民引種「掛綠」。在民國期間,矮嶺冚村民引種了「青甜」。

建國初的1950年

大嶺山荔枝種植總面積1300畝

1954年

農業合作化後,農業社派專人搞苗木繁殖,荔枝種植面積有所擴大。

1957年至1966年

荔枝生產受到兩次嚴重損害,先後砍去荔枝樹9535棵(約636畝)作燃料和木材出售。

1966年

荔枝面積減至664畝。

1972—1977年

大嶺山供銷社從中山石岐引入了「三月紅」。

1980年

大力發展糯米餈、桂味等優質荔枝,同時從大塘「掛綠」和矮嶺冚「青甜」母樹取種嫁接擴種3838棵(約255畝),還從高州、從化等地引種了「白臘」、「白糖罌」20多畝。

大嶺山種植的荔枝品種有:「米枝」(糯米餈)、「槐枝」(禾枝)、「黑葉」、「妃子笑」、「掛綠」、「西角子」、「山枝」(苦山、大路、蜜糖埕等)、「青甜」、「三月紅」、「白臘」、「白糖罌」等。

在荔枝的系列品種中,傳統品種以槐枝為主。20世紀80年代大量種植的荔枝以糯米餈居多,其餘品種均有小量種植。每年農曆三月中下旬,「三月紅」率先登市,接著「大路」、「黑葉」相繼上市。夏至期間,荔枝各品種全面成熟,此時轉入了收成荔枝的旺季。有農諺雲;大暑無荔枝。但1985年,馬蹄崗有一棵名為「白皮槐枝」的品種,大暑後10天正好成熟上市。

大嶺山「糯米餈」荔枝獲得92年首屆農博會金獎

「大嶺山荔枝」獲得99年中國國際農博會「名牌產品」稱號

1983年

在東莞縣果菜公司舉辦的荔枝評比會上,金桔村的「大紅糯」經省有關專家的品嘗和化驗鑑定為:為全縣米枝品種第一名。此品種後來成為大嶺山區荔枝重點發展種植品種。顏屋村的桂味,通過品嘗和化驗鑑定為:全縣桂味品種第一名。1983年以後,為大嶺山區荔枝重點發展品種之一。

1992年

在中國首屆農業博覽會上,大嶺山送展的楊屋糯米餈荔枝被化驗鑑定為:首屆農業博覽會的金質獎。

1995年

全鎮荔枝猛增到20000畝。之後,由於土地功能調整,部分荔枝園地用作廠房、道路和村鎮建設之用。2005年,全鎮荔枝面積減至5627畝。

1997年

大嶺山「糯米餈」、「桂味」、「青甜」三個品種均被認定為第三屆中國農業博覽會的名優品種。

1999年

大嶺山「糯米餈」品種,被中國(北京)國際農業博覽會認定為名牌產品。

2000年

大嶺山荔枝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東莞著名特產」商標證書。

2004年

在大嶺山組建了兩個省級無公害荔枝生產基地(楊屋、連平計嶺)為市荔枝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並成立大嶺山荔鄉荔枝專業合作社,實行科研、生產、供銷一體化。

大嶺山荔枝

品種&特點

大嶺山的荔枝以桂味為主,兼同懷枝、嶺豐糯、黑葉等品種。

桂味是大嶺山的主栽品種,是品質最佳和最負盛名的荔枝品種之一。該品種果中等大,果徑約3釐米,單果重約17克,果近球形,果皮淺江色,皮薄而脆,近果蒂的果皮上常有墨綠色而細密的斑點,被稱為「鴨頭綠」。龜裂片突出,裂片峰尖刺手,裂紋明顯。果肉雪白,肉厚多汁,圖質細嫩爽脆,有稱桂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度)18%~21%,100豪升果汁含維生素C26.84~29.48豪克,酸150-210豪克,可食率為78%~87%果核以小核居多。裡實6月上旬開始成熟上市。

糯米餈也是大嶺山最優良的品種之一,並於1992年獲得首屆中國農博會金質獎。現大嶺山還留存不少年愈百年的糯米餈老樹。該品種果大,果徑約3.5釐米,單果重約25克,果扁心形,果皮鮮紅色,皮薄。龜裂片較大,隆起呈狹長形,無裂片峰濃甜,帶微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度)18%~21%,100毫升果汁含維生素C20.42~36.8毫克,酸180-200毫克,可食率為82%-86%,果核小而退化。果實6月下旬開始成熟上市,品質極優,適宜鮮食,但不耐貯藏運輸,且採收前落果和裂果嚴重,產量較低且不穩定,種植適應範圍較窄。

懷枝別名禾枝或禾荔,是我國第三大種植面積的荔枝品種。該品種果中等大,果徑約3釐米,單果重約20.6克,果近圓球形,果皮暗紅色,皮厚而韌。龜裂片平坦或稍隆起,並排列不規則,縫合線明顯。果肉蠟白色,肉質軟滑多汁,味酸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度)17%~21%,100亳升果汁含維生素C17.28~42.24毫克,酸150~360毫克,可食率為72%,果核大而飽滿,橢圓形。果實7月上中旬成熟,屬晚熟品種,品質中上,較耐貯運,是良好的制罐和制幹的加工品種。該品種適應性廣,高產穩產,品種植管理,且成花穩定。常用於嫁接其他優良品種。

嶺豐糯茘枝則為遲熟荔枝品種,成熟期比糯米餈遲7~10天,豐產性較好,是由東莞農科中心、華南農業大學和大嶺山農辦共同選育出的優質荔枝新品種,適宜珠江三角洲等荔枝產區種植,為東莞市大嶺山鎮計嶺村茘枝實生變異株系。該品種果實外形與糯米餈相似,焦核率90%以上,平均單果重21.5克,可食率74.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0%,可滴定酸含量0.16%,維生素C含量24.9亳克/100克;裂果率低,一般年份在10%以內。與糯米餈、懷枝、鵝蛋茘、白糖罌等嫁接親和性好。嶺豐糯有三大特點:一、甜度荔枝之最。二、產量較其他荔枝豐碩。三、它的保質期較其他品種茘枝要長。

黑葉別名烏葉,是我國種植面積最大,分布最廣的荔枝品種。該品種果中等大,果徑約3釐米,單果重約19克,裡呈卵圓形,果皮暗紅色,皮薄而韌。龜裂片較大而平坦,縫合線明顯。果肉乳白色,但近果核處褐色,肉厚多汁,味酸甜,內質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度)16.5%~20%,100豪升果汁含維生素C22.31~45.76豪克,酸370~390豪克,可食率約78%,橢圓形。果實6月上中旬開始成熟上市。

一起了解了大嶺山荔枝的歷史、品種

在這個大豐收的荔枝旺季

趕緊動身去吃荔枝吧~~

(來源:文明大嶺山)

相關焦點

  • 西式甜品中的東莞元素!記者帶你走進《尋味東莞》中的甜品店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餘寶珠隨著酒精燈的火苗竄起,虹吸壺裡的茶水逐漸浸透過壺中的水果,一分鐘後,熄滅酒精燈,一款別具特色的嶺南水果茶就這麼誕生了。這是5日晚播出的紀錄片《尋味東莞》第三集中的一幕,片中各式精緻的西式甜品和水果茶,讓大家對莞式美食有了新的認識。西式甜品中的東莞元素8日,記者走進紀錄片《尋味東莞》中的這家甜品店,帶大家一同感受西式甜品中的東莞元素。「每一個產品都有各種東莞獨有元素,法式甜品也能呈現東莞文化。」
  • 東莞3個鎮17個村入圍
    謝崗、大朗等鎮的荔枝,大嶺山雞翅嶺村的莞香……這些東莞產品早已經遠近馳名。名單顯示,全省1323個專業村和100個專業鎮在經過專家評選後脫穎而出,東莞共有3個鎮和17個村榜上有名。  因荔枝入圍的鎮村佔一半以上  上月底,東莞市農業農村局公布了今年東莞荔枝產銷成績單:今年東莞荔枝種植面積約13.5萬畝,總產量約1.3萬噸。
  • 大嶺山「雙十美」評選投票啦
    你心中最可口的大嶺山美食有哪些,最佳的大嶺山旅遊景點又在哪裡?一場「雙十美」評選活動,帶你領略大嶺山的「風味嶺邑」,通過好吃的、好玩的,深入了解大嶺山。目前,「風味嶺邑」大嶺山鎮「十大特色美食」「十佳景點」評選活動進入線上投票階段。經過前段時間的徵集,一系列美食美景報名參加。
  • 古代從嶺南把新鮮荔枝運往京城,保鮮技術五花八門
    特別在嶺南地區,自古就有「一顆荔枝三把火」的說法。多吃荔枝,輕則喉嚨疼痛鼻血長流,重則還可能丟了性命。北宋的蘇東坡,被人告以「譏斥先朝」的罪名而被貶嶺南。因「不得籤書公事」,歪打正著般一下子擁有了詩和遠方。閒來無事便寄情山水,寫下了傳誦不絕的 「日啖茘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 東莞3個鎮、17個村入圍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鎮(村)!
    東莞石碣的供港蔬菜、厚街、謝崗、大朗等鎮的荔枝,大嶺山雞翅嶺村的莞香……這些產品早已經遠近馳名。今天下午,記者了解到,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主辦的首批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村和第二批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鎮名單公示已於8月10日截止。
  • 東莞大嶺山智慧警務織密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網
    12月14日凌晨1點,正在例行使用視頻監控巡視的110值班員發現在大嶺山東南海酒店門口附近路邊有10餘人聚集欲打架,遂指派最近的巡邏隊員前往現場,聚集人員見鐵騎車輛到場便抱頭鼠竄,僅用時一分鐘便制止了一起可能釀成重大後果的打架鬥毆。
  • 東莞大嶺山「限價地」被...
    今天上午9點,位於東莞市大嶺山鎮的、編號為2020WR034號建設用地被東莞綠苑實業投資有限公司(實為華為子公司)以底價39633 萬元拍下。該地塊為「競地價、限房價」地塊,建成後商品房最高售價不超過11500元/平方米,同時,購買該項目一手房將限售5年!
  • 闊別回歸|不辭長作嶺南人——荔枝文化展
    、藝術還是生活等角度 都會讓你對這嶺南夏日佳果有新的認知 甚至作為嶺南名片,形成產業,推進文旅融合 01 南國佳果 ——大自然的饋贈
  • 祝賀東莞市大嶺山木工機械商會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圓滿成功
    、東莞市大嶺山女企業家聯合會會長蔣秀梅女士、東莞市大嶺山青年企業家協會會長葉志威先生、大嶺山鎮工商聯(商會)副主席(常務副會長)鄺萬根先生、大嶺山鎮工商聯(商會)副主席吳衛臣先生、東莞陸川商會執行會長劉國鋒先生。
  • 蔡瀾旅行食記:談荔枝
    本文配圖源自pixabay應東莞農業局的邀請,我去替他們推廣荔枝。我也不是亂接這些宣傳活動,只是吃遍嶺南各地荔枝,還是覺得東莞的最好,這句話數十年前已經講過。當今乘車往廣州,一路上都可以看到無數的荔枝樹,年產已達一百五十萬噸了。
  • 娃在睡覺卻被報警失蹤 大嶺山這位老父親鬧出大烏龍
    娃在睡覺卻被報警失蹤 大嶺山這位老父親鬧出大烏龍 2019年05月30日 07:57
  • 荔枝上市正當時,這些荔枝味兒奶茶想不想嘗嘗?
    初夏時節,荔枝陸續上市。妃子笑、高州荔枝、黑葉荔枝、桂味荔枝等品種,為大家獻上了不一樣的夏日味道。同時,各家新中式茶飲品牌也按照慣例,紛紛推出季節限定荔枝產品,「霸氣荔枝」「荔枝酪酪」等又如約而來。當甘甜荔枝遇到鮮爽茶飲,哪一款會擊中你的心呢?
  • 這5處創意塗鴉成東莞新晉「網紅」,快去「打卡」
    記者從東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了解到,這些各具特色的塗鴉是由該局推動的「為生活添彩」東莞市城鄉牆繪壁畫藝術創作項目,旨在為美麗鄉村增添絢麗的色彩,助推鄉村振興建設,用藝術助力東莞文旅融合,提升城市吸引力。
  • 東莞三個荔枝品種分獲2020年全國優質荔枝擂臺賽金銀銅獎
    由農業農村部荔枝標準化生產示範園聯盟主辦、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技術支持的2020年全國優質荔枝擂臺賽於近日落下帷幕。本屆擂臺賽共收到農業農村部荔枝標準化生產示範園單位、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荔枝試驗示範基地、各省荔枝標準化生產示範園等參評主體寄送的荔枝樣品63份,經過專家組打分、綜合指標評比、指標檢測和分數核算等評比過程,評選出金獎7個
  • 唐宋的味道 - 天眼新聞
    十年結子知誰在,自向庭中種荔枝。(唐·白居易《種荔枝》)白詩人對荔枝的喜愛溢於言表。熱情的主人帶著我們遍踏綠水青山。天高野闊,陽光灼熱而透明。「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句出即不脛而走,膾炙人口,而今幾乎成為嶺南和荔枝的名片。歷代詠荔之作甚多,然而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首推這首詩。荔枝性熱,多食易上火,要是一天連吃三百顆荔枝,後果很難想像。
  • 唐宋的味道 - 瀟湘晨報
    十年結子知誰在,自向庭中種荔枝。(唐·白居易《種荔枝》)白詩人對荔枝的喜愛溢於言表。熱情的主人帶著我們遍踏綠水青山。天高野闊,陽光灼熱而透明。「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句出即不脛而走,膾炙人口,而今幾乎成為嶺南和荔枝的名片。歷代詠荔之作甚多,然而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首推這首詩。荔枝性熱,多食易上火,要是一天連吃三百顆荔枝,後果很難想像。
  • 尋味東莞之甜品篇:新奇手法+東莞特色食材做成的甜品,你吃過嗎
    在第三集《尋味東莞》中,他再次用奇妙的構思和高超的手法,為觀眾帶來了一場獨一無二的甜品視覺和味覺盛宴。這一次,倫浩宇的甜品創作對象是東莞的傳統特色食材:荔枝、火麻仁和白玉蘭。「作為一名在東莞土生土長的烘焙愛好者,將東莞特色融入我的甜品作品裡,一直是我不遺餘力去做的一件事。」倫浩宇說道。
  • 松山湖之後,華為「奪地」大嶺山,「廠區房」又漲價了!
    這回,是東莞的大嶺山。就在昨天(9月23日),金地斬獲東莞大嶺山站旁靚地:11家房企,70輪加價,地價破記錄!同樣是在上周9月17日,華為在東莞與松山湖相鄰的大嶺山鎮拍下3塊地,用於松山湖園區及大嶺山轄區重點、高端企業總部人才房配套項目。
  • 廣東男子用醬油做舊假幣,網友:有味道了
    近日,廣東東莞大嶺山破獲了一起製造假幣案。在這個製造假幣的窩點裡,民警發現地上擺滿了剛列印好的20元面值假鈔。為了讓假幣更加真實,嫌疑人用炒菜的醬油做舊。
  • 「粵菜師傅」工程為東莞傳統美食注入新活力 多位粵菜名廚聯手創新...
    東莞不僅製造「世界」,也製造美味。這裡的中堂魚包、虎門蟹餅、荔枝柴燒鵝、莞式腊味飯……無不向外人展示著傳統莞菜的魅力。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在東莞採訪了解到,近兩年東莞市積極實施「粵菜師傅」工程,深入推進其對就業創業的帶動作用,振興扶持農村經濟,發展鄉村旅遊業。而隨著「粵菜師傅」工程的推進,也為傳統莞菜注入了新派烹飪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