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單式工作,或許這產品經理最好的工作方式

2020-12-22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語:說到清單,可能你會和會計聯繫起來,但是清單對於產品經理來說也同樣是一個很好的工作方法。清單式工作方式,能夠幫助你持續、正確、安全地把事情做好,對於產品經理的好處也顯而易見。或許,這是產品經理最好的工作方式。

如果說只是單純說清單的話,清單真的無處不在,各行各業都有清單。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樣的清單短小精悍,卻能對自己的一天進行深刻反思,提高自身修養。

瓜子二手車的259項全車檢測清單,這樣的清單能讓工作人員通過短期培訓,快速上手,完成對複雜汽車的安全檢測。

網際網路行業也一樣,測試的同學會有測試用例清單,產品同學也會有產品設計自查清單。

特別是產品經理,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需求、原型圖、設計驗收、開發驗收、測試驗收、發布、反饋、數據、運營都可以有一份或者幾份清單。

就連我們覺得最簡單的寫一篇文章,標題、引語、正文、推薦、分享引導、發布時間、分享群文案,分享朋友圈文案這些步驟也能形成一份清單,讓我們在發布前能自查。

如果你只做一次的事情,靠著萬分小心,打起精神能夠做好。但是如果是長期的重複的一件事情,怎麼才能持續、正確、安全的把事情做好呢?

答案就是清單式工作方式。

01 清單能夠幫助你持續、正確、安全地把事情做好

《清單革命》裡面提到了這樣一個故事:

2001年,約翰·霍普金斯醫院一位名叫彼得·普羅諾弗斯特(Peter Pronovost)的重症監護專家決定試驗一種「防止中心靜脈置管感染」的清單。

普羅諾弗斯特把防止插入中心靜脈置管引發感染的步驟寫在一張紙上,這些步驟分別是:

用消毒皂洗手消毒;用氯己定消毒液對病人的皮膚進行消毒;給病人的整個身體蓋上無菌手術單;戴上醫用帽、醫用口罩、無菌手套並穿上手術服;待導管插入後在插入點貼上消毒紗布。檢查、檢查,再檢查。普羅諾弗斯特和他的同事在隨後的一年中一直對清單進行跟蹤,試驗結果令人驚奇:插入中心靜脈置管10天引發感染的比例從11%下降到了0。

別看那些步驟簡單,但是在重複的工作中,總有醫生或者護士忘記做其中的一些工作。通過清單的方式,把這些工作固定下來,同時安排專人來檢查。從樹立意識到嚴格操作,就能有效的防止引發感染。

可見,清單在這種重複的、緊急的、人員眾多的手術中,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那麼在產品經理的工作中,清單如何保證產品經理工作質量呢?

02 產品經理的工作和外科手術類似

產品經理通常會對一個項目的所有環節負責,雖然每個項目不一樣,但是抽象出關鍵節點,其實都差不多。

需求階段:需要對需求挖掘、匯總、分析、排序、形成解決方案。

這一系列工作,其實都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比如需求挖掘,我們如果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那麼問卷調查形成之前或者形成之後,有一些自查的點,比如:

問捲髮放對象是否覆蓋全面合理;題目數量是否合理;是否涵蓋了關鍵問題;題目是否清晰明白;題目是否有誘導傾向;答案是否覆蓋完全;這些都可以形成一個簡單的清單,對問卷和調查過程進行檢查,確保問卷的有效性和調查過程的合理性。

評審階段:原型圖、評審會議這些也有一些注意的點,通過對這些點的檢查,讓你的原型圖少出錯,評審會議少被刁難。設計階段:有些設計需求其實是重複的,但是有些設計師不注意,所以產品經理有些時候,也會給出一份清單,讓設計師注意檢查。比如VIP頁面,其實有些元素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缺少,很可能被蘋果商店拒絕,比如:

關閉按鈕restoreTerms和Privacy訂閱政策用戶權益當然實際設計過程,會更複雜一些。比如訂閱政策在設計過程中,需要在一屏的位置有露出,這就需要考慮各個手機的適配,這些可以在清單裡面再豐富一些。

別看這麼少的節點,很多設計師真的是老是丟三落四,導致設計不合格。有了這樣一份簡單的清單,讓設計師自己檢查,就會提高來回的溝通效率。

研發階段:一些重要的功能是需要特別注意的。這樣也需要提供一份重要節點的清單給開發。比如VIP彈出、購買、關鍵手機適配,埋點等問題,這些重要節點這次很重要,下次也可能會很重要;測試階段:如果遇到靠譜的測試人員,可能你會相對放心一些。但是如果測試人員不靠譜,你如何檢驗他的測試結果是否完整和有效呢?我們可以檢查一些關鍵的節點,來驗收測試人員的結果。這些關鍵節點也可以形成一份清單;上線階段:上線階段,比如app store的上架,一般會讓提供一些資料。提前檢查這些資料的是否完備,也可以形成一份清單,需要提供哪些物料,這些物料的尺寸是什麼。檢查完備,才不會出問題的時候,到處找設計師再修改;反饋階段:上線後,從哪些渠道收集用戶反饋,哪些渠道需要重點關注,這些都是可以形成一份清單的;數據分析階段:哪些關鍵指標需要注意,如何分析這些關鍵指標,如何交叉驗證,也是可以形成一份清單。

03 清單工作的好處顯而易見

1. 不犯重複的錯誤

職場中,要問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不是犯錯誤,而是犯重複的錯誤。犯錯誤可能是能力問題。這些問題經過提示或者學習,能夠有效改正。

但是犯重複的錯誤,是職業習慣和態度的問題。你靠自己告訴自己,下次不要再犯,這其實沒有啥用。但是通過清單,可以糾正我們這些職業習慣。

那些看似簡單,卻容易犯錯的點,可以納入我們的清單之中,每次例行檢查的時候,就不會忘記這些點,這些錯誤就不會重複再犯。

2. 產生複利

這一份清單,可以用在這個項目,也可以用在下個項目。可以用在這個公司,也可以用在下個公司。

這份清單,可以自己用,也可以分享出去給同事用,甚至給全公司用。清單在自己職業生涯的流轉,可以有效的減少自己的錯誤,同時也可以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清單在人際和公司的流轉,可以提高自己的個人影響力,形成產品經理的領導力。

3. 理清先後或者重點,化複雜為簡單

在列清單的過程中,其實就是理清先後或者重點,化複雜為簡單的過程。

比如說一臺車,你要檢查這臺車的安全性:如果沒有清單,你東看看,西看看,顧了這頭,又忘記那頭。會造成很多項目的重複檢測,也會造成某些項目沒有檢查到。

同樣一個App或者一個項目也是如此,有些地方會重複,但是有的地方因為時間緊迫或者粗心大意,導致沒有檢查到。

如果有一份清單,可以按照上面的安排,先做什麼,後做什麼。你可以邊做一項,邊打勾一項。這樣是不是事情的先後重點,都會比較清晰明白?複雜的事情,簡單化了?

4. 分解工作,標準化,增強團隊實力

還是一臺車,如果沒有檢測清單,你要如何去培訓同事,讓你的同事通過短期的學習,達到優良成績呢?很難吧。但是有了清單,先後和注意要點都清清楚楚,那麼人均優良應該不難吧。

同樣一個項目裡面,如果你有一份清單,有些工作就可以安排你的同事,而不必擔心結果太差。這樣把工作分解開來,標準化,每個人都能達到優良的成績,整體的團隊實力是不是就增強了呢?

5. 不受情緒和狀態左右

我們有些時候喜歡靠自己的記憶或者習慣來解決問題。但是有些時候,記憶和注意力會收到情緒、心理狀態、身體狀態的影響。在工作中,我們不能指望自己的情緒、心理、身體時時都好。

我們狀態不好的時候,工作就容易出錯,我們也不能指望用狀態不好作為自己工作出錯的藉口。一次兩次,或許同事理解,老闆勉強理解。但是多了之後呢,我們自己也會過意不去吧。

但是有了清單,其實會很大程度上,讓我們的工作結果穩定。因為就算情緒不好,只要跟著清單來走,一般也出不了大錯。

04 怎麼構建一份清單呢?

1. 基本框架,不重不漏

可以根據自己的工作,搭建一個基本的框架,主要梳理重要和容易出問題的點,注意不重不漏。

2. 不斷更迭

清單並非一成不變,你可以根據情況的不同,自行調整或者迭代。

3. 從錯誤中來

如果已經犯錯,這些錯誤的點值得寫入你的清單,哪怕這些點看上去以後再也不可能犯。

4. 從復盤中來

一個項目結束之後,復盤總結過後,有些節點,可能是你之前覺得不重要的地方,但是復盤後發現確實很重要,那麼這些節點也要寫入你的清單。

5. 與同事交流中來

如果你永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你就很容易陷入一種慣性。和同事交流之後,你才會發現會有更高效的方式,或者某個節點其實比你想像中更重要。

這些交流的重點,你也可以寫到你的清單,迭代掉原來的點。

6. 與同行比較中來

比如競對的App,某些點做的比較好的,我們也可以記錄下來。如果涉及到清單部分,也可以寫入或者更正到我們的清單中來。

05 什麼是好的清單呢?

1. 擁有好的結構

這個清單並不是事無巨細。而是應該有一個好的結構,簡單清晰明了。這個結構包含了,一定的先後順序和重點、難點、易錯點。

無論是事前一覽,還是事中邊做邊看,這個清單一定是能覆蓋完你擬定的項目範圍的。

2. 細化、具體,成為工作手冊

這個清單是細化的,具體的,可以執行的。這個細化不是說,全部細節都要有。而是說某個重要的細節,必須是可以量化或者說有比較明確的工作的方法的。

其實我之前舉例的問卷調查那幾個點,只是一個思路,算不上真正的清單。而上文提到的「防止中心靜脈置管感染」的清單,就非常的明白,因為有非常的明確的步驟和工作方法。

3. 嚴格執行

不要簡單的依賴自己的記憶。

做事情的時候,有些清單可能適合事前看一眼,心理有個大概。有的清單可能適合事後確認,心理一番驗證。更多的清單,其實比較適合我們邊做邊確認,嚴格執行到位。

06 需要工具嗎?

我覺得可以不依賴於工具,市面上有很多to do list的軟體。不必糾結,我其實強調的不是清單,而是清單式的工作方式。

無論是用普通的文檔工具,還是用to do list的軟體,只要能隨手找到,都是可以的。

07 清單不只是清單,而是一種工作方式

這種工作方式,強調的不是一次或者一個清單。而是一些重複事情,都可以形成一個清單。

從有清單的意識,到清單的搭建,再到清單的嚴格執行,最後到清單的不斷迭代。我們要通過這樣的工作方式,不斷形成自己的「清單」複利,也不斷的提高自己和團隊的工作效率,減少出錯點。

這就是我關於清單的全部分享。

#專欄作家#

5年產品經理經驗,專注海外社交APP和編輯工具類APP的產品設計。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產品經理的一天工作內容
    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高大上,沒有你想像的那麼悠然自得,沒有你想像的那樣指點江山,甚至也沒有你想像中的那樣「經理」,產品經理只是一個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職業,只因給予的名稱聽起來很厲害而已,其實每一天的工作都是又雜又亂,哪裡缺人就補哪裡,哪裡需要就去哪裡
  • 工作了3-5的產品經理,你真的應該好好學學產品規劃了
    前兩天,約了幾位產品總監敘舊,李哥在飯桌上感嘆道:「現在懂產品規劃的產品經理真的太少了..." 聽到這裡大家都開始聊起李哥最近的工作。李哥的公司是做景區文創業務的,目前戰略方向是想要開展新的商業化項目,需要對產品進行流量變現,年度營收目標2000萬,同時要進一步打造品牌競爭優勢,保持市場領先地位。
  • 遠程辦公兩個月,我總結的工作提效清單
    關注並將「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設為星標 每天早 07 : 45 按時送達 這期間跟進了一個大版本的迭代,也接手了新的項目,涉及很多跨地域、跨團隊的溝通。藉此機會呈上我總結的一套工作提效方法,各位請過目。
  • 吐血整理,最全的產品經理常用工具清單!
    Axure RP也是目前產品經理群體中用得最廣泛的一款原型設計工具。Mockups:如果產品經理的主要工作內容是製作產品概念圖,表達產品設計概念、理念和基本布局,這種情況下不妨選擇Balsamiq Mockups。用Mockups製作出來的作品都是手繪風格的,比較適合用來畫線框圖及原型,但不適合做帶有交互性質的原型設計。
  • 聊一下肯德基儲備經理的工作
    我說你先通過篩選面試再說吧,肯德基招聘儲備經理是正經作為店面經理來培養的,需要花很大精力,因此選人比較嚴格。不像有些公司打著招聘儲備幹部、儲備經理的旗號,實則來了都是普通銷售員,晉升通道不清晰。一、面試嚴格肯德基的面試分為4輪,第1輪他給你打電話通知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面試了,他會以各種的方式試探,比如接通電話的時候不講話,看你什麼反應,考驗你的耐心。或者是問一些基本信息測試你的反應能力,這是第1輪。
  • 排查工作繁瑣複雜?道明鎮這張清單全搞定
    道明鎮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巡查日誌在基層,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巡查、排查,需要工作人員帶著紙、筆上門一一登記,工作量大且十分繁瑣複雜。2月1日,道明鎮工作人員制定了一張清單,讓該項工作變得相對簡單。這張清單叫做道明鎮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巡查日誌,在清單上,巡查組成員,巡查村(社區)的巡查時間,鎮、村(社區)相關負責人的聯繫方式都進行了明確。記者看到,排查日誌一共明確了11項重點事項,重點人員實時排查、走訪情況,防控因疫情出現的規模人員聚集情況,畜禽宰殺點位排查及動態監管情況,防疫宣傳及輿情處置情況等都一目了然。
  • 產品經理如何寫出一份「簡練」的PRD
    導語:寫好PRD文檔是產品經理的必修功課,但這門「必修課」卻沒有統一的課本和答案,本篇文章適用於初入職場的產品新人。本文作者工作於BAT大廠,工作期間寫過多份PRD,將結合作者個人經驗並結合大廠同事的寫法,總結一下如何寫出一份「簡練」的PRD。
  • 從四個層面落地,成為受歡迎、可信賴、懂技術的產品經理
    編輯導語:產品經理的日常工作需要與很多人打交道,因此成為一名受歡迎、可信賴、懂技術的產品經理是很重要的,對於工作的推進也有好處。那麼,如何才能成為這樣的產品經理呢?本文作者總結了四個層面,幫助你成為產品經理中的萬人迷。
  • 記者也得做產品經理?詳述新聞業為何需要產品思維
    他表示產品思維已經成為當今內容機構最重要的思維方式,尤其是對於新聞業而言,產品思維是最好的甚至是唯一能夠長期吸引用戶、維持可持續發展的思維方式。另一方面,用戶增長不再僅僅是市場部門的工作。記者、產品經理、編輯等,都在分擔這項工作。以「產品為中心」的新聞事業正蓬勃發展新聞機構現在會僱傭設計研究人員、用戶增長專家、軟體工程師,還有越來越多的產品經理。媒體逐漸意識到,如果以數字的方式來分發內容,他們就需要成為一個技術公司。
  • 談中國式產品經理的核心能力:讓霍蘭德職業興趣的6個維度很分裂
    霍蘭德職業興趣是一個對人職業很好的測評工具,但是它依然無法歸類的中國式產品經理,因為中國式產品經理PM的能力充滿霍蘭德職業興趣的六個維度,全才與沒有重點只是一字之差。中國式的產品經理的核心競爭力非常難以描述,如果按照霍蘭德職業興趣來分類,也會得到一個比較違和的結果。
  • 產品經理須知:3個超實用的底層思維模型
    有本書叫《清單革命》,裡面就指出,人的錯誤主要來自於兩類,一類是無知之錯,一類是無能之錯,思維模型都可以很好的避免,大多數時候起到了思考清單的作用。本文的意圖就是基於我個人過往的經驗,站在產品經理的角度。去總結了三個我認為最重要和實用的思維模型,分享給大家。這三個思維模型分別是KT決策法、框架效應、以及FBM模型。
  • 【產品】產品工作過程中的七大浪費
    這是質量管理中的專業名詞。 要了解什麼是七大浪費,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是「精益生產方式」。 精益生產是豐田公司踐行的一個生產理念,這個理念,顧名思義——生產的產品要精良、高效益,高成本的極品不行,低成本的垃圾也不行,就要成本低的精品。
  • 產品經理需了解的架構圖/結構圖知識
    產品經理在工作過程中會遇到各種架構圖(結構圖),這些名詞很容易混淆。一般情況下,3-5年經驗、善於總結歸納的產品經理才能逐步理解這些概念的含義,並且相對靈活的運用到工作中。下面針對這些概念來系統地梳理一下,同時也是加深自己的理解和認知,希望能有所啟發。
  • 【乾貨】牛逼產品經理的18種能力
    在騰訊,達到P3-1,就是高級產品經理,對應的,阿里是P6,百度也是P6。如果有不對的,歡迎大家提出來。綜合騰訊、YY、阿里、百度等公司的產品經理能力標準,看看一名產品經理的能力要求有哪些。當然,有能力標準,最好告訴大家如何達到這些標準,並提供從理論到實踐的學習機會,有導師在工作實踐中進行指導提升,那就更爽了。
  • 全媒派 | 新聞業需要產品思維嗎?詳述記者如何成為產品經理
    主流的新聞業早就出現了流量危機,於是,當技術上開始接受網際網路的賦能,思維上或許也能有所借鑑。西北大學的裡奇·高登(Rich Gordon)教授就認為,產品思維的確可以拯救新聞業。他表示產品思維已經成為當今內容機構最重要的思維方式,尤其是對於新聞業而言,產品思維是最好的甚至是唯一能夠長期吸引用戶、維持可持續發展的思維方式。
  • 醫療產品經理應該具備哪些能力?
    通過這篇文章,希望能讓你對「醫療產品經理」這個職位,有一個全面的了解。01 什麼是醫療產品經理醫療產品經理,按照細分領域劃分可以分為:數字醫療產品經理、智慧醫療產品經理、網際網路醫療產品經理。還有就是在領域再細分專項技能賦予的,例如:智慧醫療分層的AI產品經理、醫藥電商產品經理等等。
  • 產品經理是誰?產品經理是做什麼的人?產品經理調色板
    不管如何,產品經理這個職業的盛名卻是大得很,一本《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又似乎將產品經理的門檻降至海平面,好多開發、運營、銷售、測試的同事都找過我希望轉行做產品,這讓我時常捫心自問,真的所有人都是產品經理麼?
  • 產品經理如何跟開發處好關係
    開發:……在開發眼裡產品經理最好懂點技術: 如果產品經理完全不懂技術,程開發跟產品經理說什麼他都聽不懂,必然產生衝突。產品經理最重要的還是要謙虛,懂得怎樣去交流和溝通,然後要了解業務。有的產品經理抓著細節不放,抓不著主要問題。啥也不懂,自己以為自己很厲害,但是在開發眼裡啥也不是。
  • 滾筒式拋丸機運城加工廠家產品工作條件
    滾筒式拋丸機運城加工廠家產品工作條件 ,「wkvfjechtn」  滾筒式拋丸機運城加工廠家產品工作條件  技術改進和設備現代化改造,改變人們對鑄造企業的舊印象髒、亂、汙染嚴重、低效率、高耗能,次品率高。查看操控臺上各信號燈作業狀況是否正常。
  • 8大忍者式思維和4階段行動模型,讓高效工作不再是夢想
    我寫下這篇文章時,距離我收到書已經過去了五天。大家並沒有看錯,是我的「拖延症」再度發作了。我想大部分人在工作中都會遇到類似的情況:平時拖沓散漫,臨近截止日期才恢復狀態,匆匆趕工。我們用縮短了幾倍的時間完成了工作,看起來十分高效。可實際我們都心知肚明,這樣的工作方式效率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