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由週遊執導,朱一龍、童瑤、王志文等領銜主演年代諜戰劇《叛逆者》於上海開機,該劇改編自作家畀愚的中篇小說精品集。
近日,畀愚的小說集《叛逆者》已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5月27日,當當網獨家開啟《叛逆者》作者籤名本紙質書預售,限時兩日,銷量已達2.6萬冊。當日,人民文學出版社官方微博發布的兩則消息,閱讀量累計達313萬。6月30日,《叛逆者》紙質書、有聲書、電子書同時上線。用戶可通過微信小程序「人文讀書聲」、喜馬拉雅FM搜索「叛逆者」收聽有聲書;電子書由閱文集團獨家首發,並在QQ閱讀、微信讀書等平臺上線發布。
中篇小說集《叛逆者》收錄了畀愚的四篇作品《叛逆者》《郵差》《氰化鉀》《胭脂》,作者塑造出諸多個性獨特、憎愛分明的人物群像。據悉,《氰化鉀》影視改編已由導演馮小剛獲得。《叛逆者》小說集以抗日戰爭為背景,聚焦國共兩黨情報人員的鬥智鬥勇,集合了英雄、暗殺、戰爭、愛情、復仇等元素。其中既有對生命的尊重,對小人物跌宕命運的悲憫,也有愛情的邂逅與唏噓,信仰的抉擇與堅守。
畀愚創作中的特點是很少使用直白的心理描寫,而是靠細節和動作語言表現主人公的心理變化,給讀者留下想像的空間。尤其是他筆下的女性堅強獨立,與男主同舟共濟。不管是《叛逆者》還是《郵差》,女性角色都是勇敢決絕,就算身處絕境,她們也始終保持著人性的尊嚴。
畀愚於1999年開始小說創作,曾獲浙江省青年文學之星稱號、第八屆《上海文學》獎、第十二屆《人民文學》獎、中國作家出版集團獎、第二屆《小說選刊》年度大獎等,出版小說《羅曼史》《歡樂頌》《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通往天堂的路》等,部分小說被改編成影視作品。
《叛逆者》以軍統「叛逆者」、中共地下黨林楠笙的視角,講述了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的過程中,中共地下工作者潛伏敵後的革命故事。人文社方面介紹,相較於其他同題材作品,《叛逆者》在某種意義上算一個「異類」。小說的人物關係複雜,林楠笙、顧慎言、老潘、許怡貞、紀中原等這些情報人員在複雜的鬥爭中真真假假,使得故事情節的發展驚險曲折。小說筆調平實,沒有刻意強調矛盾衝突,生動還原了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歷史的進程。
電視劇《叛逆者》劇照
故事發生在1936年,朱一龍飾演的年輕的復興社幹部訓練班學員林楠笙被復興社特務處上海區區長陳默群帶往上海,參加抓捕潛伏在藍衣社的地下黨活動。在執行活動的過程中,單純的林楠笙不斷被顧慎言、紀中原、朱怡貞等共產黨人為國為民的使命感吸引,對國民黨內部的亂象和社會現實有了更深的思考,也對共產黨人的信仰和追求有了更多的了解。
林楠笙在對日偽的鬥爭中勇敢果毅,屢立戰功。在民族大義面前,多次和共產黨人站到一起,尤其是在一些關鍵時刻,他利用自己在軍統的特殊身份,為地下黨提供了幫助。經過十年的認識和選擇,抗戰勝利以後,林楠笙成長為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
除了「叛逆者」林楠笙,小說還塑造了其他鮮明的人物形象。他們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或叛逆於原本的陣營,或叛逆於自己的情感,卻又各有所忠。談到這部小說,畀愚說:「其實我更喜歡小說中的另外兩個人物——藍小姐(朱珠飾)與顧先生(王志文飾)。他們在更廣泛的意義上詮釋著背叛與堅守。儘管世事如牌局,但我確信人生中有些變幻跟這個世界無關……所以,我們更有理由去尊重那些從時光暗淡處放射出來的人性光芒。」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