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技術是一個系統工程,主要劃分為印前、印刷、印後加工三大工序。必須認真對待每道工序,才能生產出高質量紙盒產品。
應用計算機設計、保證制盒精度
在包裝紙盒的設計過程中,首先要根據商品包裝的需求,選擇合適的紙盒式樣,如果常規的式樣不能滿足要求,還要根據商品的具體特點設計新的式樣,然後繪製出精確的盒形圖紙,盒形圖結構的正確性和盒形尺寸的精確度決定了包裝紙盒最終的成型質量。目前,世界上先進國家普遍採用了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和計算機輔助製造(CAM)。
在設計包裝紙盒時,可根據用戶的要求,用計算機選擇包裝材料、瓦楞紙型、外觀尺寸和款式,採用人機對話操作方式設計紙盒盒片結構、排料方案、印刷裝潢圖案等,並迅速繪製印刷、背襯加工輪廓圖、盒片排料模切圖。到目前為止,國外已推出了數百種「包裝紙盒結構CAD/CAM」系統。利用計算機設計包裝盒既縮短了製作周期,又保證了精度,為紙盒的計算機輔助製造及印後工序如印刷、燙金、模切、糊盒的自動化創造了條件。
應用裝飾性油墨,提升彩盒檔次
裝飾性油墨是指在金、銀卡紙及某些彩色卡紙上進行印刷後,產生仿金屬蝕刻(磨砂)、折光、皺紋、冰花、珊蝴等裝飾性圖案的油墨,它們是非彩色油墨,現已大量應用於印刷煙、酒、化妝品等包裝。由於仿金屬蝕刻(磨砂)、珊蝴、折光的效果必須瞬時固化才能獲得,因而只能用UV油墨(紫外光固化油墨)來印刷(3——5s即可固化)。皺紋、冰花雖然固化得很慢,但也只有通過控制UV固化條件才能生成所需效果。
採用UV/EB組合新型乾燥方式
避免印品產生色變、變形正常地進行乾燥處理是確保印刷、上光質量的關鍵之一。乾燥裝置的作用是使油墨和上光油在印刷品上快速幹固結膜,以防印刷品粘髒和粘連。UV乾燥處理對表層固化效果好,但不能在高速上光生產線上達到及時穿透或固化較厚成膜的上光塗料的效果。同時耗費的電能實際上只有20%轉換成紫外光產生固化作用,另外60%的電以熱的形式被釋放,其餘的20%則被轉化成可見光,白白浪費掉。
近來,國外發達國家已將原用於機械加工的電子束(EB)加工工藝,運用到高效印刷生產。電子束乾燥已成為一種新型能源轉換加工手段。電子束(EB)即通過電真空器件產生聚合的、密集的、具有一定方向的電子流。當電子束衝擊到工件時,動能變為熱能,產生的能量可使油墨和上光塗料最大程度地交聯和聚合,而無後固化和溶劑殘留。採用紫外光/電子束(UV和EB)組合的新型乾燥方式,低能、低熱的紫外光可以固化塗層表面,塗層的深處則被電子束乾燥。表層和深部的固化同時完成,再不會發生彩印色變的現象,避免了塗層的熱收縮變形。
印後加工是實現印品增值的重要手段
印後加工是保證印刷產品質量並實現增值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包裝印刷產品,很多都是通過印後加工技術來大幅度提高品質並增加其特殊功能的。
從某種意義上講,印後加工又是決定印刷品成敗的關鍵,往往由於印後加工的質量問題而造成印刷品前功盡棄。例如印刷精美的盒(箱),因為模切誤差而不能成盒(箱)。
上光或覆膜、燙印、壓凹凸是紙包裝印品最常用的三種裝飾方法。模切、壓痕、糊盒是紙盒成型的加工方法。
(1)上光
圖片來源於百度圖片
所謂上光是在印刷品表面塗上一層無色透明的塗料,形成亮膜的工藝過程。上光加工時,由於塗料在印品表面的流平,增強了印品表面的平滑度,不僅提高了印刷品的表面光澤,改善了印刷品的表面性能,而且起到了保護印刷圖文的作用。
上光,可以採用水性上光油、醇溶性上光油和UV上光油,前兩種上光油利用紅外線乾燥,後一種上光油則需要紫外線乾燥。目前國內外包裝印刷上光主要採用UV上光和水性上光。
(2)覆膜
圖片來源於百度圖片
覆膜是以透明塑料薄膜(多用BOPP膜)通過熱壓粘覆到印製品表面,起保護及增加光澤的作用。印品經過覆膜,由於表面上了一層塑料膜,使其具有了耐摩擦、耐潮溼、耐光、防水和防汙的功能,不僅保護了印刷品、延長其使用壽命,而且還提高了印刷品的觀賞性。如果複合的是透明亮光薄膜,則使印刷品光彩奪目,顯得富麗堂皇;如果複合的是啞光薄膜,會給人一種古樸、典雅的感覺,大大增加了印刷品的藝術魅力。
(3)燙金、壓凹凸
圖片來源於百度圖片
由於燙金具有獨特的金屬光澤和強烈的視覺效果,使其裝飾的產品顯得格外華貴和富麗堂皇,因此它是商品包裝經常採用的一種工藝。
電化鋁是由基膜層、隔離層(釋放塗層)、顏色塗層、金屬塗層(鍍鋁層)、膠黏層組成。
燙印箔實際由兩個主要的薄層組成,即聚酯薄膜片基和轉印層,在燙印時,燙印層憑藉熱量和壓力的作用被壓印在承印件的全部或部分表面上,當燙印完畢後,聚酯薄膜連同沒有被轉印的部分一起被拉走。壓凹凸又稱凹凸印、壓凸,是一種不用印墨,利用一對凹凸版,將印刷品壓出浮雕狀圖文的加工方法。
這種方法多用於商標、紙盒、賀卡、瓶貼等印刷品的加工。效果生動美觀,立體感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