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入境廣東省不同城市醫學隔離政策解讀

2020-12-14 斯美瑞康

香港第四波新冠肺炎疫情來勢兇猛連續幾天確診過百人。同時香港對病源追溯不力很多本地確診無法明確源頭,另外香港全民核酸檢測制度執行有難度等諸多問題導致防疫難上加難。

因此很多香港人士紛紛選擇逃離香港奔赴廣東省不同城市。

深圳灣口岸情況:

單獨深圳灣口岸出境到達深圳的3天總人數達到1.2萬人次。緊急口岸人潮湧動大家都排著長隊等候過關手續。由於大批在港人士集中過關不少受訪者表示從深圳灣口岸過關和等車分配到具體酒店大概花費15個小時左右。目前很多指定隔離酒店已經爆滿。

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

經過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入境人員需要出示粵港兩地政府認準的檢測機構出示的24小時內核酸檢測為陰性的紙質報告並且需要接受14天隔離醫學觀察防疫規定。對港珠澳大橋入境人員全程封閉式轉運到指定醫學隔離觀察地點。同時在入境口岸和酒店都需要進行核酸檢測。

下面統計告知從香港入境廣東省隔離政策:

一、深圳口岸入境深圳隔離政策

1、提供粵港指定檢測中心24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紙質報告

2、指定酒店14日隔離

3、深圳有固定住所:2酒店+12居家隔離

二、港珠澳大橋入境珠海隔離政策

1、24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紙質報告

2、指定酒店進行為期14天醫學隔離

三、廣州、東莞、中山、佛山、清遠隔離政策

如果香港出發人員目的地是廣州、東莞、中山、佛山、清遠等城市需要在深圳福田區健康驛站集中醫學隔離觀察14天。

四、非上述城市隔離政策

如果目的地均不是上面三點提到的城市和地區需要先到深圳福田區健康驛站進行隔離並做核酸檢測。如果結果是陰性才可抵達其他城市地區。

目前香港第四波疫情讓開放內地通關遙遙無期。疫情給港人增加太多經濟負擔和思想包袱。我們希望香港早日持續清零恢復雙向正常通關。

相關焦點

  • 2020年香港入境深圳最新隔離政策(持續更新)
    2020年香港入境深圳最新隔離政策更新時間:11月25日最新隔離規定自2020年8月7日上午10時起,由香港經深圳灣口岸入境人員,入境時必須持有粵港兩地政府認可的具備資質的檢測機構出具的生成時間為24小時內的核酸檢測陰性結果紙質報告,並接受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 澳門:香港、英國等地入境人士,需集中醫學觀察21天
    (觀察者網訊)澳門昨晚(12月21日)舉行防疫緊急記者會,宣布由當晚10時起,由香港及英國等地入境的人士,需集中醫學觀察21日。據《星島日報》報導,澳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表示,由於外圍的疫情變化,英國出現病毒變種,以及有出現14天隔離後確診個案,因此建議加強現有的隔離措施。當中,對於14天內曾到過中國內地及臺灣地區以外的國家和地區(包括英國和香港等)者,未完成隔離醫學觀察或措施生效後入境者,需接受21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 2020年11月廣州疫情最新隔離政策
    31省區市隔離規定  高風險地區:對近14天內有高風險地區旅居史的來粵返粵人員實施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中風險地區:對近14天內有中風險地區旅居史的來粵返粵人員落實社區健康管理,視情況實施14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即「三個一」,發放一份健康告知書,開展一次健康問診,查驗一次健康通行碼,抵粵當日進行核酸撿測。
  • 深圳最新發布:香港「免隔離」通關需注意這些!
    >要隔離嗎?完成港方入境手續後,取消赴港行程需返回深圳的人員,如持有粵港雙方認可醫療機構出具的生成時間24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結果報告,將作為普通入境人員予以入境並實施14天隔離醫學觀察。如不持有,將不予入境。據了解,「回港易」計劃是香港方面推出的一項計劃,11月23日起正式施行。
  • 由香港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入境有新規定
    中新社珠海7月17日電 (記者 鄧媛雯)為妥善應對近期香港新冠肺炎疫情變化,保障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入境人員的安全健康和通關秩序,自17日10時起,入境人員由香港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入境時,必須持有香港特區政府認可的具備資質的檢測機構出具的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並接受14
  • 現入境澳門旅遊政策相當友好,超五星酒店居然跌入300
    【內陸居民現在入境澳門旅遊相當友好,有條件免隔離】 不過現在,去澳門旅遊的政策已經相當友好啦,特別是內地的同學們,現在很方便了,來看我的攻略吧! 【需要隔離嗎?】
  • 香港最新通關措施解讀
    這篇文章將討論解讀兩點通關信息。 1,港府發布最新防疫措施 2,港府研究取消內地入境香港強制檢疫隔離14日措施 在此聲明: 強制檢疫令和通關是不同措施,請不要混為一談。
  • 南山區萊卡酒店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故事:這裡有責任與擔當,也有...
    11 月 20 日下午,在南山區入境人員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之一的萊卡酒店,新一批從深圳灣口岸入境等待轉運的隔離人員下車辦理入住。事關防疫大局,專班組副組長鄭朝暉迅速靠前和客人溝通。綜合考慮政策和客人實際情況,他建議了最佳方式,並幫助客人申請減免餐費,幾分鐘之後,客人順利辦理入住手續。
  • 2020年12月從廣州到香港需要隔離嗎?
    2020年12月從廣州到香港需要隔離嗎?  內地包括廣州赴港仍須檢疫14天。據港府發布新聞公報指,將《若干到港人士強制檢疫規例》(第599C章)的有效期延長至2020年12月31日。也就是說,從內地入境至香港強制檢疫14天的措施再延長2個月至12月31日。同時港府指出,延長有關規例的有效期,並不代表該等規例下現行施加的限制會持續不變直至有效期完結,政府將視乎疫情發展,收緊或放寬甚至取消個別限制和條件。另外,10月27日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表示,11月起會率先容許內地返回香港的居民豁免14天檢疫安排。
  • 境外返深,哪種情況要隔離14天?入境深圳要做哪些申報?這份指南請收...
    凡是從韓國、義大利、伊朗、日本等疫情嚴重國家經廣東口岸入境的,或經其他國家或地區從廣東口岸入境且過去14天有韓國、義大利、伊朗、日本等疫情嚴重國家旅行史、居住史的旅客,如果是中轉去省外的,嚴格按當地規定做好防疫工作;如果目的地是廣東的,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要實行14天的居家醫學觀察或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具體如何操作?
  • 從選航班到入境,留學生疫情回國指南來了
    但兩地的入境政策不同。 北京方面 目前,北京機場方面已開闢專門航站樓,設有來自疫情嚴重國家的航班停靠專區。 目的方便對所有乘客完成衛生檢疫體溫篩查信息和入境中轉等流程後,分類進行分流轉送。
  • 香港市民入境排長龍?深圳灣口岸最新回應!
    香港市民入境排長龍?深圳灣口岸最新回應!對於香港市民入境排長龍一說,深圳灣邊檢站民警回應媒體稱,雖然近日入境人數有所增加,但邊檢區域保持通暢,都是即到即檢,即檢即走,沒有候檢時間需要非常長的情況。
  • 最新入境政策解讀,中國大陸不在禁止名單內
    現在究竟哪些人員能夠入境日本?小編為你整理了最新的入境日本政策。 從共同社和日經網發布的新聞內容來看,日本政府做出的此次入境限制變更是為了防止在各國蔓延的變異新冠病毒進入日本本國,因此才在26日宣布在未來一個月內,暫停來自所有國家和地區的外國人新入境。
  • 網友親歷:中國入境新加坡仍需隔離!最新入境政策、攻略來啦
    萬事通說因為疫情,如今新加坡和中國的出入境政策真是一時一變!現在無論是從新加坡去中國,還是中國來新加坡,出入境政策都隨時在變!與新加坡開通快捷通道的中國旅客可購買保額高達3萬新的新冠保險最近,新加坡本地有三家保險公司推出了「冠病旅遊保險」,投保額定在了最少3萬新幣,入境者可自願購買。
  • 香港市民入境「避疫」擠爆深圳灣口岸?官方回應了
    近日香港疫情仍在持續不少香港市民紛紛北上「避疫」對於網傳深圳灣口岸大批民眾排隊等候過關的照片到底背後真相是怎樣的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深圳灣口岸回應排隊數小時通關「即檢即走,沒爆滿」對於香港市民入境排長龍一說
  • 2020年疫情期間內地居民能去香港澳門嗎?
    澳門隔離規定:  澳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7月13日宣布,即日起,中國內地居民(含廣東省人員)入境澳門不需作14天隔離醫學觀察。另外,自8月12日零時起,對從澳門進入內地人員不再實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但入境前須做核酸檢測。這意味著,廣東往返澳門都不要隔離啦!
  • 新冠防控方案更新:「密接的密接」也納入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此外,要求對密切接觸者和密接的密接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期間分別進行3次和1次核酸檢測。對所有密接的密接在隔離醫學觀察當日或次日進行一次核酸檢測。什麼是「密接的密接」?入境人員隔離觀察政策調整在入境管理方面,新方案調整「7+7」「2+1」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措施。
  • 阻英國變種病毒 澳門延長英國、香港入境人士隔離期至21天
    澳門連夜宣布延長英國、香港入境隔離期至21天因應全球疫情出現變化,澳門特區政府宣布,自12月21日晚上10時起,入境前14天內曾到過除中國內地和中國臺灣地區以外的其他國家或地區的人士,包括英國和中國香港等,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期將由14天延長至21天。
  • 中日恢復往來,日本取消商務入境隔離14天限制
    滿足以下條件可免入境後的14天隔離:〈1〉 出國前接受檢測,入國時再次接受檢測〈2〉 將滯留地提前匯報〈3〉將移動限制在工作單位以上是以短期商務人士為對象的,中長期停留的商務人士,不免除14天的隔離。這個政策不但對商務出差人士是一個好消息,這意味著中日往來正逐步走向正常。從某種角度來說,對我們廣大留學生來說,也是一個好消息!
  • 香港疫情第三波爆發!3個月內20萬人未經檢測入境,大量港人入境深圳...
    但居住的單位分散,坐向不同,初步排除喉管傳播,懷疑與共用設施有關。 除此,不少患者到過該邨的食肆、街市和商場。 除了上述個案群組,香港另外多區曾出現患者足跡,病毒源頭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