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原創】別了「射電之王」阿雷西博 全球只剩中國一隻「天眼」
當地時間12月1 日,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倒塌。阿雷西博被譽為地球「兩大眼睛」之一,此番提前退役,世界上只剩中國FAST一隻「天眼」。
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有「射電之王」之稱,建成於1963年,鏡面直徑305米,深度51米,佔地面積81000平方米,在FAST望遠鏡建成之前一直世界上最大的單碟射電望遠鏡,主要研究射電天文學、大氣科學和雷達天文學。
回望57 年的服役歷程,阿雷西博可以說是戰功顯赫,為人類探索宇宙做出了重大貢獻。1962年,阿雷西博重新測定水星了自轉周期為59天。1974年發現第一顆脈衝雙星,間接的證明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1991年,天文學家沃斯贊和弗雷爾用這個望遠鏡發現毫秒脈衝星PSR125712的行星系統等。此外,阿雷西博也曾主動「吶喊」,向天空宣告地球和人類文明的存在。1974年,為慶祝改造完成,阿雷西博向距離我們21000光年的M13星系發送了一個簡單地圖形信號,被稱之為阿雷西博信息。 2016年還曾發現宇宙神秘信號,直到今年,它在近地小行星的防禦上仍發揮著關鍵作用。阿雷西博不僅是一個重要的天文觀測設備, 還曾出現在電影《007 黃金眼》、《超時空接觸》等藝術作品中,甚至出現在電腦遊戲中,2008年阿雷西博望遠鏡被正式列入美國國家歷史名勝名錄。
如今,美國「射電王座」阿雷西博在經過四個月兩次電纜故障後,最終因結構失控而倒塌。專家表示,失去阿雷西博,目前全世界在天文探索領域,只能依靠中國貴州的另一隻「大眼睛」,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
據了解,「中國天眼」FAST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是以南仁東為代表的老一代天文學家於上世紀90年代提出的設想,利用貴州省天然喀斯特巨型窪地建設而成,2016年竣工,2020年1月正式開放運行,可謂二十餘年鑄一「鍋」。
它同時是當今世界上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其靈敏度是目前全球第二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的2.5倍以上,能接收百億光年外的電磁信號。截至今年11月,FAST已發現超過240顆脈衝星。它還將描繪宇宙早期的圖像,探索新型的通信和導航方式,並尋找外星生命的痕跡。
(文章來源:讀創)
(責任編輯:DF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