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這個網際網路「古早」功能,怎麼又成香餑餑了?
騰訊對搜索是有執念的。
2003年,騰訊戰略入股搜狗,把soso全盤併入搜狗的新業務,當時王小川在微博爆料:「網際網路行業格局因此而變。新搜狗,大夢想!」
事實證明,這樣的想法只是一廂情願。
騰訊的到來並沒有改變搜索市場的固有格局,表面上三分天下,實際除百度之外,其餘兩家依舊還是「小角色」,收購只能增加一點點市場份額,對於實力上提升並不算大。
一晃七年,物是人非。
移動網際網路的興起對搜索的入口作用產生了極大削弱,國內搜索市場的老大——百度處境已然不妙,身處行業第二梯隊的360、搜狗也未能倖免。
從某種意義上說,屬於搜索的高光時刻已經過去,而在這個關鍵節點,騰訊與搜狗卻走得更近了。
2020年7月27日,搜狗盤前發布公告稱,騰訊向公司發出初步非約束性收購要約,騰訊擬以每股9美元的價格現金收購搜狗剩餘的股票。如果提議中的交易能夠順利完成,搜狗將成為騰訊的間接全資子公司,搜狗ADS也會從紐交所退市,成為一家私人控股公司。
受此消息影響,搜狗盤前漲超40%,連帶母公司搜狐的股價也是一通暴漲,報收15.55美元/股。
毫無疑問,劇變真的來了,不僅是搜索市場,就連巨頭生態可能會受到影響。
1
逃不掉的焦慮
王小川曾經也有一個執念,那就是上市。
在2017年11月正式登陸紐交所後,他才卸下心防對外坦誠:在搜狗上市前自己有很大的責任在公司裡面,最開始員工離職的時候會很焦慮,覺得人家信任自己來了搜狗結果失望走了,後來想開了覺得離職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新的焦慮是繼續留下來的人,繼續相信自己的人,不能辜負他們。
登陸資本市場雖說了結了王小川的一塊心病,但搜狗的發展基本面卻並未得到改善,自上市以來,搜狗在資本市場的表現有些不盡人意。
圖片來源:路透社
一方面,搜狗的股價走出了一條下行曲線;而另一方面,受限於百度在美國資本市場為中國搜尋引擎公司定下的價值判斷維度。在這個維度下,搜索市場份額所決定的廣告收入規模,和搜索市場增速以及新業務所決定的營收增長空間。
搜狗的市場份額遠低於百度,直接鎖死了前者廣告營收的天花板。2019年全年,百度營收1074億元,而搜狗營收僅為89億元,不足百度的十分之一,因此市值也因此呈現出等比例的縮水。
為打破天花板,王小川曾在搜狗上市後的首份財報裡提出了這樣的預期:「我想每年從百度上拿兩到三個點的份額,我們希望保持這個速度。」
然而迎接他的,卻是搜索行業整體步入下坡路。大環境如此,百度的壓制反倒不足為慮,搜狗所面臨更大的制約在於行業態勢——依靠搜索能夠切到的網際網路廣告蛋糕越來越小,資本市場對搜狗的判斷變得更加消極。
2
搜狗的潛在價值
為了破解消極處境,搜狗曾做過許多嘗試。
除了在存量市場中搶佔份額,搜狗還將更高的增長期望寄託於自有流量上,在搜狗的故事框架中,自有流量的增長與其AI戰略息息相關。
王小川曾經說過,「我們希望在搜索、輸入法、自然語言的計算、自然的交互這幾個場景裡,大家都能看到搜狗的聲音,尤其硬體、IoT到來的時代,無處不在會有交互和機器智能,這是對未來的判斷。」
此後,搜狗陸續發布家用智慧機器人、錄音筆、翻譯機等多看硬體產品,但從結果來看,這些投入並沒能轉化為實際的營收。搜狗財報顯示,搜索相關廣告收入仍是其最重要的收入來源。2019年,搜狗其他業務收入僅為9910萬美元,較2018年甚至略有下降。
就在老玩家們集體陷入增長瓶頸之際, 原生於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今日頭條也上線了搜索服務,希冀通過布局搜索這一用戶的強需求產品,撕破現有的天花板。對於搜狗而言,這無疑是個糟糕的消息,競爭對手越來越多,而且與它們相比,自己在與用戶的連接方面,已經完全不佔優勢了。
3
私下早已談妥?
多重因素夾擊下,曾經擁有攪動行業格局力量的搜狗,如今已經迅速滑落,好在它背後還站著騰訊。
自騰訊入股搜狗至今,坊間曾多次傳出騰訊將全資收購搜狗的消息。至於原因,業內普遍認為:「搜狗與搜狐業務並沒有明顯的協同,相反和騰訊走的更近。加上搜狐近幾年一直虧損,出售搜狗可以拿到一筆不錯的收益。」
從交易三方的態度來看,大家對這筆交易均十分支持。
圖片來源:王小川朋友圈
幾乎在搜狗公告發布的同時,王小川在朋友圈表示:「感謝騰訊對搜狗價值以及技術能力、產品創新能力的認可。接下來會對相關事宜進行認真的討論和衡量,讓搜狗能夠持續為用戶創造更大的價值」。
隨後,搜狗方面也作出回應:「公司會聘請獨立委員會對要約進行討論和研究,以最大限度的保證股東的利益。」
搜狐CEO張朝陽雖然沒有正面表態,但搜狗在公告中提到,「張朝陽把所有投票權用於支持本次交易,並且將其持有股權全部賣給騰訊。」足以證明他的立場。
4
「鵝狐狗」三方得利
按照9美元每股的價格計算,如果交易完成,搜狐將拿到11.65億美元的現金收益,這幾乎是搜狐當前市值的一倍。加上搜狐截至2020年3月31日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和短期投資減去短期銀行貸款後合計的15.3億美元,搜狐資金充沛不少。
「理論上講,搜狐擴大了資金池,可以投入更多新業務。而且搜狗和搜狐的業務協同不多,出售搜狗並不會影響搜狐重視的媒體、視頻板塊,張朝陽何樂不為?」有分析師如此說道。
對於搜狗而言,被騰訊收購,意味著和騰訊從盟友關係變成了嫡系,背靠大樹好乘涼,對雙方後續的合作的穩定性和長遠性,也是一種保障。
當然,對於騰訊全資收購搜狗的具體緣由,外界眾說紛紜。
許多人覺得,騰訊需要搜狗,來對抗阿里和字節跳動;也有人認為,騰訊只是看中了搜索和AI這兩塊業務。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不過考慮到兩者的體量,搜狗的AI對騰訊而言或許就是小打小鬧,收購搜狗大概率還是看上了搜索,用搜狗為微信和騰訊系其他產品提供外部的搜索支持。
搜索是一項老業務,幾年前有360,現如今有頭條和阿里,大家都有心橫插一腳。其實搜索既不是風口也不是競爭高地,既然騰訊和搜狗已經有所合作,那麼為什麼要全資收購呢?能讓王小川暗示支持收購的,可能還是一種情況:騰訊看重了搜狗的人才和技術積累。
或者再大膽一點,待交易完成後,王小川親自帶隊加盟騰訊,整合騰訊體系和微信的搜索業務?
目前來看,一切還都是未知數。
素材綜合自北京商報、資本偵探
作者:桌球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