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原有7大名著,為何其中3部被除名,專家:你看上面都寫了啥

2020-12-12 史料不輯

名著,指的是那些具有較高藝術價值,包含永恆主題和經典人物,給人們造成深遠的影響,且能夠經歷時間考驗,經久不衰、流傳後世的文字作品,它們的存在,讓人類歷史更加輝煌。

於是乎七部文學巨作從我國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文學名著」,然而因為某些原因,其中的3部名著被刪減,留下來的《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和《紅樓夢》,成為中國的四大名著。那麼其他3部分別是什麼?到底又是因為什麼原因被刪除?

第一部:《金瓶梅》

《金瓶梅》,創作於明朝萬曆年間,作者為「蘭陵笑笑生」,目前作者的真實身份未知,該小說題材取自於《水滸傳》中武松殺嫂那一段,並以此展開,將龐大而瑣碎的現實生活一一寫清,展開了一個時代的廣闊圖景,把人世間最醜陋和骯髒的東西都擺上檯面,揭露社會中的黑暗現象。

魯迅先生看完《金瓶梅》後直接表示:「諸世情書中,《金瓶梅》最有名。」更有人認為,《紅樓夢》的創作都是以《金瓶梅》為基礎,所以早在明代,《金瓶梅》就成為世人爭相拜讀的名作,更是被譽為「四大奇書」之首,然而因為書中有露骨的性描寫,所以便遭到了刪除,如今流傳在市面上的《金瓶梅》,也是「淨化」過後的版本。

第二部:《儒林外史》

說到《儒林外史》,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範進中舉」的故事,範進為了入朝為官,耗費了大半輩子的精力,家裡窮到揭不開鍋,人人都看不起他,然而當54歲的範進成功考上舉人時,那些曾經看不起他的人,紛紛點頭哈腰,有錢的送錢,沒錢的連家裡的雞蛋都要送給範進,世間最醜陋的模樣,莫過於此。

除了老百姓們表現出來的虛偽醜陋,作者更想抨擊的是當年存在著巨大弊端的科舉制度以及清朝吏治的腐敗,《儒林外史》代表了中國古代諷刺小說的最高峰,但因為書裡的諷刺實在太明顯,統治者如何能允許它的存在?所以早在清朝時期,《儒林外史》就已經從名著行列被刪除。

第三部:《聊齋志異》

此書同樣創作於清朝時期,作者為文學家蒲松齡,《聊齋志異》全書約500個故事,大致能分為3個類型:愛情故事(比重最大)、抨擊科舉制度的故事、揭露統治階級的殘暴和對人民的壓迫。整體而言,《聊齋志異》中表現出來的精神,和《儒林外史》其實非常相似,只不過一個「借人」來說,一個「借妖」來說,具有豐富而深刻的思想精神,所以它被移出名著行列的原因也和《儒林外史》一樣,統治者不會讓這樣的書流傳於世間。

再說裡面的「愛情故事」,想必不少朋友都看過「寧採臣和聶小倩」、「小翠和元豐」、「嬰寧和子服」的故事,在這些故事裡,女主角無一例外都是妖怪,然而這些所謂的「妖怪」,卻往往比某些「真人君子」要可愛得多,而這種不被世人接受的「人妖之戀」,表現出了強烈的反封建禮教精神。與此同時,專家們認為這種「愛情」會影響孩子們的身心發展,所以自然要移除。

雖然以上3本書被移出了名著行列,但其實早在19世紀時,它們就被翻譯成英、德、日等幾十種外文譯本,在各國熱銷,甚至被載入各國的百科全書,享有極高的世界聲譽,筆者以為,時代在發展,人們的思想在進步,科舉制度也早就退出了歷史長河,難道這3部創世紀的名著還要遭到被移除的命運嗎?對此,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七大名著,另外三本為何被除名?其中一本位列明代四大奇書之首
    明清時期,中國的小說達到了高峰。我們現在所說的四大名著,其實都出自明清時期。然而,你不知道的,曾經的名著是七大名著。那麼,為什麼其餘的三本名著都被除名了呢?這其中又發生了怎樣曲折的故事呢?四大名著在中國,四大名著幾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而四大名著帶給人們的知識與情感,也如絲絲細雨,無窮無盡、無邊無際。在如今,四大名著被列為各級學校的必讀書目,不論是啟蒙中的孩子還是進入高等學府的學生,他們都沉浸在讀四大名著的文化氛圍之中。
  • 英國BBC推薦77部世界文學名著,中國上榜3部,魯迅小說位列其中
    這次世界名著的評選,一共涉及三十餘種語系,而作為歷史淵源極深的漢語文學作品,也在這場激烈的「競逐」中脫穎而出。我國的文學作品一共上榜三部,其中包括大型古典名著及近代覺醒文學代表的魯迅作品,那麼在這個名作輩出的排行榜上,都有哪些令人期待的名著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 我國原有六大名著,刪了兩部,這兩部還被拍成影視劇,名揚四海
    眾所周知,《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和《紅樓夢》等四大名著是中國文學史中的經典作品。此四部巨著都有著極高的文學水平和藝術成就,細緻的刻畫和所蘊含的深刻思想都為歷代讀者所稱道,可謂中國文學史上的四座偉大豐碑。
  • 又有颱風被除名!給颱風取新名字,你也可以~
    目前,中央氣象臺已開展「我給颱風起名字」活動~颱風還能被除名?今年我國颱風季都有啥特點?本期科普絕對乾貨滿滿——颱風為何被除名?颱風被除名早已不是第一次。颱風命名表使用以來,颱風委員會總計除名51個颱風名字,其中有43個是因為颱風造成嚴重的災害,每一個被除名的颱風都給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中國提供的颱風名字已經有三個名字被替代,分別是「海葵」替代「龍王」、「白鹿」替代「海燕」,「木蘭」替代「海馬」。
  • 我國原有六大名著,後刪減兩部,這兩部人人皆知,還被拍成電視劇
    我想應該不需要我再介紹,大家肯定是知道四大名著都是哪四本書的,畢竟這四本書是我們每個人從小就開始看的。這四本書能夠得到如此高的評價,那必然是有這個實力在的,書裡面暗含了很多人生哲理。後面還有《石頭記》、《聊齋志異》和《儒林外史》,這三本加上之前的三本就是我國原有的六大名著,只是後來刪減了兩部。被刪減的這兩部也是人人皆知的,甚至還被翻拍成了電視劇。
  • 建國初的六大名著為何變成四大名著?那兩部為何被刪除?
    說起四大名著,但凡是讀過一點書的人都是知道的,因為從小學開始,這個知識點就是必須要了解的。就算沒有讀過原著,根據四大名著翻拍的影視劇總是看過的。因為這四大名著流傳廣,影響深遠,所以基本上全國上下老老少少,對於四大名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耳熟能詳,有所了解的。
  • 山竹被除名?專家:事情沒那麼簡單
    原標題:聽說「山竹」要被除名?專家:事情沒那麼簡單人民網北京9月17日電(趙竹青施麟)「聽說颱風『山竹』要被除名?」「下一個名字還會是水果麼?」9月16日17時左右,氣勢洶洶的第22號颱風「山竹」在廣東省臺山沿岸登陸。深圳天氣微博更是@中央氣象臺,表示申請除名「山竹」。
  • 清代初已有「四大名著」,隨著紅樓問世,有三部「奇書」被清出局
    因為中國幾千年來,文學創作名篇數不勝數,文學大咖更是如雷貫耳。從晚明開始,馮夢龍就已經有四大奇書的提法了,他說的「四大奇書」是指《三國志》、《水滸傳》、《西遊記》以及《金瓶梅》,當時這四部書已經相當出名了,尤其是《金瓶梅》能榜上有名,也是令很多學者大跌眼鏡了。先不說其它三部,單說《金瓶梅》能入選,也不是沒有根據亂點鴛鴦譜的。
  • 《絕代雙驕》是部俗套的小說,為何還能躋身古龍中期四大名著?
    說到古龍的《絕代雙驕》,很多朋友不陌生,改編了多部影視劇,被譽為古龍中期的四大名著之一。其實這部小說講述的故事很俗套,也沒什麼懸疑反轉,為何能躋身古龍中期四大名著之一呢?今天我們來聊聊。就連完整性的故事都沒有,很多時候是虎頭蛇尾。光看開頭的話,確實很驚豔很吸引眼球,但讀著讀著就會發現,古龍根本沒法自圓其說。最後的最後,只能以爛尾收場。這個爛尾還很突然,突然到莫名其妙,丈二和尚。《絕代雙驕》雖然也是一部套路小說,但故事的完整性很高。光看開頭的話,就能猜到結局。故事是江楓和月奴引發的,兩人死後,兩兄弟被各自帶走,互不認識。
  • 七大名著為什麼變成四大名著,被刪掉的另三部作品是哪三部呢
    說起明清時期的小說,那就不得不提到現在人耳熟能詳的四大名著:《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這四本小說,在各自的領域,可以說是頂尖的存在,甚至在一定意義上來說,這四部著作代表了中國古代小說的最高水準,即使是現如今,也一直為人所津津樂道。可是你知道嗎?其實在更早以前,不止有四大名著,而是有七大名著。
  • 四大奇書、四大名著、六大名著這三位老弟到底是啥關係?
    其實不知道六大名著並不是什麼大驚小怪的事,因為六大名著這個概念被四大名著壓得太狠了。所以也就小眾到很多人都不知道。那麼六大名著具體是那六大名著呢?誒,咱們現在這裡買個關子,你們自己猜猜看。咱們呢先講講四大奇書。怎麼又冒出個四大奇書來,誒,這四大奇書可算得上是四大名著的爺爺輩兒了。
  • 你看銀票上面寫了啥
    看了電影的人應當會知道,造假幣的難度究竟有多大。不過在古代,各方面的技術都不先進,為何造假幣的人少之又少?上面寫的文字完全能解答這一疑惑。銀票最早出現在中國,這與印刷術和造紙術的發行有著密切的關係。隨著造紙術的普及,北宋初年,一些商人為了能夠方便攜帶,製造了「銀票鋪戶」。
  • 中國回贈義大利100倍口罩 上面寫了句英文名言老外熱淚盈眶寫了啥
    原標題:中國回贈義大利100倍口罩 上面寫了句英文名言老外熱淚盈眶寫了啥     上個月,日本向中國捐獻的物資上貼了一些古詩詞,如「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下面是義大利人在社交媒體上對中國企業的表白:     這個劇情是不是很熟悉?     中國給義大利捐口罩,上面寫了句英文名言,老外熱淚盈眶,寫了啥     這裡再簡單介紹下名言的作者--塞涅卡。
  • 《西遊記》中,菩提老祖為何趕走悟空?學者:你看生死簿上寫了啥
    《西遊記》也是我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開創了這片領域的先河,不得不說作者吳承恩的想像力簡直天馬行空,他能把世間莫須有的事情講述了極其逼真,令人止不住閱讀翻看。有人曾詳細統計過,《西遊記》中的人物有893個,並且他們都有各自的形象特點,可想而知,這需要作者強大的構思能力以及想像力才能完成這部曠世佳作。
  • 中國有四大奇書和四大名著,但是七大名著真的存在嗎?
    說實話,本來這個問題都不應該寫,但是不曉得從那一天開始,在網絡一些問答平臺上,有些人咋咋呼呼,煞有介事的告訴你一個驚天的秘密,你造嗎?原來四大名著是假的,真正的叫法應該是七大名著。一時間流量飛起,輿論譁然,當然這個輿論只限於一些喜歡獵奇,又不愛動腦的人。
  • 唐僧一拿出「通關文牒」,110餘國都不敢怠慢,李世民寫了啥?
    唐僧每到一國,都要請國王用印蓋章。回國後,唐僧還要拿著通關文牒向唐太宗交差。那麼,這份通關文牒到底寫的什麼內容呢?為何唐僧路過的上百個國家都不敢怠慢?接著便是說明他去的因由,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段話在最後,那便是:倘過西邦諸國,不滅善緣,照牒施行。就是說,唐僧是我大唐皇帝的玉帝,他要去西天取經。如果路過你們這些國家,好生招待,看見文牒就放他過去。
  • 《鎧甲勇士》第一部已12年,為何無法被超越?網友:你看都拍了啥
    《鎧甲勇士》第一部已12年,為何無法被超越?網友:你看都拍了啥 說到國內的特攝片,大家應該不知道幾部吧,但是鎧甲勇士相信許多的小夥伴都是知道的,鎧甲勇士已經有12年的時間了,不知道大家第一次看鎧甲勇士是什麼時候呢?
  • 大家都知道中國四大名著,那其他國家的呢?
    我是大家的好朋友,大堅果張老師,今天我和大家聊一聊世界各國四大名著的那些事。,其他另外兩部分別是《聊齋志異》和《儒林外史》,但是由於新中國剛剛成立時,人民出版社只是選取了其中的四部進行出版,沒有想到出版之後這四本名著深受好評,於是其他出版社也全都開始出版,漸漸地大家忘記了還有另外兩本書,六大名著也就變成了四大名著。
  • 追四大名著電視劇 年輕人為何喜歡扎堆在B站看老劇?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拍攝的四大名著電視劇近日在網站再度受到熱捧——  年輕人為何喜歡扎堆在B站看老劇?  ■本報記者 衛 中  B站(嗶哩嗶哩的簡稱)近日上架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拍攝的四大名著電視劇,受到用戶的熱捧,其中1994年版《三國演義》迄今為止的播放量已經超過1700萬。
  • 我國原有七大名著,現在是四大,被刪掉的三本去哪了?
    大家都知道古典長篇小說中的「四大名著」。「四大名著」是約定俗成的說法,這種說法的形成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四大名著」的前身是「四大奇書」。奇書的說法最先由明代文學家、史學家王世貞提出。這四書分別是《史記》《莊子》《水滸傳》《西廂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