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的衰落,亞洲被殖民時代的開始——達伽馬打通歐亞航線

2020-12-24 騰訊網

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早在漢朝時期,東西方就已經通過絲綢之路進行貿易溝通了,但是存在了千年之久的絲綢之路卻在明朝末年衰敗,其中個由,不管只是絲綢之路的衰落,更加是一個時代的崛起。

絲綢之路

一條是我們熟悉的絲綢之路,也就是陸路絲綢之路。由西安出發,經甘肅,新疆到達中亞撒馬爾罕,然後再到達西亞的德黑蘭(今伊朗境內),再到伊斯坦堡(土耳其境內),最後到達歐洲各國。

玉門關

另一條海上絲綢之路,由福建泉州出發,下南海,穿越馬六甲海峽達到印度,因為印度盛產香料和棉布,這些都是歐洲喜歡的商品。再由印度出發,然後有2條路線可供選擇:

一條是,過荷姆茲海峽到達波斯灣,然後由陸路穿過現在的伊拉克和敘利亞到達地中海,由地中海送往整個歐洲。

第二條是過曼德海峽,到達紅海,再轉由陸路運送到地中海,由地中海送往整個歐洲。

尋找東方帝國

但是不論是路上絲綢之路還是海上絲綢之路,由東方到西方需要穿過不少國家。陸路運輸的不可預測性太大,經過國家的政局,戰爭都會影響到貿易路線,每經過一個國家都需要繳納關稅。而商人是逐利的。

由於陸路路線,貨物都是由地中海然後再運往歐洲各國,這就導致地中海延安國家控制著整個東西方貿易,尤其是威尼斯商人。

在此背景下,為了直接獲得香料等物資。1497年7月8日受葡萄牙國王派遣,達伽馬率船從裡斯本出發,尋找通向印度的海上航路。艦隊共四艘小型船共計170多名水手。

當年11月22日通過好望角。

1498年3月,艦隊到達東非港口城市莫三比克,由於莫三比克內的人都是穆斯林,而艦隊所屬的葡萄牙是天主教國家,兩個教派是相互敵對的。因此達伽馬不敢輕易靠近港口,而是遠遠的停住。幾日後達伽馬決定使用武力奪取淡水,於是葡萄牙艦隊突然向守護水場的莫三比克人開炮,輕而易舉的佔領水場,獲得淡水。

之後的路線中,再蒙巴薩,馬林迪,葡萄牙艦隊仍然用相同的方式獲取資源。

在東非一路劫掠最後,葡萄牙船隊於4月24日從馬林迪啟航。

馬林迪的達伽馬登陸紀念柱

說到印度洋,10月末到次年的3月末刮東北風,即從南亞次大陸吹向東非方向,4月初到9月中旬,則刮相反的西南風,也就是風從東非吹向南亞次大陸方向。

當時的帆船能夠有效地利用季風進行遠洋航行。在吹東北風的10月末到次年3月末這一段時間,從南亞次大陸往東非方向航行,而在刮西南風的4月到9月中旬,則由東非航行至南亞次大陸。

但在6月到8月中旬的夏季,西南風過於猛烈,海上波濤洶湧,並不適於航行。在此前後的4月、5月、8月中旬到9月中旬,則是東非至南亞次大陸的最佳航海季節。希望大家還能記起,達·伽馬船隊從馬林迪起航赴印度就是在4月中下旬。

利用印度洋海上只有每年上半年才特有的西南季風,直撲印度海岸。終於在1498年的5月20日抵達了印度西南海岸最強大的港口城市卡利卡特。而該港口正好是半個多世紀以前,中國著名航海家鄭和所經過和停泊的地方。

在之後的三個月裡,葡萄牙艦隊在印度購買貨物裝船,拜見當地國王,被準許可以進行通商。

1498年的8月29日,達·伽馬在留下少數幾名聯絡人在當地建立他們在印度地區的第一個商站後,就帶著船隊匆匆起航回國了。

返航時就沒有那麼幸運,許多水手死於途中,最後只剩下2條船和不到一半的水手。1499年7月10日,「貝裡奧」號回到葡萄牙。達伽馬的兄長由於中途生病無法前行,達伽馬的旗艦則在1499年9月9日才抵達裡斯本。

達伽馬開闢的新航線路線

當時的歐洲,胡椒,香料的需求非常大,但歐洲卻不產出此物,只能依賴東方進口,而印度盛產的香料,棉布等都是歐洲國家需求量極大的商品。至此達伽馬第一次航線完成,葡萄牙因此賺了個盆滿缽滿。就此打通了歐洲前往印度的海上航線。

從此之後東南亞的各種商品通過這一條新航線源源不斷的運往歐洲各國。

這也標誌著威尼斯商人由此走向衰敗。歐洲的經濟中心開始由地中海沿岸諸國向西歐西北歐的大西洋諸國轉變。

歐亞大陸之間的大航海時代就此開啟。

相關焦點

  • 達伽馬的野心:金子和基督徒
    (想了解更多麥哲倫的故事,可穿越到1520年11月28日的麥哲倫海峽) 這些新航線的發現,讓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一位非常著名的歷史作家,曾經把達伽馬發現亞洲航線的故事命名為「最後的十字軍東徵」,因為達伽馬實際上完成了當初十字軍東徵沒有完成的任務:他們開啟了基督教國家掌控全世界的新時代。
  • 大航海時代丨達伽馬穿越好望角開啟海上絲綢之路,鄭和本應更早
    藉此機會,我們開始講述大航海時代的故事。— 配合本期節目閱讀文章 —01 人類文明史分界點 大航海時代 2019年11月22日,正好是葡萄牙航海家達迦馬穿越好望角的522周年紀念日。在1497年的11月22日,他帶領的船隊穿越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找到了一條從歐洲大陸出發,從海上繞過非洲大陸,進入到印度洋,最後抵達東方的航線,那是整個大航海時代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瞬間。我們就結合這樣一個時間點,來講一部分大航海時代。為什麼要說」一部分」?
  • 大航海時代同期,還有一個太平洋絲綢之路!
    「海上絲綢之路」與「陸上絲綢之路」同為國家行動,是以「和合文化」為特色的外交活動。古代中國通過「絲綢之路」傳播文明,與周邊政權和平共處,建立友誼。其實在晚明同時的大航海時代,還有一個以運銷中國商品為主的太平洋絲綢之路。
  • 大航海時代達伽馬遠航亞洲,靠無知和宗教狂熱支撐
    之所以「黑暗」,因為伊斯蘭教勢力總的來說壓制著基督教勢力;而之所以「光輝」,則因為歐洲的基督徒第一次繞過中東和北非的穆斯林世界,直接與富裕的東方接觸,從此開始殖民時代的原始資本積累。「作為一個英國人,我很想搞清楚歐洲究竟做了什麼,雙方過去都做了什麼,那時候大家是如何看待彼此的。這是我寫這本書的重要原因。」
  • 哥倫布發現美洲丨新航線的開闢為何讓人類文明進入全球性的交往?
    在大航海時代,西方資本主義開始萌芽,西歐國家希望直接與東方進行貿易往來促使哥倫布發現了美洲,也正是因為美洲被發現,才開闢了世界航線與全球人類的交往共同發展道路。哥倫布西航打開海上航線為人類在國際交往上開闢新渠道,改變了只能依賴陸地的局面。海洋減少了阻礙交往的人為因素,提高了交往的安全性,整個歐洲迎來了大航海時代。
  • 美國的衰落是西方大航海時代掠奪文明的終結!
    一場疫情把美國拔得連遮羞布都沒有了,在很多人看來美國的衰落是民主政治體制失敗;其實美國根本不是什麼民主體制國家,他不過是西方大航海時代掠奪文明的繼承者,如今這個掠奪文明經歷幾個世紀的輝煌後終究走向了滅亡,而美國就最後的苟延殘喘,衰落是發展必然的結果。
  • 古絲綢之路的概括,淺析對「一帶一路」的啟發
    於是在東漢建國後,經過多次的改革,國力日趨雄厚,漢武帝便決定打通絲綢之路,派竇固率領軍隊北擊匈奴。此時,班超為了報效國家,也毅然投筆從戎,跟隨著竇固出徵。班超因為生性勇猛,膽識過人,在抗擊匈奴的過程中屢建奇功。駐守邊關多年,多次擊退匈奴,並陸續平定了少數民族的入侵,掃清了邊境之患。
  • 漲海聲中萬國商:海上絲綢之路為何在宋朝達到鼎盛?
    導語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是近年官方民間和世界各國關注的熱點。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發展於魏晉,繁榮於隋唐,鼎盛於宋元,衰落於明清,深刻影響了中國乃至世界經濟文化的歷史走向。隋唐時期的長久統一,直接促進了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特別是唐朝中期以後,受國內外因素影響,陸上絲綢之路衰落,而造船、航海技術的發展,使得海上絲綢之路取而代之,成為對外經濟貿易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
  • 英國的「海陸變遷」:海上殖民貿易翻開資產階級「上位」的新篇章
    此外,當時歐洲興起地圓說,歐洲著名的航海家麥哲倫、哥倫布、達伽馬等便為證實"地圓說"曾幾次航海,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達伽馬開闢亞洲與歐洲之間最短的航線,麥哲倫成功證實"地圓說"。1453年,奧斯曼帝國控制了歐洲與亞洲唯一的交易點——地中海,壟斷了從亞洲帶來的商品,歐洲人又對亞洲的瓷器,香料十分痴迷,於是導致歐洲新航路的開闢。
  • 「亞洲醫學周」打通醫學「絲綢之路」!今天各國醫療大咖雲聚這個...
    本周末,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主辦的第三屆「亞洲醫學創新與發展論壇」舉行。中山醫院副院長顧建英透露,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亞洲醫學周交流平臺和「一帶一路」腫瘤防治聯盟對國際抗疫工作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 史料詳細記載,張騫出使西域兩次,把絲綢之路打通了
    史料詳細記載,張騫出使西域兩次,把絲綢之路打通了 2020-12-12 00:00
  • 大航海時代︱中國人錯過的不是大航海,而是對當時世界的理解
    (歐洲有不少人覺得金銀是財富之本,拿去換一些古怪的亞洲貨,是讓亞洲人賺了便宜。)十九世紀葡萄牙畫家Veloso Salgado筆下,初到印度的達伽馬晉見古裡王的情景。達伽馬對古裡王吹噓葡萄牙金銀多的是,但是船上卻只帶著一些不起眼的物品,讓印度人心生狐疑遠洋印度航道的開通在西方歷史上意義非凡,歐洲從此可以直接進口亞洲的貨品。
  • 歐亞大陸「中間地帶」哥薩克人的興起和衰落
    大約在14世紀,從蒙古帝國分裂出來的金帳汗國,又衰落分化成大大小小的汗國,分布在北亞、中亞和東歐的廣大地區,包括較活躍的貿易中心(克裡米亞汗國,喀山汗國)和經濟較弱的草原和森林地區(伏爾加草原的諾蓋汗國,西伯利亞的庫楚汗國)。
  • 為什麼是歐洲開啟了大航海時代?這給中國造成了什麼影響?
    探索時代的開始,是由於商業貿易上急迫需求的刺激。最初的遠洋航行,是為了尋找從西歐前往亞洲的海路航線,以帶回東方的香料。因為,從陸路到達亞洲的路程十分遙遠,商隊必須穿越亞洲的多個地區;而當時歐洲同亞洲的貿易已被威尼斯和熱那亞等地的義大利商人壟斷。
  • 達伽馬
    達伽馬
  • 「齊魯號」開啟歐亞班列貨物進出口雙核時代
    據齊魯網5月18日消息,「齊魯號「歐亞班列董家貨運集結中心首班順利開行,標誌著「齊魯號」歐亞班列在濟南市的運營,由「單核時代」正式邁入濟南南站和董家鎮站共同發運的「雙核時代」。雙核是指在一個處理器上集成兩個核心,用來提高處理器的運算效率,顯而易見,董家鎮站就是歐亞班列這顆國產「處理器」上的第二顆強勁的內核,筆者了解到,這顆雙核處理器將班列組織能力由過去的每日1班提升至每日3班以上,運量、口岸服務功能也將大幅提升,提高了進出口貨物的效率,可以吸引更多優質貨源向濟南集結,有力推動濟南區域性物流中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