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唐奇奇,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唐奇奇生活說。
開馬絆,斷馬鎖是出馬仙家立堂口的最後一道程序。相信很多出馬弟子都聽說過開馬絆一詞,但是對其中的意義可能不甚了解。
那什麼是開馬絆,斷馬鎖呢?為什麼要開馬拌?開馬絆有沒有實際意義呢?今天就給大家講一下開馬絆和斷馬鎖的說法。
開馬拌有多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
開馬拌,剁馬鎖,是老仙出馬後要做的一個儀式,馬拌馬鎖,簡單的說就是老仙下山看事看病的一道關,一道屏障。立堂口,拜七星(拜過天,拜過鬥,拜各位「領導」),然後,師傅將堂口兵馬的絆馬鎖給斷開,從此查事斷事辦事再無羈絆,通行無阻。簡單的說,就是不開馬絆的堂口看事不準或者看不透,只有開馬絆後仙家看事才能看準透。
第二種說法:
開馬絆的意義相當於給車辦通行證,給人辦護照。舉個例子,你在家附近有很多認識的人,很有面子,沒有你擺平不了的事,但是你去外地就不好使了,仙家也一樣,沒開過馬絆,沒斷過馬鎖,就缺少手續,仙家辦事受到就會受到限制,所以通過開馬絆向上方取得通行證或護照,日後仙家在大範圍、廣區域辦事的過程中才沒有阻攔,暢通無阻。
第三種說法:
立完堂口後過一段時間,如果堂口真的能看事看病辦事,而且做的功德越來越好,才要師傅給開馬拌,就類似於弟子的能力和德行達到了出師的要求,師傅可以給弟子辦出師儀式了,開完馬拌,即出師儀式辦完,也標誌著弟子吸收完出堂師傅的經驗可以獨立出馬辦事了。
都知道拜七星、開馬絆和斷馬鎖是出馬仙家立堂的程序,是從老輩流傳下來的。唱詞和做法傳承至今還是相對比較清晰的,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異議。只是,拜七星也好,開馬絆和斷馬鎖也好,到底有沒有準確的說法,到底有沒有實際的意義,還是只是一種禮儀儀式和形式,對於現在的出馬弟子來說,異議和疑義還是有的。
首先,對於第一種說法,也有堂口並沒有辦理開馬拌、斷馬鎖的,看事辦事也挺好,並沒有影響。當然,如果出馬弟子覺得沒有辦理完整個流程心裡沒底,沒有自信,會影響到看事的效果,看不透也是有可能的。
對於第二種說法,個人感覺還有些道理。唱詞裡也是這麼唱的:
老仙家——
開開馬絆剁馬鎖,東西去走八方挪,
四面八方能做活,弟馬香火多又多。
老仙家——
開開馬絆剁馬鎖,南北去走八方顛,
四面八方神威顯,這回沒人把你攔。
……
當然了,這些所謂的通行證也好,護照也好,香客們也看不見,如何證明你有通行證他沒通行證呢?其實,誰也證明不了。再者,如果只在本地看事辦事,通行證、護照啥的也用不到。
對於第三種說法呢,個人覺得也說得通。但第三種說法裡有一個特別的意義,就是出堂師傅給出馬弟子立完堂口後有經驗的傳授和德行的傳承,弟子的堂口能看事了,能做善事積功德了,師傅會給弟子辦理出師儀式,即開馬拌、斷馬鎖。
社會發展到現在,物在變,人的思想在變,相對於現代,老輩對於規矩、禮儀和儀式是特別重視和崇尚的,我想,拜七星,開馬絆和斷馬鎖也許是老仙家認可的一種禮儀形式,就像經商開業,總要請到各路大神,親朋好友來剪個彩、吃個酒。打好招呼,心裡安穩,也許並無實際用途,更與仙家能力扯不上關係!
不管怎樣,聽從於自己仙家安排,自己仙家喜歡,那就辦理。如果仙家沒有要求,我想應該也不是非辦理不可。當然,如果弟子覺得不辦理,自己心裡沒底,看事不自信,把程序走完整也挺好,畢竟,禮多人不怪,禮儀也好,儀式也好也需要敬畏。只是,如果辦堂口一套程序下來,花費不菲,那就值得商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