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來帶大家講講這個現象級的電影—《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今天我跟大家只談現象不談劇情,因為我真的不忍心去劇透這部電影。好了,廢話少說,我們來說說《復聯四》這部電影的現象。還記得在電影首映的時候,零點IMAX場居然除了脖子疼的座位意外全場爆滿。作為我所在的這種四線城市竟然要120塊錢一張。
還記得零點場《復聯4》以189億的數據破了紀錄。首日排片率高達833%,周末兩日的排片率更是達到了90%以上。首日票房721億破紀錄,也就是說從首映的一周開始,基本上所有電影院的3D屏幕全部都是《復聯四》。
而且這一現象也是必然沒有任何人對此有所懷疑,早在電影沒上線前就有所預兆。那時所有電影在《復聯4》上映前兩個星期就開始迴避。當時的影院除了《復聯4》基本沒有任何高成本大片。任何人都不想去跟《復聯四》正面碰撞。對於這一成功,每個陪伴漫威一起走過來的粉絲都毫不奇怪。成功是沒有意外的,是應該的,是沒有懸念的。
為什麼漫威會獲得如此的成功?
因為他真的值得!世界上最頂尖的電影製作公司耗時11年,搭載著幾十年漫畫內容的積累,將會在《復聯四》給他美好而漫長的旅行畫上一個句號。你能給我一個不成功的理由嗎?
知道了他成功的必然那我們接下來談談三點:
1:電影好看麼?2:漫威的成功可以複製麼?3:我不看漫威我落後了麼?
作為一名資深的漫威電影愛好者來說。我追了漫威7年,而漫威長達十一年的醞釀與鋪墊將在這裡收尾。對我來說,羅素兄弟就算是擺十幾個板凳,讓所有熟悉的演員坐成一個圓聊三個小時的天,以話療的方式完結這個劇情,我都毫無疑問的會去買票觀看。當然事後會罵就是了。
所以這裡的發言必然是帶有主觀色彩的。電影好不好看,個人感覺是所有漫威電影裡面的最好看的,復仇者聯盟中每個人我都看著很順眼。羅素兄弟的導演水平跟之前幾部漫威一對比。
同行襯託你才知道還是羅素兄弟厲害。無論是文戲還是武戲,無論是嚴肅還是搞笑,可以說都是英雄電影裡面獨一檔的存在,有太多驚豔的場景。放在別人電影裡面就是慢鏡頭拉滿,生怕你看不清楚這個鏡頭很牛批。而在這部電影裡面可以說是一閃而過。而且非常了解觀眾那些有意思的梗。同樣也都放進了電影中去。
關於超級英雄的塑造也是相當到位
每個英雄還是記憶中的那個模樣,有血有肉,有自己高於凡人的覺悟也有屬於自己的執念。再加上十一年滿滿的回憶。各種熟悉的場景熟悉的臺詞。可以說這次真的是集大成之作。漫威拿出了自己最大的誠意。
說一點兒很多人可能無法理解的個人感受就是。整部電影三個小時多一點已經很長了。給我最多的感受卻是好怕他演完。如果說滿分十分的話我一定給9.5分。扣分原因由於劇透這裡就不說了。
這部電影我強烈推薦給每個知道漫威的人。因為是電影而且是屬於超級英雄類型的商業電影。《復聯4》這部電影除了大量的資金以外。還有世界最頂尖的電影工業力量十一年不計餘力的付出。諸多一流演員十一年的不懈堅持。眾多一流導演燃燒自已多年的才華。這一切的一切都備齊了,然而斯坦李老爺子已經離去了。
我並不喜歡那種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吹法。我始終相信人類是在進步的,作品也是如此。時間會帶走很多東西,然而也會給予人們很多。我相信人類歷史上肯定還會有另外一個漫威神話。只可惜這一代觀眾們的情懷,無法再醞釀另一個十一年了。我們這一代的追逐在此就算是告一段落了。之後就算有也是另一批人的復仇者聯盟了。電影的成功是可複製的。但是這一代觀眾的情懷卻不可複製。
以後漫威的超級英雄我還會看,只是熱情少了幾分。人生真的是一個很悲傷的故事。因為它真的太忙太短了。如果人不用如此慌忙地疲於奔命。如果人能活兩百餘年。那十來年的歲月又算得了什麼呢。希望大家至死都是少年。
雖然當時滿屏幕都是《復聯四》,幾乎所有媒體平臺都在討論《復聯四》。但客觀地說《復聯四》再怎麼牛批,他也只是電影。漫威再怎麼逆天,他的起源也就是漫畫。不看一部電影。不知道一個漫畫。並沒有什麼out不out的。對於這種鋪天蓋地的勢頭。或許部分小夥伴會覺得有點討厭。這也是合乎情理的。
那些不看漫威的小夥伴。請理解一下。那些稍微有點狂熱的漫威粉絲。畢竟十一年的長跑來到了一個結尾。很多人女朋友都換了好幾個了。但是漫威一直都在陪他。在一個旁人的角度你可能會覺得他們戲多。你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畢業季同學們的最後一次相聚。他們很喧譁你也不了解他們之間的情誼。
而最後我要對漫威粉絲說一句話,畢竟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有的人覺得《復聯四》好。就有的人覺得《復聯四》配不上這個十一年旅行的句號。內戰是在所難免的,只要不誤傷他人就好。
(聲明: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