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考上大學二本屬於現在是什麼水平?

2020-12-15 騰訊網

網友一:

80年代,全國能有多少個大學?那時候沒有,211,985。那時候高考難度,是非常變態。高中只有2年,上完課複習都來不及,就去高考。我父親是89年參加高考。

那時候文憑含金量是今日所不能比。別小看那時候大學文憑,現在什麼985,也是無法匹敵的。考了大學,成績還可以,就可以去大學當老師。

過去讀完初中成績不錯的,可以去當小學老師。讀完高中可以去初中當老師。初中成績最好去上中專。一個大鄉鎮,經常出現,中考沒有人考上師範中專。中考就有大量的人復讀。不是什麼阿貓阿狗可以上初中,中考很多人連中考資格都沒有。一個學校就選30個人去參加。

網友二:

80年代大學畢業生都是人中龍鳳。起點遠超於現在清華北大。80年代中專生就包分配副鄉長。到公司應聘都是大領導接見。考公務員那就不說了。還有那個年代很多起點大專生,後來當了將軍教授。

總之,那個年代是大浪淘金的年代。那個年代,大學文憑可以走天下。都寫的一手好字,智力較高。

真實情況,那個年代大學生,是無法用於現在這個文憑爆炸年代,來區分水平。無法做出水平之分。你考了博士都不一定如過去大學生。

網友三:

時代不同,沒可比性,如果硬要比較,那就只能從個人素質,能力,知識水平上比較。那時的大學等級沒現在這樣嚴格,重點,普本,專科分差不大(一般只有20多分)。參加高考不是人人都去的,好中學有50%左右,絕大多數中學就20-30%的名額參考,預選線一般以縣劃定,一多半的人參加不了考試。那時能考上重點的,放現在至少是考985中的C9高校,個人能力及知識水平超出現在boss,能考上普本的,強於現在的985及研究生,能上專科的,強於現在的211,能上中專線的,強於現在的一本。所以,現在的大學生可以掂量掂量自己的水平,這也是好企業為啥只要985,211學生的原因。

網友四:

當年全國大學本科不到二百所,中專也是不到二百。這就是當時的基本情況,不是很精確。80年後迅速擴招,錄取率逐漸上升,因為77年招生時,好多大學都招有三年制的「師資班」,三年後留校當老師,而恢復招生後的學校也開始重建了教室和校舍,增添了儀器設備。此後穩定了幾年,然後又迅速擴招。

當時都按城市戶口,幹部身份分配工作。當時一般工人工資按行業不同大約為30元到45元上下。那時研究生極少,大約為本科生畢業的5%左右。如果要拿文憑含金量比,本人認為只能用升學率比較客觀。大概那時的本科可以和現在的研究生同等,大專中專和現在一本以上平齊向上。

網友五:

我是1981年高中應屆畢業參加高考的,當時是學制是九年制,高二是大家基本都是15~17歲之間,參加正式高考前有預考,這種預考大約要篩掉30%的考生,預考沒有過關的直接打起背包回家,不再參加後續的學習和考試。

記得當時全國統一命題考試、統一錄取分數線,沒有地域區別,1981年的分數線是408分,我當時的分數是422。那時的高考確可以稱得上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那時的大學生也是稀缺資源,在社會上是很吃香的。一個農家出一個大學生,不亞於「範進中舉」。

相關焦點

  • 公安部直屬的三所二本警校,錄取分數線不高,考上就是鐵飯碗
    家長和孩子們都希望選擇一個好的大學,選擇一個好的專業。這樣在畢業以後就比較好找工作了。但是現在的社會競爭壓力特別的大,不管你是名校畢業還是普通院校畢業,如果在工作後不努力的話肯定會被淘汰。但是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三所公安部直屬的三所二本警校,錄取分數線不是很高,考上就是鐵飯碗。
  • 國內最低調的1所大學,校名帶中央卻是二本招生,考上就是公務員
    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教育水平也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國內出現了不少優秀的高校。這些高校為了能夠進一步提升自身實力和知名度,往往會申請改名字,而且也都願意在校名當中加上國字號。在大多數人看來,如果說是大學校名當中帶有國字號,那麼學校的實力肯定很強,起碼也得是211大學或者是雙一流大學。事實上並不是如此,有些大學雖然冠名國號,但卻只是二本大學,下面我們要介紹的就是這樣一所大學。這所大學在國內來說比較低調,雖然說校名帶有中央二字,不過卻是二本招生,好在考上就能成為公務員。
  • 國內最「低調」的1所二本大學,直屬國家司法部,考上就是公務員
    在我國有許多知名的大學,但是也有許多實體很強卻很「低調」的大學。雖說知名度不如985、211這些大學,但是,每年的畢業生大多數都是公務員。中央司法警官學院,國內最「低調」的1所二本大學,直屬於國家司法部,考上就是公務員。
  • 上世紀80年代的5塊錢,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上世紀80年代對於許多國人而言,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年代。那個時候,剛改革開放不久,國有經濟正在轉型,人們開始追求時髦,也開始熱衷於文學。興起的錄音機、喇叭褲、自行車,都是那個年代裡最具有潮流的時尚。也有人認為,80年代是一個充滿英雄主義、浪漫主義、理想主義的年代。
  • 湖北二本大學排名(按錄取分數線)
    (文科)2020年湖北二本公辦大學文科錄取分數線,收分最高的5所大學是:湖北警官學院、湖北師範大學、江漢大學、湖北第二師範學院、武漢體育學院,2020年它們的投檔最低分在507~530分,位次在12850~19035名之間,屬於湖北最難考上的二本大學。
  • 廣東實力很強的3所二本大學,錄取分數不高,考上畢業工作不用愁
    大學對於很多學生來講,就是進入社會的一個跳板,一個好的大學可以幫助學生很好的提升個人的能力和水平,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學生總是爭先恐後地搶著進入一所好的大學。可可在平時的時候在班級的排名一般都是前十,所以進入一個一本院校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 一本、二本、三本這些大學有什麼差別,很多高考生都不清楚
    一本、二本、三本大學有什麼區別?在上大學之前,這些大學給我們的印象應該是一本比較難考,二本比較大眾,三本花費有點高,後來上了大學,畢業後,終於慢慢地理解了一本、二本、三本,學歷沒有差別,但在其他方面有很大區別。第一:學歷沒有差別。
  • 武磊要是穿越到上世紀80、90年代,能否超越馬拉度納?
    武磊要是穿越到上世紀80、90年代,能否超越馬拉度納?這是一個網絡問答題,我的看法與眾人還是有些不同的,因為我相信事物的發展規律,馬拉度納只是他那個時代的王者, 放到現在不一定有多強,就好比當年的諾基亞手機也是手機中的王者,放到現在不如隨便一款山寨機功能多,用處大。
  • 【日本留學芝士點】你能考上什麼大學?國內水平pk日本水平!
    疫情現在還未完全消除,日本機場的核酸檢測中心,預計在9月建設完成,首批開放商務人士通道,後續有望在10月開通留學生的通道,之後才是旅遊通道。 儘管如此,在眾多大學中,撇開中日大學入學難度,就大學教育水平與世界排名來看,維波君認為:
  • 教育部通知:這3所私立院校將升級為公辦二本,考上的學生賺到了
    不過,我國在大學的體系上也是分本科和專科的,這一點相信大家也都懂,不過本科還會被分為一本、二本、三本,這些本科在學費的收取制度和教學質量和水平上也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1、新疆科技學院 新疆科技學院在升為公辦二本前叫新疆財經大學商務學院,是一所民辦的院校,在成功被教育部批准為公辦二本後更名。
  • 這所二本高校沒啥名氣,卻有一個羨煞旁人的好處:容易考上公務員
    但普通二本也並非沒有好學校,如果學生能選到非常適合自己的學校,未來也是一路輝煌。對於那些想考公務員的學生而言,填志願時選擇一個適合考公的專業會在考試時更具競爭力。其實,大學裡不僅有適合考公的專業,還有適合考公的大學。
  • 葉羅麗測試:選一款公主筆袋,測你未來能考上什麼大學?
    葉羅麗測試:選一款公主筆袋,測你未來能考上什麼大學?你是一個不錯的孩子,你會在大學或高中畢業和你喜歡的那個人在一起。所以你不是一個死讀書的孩子,加油,你的前途就靠你自己去努力了。B:選這一款筆袋的你,你未來會考上二本,如果你夠努力,你會是班上的一匹黑馬,會進軍班上前幾名,考上一本的,但是這個希望不大,你的正常水平還是可以考上二本的,你從小就是班上中上水平,可能你曾經在學習上輝煌過,但是大多數的你都是中上水平,因為你是一個沒有定力的人,你喜歡玩遊戲和看小說,這些事情就超過了你的學習。C:你的未來高考會考上三本。
  • 農村孩子考上了二本有前途嗎?畢業後能做什麼工作?工資高嗎?
    但是也有同學至今沒能拿到心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高考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是改變我們命運的一次機會,將決定未來的道路,分數的高低也預示著以後發展的道路不同。現在的社會競爭是異常殘酷的,很多知名大公司、大企業在招聘的時候,直接把學歷卡死了,雖然你的能力十分突出,但是你沒有學歷這一硬性條件,你連參加面試的機會都沒有,可想而知,學歷有多麼重要。
  • 北京最「神秘」的二本學校,考上需政審,畢業不愁就業!
    北京不僅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而且還是我國的教育中心,這裡著名頂尖學府雲集,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等,這些都是家喻戶曉的高等學府,好的大學能夠給你提供好的平臺,好的學習資源,所以無數的高三學子都希望自己能考上北京市的任何一所大學,並且在高考志願填報的時候,幾乎都會對北京市每所學校了解得一清二楚
  • 比二本容易考上的5所211大學,今年高考還會斷檔嗎?反過來考慮
    參照往年的錄取分數和位次,對應的自己的高考排名,再結合其他的顧慮,最終做出自己的選擇,而985、211雙一流大學則是所有考生內心所青睞的。那麼是否所有的雙一流高校錄取分都會高於雙非大學呢?答案是否定的,不僅如此,不少中下遊的211大學在很多省份的錄取分數線要低於許多東部普通一本,甚至比某些二本學校分數還要低。
  • 現在的月薪5000元,等於80年代的多少錢,答案有些出乎意料
    而且到了現在,很多人都說自己的家庭支出一個月要好幾千元,而現在一般普通工薪階層的每月工資大概也就5000元左右,那5000元在80年代的價格水平上,又算什麼呢?人們通常無法猜測答案。這5000塊錢相當於80塊錢?如今我們的生活中,基本上已經很少見到一毛兩毛的硬幣了,很多時候商家在賣東西時,如果有一兩毛,就會直接把它抹掉。
  • 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的確良面料最閃亮輝煌的時期
    如果你知道的確良是怎麼回事,並且以有一件的確良產品感到驕傲和自豪,說明你至少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如果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後出生的人只能聽別人說或者從各種媒體上追尋的確良當時的輝煌了。1941年英國人首次人工合成出,1953年美國首先建廠大規模生產這種可作為衣物面料的產品,這種合成化工纖維面料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在中國得到人們的追捧,成為那時最時髦的服裝面料。
  • 高中生沒考上大學的概率有多低?但考上大學不代表一切
    在過去,一個家庭中有人考上了大學是要宴請賓朋請客慶祝的。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相比較於考上大學,考不上大學才是一件稀罕事兒。高中生沒考上大學的概率到底有多大?但是在每一年的大學應屆畢業生中,的確能有一部分人能憑藉著本科學歷找到讓人眼饞的工作。他們憑藉的是什麼?他們憑藉的自身的含金量和核心競爭力。什麼才是在現在社會上的核心競爭力?
  • 現在的月薪5000元,相當於80年代的多少錢?答案有些出乎意料
    與現在相比,相信跨過八九十年代的人感觸最深。80年代是一個值得懷念的時代。似乎那個時代的人沒有煩惱和煩惱,過著幸福的生活。每個人都懷念在那時候,那時候我們能以四五十元的工資養家。現在,我們一個月只能花四五千元只夠自己花,用來養家就有點勉強。那麼現在每月5000元的工資在當時算是什麼水平呢?
  • 萬元戶: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一萬元,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現在的70、80後也許還記得在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人們對當時最早的一批富起來的人有一個形象的稱呼,那就是「萬元戶」。哪麼當時第一位「萬元戶」是誰?「萬元戶」這個形象的稱呼又是從什麼時候在當時的社會上傳開的?那時候的萬元戶對於當時的普通人是什麼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