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的早櫻,近日開了。
不少人看著看著,
卻說「有一種想哭的衝動」。
久違了,櫻花!
當古樸的建築遇見浪漫的粉色,
武漢大學就成了這座城市最美的存在!
圖@武漢大學 花開了 空蕩的校園還在等著她的學子歸來
在2月末,
當我們穿越悲歡離合,
因為一樹早櫻而淚目時,
便明了,
櫻花早已不單是裝點春天的背景。
入心入夢入魂,
她之於武漢,之於我們,
到底意味著什麼?
NO.1
櫻花,印著一個約定。
憶往昔,每逢初春櫻如雪,
各路遊客紛紛來赴花事之約。
也多虧昔日回憶裡裝滿的一簇簇粉紅,
給我們戰「疫」逆行底氣。
一位網友寫道,
我懷念的是,
當櫻花以秒速5釐米的飛墜,
輕吻武大的鬥拱翹簷,
八方人海也以一日千裡的潮漲,
向武漢聚攏。
以後不會抱怨堵車了,因為那才是繁華大道;
也不吐槽人山人海了,因為這才叫國泰民安。
圖/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
圖/開滿櫻花的武漢大學 位於東湖湖畔 攝影師@Eterlaine張煒
圖/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
圖/東湖櫻花園 攝影師@盧小沫
NO.2
櫻花,藏著一份想念,
是夢回千百遍的眷戀。
夢裡,花落知多少。
夢醒,把欄杆拍遍。
心意,如花瓣般散布天涯的同窗一樣,
一位武大學子在等候回珈(家)時表白,
與櫻花有關的日子,
「那是我們最好的年華,
我心底最眷戀的時光。」
五年了,
他相冊裡儘是拍不膩的珞櫻。
圖/武漢大學學生田春雨 拍攝於2019年春武漢大學
NO.3
櫻花,蘊著一種力量。
花朵嬌弱,花時不長,
她卻以盎然生機和無限美好,
擠佔我們的心房,
不給恐懼、失望和悲傷可乘之隙,
喚我們向陽而行,不怠不懼不棄。
我們同心戰「疫」的努力,
正在逐步顯現出成效。
至暗時刻,也不曾放棄相信的,
是寫在《武漢伢》末尾的這段話:
「明媚的陽光終會照亮這片土地。
櫻花會再次盛開,
過早的人們依舊吃著熱乾麵,
街道會再次人聲鼎沸,
我們會摘下口罩,
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見想見的人。」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圖1-2 漢口江灘櫻花 圖3 漢口西北湖綠化廣場櫻花 出自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
圖/晴川假日酒店 江畔賞花 可眺望長江大橋和黃鶴樓風景 出自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
NO.4
櫻花,含著一個心願。
這一個多月來,
不知多少人許下了
去武漢看櫻花的心願。
這一次,
我們的詩與遠方,星辰與大海,
在面朝武漢的方向。
「我是一名教師,平時喜歡看書、旅遊,寒假前我規劃了幾個旅遊目的地,第一個就是武漢,我想去東湖看看。為了這次出行,我還專門買了一件紅色毛衣,畢竟要過年了,紅色顯得喜慶。可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這次旅行擱淺,毛衣一直在袋子裡,過年都未曾拿出來。
我想等我們戰勝疫情那天再穿,而武漢也將是我2020年旅行的第一站。
加油,武漢!等到櫻花爛漫,我們相約東湖,不見不散! 」
天津網友 @王秀娟
NO.5
櫻花,釀著一個信念。
櫻花入魂,爛漫不休。
我們生來就是為了——
打造一方「世外櫻源」,
為自己,為愛的人和愛著的這片土地。
武漢有一名外賣小哥,
工作時也常拍一拍沿途風景。
疫情暴發後大家都戴上了口罩,
他沒有停下工作,也沒放下相機,
而是記錄下武漢令人動容的一幕幕。
「武漢人不會輸,
春天來了,櫻花就要開了,
一切都會好起來」。
圖/東湖夜櫻 長江日報 賈代騰飛(上圖)陳亮(下圖)
圖/東湖夜櫻 photo by Agosto、何小白 出自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
NO.6
櫻花,結著一個夢。
在戰「疫」的疲倦與擔憂中,
告別不忍回首的2月,
願夢裡的所求所念所想,
在盛春早日照進現實。
浙江援鄂醫療隊的一位護士,
沒有告訴記者她有多辛苦,
而是分享了一個令她笑著醒來的夢,
「昨晚夢到我們一群人,
坐在敞開的列車裡,
開過一片櫻花園,
看到一群人拿著帽子絲巾,
正在那裡歡呼雀躍……」
春日櫻語 · 東湖櫻園 攝影/谷一鳴 出自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
當下所求,
不過是久別重逢的櫻,
別來無恙的你,喧鬧如初的城。
似乎從來沒有一個春天,
如此令人翹首以盼。
我們等——花開得勝!
(點擊圖片,查看活動詳細信息)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在共青團中央部署開展「同舟共濟、青春偕進」關愛幫扶受新冠肺炎疫情直接影響的青少年特別行動的整體框架下,中國青基會聯合33家省級青基會共同開展「抗擊疫情、希望同行」——希望工程關愛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子女特別行動,向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致敬,向他們的子女提供關愛,傳遞黨的關懷和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3月1日下午15:00-16:00
敬請鎖定「青聯大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