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杜坤維
螞蟻集團光速上市能否成為科創板定海神針
杜坤維杜坤維財經今天
螞蟻集團憑藉自身的光環,IPO 創造了新奇蹟,從8月25日上交所受理申請到9月18日首發上會並順利通過科創板上市委審核,耗時不到一個月時間,螞蟻集團衝刺科創板IPO的速度可以說是光速的。
螞蟻集團之所以能夠以光速上市,在於其金融科技的光環,也在於其龐大的市值,能夠成為科創板的定海神針,也能夠改變上證綜指銀行、保險、證券和地產有色等權重過大問題,給上證綜指注入新的金融科技因素,改變指數長期以來的低迷態勢。
螞蟻集團本次A股、H股發行的新股數量合計不低於A股和H股發行後總股本的10%。本次A股發行和H股發行後總股本不低於300億股(綠鞋前),意味著螞蟻將發行不低於30億股。本次A股發行可引入綠鞋機制,超額配售權最高不超過15%。
目前螞蟻集團IPO價格沒有確定,但是市場認為螞蟻集團目標估值2000億美元,按照目前匯率水平,大約是13400億元人民幣,工行總市值目前是17700億元,總市值已經逼近工行,新股上市以後,加上新股漲幅,大概率會超過工行,成為第二大市值公司,第一名是貴州茅臺,會不會超過貴州茅臺不得而知,要看炒新的力度。
螞蟻集團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和2020年1-6月,螞蟻集團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53.96億元、857.22億元、1206.18億元和725.28億元,分別實現淨利潤69.5億元、6.67億元、169.57億元和212.34億元。增長性是較為突出的,目前A股金融科技公司缺少可參照同行業公司估值,很難對螞蟻集團未來市值和估值做出一個合理的預測,在炒新預期下,螞蟻集團或許能獲得市場追捧,給出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高估值。市場不會根據19年的利潤給螞蟻集團估值,會根據20年上半年的利潤進行估值,根據目前13400億元人民幣總市值,對應市盈率大約是30倍左右,相對於金融股,估值不算低,但加上科技,變成金融科技,螞蟻集團是「中國領先的數字支付提供商和領先的數字金融科技平臺」,估值高低無法評價,這樣一個龐然大物上市會給市場帶來什麼?
首先是對市場的抽資壓力
既然是IPO ,融資是不可或缺的,目前兩市成交在8000億元左右,整個市場出現了資金短缺的跡象,按照13400億元總市值10%計算,最低融資是1340億元,目前不能判斷A股融資額,但A股估值會比港股高,從利益最大化出發,A股融資額可能會高於港股,即使按照50%計算,融資也會在670億元左右,螞蟻集團大概率會引進戰略投資者,但剩下的融資額,對於市場而言,還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部分投資者滿倉持有或者是套牢較多,不排除部分資金拋售存量持股,去科創板參與螞蟻集團的打新,有可能引發市場短期走勢的波動。
其次炒新預期下的資金分流
儘管螞蟻集團體量龐大,但是有馬雲名氣光環籠罩,加上自身的知名度,在沒有漲跌幅限制下,上市以後遭遇市場炒作是大概率事件,那些沒有中到新股的投資者會摩拳擦掌的準備大幹一番,利用沒有漲跌幅限制展開瘋狂套利,資金在虹吸作用下,可能會進一步向科創板遷移,造成市場資金短期難以評估的流動,炒作科創板都是市場相對活躍的大資金,一旦資金分流到科創板炒作螞蟻集團,主板資金和創業板資金就會造成短期的失血,對其他板塊影響不可等閒視之,尤其是經過瘋狂炒作的高估值板塊和一些沒有大資金關注的垃圾板塊。
對科創板和上證綜指指數的影響
螞蟻集團總市值龐大,將成為科創板最市值的公司,目前175家科創板公司總市值僅28872.78億元,螞蟻集團成為科創板50指數那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剩下的49家公司,總市值都趕不上螞蟻集團一家,其漲跌對指數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螞蟻集團走勢很有可能決定科創板50指數走勢。
這裡就有一個問題,如果螞蟻集團上市以後遭遇資金追捧,得到瘋狂炒作,股價上漲太多,估值長時間得不到合理回歸,一旦過早納入科創板50指數,就有可能演繹一齣悲劇,畢竟螞蟻集團估值不可能長期偏離內在價值太遠,總會有一個價值回歸的過程,以後隨著螞蟻集團緩慢價值回歸,科創板50指數就會被螞蟻集團拖累,成為一個熊的不能再熊的指數。
但是如果螞蟻集團上市以後沒有得到資金惡炒,估值非常合理,納入科創板50指數以後,螞蟻集團就會成為科創板50指數的定海神針,隨著螞蟻集團未來發展,業績增長,走出緩慢上漲行情,科創板指數也就會跟著緩慢上漲,走出慢牛行情。
螞蟻集團對上證綜指影響會小於科創板50指數,其影響與科創板50指數同理。
最近媒體對IPO過快發行,有一種另外的見解,這是對的,未來IPO 對市場的影響會逐漸顯現,我個人認為對未來走勢不適宜盲目樂觀,所謂的十年黃金牛市是建立在投融資平衡上,而不是建立在偏重融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