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金剛3》的底線:「金剛」們絕不能喝牛奶

2021-01-08 搜狐網

  2011年7月14日正午,上海影城,近50家媒體記者在等待3D版《變形金剛3》媒體場。側門突然打開。在四位黑人保鏢和數十位工作人員護送下,導演麥可·貝快步走到銀幕前。鼓掌被一陣忙亂的推搡擁擠代替,閃光燈閃個不停。麥可·貝微蹙了一下眉頭,隨即露出笑容,用早已練好的「你們好」打著招呼。電影《變形金剛》已經拍到了第三部,這是導演第一次來中國。

  麥可·貝特意預留了152分鐘142分鐘「變3」正片+10分鐘演職員表,與觀眾一起戴上3D眼鏡觀影。

  正義的

機器人

「擎天柱」率領「汽車人」與捲土重來的惡魔「霸天虎」作戰,雙方還捲入了美蘇的太空競賽。

  3D的機器人龐大的身軀充斥銀幕,每隔幾分鐘就出現一次的打鬥場景提醒人們亢奮起來。故事進行到三分之一,不少人摘下了3D眼鏡,揉揉眼睛,摁摁太陽穴,有人起身往廁所走去此前,麥可·貝對「變3」的期望是「等結束以後才去廁所門口排長隊」。

  「我剛開始拍《變形金剛》時,就希望把中國功夫作為機器人動作的一部分。」映後的記者圓桌採訪環節,麥可·貝一邊說,一邊用雙手比劃出李小龍「L」形的招牌動作。「變3」中,他找真人做功夫,用攝像機拍下來,再移植到機器人身上。

  「變1」在中國的票房是2.77億,「變2」時,中國票房超過4億,已經成為派拉蒙最大的海外市場。此前,有人預測「變3」在中國的票房將超過8億,會超過前兩部的總和。

  7月21日,「變3」登陸中國大陸各大院線,比它在全球同步上映的時間晚了近一個月,此前,「變1」和「變2」分別晚了7天和2天。

  一共有四個中國品牌植入了《變形金剛3》,其中兩個品牌並沒有在美國市場銷售,他們要面臨的還包括審查不通過等風險,但這些企業都表示願意承擔。 (派拉蒙/供圖)  「拍3D真的是一場噩夢」

  「拍3D真的是一場噩夢。」麥可·貝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拍「變2」時麥可·貝曾信誓旦旦地說,堅決不使用3D攝影機拍攝。

  後來,詹姆斯·卡梅隆邀請麥可·貝去探《阿凡達》的班,又請他試一下3D器材,麥可·貝曾對《好萊塢報導》記者說:「走進片場,像進入了一個電纜控制中心,所有演員都被一圈圈電纜包裹起來,現場看到的硬碟驅動器,超出了我的想像。那太不是我的風格了!」

  在麥可·貝以往的電影《珍珠港》、《絕地戰警》和「變形金剛」系列中,他一貫以拍攝快速移動、具有攻擊性的場景著稱,而「3D機器太笨重,不利於快節奏動作場景的拍攝」,麥可·貝把3D電影稱為「一出鬼把戲」。

  2009年,3D電影《阿凡達》全球票房接近28億美元,成為全球電影票房史排名第一的電影,也開啟了3D電影時代,如今,在美國和加拿大電影市場,有近三分之一的票房收入來自3D電影。

  一年後,「變3」進入拍攝階段,麥可·貝周圍的工作人員紛紛建議他用3D。麥可·貝態度也變了:「那些器材非常大,不是很靈活,但拍出來的效果我非常喜歡。所以,我決定把《變形金剛》拍成3D。」

  「美國有很多拍得不太好的3D電影,人有兩隻眼睛,拍3D的時候,這兩隻眼睛都需要照顧,拍攝就會花一大筆錢。」麥可·貝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為此,「變3」投資近2億美元,其中3D製作成本3000萬美元。

  拍攝第一天,感覺很棒。麥可·貝回憶,他正在拍攝一場變形金剛在月球上的戲,運用3D技術,「月球」看起來具有很美的立體效果,「我愛上了3D!」

  隨之噩夢來臨,第二天醒來,製作人告訴他,前一天拍的東西全都不見了,因為硬碟出了故障。「那是一次可怕的經歷,我們就這樣被機器給綁架了。」麥可·貝說。「變3」中,對於一些節奏快的打鬥場景,麥可·貝還是回到了傳統的2D技術,「那只有15%的比例,你們不會分得清楚。」他笑著說。

  「好萊塢對3D毫無選擇的瘋狂追捧無疑是一種自殺行為,對一些電影而言,3D只是徒增了毫無必要的觀影體驗。」美國的電影批評家羅傑·艾伯特在《新聞周刊》中發表評論,「3D炒高了電影票價,卻讓觀眾觀影分心,也讓一些人感覺頭昏腦脹;它還限制了導演拍電影的自由,他們最終淪為技術的奴隸。」

  「在全球電影市場,人們喜歡3D技術似乎是大勢所趨,我們不得不這樣。」對3D的流行,麥可·貝無奈地告訴南方周記者,「我不是特別喜歡一直有東西跳到你眼前的3D效果,我只是希望做的比較柔和,像現實生活一樣,不會讓你想把3D的眼鏡摘下來。」  

汽車後面一定要有「人」

  「一定要翻譯成『汽車人變形出發!』『變形』不能少,感嘆號也不能少。」陳哲說。他是派拉蒙電影公司的中國市場代表。

  中文字幕的翻譯版本最初來自臺灣,臺灣版中,機器人的經典臺詞「汽車人變形出發!」被改成「汽車人出發」,在大陸放映統一字幕時,陳哲堅持還原。「汽車人」在臺版中被直譯成「汽車」,他也堅持把「人」添了回去。

  陳哲長於上海,是看著《變形金剛》動畫片長大的一代,在他眼裡,多一個字少一個字,牽扯的是一代人的共同記憶。他家很早就有彩色電視,每天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視看正義戰士「擎天柱」大戰惡魔「霸天虎」。每架飛機,即便都長得差不多,他也能區分出細微差別,叫出不同的名字來。

  故事裡的機器人形象是根據美國孩之寶公司1980年代推出的系列玩具而來,他的許多夥伴也由此迷上了收集變形金剛玩具。

  「變1」在中國放映的時間比全球晚了一周。陳哲說「變1」晚是因為電影配音原因,當時配音周期一般需要10天,要想同步上映比較困難。

  陳哲碰到的最大的宣傳問題,是觀眾對《變形金剛》的記憶還停留在動畫片階段,很多人搞不清電影版到底是動畫片還是真人秀。作為「變形金剛」的粉絲,上映之前,陳哲也擔心動用電腦特效的真人版電影會破壞兒時看動畫片的美好回憶。

  上映後,他放心了。「以前動畫片中的變形金剛只是一些比較簡單的方框組成,動作相對簡單,但在電影裡都是一分鐘的特寫長鏡頭,看得見變形金剛的每一個零件變形、組合,有一種帶頭大哥回來的感覺。」此後,「變1」的全球票房超過7億美元,隨之發行的DVD也成為當年最暢銷的DVD。

  2009年,借「變1」的東風,「變2」的全球票房也超過8億美元。但《好萊塢報導》批評「變2」「既缺乏生動的故事,打鬥、特技也不過癮」。

  麥可·貝自己不願提起:「那是一次商業的考慮,我玩了一次惡作劇。」  

牛奶絕不能嚴肅處理

  中國觀眾對「變3」的「惡作劇」,是不少人把這部動作大片變成了「數中國品牌遊戲」,片中人穿著中國T恤,喝著中國牛奶,美國國家安全局用的是中國電腦,甚至中國品牌的電視機也參與了「變形」。

  這是中國企業的廣告第一次大規模進入好萊塢大片。

  「生活中充斥著商品,你們會碰到不同的商品……我鄭重告訴大家,這不是在做廣告,它們主要承擔的是喜劇的元素,是激發表演靈感的道具。」麥可·貝顯然有備而來。

  「植入之前,我們就提醒過客戶,由於中國的電影審查制度,有時候會要求剪片,有時候可能整部片子都進不來,這些風險不可抗拒,但中國企業表示願意承擔這個風險。」影工場娛樂營銷諮詢公司創始人劉思汝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這家公司是夢工場動畫、派拉蒙和孩之寶在中國的官方代理,「變3」的中國廣告植入正是由它「牽線」。

  「變2」時,中國品牌服裝曾在片中有一個很小的植入,那時影片已經製作完成,沒法重拍,只能後期處理時在一個不起眼的位置加上品牌的標誌。

  2010年1月,「變3」劇本剛一寫完,劉思汝就開始行動了。故事發生在現代社會,會用電腦;演員要穿衣服,可以植入服裝。一圈談下來,劉思汝心中已經有底了。回國後,她開始做植入廣告提案,她找了近10家中國企業談,這些企業都是「變3」在中國落地時能對電影宣傳提供很大支持的企業,最終,「變3」與四家企業達成一致。

  「好萊塢電影本身就是一個強大的娛樂營銷載體,在國外有很成熟的運作,只要用在故事情節中是合理的,任何的國際品牌都可以進來。」劉思汝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植入廣告時,「變3」團隊向劉思汝提出一條明確的原則:不能改變故事和劇情,影響片子的質量和尊嚴。

  片中,美國國家安全局王姓工程師總是用奇怪的眼神打量男主角,電梯間裡,男主角追問他是不是知道了什麼秘密,工程師表情神秘地說:「讓我喝完舒化奶再說。」一仰頭,咕嘟咕嘟喝下了奶,牛奶盒上是中國品牌牛奶的商標。

  「舒化奶在劇中擔任的是喜劇作用,美國觀眾看到這個橋段時都笑了。如果我放一瓶可口可樂,就不會有那樣的喜劇效果。」麥可·貝說。

  劉思汝說,當初這個中國牛奶品牌來談植入時,本是想讓「金剛」們來喝牛奶的,被麥可·貝拒絕了,因為「金剛」怎麼都不可能喝牛奶。

  最後麥可·貝想到了劇本中的華裔工程師這是劇本中現成的角色:「很多海外的中國人都會很想吃中國食物,可以讓他喝這個牛奶。」麥可·貝告訴劉思汝,牛奶可以喝,但絕不能嚴肅處理。  

中國服裝

品牌的植入要求是:男主角穿它的T恤,並且不能弄髒。但「變3」中打鬥的鏡頭很多,此外,「變3」時山姆已經要開始找工作了,面試時不能穿T恤。為此,劉思汝找到了影片的開場,山姆在家中和女友聊天,那樣的環境下應該可以穿T恤。

  「這兩個品牌並沒有在美國市場進行銷售,但他們覺得不管《變形金剛》在其他國家票房怎樣,在中國票房就一定很好,僅這點就能提升品牌,國外市場只是錦上添花。」劉思汝分析說。

  對於廣告植入時間,合同中的規定是每個產品標識出現兩三秒,如果根據場景有必要延長的,可以延長,不會增加企業的費用,廣告費也與歐美品牌的植入價格相當。至於價錢,「沒有大家說的什麼5秒鐘6000萬。」劉思汝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當她談到第四家時,「變3」團隊打斷了她。

  "變形金剛』並不只是一個電影產品,它伴隨電影產生的衍生產品,會在市面上長期銷售,產生價值。」孩之寶大中國區衍生產品營銷負責人仇濤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變形金剛」系列本身就是一支巨型的「活廣告」,2006年,「變1」上映前,孩之寶的全球零售額是7500萬美元,到了2010年,「變2」上映後,孩之寶的零售額超過了40億美元。

  「變3」首映6周前,孩之寶就在中國推出了五花八門的衍生產品,從服裝、配飾,到行李箱、家庭用品,連冰棒都打上了「變形金剛」的招牌,粉絲們要想體驗一把「變形」的滋味,還有限量版的「大黃蜂」型汽車等著他們。

(責任編輯:克偉)

 

 

相關焦點

  • 變形金剛裡的組合金剛們
    變形金剛裡的恐龍們,這一期我想接著做一篇變形金剛的文,按照我個人的喜愛程度,除了機器恐龍,就是組合金剛最讓我喜歡了我之所以沒有像以前一樣直接分析電影,是因為變形金剛系列電影拍得實在一般,麥可.貝完全沒抓住精髓,他把變形金剛變成了人類的配角,這一點著實讓我生氣不過麥可.貝還是有貢獻的,至少他圓了我們這些老鋼絲的夢,《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讓機器恐龍登場,而組合金剛也在該系列亮相,而且亮相了兩次
  • 影視發布《變形金剛》冷知識 第二彈
    6.變形金剛的拍攝製作堪稱精良同時也耗費巨大,在變形金剛3整個拍攝過程總計毀掉了532輛汽車。《變形金剛4》更是將財大氣粗體現的淋漓盡致,攝影組將價值百萬美元的4K IMAX 3D攝像機,安裝在價值五萬美元以上的保時捷卡宴的頂部拍攝。憑藉麥可·貝與軍方良好的關係,影片的音效製作組獲準進入軍事基地錄製火箭發射的聲音。
  • 貝氏《變形金剛》系列電影的巔峰——《變形金剛2:復仇之戰》
    2007年真人版《變形金剛》電影的上映讓許多粉絲在電影院中找回了自己的童年,即便後面的作品水準飛速下降,粉絲們也甘願為自己的童年掏出一份票錢。作為該系列電影的導演,麥可·貝先後拍攝了5部變形金剛,第1部上映到第5部結束,由他執導的《變形金剛》跨越了10個年頭。
  • 貝氏《變形金剛》系列電影的巔峰——《變形金剛2:復仇之戰》
    文丨Van_Ryu6@bigfun社區前言《變形金剛》系列動畫對於許多80後、90後而言並不陌生,無論是《變形金剛G1》還是《超能勇士》,都讓無數的孩子沉迷。2007年真人版《變形金剛》電影的上映讓許多粉絲在電影院中找回了自己的童年,即便後面的作品水準飛速下降,粉絲們也甘願為自己的童年掏出一份票錢。
  • 變形金剛3 變形金剛3:月黑之時 Transformers: Dark of the Moon
    ◎譯  名 變形金剛3/變形金剛3:月黑之時/變形金剛3:黑月降臨(港)◎片  名 Transformers: Dark of the Moon◎年  代 2011◎國  家 美國汽車人與霸天虎終極決戰1984年,孩之寶與TAKARA合作開發了一系列的玩具和動畫片,由於玩具的出發點是可變形為機器人的汽車、飛機,因此孩之寶還給這些玩具們設定了一個故事背景--他們都是外星人,具有高等智慧和科技,變身是自己的獨特技能,而這群可以變形的玩具,被統稱為變形金剛。
  • 變形金剛系列《變形金剛3》
    影片 變形金剛3 是麥可·貝執導的一部科幻動作電影,由希亞·拉博夫、喬什·杜哈明、約翰·特託羅、泰瑞斯·吉布森、羅茜·漢丁頓-惠特莉、派屈克·德姆西、約翰·馬爾科維奇、弗朗西斯·麥克杜蒙德等主演,於2011年6月29日正式登陸美國院線。
  • 變形金剛裡的三變金剛們
    /電影的回憶錄,將您對電影的回憶一一收錄/變形金剛系列竟然寫了三期,因為這個系列能寫的確實太多了我們之前回憶了機器恐龍和組合金剛,這一期,我們看一看變形金剛的「異類」:三變金剛三變金剛也跟很多其他角色一樣,是在G1裡突然出現的一個類別
  • 植入新高度 變形金剛還是廣告金剛?|水皮脫口秀
    《變形金剛》十年拍了五部,第一部是2007年上映,當時票房也就有2.8億,第二部票房是4.55億,第三部票房是10.9億,到了第四部票房是19.7億。而中國佔全球的票房比也是在逐年上升,第一部是9.9%,第二部是13.7%,第三部是21.8%,到了第四部就上升到了驚人的45.6%,換句話來講《變形金剛》系列的票房,中國的貢獻佔了小一半。
  • 現實中的「變形金剛」們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講一講科幻電影《變形金剛》,它本來是日本的一部動畫片,在玩具市場和音像市場,一度風靡全球,後來被改編成真人電影,甚至遊戲。目前,電影一共有四部,《變形金剛1-4》。這兩條生產線上出產的機器人就是後來變形金剛的祖先。魔力神球在五面怪的程序下是個沒有思想、沒有正邪的設備,同樣的它的能力無法超過五面怪,不能自己製造機器人,但可以運行五面怪的程序賦予完整的機體以自主意識程序。同一時期 宇宙中另一智慧的有機生命——至尊太君,創造了宇宙大帝。這是一個不斷吞吃星球的機械生命。它變形為一個巨大的星球,它同魔力神球一樣只擁有改造的能力,沒有創造能力。只能在原有機體上改造。
  • 變形金剛4、變形金剛3、2、1電影的主題與內容?
    最近變形金剛4又上了,那麼變形金剛4、變形金剛3、2、1電影的主題與內容?各有什麼 區別呢?接下來就給大家分析一下變形金剛4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呢?《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是由派拉蒙影業、中國電影頻道以及家賦公司聯合製作的一部機器人科幻電影,主要的故事發生在前作芝加哥終極決戰四年後,汽車人與霸天虎從地球銷聲匿跡,這時的人類也在斷壁殘垣的廢墟中開始了新生。但是,一群手握大權的商人卻要聯合天才科學家,想通過那場入侵打破壁壘,研發出他們更加難以駕馭的全新技術。
  • 《變形金剛3》24位金剛悍將身世大揭密
    這次導演麥可·貝顯然學乖了,知道咱要的不是戰爭機器,而是個性鮮明的角色,所以這次《變形金剛3》裡登場的金剛數量不升反降,當然,這裡不包括一些純粹作為炮灰而登場的霸天虎老角色和那些原生體雜兵,由於《變形金剛3》是麥可·貝系列的最後一部變形金剛電影,所以一些霸天虎的老面孔紛紛在電影中露臉,做個最後的「了結」。
  • 我們看的不是《變形金剛5》,而是變形金剛宇宙
    經過前四部的洗禮,這個系列電影已經被貼上許許多多的標籤,而就在本周6月23日,新的一集《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即將上映。觀眾們依然會一邊熱議,一邊慣性地走進影院,或許這就是它的魅力與魔力。然而相比前四部,《變形金剛5》看起來有些,與,眾,不,同。
  • 變形金剛3
    雪佛蘭藉助《變形金剛》的全球票房成績,科邁羅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雪佛蘭品牌正式在上海國際車展上發布北美市場上炙手可熱的傳奇性能跑車Camaro,並賦予它一個響亮的中文名字"科邁羅"。進入中國市場的Camaro科邁羅將為3.6L車型,售價為45.58萬,目前各個經銷商已經全面接受預定。
  • 變形金剛與復仇者聯盟碰頭?《變形金剛》差點進入漫威宇宙的真相
    漫威曾打算讓變形金剛與復仇者聯盟、驚奇四超人、X戰警、蜘蛛人等英雄們活躍在同一宇宙!怎麼說呢?,原因是變形金剛漫畫最初只有四期,所以讓不同系列角色客串並不會使劇情複雜化,畢竟當時認為馬上就要結束了。為此漫威編輯部在第64期的幕後訪談中,表示請讀者忘記第3期有蜘蛛人客串的內容,意思是即便同樣由漫威出版,但變形金剛和超級英雄們已經是活在不同的宇宙了。(五)這期漫畫的劇情原本設定,主要是讓漫威宇宙的人們正式發現變形金剛這個種族的存在,而不再是只有少數人知道而已。
  • 變形金剛與復仇者聯盟碰頭?《變形金剛》差點進入漫威宇宙的真相
    漫威曾打算讓變形金剛與復仇者聯盟、驚奇四超人、X戰警、蜘蛛人等英雄們活躍在同一宇宙!怎麼說呢?讓我們看下去~當時漫威的變形金剛漫畫連載第1期是在1984年5月發行的,比1984年9月播出的卡通還要早四個月,可以說是最早闡述變形金剛劇情的作品。而起初漫威只打算讓漫畫發展為只有四期的迷你連載,簡單來說就當作玩具宣傳刊物,但讓蜘蛛人客串登場的第三期卻引來軒然大波。
  • 大黃蜂,變形金剛情懷路線
    驚豔到俗套變形金剛作為曾經的最受歡迎的動畫片,自從2007年被著名導演麥可·貝搬上大熒幕之後,呈現高開低走態勢,到了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給觀眾的觀影感受就只剩下了特效+廣告,動畫片中展現出來的人類與以擎天柱為領袖的汽車人的深厚感情逐步被淡化,逐步演變成了汽車人的尋根之旅,人類慢慢淪為配角
  • 變形金剛裡的恐龍們
    /電影的回憶錄,將您對電影的回憶一一收錄/我沒法忘記2007年的夏天,十多年過去我還有很清晰的印象,那年7月11日,《變形金剛》真人電影在中國大陸上映。兩個「門外漢」一碰頭,最後錯誤的把《變形金剛》做成了人類角色的配角。從電影的角度講,這個系列前兩部還是在及格線以上的,第三部就有點要爛的苗頭,等第四部《變形金剛:絕跡重生》的時候,這個系列徹底撲街,成了無可救藥的無腦大爛片。
  • 《變形金剛3》中文版超級碗宣傳片 現龍形金剛
    《變形金剛3》中文版超級碗宣傳片 現龍形金剛   日前,《變形金剛3》曝光了超級碗的電視宣傳片,電影網獨家編譯中文字幕。
  • 變形金剛編年史
    而玩具上則更多的是第一代變形金剛和組合體為主,白雲山玩具廠生產的變形金剛在當時售價從15元到99元不等,為了促進銷售,幾乎沒有採用美國市場上慣用的組合體捆綁銷售模式,這也為現如今的變形金剛收集者們提供了豐富的談資。在這次變形金剛年會上就展出了大量老玩具,甚至包括一些國內罕見的電動版變形金剛。
  • 變形金剛_變形金剛新聞_3DM新聞
    哥倫比亞人cos變形金剛街邊乞討維生長達8年 一天能賺20美刀 國內和國外對於乞丐這個名詞的定義還是有些差別的,在國外很多人把乞丐當做「職業」,甚至能以此唯生,養活一家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