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4萬名建設者10天左右建成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兩山速度...

2020-12-18 新華網客戶端

  「與雷神山醫院相伴,永生難忘!」4月15日晚,中建三局員工章幹抑制不住一整天激動的心情,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從建設到維保,他在雷神山醫院戰鬥了79天。

  當天上午,雷神山醫院舉行休艙儀式,站在建設者代表隊伍裡,驕傲和自豪從章幹的內心深處升騰:「時間作證,我們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為了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4萬多名醫護人員逆行出徵,約4萬名建設者從八方趕來,並肩奮戰,搶建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

  他們日夜鏖戰,與病毒競速,創造了10天左右時間建成兩座傳染病醫院的「中國速度」!

  他們不畏風險,同困難鬥爭,充分展現團結起來打硬仗的「中國力量」!

  武漢不會忘記,歷史終將銘記這個英雄的群體——火線上的建設者!

  速度——

  「早一分鐘建成醫院,就能早一分鐘挽救生命」

  「這是救命工程,早一分鐘建成醫院,就能早一分鐘挽救生命!」中建集團黨組書記周乃翔表示。

  中建三局牽頭火神山醫院建設。1月23日晚10時,隊伍火速進場,一場和時間賽跑的戰鬥打響。「我們進場時,圖紙還在爭分奪秒的設計之中。」中建三局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陳衛國說。

  很快,寒風凜冽的知音湖畔,變成了熱火朝天的施工現場,輪班作業,24小時施工。管理人員從160人增加到1500餘人,作業人員從240人到1.2萬多人,大型機械設備、車輛從300臺到近千臺,快速推進局面迅速形成。

  作為火神山醫院安裝項目部總工程師,金暉白天在現場協調生產,晚上到設計院溝通優化設計方案,連續10天高強度作戰……

  湖北十堰的30歲小夥兒徐飛,剛到家3天,大年初一接到返崗通知,二話不說駕車4個多小時,直奔火神山醫院工程現場。他召集工友用三天的時間趕製出火神山醫院所需要的暖通風管……

  1月25日,火神山醫院激戰正酣,武漢市決定再建一所雷神山醫院,中建集團獨立承建,開啟「雙線作戰」模式。

  「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有專家表示,3.39萬平方米的火神山醫院,按照常規建設至少要2年,

  搭建臨時建築都得1個月,更何況還有一個兩倍於火神山醫院體量、工期卻與之相當的雷神山醫院。

  陳應是醫院智能設備安裝的負責人,現場留給她的時間只有48個小時,「醫院設計了大量基於5G和雲平臺技術的診療信息化系統,我們運用BIM技術現場按編號拼裝,平時需要2個月安裝調試的工作我們48小時就完成了;36萬米各類管線、6000多個信息點位通過模擬鋪搭,現場一次安裝到位,大大加快了施工進度。」

  2月2日至6日,建築工人鍾巍巍帶著父親、哥哥來到工地,每天連續施工20多個小時,吃飯蹲在工地上,困了靠在材料堆上打個盹,下雨時就鑽到管子裡睡十幾分鐘。材料一運到,馬上又爬出來幹活。

  時間緊、任務重、人員物資有限、參與單位眾多,如何協同作戰?中國建築集團黨組副書記、總經理鄭學選介紹,制定「小時制」作戰地圖,倒排工期,將每一步施工計劃精確到小時乃至分鐘,大量運用裝配式建造、BIM建模、智慧建造等前沿技術,根據現場情況實時糾偏,使數百家分包、上千道工序、4萬多名建設者都能統一協調、密切配合,確保規劃設計、方案編制、現場施工、資源保障無縫銜接、同步推進。

  1月23日10時,連夜基礎施工;1月24日除夕,完成場平;1月25日,正式開工……2月2日,火神山醫院交付使用。

  1月25日16時,項目啟動;1月26日,開始場平等工作;1月27日,正式開工……2月6日,雷神山醫院開展驗收並逐步移交。

  在24小時「雲監工」的注視下,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拔地而起——這是與疫情賽跑的「中國速度」。

  難度——

  「危難險重,首戰用我,用我必勝!」

  儘管有心理準備,進場施工時,還是發現困難遠超想像。帶著200多人的場地平整團隊進場後,中建三局的餘南山倒吸一口涼氣:超過7萬平方米的場地上,高差最大處近10米,還有大片蘆葦蕩要清淤、魚塘要回填、既有建築物要拆除,土方開挖、砂石換填量近40萬立方米,而這些必須在兩天之內完成!

  鄭學選說,建設者們要在極短時間內完成人力召集、資源調集、圖紙細化等工作,任何一個環節都絕不能出問題,每天都處於極限作戰的狀態。

  受疫情和春節假期的影響,工人、材料、設備不足,是施工面臨最大的難題。

  在火神山醫院工地協調人力資源的韓建英,每天要接打200多個電話:「必須調動一切資源幫助工友們來武漢上崗,很多時候要派車到外地一個個接。」

  「危難險重,首戰用我,用我必勝!舉全集團之力,確保迅速建成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周乃翔率工作組從北京來到武漢,統籌解決人員、物資、資金等方面的關鍵問題,並組織協調11家下屬單位超4000人馳援建設。

  依託中建集團全產業鏈,2500餘臺大型設備及運輸車輛、4900餘個貨櫃、20萬平方米的防滲膜,以及大量的電纜電線、配電箱櫃、衛生潔具等物資在短短幾天裡抵達武漢,為醫院建設的全面提速提供了保障。

  兩所醫院是應急工程,往往「計劃趕不上變化」。雷神山醫院3次擴容,面積從5萬平方米增加到7.99萬平方米,火神山醫院前後經歷了5次方案變更。「記憶最深刻的是火神山醫院交付前一天,晚上8點多,根據防疫需要對功能分區進行再調整。」陳衛國說。

  傳染病醫院施工的精細度要求極高,配套建設汙水處理站和垃圾焚燒池,任何有毒氣體、汙染水源、醫療垃圾都必須全程封閉處理。「決不讓汙水滲漏出去!」項目技術負責人閔紅平舉例,僅僅為了防止可能夾帶病毒的雨水滲入地下,醫院隔離區地面全部硬化處理,設置有混凝土基層、防滲膜和鋼筋混凝土地面層三道防護,確保了雨水全部進入院內調蓄池,經消毒後再排入城市汙水系統。

  4萬多名建設者大規模聚集在工地,疫情防控是一道嚴峻考驗。

  火神山醫院項目為此專門建立了「5+3+8」的防疫模式,「5」即在辦公區、工人生活區設置5處固定的紅外線測溫儀,「3」即在施工現場設置3處流動測溫點,「8」即8位管理人員隨身攜帶測溫儀現場巡查測溫,確保所有作業人員每天監測體溫不少於4次。

  陳衛國介紹:「我們從健全體系入手,實現測溫、消毒和安全衛生三個『全覆蓋』,盡一切可能堵塞漏洞。」

  急難險重,黨員帶頭。工地上,14個臨時黨支部、14支黨員突擊隊、2688名黨員帶領3萬餘名建設者日夜鏖戰。雷神山醫院項目臨時黨支部黨員先鋒崗負責人劉軍安說,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處處高揚的黨旗給了人們最大的鼓舞。

  溫度——

  「他們為這場戰鬥拼過命,他們就是英雄!」

  「我們已經平安到家啦!感謝這段時間的悉心照顧!」3月22日晚上8點,湖北襄陽籍勞務工人譚永亮順利返鄉,在微信群裡向留觀點負責人張華報平安。

  譚永亮「暫住」14天的長江文創產業園項目留觀點,由工人宿舍改裝而成。每間宿舍內,床鋪被子、生活用品一應俱全,工作人員將熱菜熱飯、水果、牛奶等送上門。同時嚴格落實政府疫情防控「雙測溫兩報告」制度,創新採取「臨時社區」管理模式,統一納入其所在社區的疫情防控體系。

  像這樣的留觀點,「兩山」醫院主承建單位中建三局共設置36個,安置了2489名工人,配備管理人員300餘名,24小時提供服務。

  「我們專門對無線網絡進行多次擴容,還設立了『讀書角』,購置工友們歡迎的報刊書籍。同時還提供上門代購、心理輔導、免費理髮、集體生日等服務。」張華說。

  援建雷神山醫院的工友鄒秋隆,對14天的集中休整觀察生活,同樣感到滿意:「我們是被當做英雄對待的,吃、住、用,都安排得很好。」

  鄒秋隆隨著中建五局援建「兩山」醫院的工程隊返回長沙隔離。生活起居之外,隔離點增派了11名醫務人員,負責對留觀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心理疏導等服務。「生活各種需求一一滿足,還有醫療隊24小時在崗,給我們測體溫、熬中藥,退場前還給我們專門做了核酸檢測,讓我們對自己的身體健康更放心。」中建五局三公司援建武漢雷神山醫院現場商務負責人胡平說。

  根據疫情防控要求,14天留觀期滿後,留觀點安排所有工友進行2次核酸檢測,所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具解除留觀證明。為保證參建工友返鄉返崗順利,張華等留觀點負責人還要在與各方的溝通解釋上下功夫,幫助參建工友們取得社區接收等證明材料,隨後分批有序地安排工友們返鄉返崗。

  「按照財政部、國家衛健委對一線醫護人員的補貼標準,在留觀期內,為工友發放每人每天300元補貼。14天留觀期滿後,對按疫情防控部署總要求仍不能返鄉返崗的工友,考慮到他們仍沒有收入這一客觀事實,又每人給予了2540元的一次性臨時救助。」中建三局商務部經理田軍介紹。

  「你們和醫護人員一樣,都是抗疫的英雄!」2月28日上午,深圳市福田區工商聯黨組書記石佑君一行來到健康驛站,慰問21名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者及其家屬,送去防疫和生活物資。

  最近,一張張「兩山」醫院建設場景的定製明信片,陸續寄到建設者手上。有工友拿到明信片後直言:「這個比工資還重要!」

  「他們為這場戰鬥拼過命,他們就是英雄!」中建三局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文健說。休艙儀式結束,章幹和同事特意走到「武漢雷神山醫院」七個大字前合影。前排同事拉起紅色橫幅,上面寫著: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記者賀廣華、汪曉東、侯琳良、程遠州、鮮敢)

相關焦點

  • 致敬「沉默的英雄」——記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者
    新華社武漢4月2日電題:致敬「沉默的英雄」——記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者新華社記者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10天左右雙雙落成,他們是「中國速度」創造者。「兩山」醫院運行近兩個月,收治5000多名患者,他們是「中國奇蹟」貢獻者。
  • 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者們,應該被銘記
    他們,就是僅用10天左右時間就建成武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的建築工人們!有了這兩家高標準傳染病專科醫院,數千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得到及時救治。「逆行者」的特殊使命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2月6日,建築面積7.99萬平方米、擁有1600張病床的雷神山醫院順利建成。近4萬名建設者,創造了「中國奇蹟」「中國速度」!奇蹟是如何創造的?3月31日,當記者走近一個個黃色安全帽下黝黑滄桑的臉,終於找到了答案。
  • 平凡英雄,無限榮光——記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者和維保者們
    中建三局火神山醫院建設者在施工現場鋪設「兩布一膜」防護層。 (資料照片)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以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為代表的抗疫應急醫院建設,引發了全國上下乃至全球的關注。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10天左右雙雙建成,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特別是對重症患者救治起到了支柱性作用,成為彰顯「中國速度」「中國效率」的標誌性符號,贏得了社會各界和億萬「雲監工」的一致點讚。這一奇蹟的誕生,離不開一個個建設者、維保者的艱辛付出,他們被稱作是「平凡英雄」。
  • 沉默的英雄——記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者們
    大江東去,浪淘盡,捲起千堆雪……  荊楚大地,戰疫魔,看英雄無數……  在武漢抗疫戰場,有一支近4萬人的特殊隊伍,他們同樣衝鋒陷陣,創造了世界奇蹟。他們默默逆行而來,默默疲憊而去,這些沉默的英雄,將被武漢銘記,被歷史銘記。  他們,就是僅用10天左右時間就建成武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的建築工人們!
  • 守望家國|致敬"沉默的英雄":火神山雷神山建設者
    《守望家國》:致敬「沉默的英雄」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者 時長:05:00 來源:電影網疫情發生後,駐鄂央企中建三局牽頭,4萬多管理和作業人員,24小時日夜奮戰同疫魔競速。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者「夜上黃鶴樓」
    11月22日晚,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建設者及其家人共400餘人登上黃鶴樓,體驗《夜上黃鶴樓》演出,欣賞兩江四岸璀璨夜景。11月22日晚,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建設者及其家人共400餘人登上黃鶴樓,體驗《夜上黃鶴樓》演出,欣賞兩江四岸璀璨夜景。
  • 10天!火神山接診、雷神山交付:中國速度背後的秘密
    時間不等人,病毒不等人,我們用中國速度,在跟瘟疫進行了一場大決戰!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火神山確實是十天建成的。1月23日下午5點,武漢召開應急醫院施工籌備會,即刻籌備各項施工資源。 很快整個武漢,甚至全國的相關行業動了起來。 無數人的手機鈴聲響起,數萬數千名建築工人在除夕前夜離開家人,冒著寒風趕赴工地。微信群裡他們表示隨時待命,可以即刻出發。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者「夜上黃鶴樓」:「武漢夜景如此美妙,好像...
    「兩山」建設者們在黃鶴樓前留影。 記者何曉剛 攝長江網11月22日訊(記者葉飛豔 通訊員江朝)「武漢的夜景如此美妙,好像身在畫中。」11月22日晚,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建設者及其家人共400餘人登上黃鶴樓,體驗《夜上黃鶴樓》演出,欣賞兩江四岸璀璨夜景。
  • 「火神山」「 雷神山」如何建成? 聽這群建設者來深情講述
    四川在線記者 張明海10天建成火神山醫院、12天建成雷神山醫院……這其中都有什麼驚心動魄的故事?聽中建集團這群建設者來講述這背後的故事——11月29日下午,由中建集團主辦,中建長江(西南區域總部)承辦的「建證力量」中建集團抗疫先進事跡巡迴宣講會在成都中建大廈舉行。
  • 「火神山」「 雷神山」如何建成?聽這群建設者來深情講述
    四川在線記者 張明海10天建成火神山醫院、12天建成雷神山醫院……這其中都有什麼驚心動魄的故事?申明英 攝「早一分鐘建成醫院,就早一分鐘救治病人」「當時,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信念:早一分鐘建成醫院,就早一分鐘救治病人!」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者代表、中建三局員工尹典在講述中回憶說。
  • 火神山和雷神山建築過程和施工技術_2020年火神山和雷神山建築過程...
    1.雷神山整體項目 質量:借鑑小湯山,超越小湯山 雷神山醫院總用地面積約328畝,建築面積7.99萬平方米,主要包括:醫療用房區、醫護保障區、醫療輔助區,可容納2000餘名醫護人員。 今天(2日)上午,武漢火神山醫院舉行交付儀式,武漢市市長周先旺和聯勤保障部隊白忠斌副司令員在武漢火神山醫院籤署互換交接文件,標誌著火神山醫院正式交付人民軍隊醫務工作者。  10天左右就建成一所醫院是怎麼做到的?兩所醫院能否滿足需求?醫院對臨近的湖泊會不會帶來汙染?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加減法
    「武漢雷神山醫院,休艙!」4月15日上午,武漢雷神山醫院正式關閉,結束了它在此次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特殊使命。武漢火神山醫院也在同一天關閉。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兩座被稱為「奇蹟」的醫院,在武漢疫情最危急的時刻火速建成,兩個月裡救治數千病患,最終迎來關門時刻。
  • 一線員工講述: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如何極速建成
    六家基建企業一線員工向《環球時報》記者講述: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如何極速建成。用於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武漢雷神山醫院於6日開始驗收並逐步移交。從1月25日接到命令、1月26日完成施工圖紙到最終驗收移交,這座總建築面積7.5萬平方米、擁有1500張床位的大型醫院僅用了十餘天。
  • 火神山和雷神山用鋼結構了嗎_2020年火神山和雷神山用鋼結構了嗎...
    文:韓其成/陳笑 導讀: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採用鋼結構箱式房裝配化施工,10天左右交付再彰顯中國速度。裝配式鋼結構受益政策支持,應用廣度與深度都將明顯增強。  摘要: 1、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採用鋼結構箱式房裝配化施工,10天左右交付再彰顯中國速度。 1)目前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已交付; 2)醫院設計方為中信/中南建築設計院等,施工方由中建三局牽頭,採取鋼結構箱式房進行裝配式安裝施工,工業化/裝配化程度較高,速度快; 3)我們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狙擊戰的勝利,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 邁好第一步,兩江新氣象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者助力「兩江...
    邁好第一步,兩江新氣象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者助力「兩江速度」 2021年01月02日 14:59 兩江新區官網  閱讀量: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構建新發展格局明年要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
  • 十天建成火神、雷神山的工程人,你們還好嗎?
    11月22日晚,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建設者及其家人共400餘人登上黃鶴樓,體驗《夜上黃鶴樓》演出,欣賞兩江四岸璀璨夜景。都說中國人是基建狂魔, 「用10多天時間先後建成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大規模改建16座方艙醫院」是最好的見證。那麼參與這些工程建設的工程者們,你們還好嗎?
  • 援建方解構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中國速度」
    沙見龍 攝(抗擊新型肺炎)援建方解構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中國速度」中新網濟南2月2日電 題:援建方解構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中國速度」作者 邱江波 沙見龍 李欣經過7000餘名建設者的日夜鏖戰,火神山醫院2月2日完工,只用了
  • 劉鋮:在火神山、雷神山工地創造中國速度
    2020年4月15日,分別啟用73天和68天的應急防疫醫院火神山、雷神山雙雙休艙閉院,標誌著世人矚目的「武漢抗疫戰」取得階段性勝利。隨著疫情的減弱,已經完成抗疫使命的兩所醫院正在退出世人視線,在不久的將來甚至會拆除、會消失,終至被人遺忘。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同獲大獎!2020年武漢設計日拉開帷幕 市民可免費...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火神山醫院5小時完成場地平整設計、24小時完成方案設計、60小時拿出設計施工圖;雷神山醫院1天內完成設計方案、3天完成設計施工圖……武漢的設計和城建鐵軍向世界展示了令人震撼的中國精神、中國速度。
  • 火神山總工程師餘地華:深圳揭秘「兩山」醫院建造秘訣
    作為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主要承建單位,以及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中建三局受邀參加本屆大會。中建三局在「兩山」醫院建設中創造的中國速度令世界矚目。   齊聚鵬城,揭秘「兩山」醫院快速建造秘訣 在傳染病醫院建設發展專題論壇中,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總工程師、火神山醫院項目總工程師餘地華現場解碼「10天建成火神山醫院」快速建造關鍵技術,對我國應急搶建工程的建設提出建設性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