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哭鬧時,家長要不要立刻抱起?這3個方面要了解

2020-12-25 數碼小處理器

寶寶的第一聲啼哭給父母帶來了無盡的喜悅,但隨之而來的,還有些許煩惱。小月齡的寶寶,由於不會說話,沒有語言表達能力,所以哭鬧是他們唯一的表達方式。關於寶寶哭鬧,父母應不應該及時給予回應,不同的家長都有不一樣的看法。前兩天閨蜜小劉就因為這樣的問題和婆婆鬧矛盾了。

寶寶滿月沒幾天,到了「可怕的二月哭」階段,所以對於新手媽媽小劉來說,是備受煎熬。上個周末婆婆沒上班,過來幫助一起照顧一下寶寶,想讓小劉輕鬆一下。

「隔輩親」的婆婆對寶寶是疼愛有加,聽不得寶寶一點點哭鬧,只要開始「哼哼」兩聲,立刻就抱起來哄著,小劉認為:寶寶哭了,不能及時抱、哄,這樣很容易寵壞寶寶!

但婆婆卻說:寶寶太小,哪裡知道寵不寵壞的道理!哭了就要及時哄,不然可能會影響到寶寶的心理健康……關於寶寶哭鬧應不應該及時哄的問題,小劉婆媳兩人代表著大多數人的觀點,那麼到底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呢?

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前幾年比較流行的「哭聲免疫法」,它與「寶寶哭鬧不應該及時哄」觀點類似,它們都是主張不哄。

「哭聲免疫法」是美國的一位心理學家約翰·華生從自己做出的實驗——小艾伯特實驗,得出的結論。

這個實驗後來備受世人的爭議:9月齡的寶寶小艾伯特,實驗人員在寶寶的周圍放置各種各樣毛茸茸的小動物,兔子、猴子等等。

培養寶寶和動物們之間的感情,當他們之間有一定依戀關係之後,華生做了下面的動作:當小艾伯特伸手準備抓小動物的時候,實驗人員就會在寶寶的身後敲擊鐵棒發出巨大的聲音,來嚇唬寶寶寶。

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寶寶忘記被嚇唬的事情,再一次伸手想和小動物們玩耍,實驗人員就再一次重複敲擊鐵棒的動作!就這樣一次次地重複,到後來小艾伯特對所有的毛茸茸的東西都產生恐懼心理

華生通過這一實驗,意在提醒家長,寶寶是可以被訓練的。並由此提出了寶寶哭鬧不應該及時哄的「哭聲免疫法」觀點。

這個觀點曾經在美國風靡一時,由於見效快,這樣家長照顧寶寶更輕鬆省事,於是被很多家長借鑑、使用。但是時間久了「哭聲免疫法」的後遺症也出現了。

有很多被「哭聲免疫法」洗禮過的寶寶,出現各種各樣的負面問題:有的寶寶出現睡眠障礙;有的寶寶心理健康方面出現問題。由於這些弊端的出現,所以自然後來就被家長們淘汰了。

孩子一哭就抱真的會寵壞寶寶嗎?

寶寶通過哭聲是在向家長表達一種需求;或者是提醒家長寶寶需要幫助。對於不會說話的寶寶來說,哭聲其實就是一種語言。

大量的研究實驗表明,如果寶寶出生前三個月哭鬧與智商及運動能力有一定的利害關係。出生前三個月的寶寶,如果哭鬧較多的話,將來寶寶的智力水平及運動水平都會比正常的寶寶要低。

而嬰兒時期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階段,如果父母對其表現出置之不理的態度的話,寶寶無法及時得到父母的關愛。

長此以往的話,可能會對寶寶產生一定的心理影響。因此周歲之內的寶寶,家長應該儘量做到一哭就抱,這樣對寶寶的身心都有很大的好處!

1、讓寶寶傳遞愛意

寶寶哭鬧之後能夠得到父母及時的、正面的回應,這會讓寶寶心中充滿濃濃的愛意。這樣寶寶會有積極的心態去看待世間萬物,也會善待他們,用自己的擁有的愛意去溫暖周圍的人。

2、對爸爸媽媽更加地信任

周歲之內的寶寶哭鬧,通常是有兩個原因:一個生理需求,比如餓了、尿了等;另外一方面就是心理層面上的尋求安慰。無論是哪一個原因。

如果父母能夠及時抱抱寶寶,並給出正確的回應的話,這個時候寶寶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能得到最大的滿足。久而久之,寶寶會對父母產生十足的信任感,有利於提升親子關係!

3、可以有效地降低哭鬧的欲望

不想讓寶寶成為「玻璃心」的人,就應該在寶寶表達需求時,及時回應並滿足寶寶的需求,這樣能給孩子帶來很強的安全感。

當寶寶具備一定的安全感之後,恐懼、害怕的情緒就會被一掃而空,從而有效降低寶寶哭鬧的次數,這樣父母照顧起來也更輕鬆。

寄語:

寶寶在周歲之內,如果哭鬧我們更主張給寶寶及時的回應。另外提醒家長們,面對寶寶的哭鬧,家長應該及時找到原因,而不只是簡單的安撫。

比如餓了、困了、尋求安慰等情況都會導致寶寶有哭鬧的表現,父母應該對症處理,這樣掌握了寶寶的一些生活方面的規律,父母照顧起來會輕鬆一些。

相關焦點

  • 寶寶哭鬧要不要哄抱?兩個心理學實驗告訴你答案:抱就對了
    聽老一輩的人說孩子哭鬧了不能慣著,抱多了以後就更難照看了,尤其是新手寶媽,面對孩子的哭鬧,很容易無所適從,又心疼哭鬧的孩子。 那麼寶寶哭鬧了,要不要立刻抱起來?
  • 想輕鬆應對寶寶哭鬧,先了解這8個原因,及如何安撫寶寶情緒
    記住這一點,當你的寶寶開始哭泣時,及時給他們哺乳或喝配方奶是很重要的。飢餓也會導致寶寶哭鬧3.嬰兒不舒服時就會哭如果你的寶寶最近吃過飯、睡過覺,他們還會哭這可能是身體出了問題的信號。在某些情況下,這只不過是長牙,但是你應該注意便秘、發燒、腹瀉和嘔吐等症狀。專家建議,如果3個月以下的嬰兒體溫達到或高於38度,應及時向醫生尋求幫助。當你的孩子過了新生兒階段,他們就能更好地應對高達38度的發燒。你可以在他們的額頭上放一塊涼爽的溼布,幫助他們退燒,讓他們感覺更放鬆。4.
  • 晚上睡覺時,寶寶突然哭?不是做噩夢了,這6個原因家長要了解
    好不容易到了晚上,本想著睡個安穩覺,沒想到更頭疼的事情來了。絕大多數的寶寶夜間睡覺都要哭鬧,要麼就是入睡難,要麼就是睡著睡著突然開始大哭。勞累一天的媽媽聽到孩子哭了,以為是餓了或者做噩夢了,趕緊餵奶,怕哭聲打擾了其他家人的休息,也為了讓孩子儘快睡著。
  • 寶寶睡覺時突然大哭,到底為什麼?這5個原因家長要知道
    文|全文共1810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閨蜜小美最近總是和我抱怨,說這段時間以來,她們家兩歲半的寶寶晚上睡覺不讓人省心,總是突然醒來大聲哭鬧,而且一晚上好幾次,搞得她睡不好覺,都快神經衰弱了。「感覺寶寶和平時沒有什麼區別啊,白天也挺精神的,不知道為什麼總是半夜哭。」小美感到很困擾,卻不知道怎麼辦。寶寶晚上哭鬧,大人休息不好,寶寶正常的生長發育也會受到影響。更有研究表明,嬰幼兒時期經常夜啼的孩子,在長大之後更容易出現注意力分散、學習能力較差的情況。
  • 新生兒吃飽了仍舊哭鬧不止?月嫂分享一招,一秒止哭寶寶安然入睡
    新生兒吃飽了仍舊哭鬧不止,家長不能採用的錯誤方式有些家長採取的方式就是寶寶一哭就抱,不哭的時候也要抱,甚至為了寶寶能睡久點,採取從早抱到晚睡覺的方式。這樣的方法不僅會導致寶寶形成依賴性抱睡,甚至還會造成寶寶脊柱發育出現問題。
  • 「育兒交流」寶寶總愛放屁咋回事?可能是這4個原因導致!家長一定要...
    在給寶寶做日常護理時,有些細節媽媽需要留心,不然可能會導致寶寶屁事頻發,那時你又該擔心了。新生兒老愛放屁,哪些點需要注意呢?寶寶老愛放屁,咋回事?寶寶老放屁,肚子咕嚕咕嚕響個不停,莫非腸胃消化不好了?嬰兒胃腸發育不成熟,造成嬰兒各階段腸道蠕動不協調,引起腸道脹氣——肚子咕嚕咕嚕響,排氣多,放屁多,並頻繁出現不明原因的哭鬧。
  • 寶寶睡著睡著突然開始大哭,是被嚇到了嗎?這4個原因家長要知道
    所以現在要趕快找到寶寶愛哭鬧的原因,並及時糾正。寶寶睡覺愛哭鬧,家長著實很苦惱寶寶在睡覺後突然大哭起來,想必這是每個爸爸媽媽們的噩夢吧。一般情況下,小月齡的寶寶在睡覺的時候都會有哭鬧的情況,但正常情況都是間歇哭鬧或者抽泣,這屬於典型的「夜啼」現象。
  • 寶寶睡覺搖頭,是缺鈣嗎?有這4個「奇怪」動作,家長要了解原因
    當寶寶入睡時,平躺在床上,寶寶的頭部會轉向一側。並伸展同一側的手腳,彎曲另一側的手腳,像是在做自我保護,又像是擊劍時的動作。這種本能性的反射一般3到4個月後會慢慢減弱,在7個月左右會逐步消失。會不時地搖頭。
  • 外出遊玩寶寶哭鬧,家長用了錯誤的方法,現在後悔莫及
    ,還要面對寶寶總是哭鬧的情況,這對於新手媽媽來說簡直是噩夢一個,其實大部分寶寶哭鬧是很正常的,家長需要有耐心的面對,並且根據寶寶的需求進行安撫,就能輕鬆讓寶寶平穩度過愛哭的階段。  二、轉移寶寶注意力  當寶寶聽不進去家長的任何話,一直集中在哭鬧這件事情上,家長就可以選擇有趣的小玩具,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 寶寶掉地上後,家長別立刻抱起來,「黃金觀察期」要知道
    孩子掉在地上後,「黃金觀察期」家長要知道孩子在不小心掉在地上之後,如果家長著急抱起來,很有可能導致孩子出現嚴重的併發症。例如。家長如果再不知道孩子再掉在地上時出現脊柱受傷,貿然地抱起孩子,很容易導致孩子脊柱出現橫斷傷。
  • 寶寶很困卻為何哭鬧不睡?未必就是娃鬧人,以下原因父母要了解
    我實在是沒轍,眼看就要爆發了,這時寶寶奶奶過來問寶寶怎麼了,然後婆婆說寶寶是不是拉臭臭了,我一看,果然。所以說,寶寶很困卻哭鬧著不睡的時候,未必就是寶寶鬧人,這幾種原因父母要了解。寶寶很困卻為何哭鬧不睡,各種鬧人?這幾種原因父母要了解①哄睡方式不當如果父母不注意,採取了讓寶寶不舒服的哄睡方式,那寶寶不買帳也就不奇怪。
  • 寶寶3歲是叛逆期?專家:聰明父母用這3招,輕鬆搞定孩子哭鬧
    正在經歷第一個叛逆期的三四歲的孩子,可能學會和父母頂嘴,哭鬧,耍脾氣,有時可能會惹惱家長,結果氣急敗壞的父母有時會出手打幾下孩子,搞得父母和孩子都氣急敗壞,兩敗俱傷。很多媽媽也都正在經歷孩子3歲的叛逆期,孩子總喜歡跟大人對著幹,動不動愛哭鬧。媽媽們很苦惱,為什麼曾經的乖寶寶變成了現在的愛哭鬼呢?
  • 孩子不買玩具就哭鬧,面對「耍無賴」寶寶,媽媽這幾招就可以對付
    可是越是這樣慣著孩子,孩子的欲望就會越來越多,面對滿屋子的玩具,家長們收拾起來也是一個頭疼。其實孩子並不需要那麼多玩具,小孩子常常是喜新厭舊。但是好多孩子只要父母不給買玩具,就是無休止的哭鬧,面對這樣的「耍無賴」寶寶,家長們也是紛紛表示無奈。
  • 為什麼嬰兒被抱時,喜歡讓家長來回「溜達」?背後原因很暖心
    研究人員比對了6個月之內的嬰兒在被大人「坐著抱」和「溜達抱」時的心率。結果發現:當大人坐著時,寶寶要麼會東張西望、坐立難安,要麼乾脆大聲哭鬧;可當大人來回走動時,寶寶動作就會減少,同時也會保持安靜。而從心率上看,寶寶被坐著抱時心率較高,而被走動抱時心率則會下降。
  • 當孩子摔到頭,家長就算再心疼也別馬上去抱,不然會「害」了孩子
    當孩子摔到頭,家長就算再心疼也別馬上去抱,不然會"害"了孩子導語在寶寶生長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小意外,尤其是在寶寶剛剛學會走路的時候,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會摔到頭,這時大部分的家長都特別心疼,而且還會立馬跑過去把寶寶抱起。
  • 寶寶從床上跌落怎麼辦?這點千萬要注意,很多家長都做錯
    今天和大家好好聊聊寶寶從高處掉下來的事情。第一,不要馬上接寶寶我相信很多寶媽的第一反應就是立馬衝上去抱起寶寶,先安慰寶寶,再仔細檢查傷勢。但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因為我們不知道寶寶下落的姿勢和撞擊的程度,如果貿然抱起寶寶,在傷害未知的情況下,很可能會對寶寶造成二次傷害。
  • 不冷不餓也沒尿,寶寶晚上總哭鬧,簡單一招比「抱哄」更管用
    1、寶寶莫名哭鬧難安撫,常伴隨有皺眉、臉紅、膝蓋彎曲、握緊拳頭等徵兆,哭鬧時聲音也比較尖銳。2、嬰兒腸絞痛大多發生晚上6點到半夜之間,有的寶寶可能一天發生多次。3、嬰兒腸絞痛一般與餵養方式無關,不管是母乳餵養還是混合餵養的寶寶都可能出現。
  • 已有科學研究證明:寶寶哭著要抱是本能
    每當寶寶睜著無辜大眼睛看著你,順便再伸出兩隻胳膊,一副賣萌撒嬌模樣時,幾乎沒有父母能抵抗得住這份「誘惑」,誰不是立刻抱起孩子猛親兩口。父母對於寶寶這種「撒嬌賣萌」早已經習慣了,這是孩子們獨有的「必殺技」,要麼求抱抱,要麼扯著嗓子哭,在這樣的連環攻擊下,父母只能「繳械投降」了。
  • 不想被寶寶半夜「折騰」,嬰兒睡眠模式要了解,0-36個月睡眠時間
    40-50分鐘,這個階段寶寶的大腦逐漸清醒,第一個睡眠周期也隨之結束。一個睡眠周期的結束,並不意味寶寶一定會哭鬧,事實上寶寶前3個月,平均的夜醒次數只有3次。當寶寶睜眼後,家長不必著急抱起寶寶,尤其是前10周的寶寶,他們活動睡眠高達80%。
  • 一歲半寶寶愛玩手機,不給就哭鬧,家長該怎麼辦?
    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基本人手一部手機,作為家長,孩子才一歲半,沒事就給孩子玩手機,這是很不好的。孩子看到你玩手機,你不給他都很想玩,別說主動給他了。現在很多家長覺得看孩子麻煩,或者沒空管他,給他一個手機自己玩多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