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劇爆紅之後,男女主自然是獲利最多的演員,如果自身條件過硬,一躍躋身到一線也容易,像85後的楊冪、趙麗穎。可是如今的影視劇裡,已經很難再爆女演員,這幾年除了楊紫以外,基本就再沒有大爆的小花。如今超級爆火的《慶餘年》的情況也是如此,男主角張若昀熱度大漲,從三四線躋身到一線行列。反觀女主李沁的存在感卻極低,討論度不僅不如李小冉,連女配宋軼的熱度都不如。
存在感低不僅讓演員難紅,還會招致觀眾的逆反心理。如今播出的《慶餘年》只是第一季,大量的內容還在後面兩季裡,劇大爆後製作方也表態第二季已經在積極籌備,不用太久就可以跟觀眾見面,這對劇粉來說是好消息。但不少觀眾對於李沁這個女主角色有些看法,希望下一季可不可以換個女主,林婉兒人設太意思,與範閒的CP感為零,和主線也有代溝,完全可以分手再見。
李沁為何存在感如此低?其中有這三方面的原因。原因一:這是一部男性為主的權謀劇,女性的角色說來大部分都是男主身上的掛件一般。女主李沁扮演的是男主的初戀,長公主與林相的私生女,兩人一次偶遇後,雞腿成為信物相戀。雖然劇情大部分圍繞兩人的婚約展開,但實際上李沁這個女主出場率極低。而宋軼扮演的男主妹妹,隨時在男主身邊,出場率明顯大於女主。
李沁這個女主出場率低外,並且她的戲份看點也少。這部劇吸引觀眾最大的一點,就在於權謀之爭環環相扣,讓觀眾欲罷無能,每個角色都有好幾重身份,與男主對戲時相當有看點。而李沁這個女主就不行,基本每次出現就是在與男主小情小愛,兩個人CP感又不足,自然看得彆扭。戲沒看點,那女主何以出彩?其實這麼看來李沁的女主頭銜頗有掛羊頭賣的感覺。
原因二:人設太平淡,難找出讓人記憶深刻的特質。與其他女配相比來看,宋軼扮演的範若若是一個十足的寵哥人設,為達到這個反差的效果,範家三子的戲份就跟表演喜劇一般,姐姐對愛財如命的弟弟各種嫌棄,而範若若對私生子的哥哥百般溺愛,再危險的事也願替他做,應該算是除了五竹叔以外,她是男主最信任的人。而女主李沁的人設在她面前,可以用平淡如水四個來形容。
李沁這女主的人設,橫看豎看比哪個女配的人設都沒意思。特別出演的李小冉,那簡直是整部劇裡最出彩的女性角色,她的一顰一笑都透露著"惡人"兩字,背後操控這麼多事情,一個女性與這麼多男性鬥權,反派人設真的帶感。女主與女配李純扮演的司理理相比,身上更缺乏隱蔽感,李沁這個私生郡主的身份人盡皆知,的確沒有讓觀眾感覺到"乏味"二字。
原因三:自身演技不過硬,蓋不住別人的光芒。演技二字一直是觀眾詬病的點,李沁拍了這麼多年的硬是作品,演技是比過去拍《新紅樓》要成熟一些。如果她在一部全是新人配角的劇中,自然她能豔壓其他配角。但《慶餘年》這部不同,配角來頭一個比一個大,都是拍戲多年很有經驗的演員,要跟這些人比演技,自然要非常過硬的真本事才行,可惜李沁還欠火候。
李沁作為女主最高光的戲份,就是得知所有真相後,自己跑去與生母長公主對峙那一段。這本是一場非常有看點的一段戲,母女難得一見,聽到自己生母只把自己當成政治工具時,女主內心應該是各種掙扎與煎熬,表演該是層層遞進,進而讓觀眾看得她的閃光點。可惜這麼一場重要的戲份,觀眾實力沒看出她的感受到底如此,只看出長公主愛自己勝過愛女兒而已。
總結以上三個原因,就知道李沁為何身為女主,卻在劇爆紅之後存在感這麼低了。名義上的男主戀人,不過出場戲份比哪一位女配都要少,沒劇情內容加持,自然無法獲得觀眾的好感。女主人設又單薄,即便是郭寶坤這種小人物,身上都有好幾重身份,觀眾琢磨起來也比看女主有意思。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演技沒有把握住最重要的戲份,白白錯過自己的全劇高光的時刻。沒有角色的突出點,何以獲得觀眾的喜愛呢?觀眾希望下一季換人也是情理之中,不過看過原著的書粉都知道,李沁這女主本來就沒有這麼重要,書中就是這麼單薄這麼工具的一角色,除非第二季編劇修改劇情內容,否則觀眾也難看到李沁這個女主登場。要想讓這角色下一季出彩,大概只能製造戲劇衝突和悲劇色彩,說不定反而比一直當花邊女主讓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