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銀川10月30日電(記者趙倩、艾福梅)金秋十月,正是寧夏賀蘭山東麓釀酒葡萄收穫的季節,也是酒莊莊主陳德啟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候。
「榨季要操心的事特別多,比如採摘、壓榨、發酵等,每個環節都要把控好,不然直接影響酒的品質。」他說。
64歲的陳德啟來自香港。13年前,他受邀來寧夏考察,原計劃投資房地產,卻陰差陽錯與葡萄酒結緣。
「當時我看著地圖詢問一大片『空白』土地是什麼,聽說是戈壁後就決定去看看。」第二天面對十萬畝戈壁時,陳德啟裝了一袋土壤,連夜讓人送往法國檢驗。結果令他欣喜不已:「這裡能種出世界上最好的葡萄。」
很快,陳德啟決定拿出兩億元(人民幣,下同)在這片土地上投資。在他眼中,這不是茫茫荒漠,而是待墾的熱土——位於寧夏賀蘭山東麓,與法國波爾多緯度相近,擁有光照時間長、土壤富含礦物質、降水量少等風土條件,是業界公認世界上最適合種植釀酒葡萄和生產高端葡萄酒的黃金地帶之一。
目前,寧夏賀蘭山東麓釀酒葡萄種植面積為49.2萬畝,年產葡萄酒約1.3億瓶,產業綜合產值約260億元。
陳德啟在寧夏開啟全新的創業,是香港業界越來越多地關注和走進這個西部內陸地區的一個縮影。
「這幾年到寧夏來考察葡萄酒產業的港商港企越來越多,不少旅行團也專門來品嘗紅酒、體驗酒莊文化。葡萄酒已在兩地經貿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產業園區管委會主任助理馬永明說。
與沿海地區相比,寧夏經濟發展相對落後,但憑藉獨特的自然氣候條件,葡萄酒、蔬菜、枸杞、牛羊肉等特色農產品品質一流,溼地、沙漠、長城等多元旅遊資源別具一格。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建設持續推進,寧夏的投資價值凸顯,而香港企業不斷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深化與內地合作的腳步走進寧夏並紮下根來。
「一南一北,寧夏和香港兩地資源互補性很強,寧夏的羊絨製品、葡萄酒、牛羊肉、蔬菜等優勢產品逐步獲得香港市場認可,兩地圍繞經貿合作展開交流日漸頻繁,去年直航開通後走動都更方便了。」寧夏商務廳副廳長肖立衛說。
寧夏中衛市騰格里沙漠邊緣的5A級景區沙坡頭,融合黃河、沙漠、綠洲等多種景觀於一體,被譽為「世界壟斷性旅遊資源」。看中這一資源稟賦,總部在香港的中國旅遊集團2014年對景區進行投資控股。
中旅(寧夏)沙坡頭景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徐傑說,進入寧夏開發沙漠旅遊資源,是企業在西北地區落下的一枚重要棋子,填補了這一旅遊板塊的空白。
沙坡頭景區正開發集住宿、餐飲、觀星、演藝、科普等於一體的深度休閒體驗系列產品。「我們計劃通過每年兩個億的投資,將沙坡頭打造成中國最大、體驗項目最豐富的沙漠旅遊目的地,爭取到2022年,實現年接待遊客600萬人次,旅遊收入達到3.5億元。」徐傑說。
香港已成為寧夏最大的境外投資來源地,港資在寧夏設立企業86家,主要投資領域包括汙水處理及其再生利用、風力發電、葡萄酒釀造、蔬菜種植等。統計顯示,2019年寧夏與香港進出口總額41.9億元,同比增長96.7%,佔寧夏進出口總額的17.4%。
在陳德啟眼中,整個寧夏就像賀蘭山東麓「不毛地變身葡萄園」一樣,正發生奇妙的華麗轉身。他種植葡萄近5萬畝,包括造林綠化、修建葡萄園和酒莊等投資達24億元。目前葡萄酒銷售收入還不及投入,但他相信只要堅持釀好酒,自己的「紫色夢想」定會實現。
「我們將在這裡建起一座包含紅酒博物館在內的葡萄小鎮,匯集各國知名酒莊的產品和文化要素,讓遊客一到這裡就能感受享譽全球的紅酒文化。」他說。
香港與寧夏的合作不斷深化,也正經歷神奇的釀造過程。肖立衛表示,包括寧夏在內的廣大西北地區地域遼闊、資源豐富,發展潛力正加速釋放。香港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過程中,定會更多關注這片土地。我們期待一同耕耘希望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