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山穿林,新時代護林員的奮鬥與快樂

2020-12-22 光明數字報

    【走近鄉村平凡奮鬥者·一線講述】  

編者按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作為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森林資源的重要性在「十四五」期間更加凸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回顧即將過去的「十三五」時期,不論是環境保護,還是脫貧攻堅,生態護林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光明智庫帶您走近平凡護林員,看看這些質樸辛勤的勞動者如何跋涉於密林山野、守護著綠水青山,為祖國大地綠意盎然奉獻青春與心血。同時,「十四五」時期護林增綠任務怎樣完成,護林員的工作質量如何提升?專家為您深入解析。

31年護林路,見證荒山披綠蔭 

講述人:山西省中條山國有林管理局皋落林場原土坪管護站站長 安槐嶽

    「幹一行愛一行,工作就要好好做。」父親的這句話我一直記在心裡。我父親是一名林場老職工,小時候我就常聽他念叨,希望我快快長大,和他一起保護林場。於是,高中畢業後第二年,我成了一名護林員,一幹就是31年。

    我在工作日記裡記錄了第一天上崗的情景:「今天國慶節,是我參加工作的第一天,也是我第一次巡山。老爸陪著我把管護站的給養準備好就走了,我一個人上了山。山路的崎嶇、天氣的炎熱、蚊蟲的叮咬遠遠超乎想像,一路上我沒碰到一個人,除了令人煩惱的知了叫外,幾聲清脆的鳥鳴分擔了我的孤獨。」現在看來,這段話正預示著我巡山工作的日常:這是一條孤獨和艱難的道路,卻又不時有鳥鳴悅耳,令我深感欣慰,也明白堅守這份孤獨的意義。

    剛工作那幾年,管護站生活非常艱苦。我們沒有固定的居所,走到哪兒天黑了就在村民家裡吃住。沒有通信工具、交通工具,只靠兩條腿走遍每座山。天然林保護工程實施以後,我們的各項條件才好了起來,蓋起了房子,也有了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後來還開始使用GPS導航,路上也安裝了監控,工作開展得越來越順利了。

    做好護林員需要學習很多知識。滅火器具的使用和維修幾乎是所有護林員的必修課,一開始我完全不懂,就跟著身邊老師傅學習。而森林撫育技術規程等如果吃不透,根本沒法幹活。父親的叮囑總浮現在心頭:要時刻銘記多學多看。省裡和場裡的大學生技術員來了,我就纏著他們問各種問題:哪些樹種該保留,哪些樹種該培養,為什麼進行這樣的操作等等。通過學習,我漸漸熟練地掌握了各種技術,成了一個合格的護林員。

    護林員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把林業政策法規吃透,給老百姓講清楚。除了單位組織學習,我平時自己也會抓緊閱讀最新文件。為了把宣傳做到老百姓心裡去,我們用了各種辦法:進村進戶口頭宣傳、刷標語、動員各方面力量。我發現最要緊的是和老百姓做朋友,讓他們打心眼兒裡認可、理解、支持我們的工作。

    日子一天天過去,我看到環境有了明顯變化:河道裡魚變多了,岸邊站著更多的鳥,昔日的荒山也綠了起來。這讓我很欣慰,在大山裡鑽了一輩子,也值了。

脫貧之後,我要繼續巡山守林  

講述人:雲南省迪慶州維西縣巴迪鄉巴迪村託底上組生態護林員 餘美秀

    我今年32歲,是兩個女兒的母親。4年前,我家十分困難,被評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村裡為了幫助我家脫貧,讓我當上護林員,有了穩定收入。從此,我每個月都要去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林巡查值守、種樹防火。我們村和白馬雪山自然保護區接壤,有11名生態護林員,負責管護附近弄獨山、國比底等大山的3500.7畝森林資源。

    巡山其實挺辛苦。山路陡峭,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小心翼翼走好每一步。有時,還會面對高原反應帶來的頭疼等症狀。為了按期完成工作,即使身體不適我也會努力克服。記得2019年4月,我在巡山植樹時得了一場重感冒,身體虛弱得走不動路。但時間不能耽擱,我在山上找來藥材吃下去,堅持拖著步子往前走。

    我經常一個人去巡山。因為路遠,每次要翻幾座山、過幾條河,當天回不來,我就在山上住兩三天。我常隨身背著一條被子、一塊塑料布,晚上睡在大樹下,把塑料布鋪在草地上當床,裹著被子睡覺。高海拔山區夜晚溫度低,有時冷得睡不著,睜著眼睛打哆嗦。好在山上經常有採藥材、放牛羊的村民,很多都是熟面孔,漸漸地,我才不害怕一個人露宿了。

    多年來,我守護的森林都沒有發生過火災。但2019年10月的一天,村民在村邊燒垃圾,沒燒完就去地裡幹活。帶著火苗的垃圾被風吹到民房邊,眼看著就要燒到民房。正巧我在村子附近巡山,發現了村裡冒出的黑煙。糟了,要著火啦!我馬上在手機微信群裡報警,呼喚村民和其他護林員救火,同時迅速衝下山,第一個趕到現場,和村民們一起撲滅了火災。

    我習慣每天把巡山的路程和地點在筆記本上記下來,記錄遇到的人和事、丈量過的土地、守護過的林木。除了工作需要,這更像是一種心靈陪伴。

    很多年前,村民們沒有保護森林的意識,把山上的大樹當做柴火砍光了,只剩下小樹。後來,大家逐漸有了環保理念,加上護林員巡山守護,就很少有人濫砍濫伐了。森林長得越來越茂盛,大樹都有20多米高,把家鄉裝扮得越來越美。

    我們村原來的住房都是D級危房,政府出錢為大家蓋了一層新房,每家造價3萬多元。2018年全村脫貧了,我老公在家裡搞養殖,我繼續巡山守森林。我相信,兩人一起努力,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

知山知水的熱情,樹木樹人的使命

講述人:浙江省臨海市林場蘭遼分場場長 潘學飈

    從北京林業大學畢業後,我在杭州一家研究所工作了近5年。2015年,我來到臨海市林場蘭遼分場,成了林場裡第一個碩士技術員。那時,林場連年輕本科畢業生都很少見。去林場的第一天,因為上山公路受颱風影響被衝毀,分場副場長騎著摩託車接我到嶺下基村,再陪著我走了一個小時山路才到達分場。

    我在林場的工作就這樣開始了。林場佔地2.3萬畝,林地基本分布在山尖。山上信號差,職工們巡山護林基本都是單槍匹馬,常常有野獸、毒蛇出沒,大大小小的跌打損傷不計其數。更困擾大家的是,長期駐紮在高山林區,十天半個月下不了山,有的職工站在山頂就能眺望到自己的家,但想要回家卻不易。我當初是為了和妻子孩子不再兩地分居,才報考了妻子家鄉的工作。然而回來後,卻常常沒時間回家。

    在巡山過程中,我發現大家還在靠羅盤導航。這既容易迷路,日常巡視維護時也容易出錯。我想,能不能做一個GPS地圖?於是,我去網上找教程、買書自學,靠著以前學過的一點編程知識,搗鼓了一個月,終於做出了GPS地圖。很快,分場的員工都用上了這個導航儀;不久,導航儀又被推廣到了整個林場。我還積極推進「智慧林場」建設,搭建基於資料庫、GIS、C語言的信息管理系統,用於林場辦公、營林生產、森林防火管理。我採購了攝像頭、錄像機、網線、電線等設備,架構了林場自己的森林防火系統。

    蘭峰茶廠是蘭遼分場的主要產業,但茶葉生產設備和工藝都很傳統,不僅生產效率低,茶葉的品質也很難標準化。我摸索著給揉捻機加裝了定時器,還把變頻器裝到殺青機上,通過控制殺青機的轉速保證茶葉品質。漸漸地,我不僅適應了工作,更在其中找到了大有可為的空間。2018年,我被任命為蘭遼分場場長。

    近幾年,林場進行了多次改革,不再僅靠賣木材維持運轉,而是致力於創建現代化林場。但是老職工年齡大、學歷低,不太擅長操作電腦、無人機等現代化設備,正需要懂技術的年輕人「接棒」。這幾年,林場又來了幾位年輕骨幹,看到他們,我仿佛看到了當年坐在副場長摩託車上山的我。希望有更多年輕人來和我們一起守護綠水青山——帶著知山知水的熱情、樹木樹人的使命。

這幾年,濫砍濫伐的人越來越少了

講述人:江西省崇義縣上堡鄉護林員 張書祥

    我的家鄉在贛湘兩省交界處的上堡鄉,耕地只有1.27萬畝,林地卻有17.45萬畝。為了守住綠水青山,縣裡近年來加強護林員隊伍建設,還設立扶貧專崗,從貧困戶中選人做護林員,我就是其中一個。

    這片山林是我童年的遊樂場,就像我的另一個家,也像一起長大的朋友。我的手撫過每一棵樹時,都感到既熟悉又愛惜。對於護林工作,我樂在其中,一點兒也不覺得苦。擔任護林員近三年來,我年年獲評優秀。政府相信我,我就要盡到這份責任。

    我的工作,主要是看護山林、防火、防治病蟲害、制止濫砍濫伐。每次巡山,我們騎著摩託車在林間穿行,路過村莊時就用大喇叭宣傳保護林木和防火知識。遇到可能出現自然災害的情況,我們第一時間拍照上報。平時,常在微信群裡為老百姓轉發相關信息和小知識。

    工作中遇到最緊張的情況就是「打火」(撲火)。記得有天晚上,一個村民在開荒時不小心引燃了大火。我們知道後立馬拿著打火工具趕了過去,爭分奪秒開闢防火帶、一秒不停地躬身撲火。忙活了大半夜,終於滅了火,大家這才如釋重負,拖著筋疲力盡的身子回去睡覺。

    這幾年,我不僅看到了政府對生態保護的重視,也發現老百姓更喜歡綠意了。不少人周末開著車到山林裡徒步、爬山,欣賞自然風光。以前我們還得制止濫砍濫伐,這幾年這樣的人少了很多。這種變化真令人高興。

    這幾年,我們共有250名建檔立卡貧困戶成了生態護林員,還有89名專職護林員分布在全縣各村。政府為我們翻新樓房,幫助我們脫了貧,日子越過越好。而在我們的守護下,山林也越來越綠,越來越美。能和綠水青山永遠做伴,這是我最高興的事情了。

看好林子,也要善待林間東北虎  

講述人:黑龍江省迎春林業局駐寶馬山林場森林資源監督中心站站長 董紅雨

    我的工作,是林業局森林資源監督員。30年來,我的足跡遍布完達山主脈那丹哈達拉嶺的20多萬公頃林海,獲得過全國「最美護林員」等多項榮譽。和其他護林員不同,我保護的重點不是林子本身,而是林子裡的野生東北虎。它們也是森林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

    30多年前,我是一名執證上崗的出色獵手。有一次,我在給黑龍江省野生動物保護研究所專家當嚮導的過程中,了解到東北虎生存現狀不容樂觀,深受觸動,便收起獵槍,成了一名義務保護東北虎的巡護員。

    每次巡山,我都留心進行東北虎信息搜集和保護工作。現在,我對東北虎的習性已經非常了解,通過它們留下的痕跡、氣味,就能推斷出一些基本情況。

    30年來,在完達山林區,我協助公安機關收繳了5支槍,清理了3000多個套子,100多個獸夾,抓獲盜獵分子50多人次。我意識到,抓盜獵分子不僅是為了制止幾次行動,讓他們產生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才是更關鍵的。於是,我在巡護時一旦發現有人下套,就會立刻和同伴清理這些捕獸工具,並找到下套者,苦口婆心地勸說他們,用自己的經歷打動他們。直到他們把剩餘的捕獸工具和藥交給我,並保證今後不再捕獵,我才離去。

    保護野生動物,得罪人是家常便飯。收恐嚇信、輪胎被扎破、被跟蹤、被威脅……我都經歷過。有一次,我抓過的4名盜獵者找到家裡對我進行報復。這是我受傷最重的一次,家人抱著渾身是血的我放聲痛哭,勸我不要再冒險。但是,在醫院住了12天後,我仍然上山清套。我並不「虎」,但我掛念那些處在威脅中的虎。

    一開始做這項工作,大家普遍不理解,而現在,家人朋友都鐵了心支持我,林業局也不斷肯定我、幫助我,為我創造各種工作便利。我真切感受到,這項工作越來越被接受、被肯定。

    我喜歡在林子裡漫步。隨著國家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實施,森林裡山更青、水更綠、野生動物足跡更多了。越來越多人參與到野生動物保護中,我的幹勁兒也更足了。我將繼續堅守山林,做好野生動物巡護,和越來越多的同道們一起,為野生動物們創造更廣闊的幸福家園。

    (項目團隊:本報記者 陳之殷、張勝、李建斌、張士英、張勇、李慧、王斯敏)

相關焦點

  • 分水嶺自然保護區護林員:用情護林、永愛築綠
    從此,保護森林的意識在他的心頭萌生,2013年,鄉林業站聘請公益林護林員,他從此幹上了護林員。護林員們巡山中無獨有偶,五臺山管護所石洞管護站護林員朱紹學當護林員的初衷也是為了心中的綠色夢,他說:「我不怕爬山涉水,因為我喜歡綠水青山,希望家鄉變得美美的。」朱紹學1996年入伍後,在部隊常思念的,就是寨子周圍那翠綠的森林。
  • 花石鄉生態護林員:護了生態,富口袋
    12月5日早上,家住大灣村的生態護林員陳澤平一早從家裡拿起工具,穿上巡林服裝,像往常一樣,迎著朝陽開始一天的巡林工作。陳澤平是大灣村大灣組人,是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政策幫扶和勤勞的雙手,2017年成功脫貧。2016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大灣村調研脫貧攻堅工作,在調研的幾戶農戶中,其中就有陳澤平家。
  • 全國「最美護林員」:大山深處護林人
    一身迷彩服,勞保鞋上沾滿泥巴,手上拿著一把柴刀,腰上別著一個行軍水壺,這是吳曉青34年來巡山的行頭。「恭喜您榮獲全國『最美護林員』榮譽稱號。」面對記者這樣的開場白,這個山裡壯漢臉紅了,靦腆地說:「其實,這是大家的功勞,慶元『中國生態環境第一縣』的稱號給我加了分。」
  • ...七旬老人守護海拔1869米的森林|最美護林員|林區|段金龍|河北省...
    近日,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宣傳中心組織開展的尋找「最美護林員」宣傳活動落下帷幕,河北省段金龍、山西省安槐嶽等22名基層護林員獲得全國「最美護林員」榮譽。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護林員樸實無華的林草故事。最美護林員段金龍(圖片來源:河北省林業和草原局)一把鐮刀、一副手套、一個筆記本……早晨5點剛過,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東風林場神仙山林區秋風微冷、雲霧未散,今年70歲的護林員段金龍身著橘黃色工作服走出家門,背著挎包開始了一天的巡山工作。神仙山林區位於阜平縣城北35公裡處,太行山北端東麓的阜平、淶源、唐縣三縣交界處,為古北嶽恆山,海拔1869.8米。
  • 義烏市舉辦護林員業務知識培訓班
    >begin--> 為進一步提高護林員隊伍素質,增強護林員理論和業務知識水平,近日,義烏市自然資源和規劃(林業)局在市委黨校召開全市護林員隊伍培訓會議。義烏市各鎮街林業幹部、護林員共180餘人參加了培訓。
  • 最美護林員丨新疆張東權:愛林勝愛家 韶華獻青山
    最美護林員丨新疆張東權:愛林勝愛家 韶華獻青山 2020-10-14 1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阜平護林員段金龍獲「全國最美護林員」稱號
    阜平護林員段金龍獲「全國最美護林員」稱號 2020-09-15 16: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原貧困戶「變身」生態護林員
    設置生態護林員既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一條新路子,也是綠色發展、保護生態的一條好路子。青原區文陂鎮小水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李培衡,現任小水村護林員。每天早上7時30分,他穿著標誌性的馬甲,帶上頭盔,騎著「小毛驢」,拿上「大喇叭」,開始了一天的巡護工作。
  • 長鋪:開展生態護林員啄木鳥巡護系統培訓
    融媒體訊  12月11日,長鋪鎮組織轄區內54名生態護林員開展集中培訓
  • ...記全國勞動模範、國有彰武縣章古臺林場護林員李東魁
    《遼寧日報》刊發:馬背上的「護綠人」 ——記全國勞動模範、國有彰武縣章古臺林場護林員李東魁 2020-12-02 12:0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最美護林員|青海鄂全林:堅守初心只為長江源頭那一片綠
    近日,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宣傳中心組織開展的尋找「最美護林員」宣傳活動落下帷幕,22名基層護林員獲得全國「最美護林員」榮譽。今天小編向您介紹堅守瑪可河林區22年的青海省瑪可河護林員鄂全林。1998年瑪可河林區停止天然林採伐後,鄂全林主動要求擔任護林員,這一幹就是20多年。為了更好地保護森林資源安全,他每天早出晚歸,克服高山峽谷、林密坡陡的重重困難,一個山頭、一個山頭的徒步巡查自己管轄的區域。林班離管護站遠時,他忍飢挨餓,半天喝不上水,早上吃一頓飯,趕到晚上再吃一頓飯,是常有的事。
  • 新田縣:60名建檔立卡生態護林員集中「充電」
    ( 新田新聞網 )為進一步規範建檔立卡生態護林員管理,提升履職能力,11月17日,新田縣梘頭鎮組織全鎮60名建檔立卡生態護林員開展業務培訓 。 縣自然資源局、梘頭鎮政府相關負責人參加培訓會。培訓期間,重點圍繞生態護林員的選聘程序、護林員職責、巡山記錄的填寫、野外撲救的方法和注意事項等展開培訓,進一步夯實了該鎮生態護林員隊伍建設管理和森林火災應急處置能力,為全鎮森林管護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
  • 從砍樹人到護林員:像守護女兒一樣守護樹木
    一壺水、一個麵包,這是松潘縣國有林保護局602林場生態護林員榮光的午餐。11月24日上午9點過,在松潘縣紅土鎮國有林保護局宿舍,進山工作準備就緒的榮光和另一名同事登上了單位的護林巡山接送車。隨著封山育林政策的實施,砍了14年樹的榮光,1998年加入護林員隊伍,這一守護就是22年。「為了安全起見,我們每天至少兩個人一組,因為最遠的線路有10多公裡,單邊步行要走2個多小時才能到達那片區域。」榮光說,除了下雨天之外,每天都要去山林裡巡查,必須要到目的地看了才放心。
  • 男子抓了兩隻野雞,換來刑期8個月和巡山護林588小時
    「在野外活動人流集中期間用擴音器進行護林宣傳,勸止野外用火,勸止亂捕濫獵,勸止亂挖濫採,監督松材線蟲除治,協助開展森林病蟲動態監測……」最近兩周,重慶市巫溪縣白鹿鎮香樹村林業專幹何振青在進行森林巡護時,多了一位新「同事」何名(化名),當他們結束一天的工作時,何振青會在巡護日誌上對何名當天的工作進行勾選記錄
  • 《雲南省護林員管理辦法》9月1日起正式施行
    護林員隊伍是森林、草原、溼地等自然資源和自然保護地保護的重要力量在林草火災防護、病蟲害防治資源監管巡防以及其他林草工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雲南省護林員主要以天然林保護、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生態護林員政策聘用的24.23萬人為主體管護天然林和公益林面積2.54億畝其他還有草原護草員、溼地護溼員和其他林業項目聘用的護林員
  • 最美護林員丨山西安槐嶽:平凡崗位盡職責 爭做黨旗添彩人
    最美護林員丨山西安槐嶽:平凡崗位盡職責 爭做黨旗添彩人 2020-09-11 13: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家林草局對《生態護林員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生態護林員是指受聘在鄉村從事集體所有和個人承包的森林、林木、林地管護的專職或者兼職人員,主要包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公益林管護員、天然林資源保護管護員等各類政策性的護林員,以及其他非政策性鄉村護林員。
  • 《護林員模擬器》遊戲性介紹
    模擬類遊戲有很多,《護林員模擬器》就是其中之一,顧名思義,這款遊戲就是模擬護林員的日常生活的,對於該遊戲的遊戲性到底如何,有小夥伴還有著疑惑,那麼就來看看這篇《護林員模擬器》遊戲性介紹吧。《護林員模擬器》遊戲性介紹:護林員是一款第一人稱模擬遊戲。在大自然中的大部分的時間你都會花在大地母親交給你的任務上。比如:種植新的樹木,餵養動物,查看生機勃勃的森林中一切是否正常。除此之外,你還肩負著打擊犯罪、追蹤林盜、以及處理其他可能會影響這美妙綠境平安的事。
  • 「奮鬥新時代 建設新青海」可可西裡的生命捍衛者——記全國先進...
    第一次巡山,趙新錄就經歷了嚴重缺氧、不停流鼻血的危險情況:「周圍都是茫茫的戈壁,我每走一步都要大口喘氣,之後不停流鼻血,因為沒有合適的藥,我們只能放緩前進的步伐,等身體情況有所好轉繼續前行。」雖然第一次巡山時間不長,但是對於趙新錄來說卻是一條漫長且艱難的路。多少年來,儘管條件艱苦惡劣,但他依然選擇紮根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