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俗話說「子不教父之過」。孩子的教育問題離不開父母,一個孩子有什麼樣的品質德行,很大程度上都能反映出背後父母的言行舉止。
生活中,那些乖巧懂事的孩子背後一定是一位素質良好的家長,而熊孩子背後就一定有一位熊家長。
男孩看女人上廁所,母親不道歉反還辱罵受害者
近日,網絡上的一則新聞引起大家的關注,一位女性網友爆料,自己在飯店吃飯的時候,遭到了小男孩的無理取鬧。
在飯店的大廳中,這位男孩先是打鬧喧譁,家長坐在一旁卻不制止;之後這位女網友去二樓上廁所的時候,廁所門卻突然被男孩踹開,而且還一臉惡作劇的笑,面對女網友的訓斥仍然沒有離開,弄得女網友當時十分尷尬。
之後女網友的男友去找孩子媽媽理論,沒想到男孩媽媽覺得女網友「小題大做」,不僅沒有道歉,而且還對女網友破口大罵:「你這麼大個女的還怕看啊?你是比別人多長了嗎?你的那麼金貴嗎?」……
男孩媽媽的話語一句比一句粗俗,而且態度極其惡劣。女網友實在是忍無可忍,就把這一幕拍下來,曝光這個家長的「醜惡嘴臉」。
對於一個6歲的孩子來說,早已經具備了性別觀念和是非觀念的能力,但仍然做出這樣的「流氓行為」,而且家長明知道還袒護不批評指正,可見並非是孩子的本性問題,而是家長的問題。
家長過分縱容孩子,會有什麼影響?
1) 孩子規則意識模糊
在孩子兩三歲的時候,家長就要逐步給孩子立規矩了。讓孩子明白那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
如果家長不加以約束,而是一味地縱容,那麼只會讓孩子沒有規則意識,沒有基本的是非判斷,更不能成為一個有禮貌、有素質的人。
而且,這樣的孩子走出家門後,會受到其他人的排斥,畢竟沒有哪個人會願意和沒有規則感的人在一起相處。
2) 孩子性格「無法無天」
家長對於孩子的縱容,出發點是不讓孩子受委屈,但實際上,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孩子不懂得珍惜和感恩,還會讓孩子有種「目中無人」的想法,慢慢就會形成無法無天的性格。
這樣的性格在以後的生活和工作中都不是討人喜歡的,甚至還會因為自己的一些「無法無天」的行為而付出代價。
3) 影響日後的人際關係
自古以來,人類就是「群居動物」,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群體生活。而與人打交道,在一個人發展過程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因此,如果家長想要孩子將來擁有一個健康的人際關係,那麼就要從小教育孩子學會為他人著想,不能自私自利,任意妄為。
孩子出生後,心性和性格都是單純的,長成什麼樣子,具有什麼樣的脾性完全是由家長的教育所決定,所以家長對於自己和孩子的素質教育一定要注重。
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長,制定規則學會承擔
1. 教會孩子承擔責任
當孩子做出一些「熊行為」時,別第一時間以「他還只是個孩子」、「你怎麼還和孩子計較」等藉口為孩子開脫,這些說辭也是父母對自身責任的推卸。
遇到問題,要第一時間教會孩子承擔責任,並為自己的行為作出彌補的措施,這樣才是有責任感的表現。
2. 言傳身教
「熊孩子」之所以「熊」,是因為他們的心智發育還沒有達到正常的水平,因此父母在平時的言傳身教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孩子品行成長階段,父母的言行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所以父母自己就不能做一個「熊家長」。
3. 恰當地對孩子說「不」
孩子心智水品尚未達到正常社會生活的標準,因此會做出一些不合時宜的行為,所以父母要告訴孩子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以及不能做的原因,而不是一味地縱容。
今日話題:對於這件事,你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