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80後,我對《魔神壇鬥士》的印象蠻深的。當時對他的喜愛也一度超過了聖鬥士。但是隨著時間,這份喜愛也就逐漸消失了。不得不說,在中國,《聖鬥士》壓倒《魔神壇鬥士》幾乎是必然的。另外,類型相似的還有一部《天空戰記》,可以放到一起比較。
首先說說《魔神壇鬥士》相比《聖鬥士》好的地方。我覺得主要在於情節上。《聖鬥士》的問題在於情節的雷同化嚴重。不論是大的情節走向(雅典娜總是被抓起來,然後小強們闖關去救她。冥王十二宮篇受到熱烈歡迎多少也與它在很大程度上擺脫了這一模式化的結構有關),還是小的戰鬥場面的進程(被虐—爆發模式)。
1、很多支持《魔神》的人都提到它的思想深刻。這個我只看過電視上播的那39集,不好評論。不過我想大多數人和我一樣,只是童年時在電視上看過而已。而且深刻的思想並不是作為小孩子的觀眾所能夠理解的。相對來說,倒還是《聖鬥士》這種單純的熱血漫畫更為適合小孩子的世界。
2、前面很多人也談到了《魔神》的武士題材問題。這不得不說是它受眾小的一個主要障礙。小孩子,至少當時的我,對日本的武士和武士道是完全沒有概念的。而星座則不同。雖然我們可能不知道什麼希臘神話,但是星座卻是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的。記得那時候上自然課,書上有星座圖,我就找那些在《聖鬥士》裡出現過的星座。晚上還在天上找。特別是黃金聖鬥士的黃道十二宮,這是和每個人都有關係的星座,就是說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對應的黃金聖鬥士。這就使得小孩子與《聖鬥士》間的距離變得很親近了。《天空戰記》也存在這個問題。相比希臘神話,印度神話顯然離我們更遠一點,看起來更為陌生,不容易接受。
3、與上一條相關,就是鎧甲的外形。作為鎧甲類的漫畫,鎧甲的外形當然很重要了,這不僅關係到作品的人物外在形象,而且和作品的主題也是有關的。《魔神》裡的鎧甲基本都是武士造型,穿在人身上大同小異,不穿的時候千篇一律。而聖衣不僅因為星座的關係呈現出各種形態,而且還有聖衣分解的過程。我那時候的一個樂趣就是研究聖衣分解圖。
4、前面有人談到漫畫的問題。我印象中,《魔神壇鬥士》和《天空戰記》都沒出過漫畫,至少我沒看到過。那個時候又沒有網絡,沒有漫畫的話,電視臺不播就看不到了。這在客觀上也影響了《魔神》的接受。
但是總體來說魔神壇鬥士還是部優秀的動漫,喜歡的小夥伴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