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資料 | 高達世界機體盤點,吉翁篇(上)

2021-01-16 高達記

作者:1988Michael

原文出處:https://tieba.baidu.com/p/2061599439?pn=1


1、鐵球:

RB-79 Ball量產型機動艙。本機為MS、戰艦的支援用機,是將宇宙作業用機「SP-W03」追加了裝甲及武器改造而成的小型MA。機體上只裝備了「鋼坦克」用120mm低後座力加農炮一門。單體作戰能力極為低下,但是本機與「吉姆」協同作戰時的效果反而相當不錯,又因為製造成本相當低廉,所以聯邦軍將本機大量生產並配備。由於性能不佳且很難操縱,本機在駕駛員中口碑不佳,有「鐵棺材」的「美譽」,誰如果抽中了「鐵球」就趁早寫遺書吧。

機體番號:RB-79 
機體代號(日文):ボール 英文:Ball 中文:鐵球 
出現作品:機動戰士高達(0079) 
機體類型:量產型機動艙(Moblie Pod) 
製造商:地球聯邦軍 
所屬:聯邦 
初次配備:U.C.0079 
內部環境:標準式駕駛艙 
尺寸:全高12.8米 
本體重量:17.2噸
全備重量:25.0噸 
發電機出力:400KW 
推進力:24000KG 
加速度:0.96G 
傳感器探測有效半徑:4000米 
固定武裝:頭部120mm低後座力加農炮 


2、改修型鐵球:


RB-79C Ball量產型機動艙。本機是「一年戰爭」中大量生產的「鐵球」進行改修後,後期生產的機型,屬於應急用的機型,在原有的「鋼坦克」用120mm低後座力加農炮一門外,還新增了兩隻腕部格鬥臂。「一年戰爭」結束之後只留了極少數用做據點防衛使用。「迪拉茲之亂」時,曾有部分隸屬於地球軌道艦隊的改修型「鐵球」擔任「太陽系統Ⅱ」的護衛工作。

機體番號:RB-79C 
機體代號(日文):ボール 英文:Ball 中文:改修型鐵球 
出現作品:機動戰士高達 0083 星塵的回憶 
機體類型:量產型機動艙(Moblie Pod) 
製造商:地球聯邦軍 
所屬:聯邦 
初次配備:U.C.0079 
固定武裝:頭部120mm低後座力加農炮;腕部格鬥臂×2 


3、鐵球·改:

RB-79K Ball量產型機動艙。本機是「鐵球」的改進型,也兼作為試用生產型,通稱「鐵球K型」,是隨宇宙輸送艇一起配備給部隊的。該型號的裝甲比「鐵球」厚重,且使用了雙管180mm機關炮作為武器,這種炮也被後來的正式型採用作為中近距離火力壓制用。西羅·亞瑪達少尉就是以這部「鐵球·改」在地球軌道附近擊敗了艾娜·薩哈林所駕駛的新型實驗機宇宙用高機動試驗型「扎古」,可以說本機為他倆以後的發展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機體番號:RB-79K 
機體代號(日文):ボール 英文:Ball 中文:鐵球改
出現作品:機動戰士高達 第08MS小隊
機體類型:量產型機動艙(Moblie Pod) 
製造商:地球聯邦軍 
所屬:聯邦 
初次配備:U.C.0079 
內部環境:標準座艙 
尺寸:全高12.8米 
本體重量:17.2噸
全備重量:25.0噸 
發電機出力:400KW 
推進力:24000KG 
加速度:0.96G 
傳感器探測有效半徑:4000米 
選用武裝:80mm加農炮×2;腕部格鬥臂×2 


4、克萊伯曼:


MS-01 Clubman宇宙用試作型MS。本機是吉翁尼克公司以在米諾夫斯基粒子下進行有效戰鬥為目標而開發的機動兵器,也是吉翁公國軍最初被冠以「Mobile Suit」之名的機體。技術人員在原先的空間作業用機械的基礎上增設了高出力引擎和噴嘴,搭載了武器管制系統並強化了機體的框架。另外,「克萊伯曼」的最大特徵是具有如同人的手足一樣可以最大限度利用「AMBAC系統」的可動肢,機體因此而獲得了很高的機動性,在不使用推進器的情況下僅依靠「AMBAC機動」便可以在3秒內進行180度的姿勢變換。在試作機的競爭中本機戰勝了MIP公司開發的「MIP-X1」,被正式選為吉翁軍下一代的主力兵器,番號也從原先的「ZI-XA3」變更為「MS-01」。

機體番號: MS-01 
機體代號(日文):クラブマン 英文:Clubman 中文:克萊伯曼 
出現作品: MSV(Mobile Suit Variations) 
機體類型: 宇宙用試作型MS 
製造商: 吉恩尼克公司 
所屬: 吉恩 
尺寸: 全高:14.0米(推定) 


5、MS-02

繼MS-01之後,為了追求機體的高機動性能,吉恩尼克公司迅速推出了MS-02,其主要改進點在於將制御系統結合到了機體的內部、解決燃料的裝載量以及冷卻系統等問題。 
機體番號: MS-02 
出現作品: MSV(Mobile Suit Variations) 
機體類型: 宇宙用試作型MS 
製造商: 吉恩尼克公司 
所屬: 吉恩 


6、初期型試作扎古:

初期型試作扎古於U.C.0073年6月完成,是在MS-02的基礎上以短時間內獨立稼動及提高機體的機動性能為目的而開發的實驗機,改動的幅度並不是很大,主要強化了裝甲和耐G性能,更加重視機體的戰鬥性能。但是,由於重裝甲化不可避免地導致了機體重量的增加,使本型機的機動性甚至不到MS-02的60%。MS-03一共製造了4架,分別用於不同的用途測試,其中的3號機為了徹底減輕重量而採用了固定模塊化設計,並排除了原先的駕駛艙脫出機能,但由於出力的不足仍然沒有發揮出預計的機動性能。 
機體番號: MS-03 
機體代號(日文):プロトタイプザク初期型 英文:Prototype Zaku Early Type 中文:初期型試作扎古 
出現作品: MSV(Mobile Suit Variations) 
機體類型: 泛用試作型MS 
製造商: 吉恩尼克公司 
所屬: 吉恩 


7、試作型扎古:

MS-04 Prototype Zaku泛用試作型MS。U.C.0073年,基本定型的試作型「扎古」面世了。試作型「扎古」在初期試作型「扎古」的基礎上強化了機體的裝甲,使用了在當時頗為先進的超高張力鋼作為裝甲材料,。為了解決出力不足的毛病,採用了ZAS公司應用米諾夫斯基物理學而開發出的新式超小型熱核反應爐——ZAS-X7,使試作型「扎古」具有初期試作型「扎古」兩倍以上的機動力。伴隨著反應爐出力的增加,整個機體的冷卻系統也進行了大幅的強化,機體的重量也因此而大大增加了。武裝方面,試作型「扎古」以100mm專用機槍為主。

機體番號:MS-04 
日文:プロトタイプ·ザク 
英文:Prototype Zaku 
中文:試作型扎古 
出現作品:MSV(Mobile Suit Variations) 
機體類型:泛用試作型MS 
製造商:吉翁尼克公司 
所屬:吉翁 
頭頂高:17.5米
全高:17.5米 
本體重量:57.4噸
全備重量:72.5噸 
裝甲材料及結構:超高張力鋼(超硬鋼合金) 
發電機出力:953KW 
推進力:47000KG 
加速度:0.65G 
傳感器有效探測半徑:2950米 
固定武裝:100mm專用機槍 


8、扎古Ⅰ:

MS-05 ZakuⅠ泛用量產型MS。U.C.0074年2月,「MS-05」完成,並被正式命名為「扎古」。
「扎古」在試作型「扎古」的基礎上進行了改良,動力、制御關聯的系統全部實現了內裝。機體採用了新型的ZAS-MI8A引擎(05型後期採用了更新式的ZAS-MI8B型引擎)。「扎古」的駕駛艙設置在機體的重心附近,由於開發出了高性能電腦,因此只需一名駕駛員便可完成全部的操作。出於密封的需要,駕駛艙內沒有任何窗口,駕駛員只能依靠電視屏幕來進行具體的操作。除了電視攝像系統,設計人員還在機體頭部的「單眼」內設置了雷射及紅外線探測系統,機體其他部分也安裝了12架輔助攝像機,保證了能向駕駛艙內提供全周天視野。
本機具有在米諾夫斯基粒子散布區域靠著有效視野作戰的特徵,這成為之後開發的所有機動戰士的設計原點。泛用性高、具備量產性,機動戰士的有效性都在這部機體上展現了出來。它的出現,為「巨炮大艦」的時代劃上了終焉的句號。
同年5月,「扎古」的實戰式樣量產機完工,番號為「MS-05A」,名稱為「扎古Ⅰ」。「扎古Ⅰ」屬於初期先行試作量產型,因此總共只生產了27架,全部配備到了基茜莉亞·扎比上校直轄的教導機動大隊(3機1小隊,9機1中隊,27機正好是1個大隊的編制)。
由於是將試作機予以量產化,為了降低成本,對機體的裝備進行了簡化,採用的武器也有所不同,擁有一挺100發1彈鼓供彈的105mm機槍、一挺100發1彈鼓供彈的120mm機槍、一枚4發1彈艙的280mm火箭筒以及一柄熱能斧。
在魯姆會戰中因擒獲了地球聯邦軍的雷維爾將軍而名揚天下的「黑色三連星」最初駕駛的機體即是本型機。


9、扎古Ⅰ(後期生產型)

U.C.0075年5月,以MS-05A所獲得的數據為基礎進行改良的MS-05B 扎古Ⅰ完工。從外觀上看,本機與MS-05A最大的區別是胸部裝甲的形狀。U.C.0077年10月,本機開始大規模量產,至大戰結束為止,共生產了793架,絕大多數配給了教導機動大隊使用,是一年戰爭初期的主力MS,通稱為「舊扎古」。
本機的最大缺陷,則是由於動力管內藏而導致出力不高。
此機種比初期生產型的綜合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裝備方面有105mm機關炮、280mm核彈頭火箭筒、熱能斧。還裝備有用於接近戰用的盾。因為此時聯邦還沒有機動戰士,所以不考慮加強它在格鬥戰方面的實力。 

機體番號: MS-05B 
日文: ザクⅠ
英文: ZakuⅠ 中文: 
出現作品: 機動戰士高達(0079) 
機體類型: 泛用量產型機動戰士 
製造商: 吉翁尼克公司 
所屬: 吉翁
初次配備: U.C.0075 
內部環境: 未完成型標準座艙 
頭頂高:17.5米 
本體重量:50.3噸
全備重量:65.0噸 
裝甲材料及結構: 超高張力鋼(超硬鋼合金) 
發電機出力: 899KW 
推進力: 2×19500KG+2×850KG=40700KG 
加速度: 0.63G
地上速度:65千米/時 
傳感器探測有效半徑:2900米
180°姿勢變換所需時間:2.9秒 
選用手部武器: 105mm機槍,彈鼓供彈,100發1彈鼓,備用彈鼓收納於後方裙甲上;120mm機槍,彈鼓供彈,100發1彈鼓,備用彈鼓收納於後方裙甲上;280mm火箭筒,4發1彈艙,收納於後腰裝甲上;熱能斧,收納於側面裙甲上 


10、初期量產型扎古Ⅱ:

MS-06C ZakuⅡ量產型MS。先行量產型「扎古Ⅱ」雖然性能出色,但武器種類的繁複制約了它的大規模量產。出於成本以及核裝備的考慮,在基茜莉亞上校建議下對A型進行再度的改良,這就是初期量產型「扎古Ⅱ」。
C型的肩部裝甲在A型的基礎上又進行了改良(釘狀肩甲),另外對機體所使用的反應爐和動力傳送系統的性能也進行了提高。由於武器上採用了核彈頭火箭筒,為了屏蔽放射線,機體還採用了多重空間裝甲,大幅增加了機體的重量。
U.C.0078年1月,初期量產型「扎古Ⅱ」正式開始量產,前後總計生產了236架,在「一年戰爭」初期的一周戰爭、魯姆會戰中大出風頭,取得了壓倒性的戰果,是「一年戰爭」開戰時吉翁軍的主力機體。在南極條約籤定後,核武器被禁止使用,從此以後,C型拆除了防核裝置,不再生產,改為生產F型。


11、沙漠戰用扎古Ⅱ:

一年戰爭爆發初期,吉翁軍地球侵攻作戰開始時,根據軍部要求開發視地上局域戰最前線具體情況而改良化機動戰士的提案,吉翁軍隨後以泛用性非常高的「扎古Ⅱ」為基礎,開發出了數款改良型機體。而這款是專門用於沙漠戰的MS-06D 扎古Ⅱ。
此機體在各部分的關節處都加設了防沙設備和散熱裝置,背後的排氣口是可換裝式的,而且備有後備件,一旦堵塞可以自行更換,很方便的設計。設計人員對受損最為嚴重的駕駛艙周圍進行了裝甲強化處理;對左肩部及左腕部進行了改良以便於進行格鬥戰。本機頭部的通信天線分單天線和雙天線兩種(實驗部隊和正式部隊的區別);主武器是非常適合在沙漠中使用的M120AS型105mm機槍,接近戰主要依靠頭部的兩門60mm機關炮,其餘的武器還有腰部2連裝飛彈莢艙、腕部3連裝飛彈莢艙及腰部的SA-712型爆彈莢艙。
作為局地戰用的MS,本機的性能相當出色,前期型兩種各生產了43架,後期單天線型生產了28架,總計生產了114架。 

機體番號: MS-06D 
日文: ディザートザク 
英文: Desert-ZakuⅡ 
出現作品: MSV(Mobile Suit Variations) 
機體類型: 沙漠戰用量產型MS 
製造商: 吉翁尼克公司 
所屬: 吉翁
初次配備: U.C.0079 
內部環境: 未完成型標準座艙 
頭頂高:17.5米
全高:18.2米 
本體重量:61.3噸
全備重量:79.4噸 
裝甲材料及結構: 超高張力鋼(超硬鋼合金) 
發電機出力: 976KW 
推進力: 42900KG 
加速度: 0.45G
地上速度:80千米/時 
固定武裝: 60mm火神炮×2,彈鏈供彈,安裝在頭部 
選用武裝: 2連裝手榴彈夾×2,安裝在腰部裝甲 
選用手部武器: 105mm機槍×1,彈鼓供彈;3連裝火箭發射器×1,安裝在左腕部 


12、強行偵察型扎古Ⅱ

強行偵察型扎古Ⅱ原本是以MS-06C型為基礎而開發的偵察機。在本機進行量產時,吉翁軍的主力MS已由C型改為F型,因此E型主要是在F型的生產線上生產的。由於大幅度削減了不必要的裝備,使E型的燃料搭載最大限度增加了10%;另外還採用了新型的發動機,使機體的推力大幅度上升;原先裝備在機體右肩的盾牌以及左肩的裝甲都被取消了,而代之攝像機各一架,大腿間也加設了一架攝像機;機體內部還裝有其他的探測系統;此外,本機的胸部裝備了緊急脫離用火箭推進器。
強行偵察型扎古Ⅱ沒有裝備實戰所使用的武器,但可以選裝CE-16TX型攝像槍。大戰中期以後,本機的塗裝漸由綠色改為低視度的濃灰色,更方便進行偵察工作。雖然投入戰場的時間比較早,但由於造價相當高,本機只生產了100架左右。由於性能優良,本機後被聯邦軍接收並配備給了泰坦斯,用於情報收集工作。 

機體番號: MS-06E 
日文: 強行偵察型ザクⅡ 
英文: Reconnaissance Type Zaku 
出現作品: MSV(Mobile Suit Variations) 
機體類型: 偵察用量產型MS 
製造商: 吉翁尼克公司 
所屬: 吉翁
初次配備: U.C.0079 
內部環境:未完成型標準式駕駛艙(部分機體後來升級到全周天屏幕/線形坐椅式坐艙系統) 
頭頂高:17.7米
全高:18.0米 
本體重量:60.4噸
全備重量:76.2噸 
裝甲材料及結構: 超高張力鋼(超硬鋼合金) 
發電機出力: 951KW 
推進力: 53750KG 
加速度: 0.71G 
傳感器探測有效半徑:3200米 
選用手部武器: CE-16TX型攝像槍×1 


13、強行偵察型扎古ⅡE-3

型號為MS-06E-3的這種偵察用量產型扎古,是由MS-06E型衍生而來的。其頭部攝像機採用了三合一設計,背部裝備了新開發的複合探知設備,偵察能力大大上升。射出前,複合探知設備的機翼向上、向後折起;射出後,到達作戰區域時增速用火箭點火,機翼打開,以高速侵入目的地,獲取情報。此機種主要從屬於外洋艦隊的特殊偵察小隊,從事對聯邦軍設施的偵察任務。本機總計生產了16架。 

機體番號: MS-06E-3 
日文: ザク·フッリパー 
英文: Zaku Flipper 
出現作品: MSV(Mobile Suit Variations) 
機體類型: 偵察用量產型MS 
製造商: 吉翁尼克公司 
所屬: 吉翁
初次配備: U.C.0079 
內部環境: 未完成型標準式駕駛艙 
頭頂高:16.7米 
本體重量:61.5噸 
裝甲材料及結構: 超高張力鋼(超硬鋼合金) 
裝備及設計特徵: 雷射/聲波複合探知設備 


14、扎古Ⅱ:

MS-06F ZakuⅡ泛用量產型MS。U.C.0079年1月31日,吉翁與聯邦籤訂了《南極條約》。條約明文禁止了核生化兵器的使用,因此去除了核裝備、由C型改良而來的F型「扎古Ⅱ」就成為吉翁軍的主力MS。
狹義上所稱的「扎古」,就是指F型「扎古Ⅱ」。本型在「一年戰爭」時期總計生產了3000架以上,是吉翁軍各型MS裡量產數目最多的,對以後的MS開發也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夏亞·阿茲納布爾、萊登等王牌機師均是駕駛本型機而成名的。其中,夏亞·阿茲納布爾少佐更是以自己紅色塗裝的「扎古Ⅱ」一機一舉擊沉了五艘聯邦軍戰艦——包括四艘薩拉米斯級巡洋艦、一艘麥哲倫級戰列艦,自此其「赤色彗星」的稱呼不脛而走。

機體番號: MS-06F 
日文: ザクⅡ 
英文: ZakuⅡ 
中文: 扎古Ⅱ 
出現作品: 機動戰士高達(0079) 
機體類型: 泛用量產型MS 
製造商: 吉翁尼克公司 
所屬: 吉翁
初次配備: U.C.0079 
內部環境: 標準式駕駛艙(部分機體後來升級到全周天屏幕/線形坐椅式坐艙系統) 
頭頂高:17.5米
全高:17.5米 
本體重量:58.1噸
全備重量:73.3噸 
裝甲材料及結構: 超高張力鋼(超硬鋼合金) 
發電機出力: 951KW 
推進力: 2×20500KG+2×1000KG=43000KG 
加速度: 0.59G
地上速度:88千米/時 
傳感器探測有效半徑:3200米
180°姿勢變換所需時間:1.7秒 
選用武裝: 腳部3連裝飛彈莢艙×2 
選用手部武器: 120mm機槍,彈鼓供彈,100發1彈鼓,備用彈鼓收納於後方裙甲上;280mm火箭筒,4發1彈艙,收納於後腰裝甲上;熱能斧,收納於側面裙甲上;榴彈炮 


15、扎古Ⅱ 後期型

一年戰爭開戰初期,作為吉翁軍主力量產、投入戰鬥的傑作機MS-06F,在大戰中,接受了各種各樣專用機的改裝。到了大戰末期,由於時常進行扎古Ⅱ本體的改良,所以這時的機體性能與開戰初期的機體性能有著相當大的差距。這種被稱為F2型的機體,就是大戰末期修改型的一種。與原型的F型扎古相比較而言,F2型的機體做了輕量化處理,且增設了推進器及姿勢制御火箭。這樣,雖然是量產型機體,但本機得到了相當高的評價。但是,其量產體制確立之時,正值大戰終結之時,只有少量的機體投入了實戰,其餘大部分機體都被聯邦軍所接收,是一充滿悲運的機型。
大戰末期量產的MS-06F2,雖然終戰後大多都被聯邦軍所接收,但是其中有一部分機體,卻在吉翁支持者的幫助下,趁終戰時的混亂局面,偷偷轉交給了吉翁軍殘黨。
一年戰爭終戰協定締結後,MS-06F2大多被解除武裝,由聯邦軍接收,作為訓練機使用。但是之後,聯邦軍又對此類機型進行了再考察。考察結果,便是次世代MS——RMS-106 高扎古的誕生。

機體番號: MS-06F2 
日文: ザクⅡ(後期生產型) 
英文: Zaku Ⅱ Type F2 
出現作品: 機動戰士高達 0083 星塵的回憶 
機體類型: 泛用量產型MS 
製造商: 吉翁公國軍 
所屬: 吉翁
初次配備: U.C.0079 
內部環境: 標準式駕駛艙 
頭頂高:17.5米 
本體重量:49.9噸
全備重量:70.3噸 
裝甲材料及結構: 超高張力鋼(超硬鋼合金) 
發電機出力: 986KW 
推進力: 2×20500KG+4×3100KG=53400KG 
加速度: 0.76G 
傳感器探測有效半徑:3200米
180°姿勢變換所需時間:1.7秒 
選用武裝: 腿部3連裝飛彈莢艙×2 
選用手部武器: MMP-80型90mm專用機槍;MMP-78型120mm扎古機槍;280mm扎古火箭炮;熱能斧;穿甲彈 


16、扎古Ⅱ·改:

MS-06FZ ZakuⅡ Custom泛用量產型MS。本機是吉翁軍在實施了MS生產改進方案——「統合整備計劃」後生產出的F型「扎古Ⅱ」的改良型機體。
由於F型「扎古Ⅱ」的部件可以與新型機種通用,因此獲得了高水平的生產性與穩定性。FZ型「扎古Ⅱ」改進了駕駛艙,增強了助推器,從而獲得了比F型「扎古Ⅱ」更靈活的運動性。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助推器的大型化造成了推進劑消耗量的急劇增加,儘管增加了推進劑的裝載總量,但是持續戰鬥時間還是減少到了原來的一半。
駕駛過本機的人中,最為我們所熟悉的不是那些王牌駕駛員,而是「紅寶石作戰」中,在不知對方身份的情況下與心上人搏殺,最後英勇犧牲的巴納德·瓦茲曼伍長。


17、陸戰高機動型扎古

U.C.0089年,即一年戰爭之後的第十個年頭,地球聯邦軍為了紀念戰後十周年,專門委託F.S.S.(Federation Survey Service)公司對過去的文獻資料進行調查。隨著調查的深入,一些未確認的MS被逐一發現。
被稱為「G型扎古」的MS-06G 陸戰高機動型扎古即是其中之一。作為陸戰型機體,將還在開發中的07型老虎的部分設計概念進行了導入,使腕部的形狀和肩部的釘甲酷似老虎;腳部增設了噴嘴,雖然使得機體性能得以提高,但無法進行氣墊式行走。
G型扎古的總生產數大約在50架左右,在老虎進行量產之後就停止了生產,這也導致了現存交戰記錄中對於本型機的記載非常之少。不過,雖然具體情況尚不明朗,但可以確認的是本型機參加了0079年11月北美戰線的戰鬥。

機體番號: MS-06G 
日文: 陸戦高機動型ザク 
英文: Zaku Ⅱ High Mobility Land Battle Type
出現作品: MSV-R 
機體類型: 陸戰用量產型MS 
製造商: 吉翁尼克公司 
所屬: 吉翁
初次配備: U.C.0079 
內部環境: 標準式駕駛艙 
頭頂高:17.5米 
本體重量:58.1噸
全備重量:75.3噸 
裝甲材料及結構: 超硬鋼合金 
發電機出力: 1015KW 
推進力: 55500KG 
選用手部武器: MMP-78扎古機槍中期型×1;扎古火箭炮×1;超級火箭炮×1 


18、陸戰用扎古Ⅱ改修型

MS-06G 陸戰用扎古Ⅱ改修型是對J型的腳部加設輔助推進裝置後得到的機體,但由於設計方案被統合到D型裡,計劃被迫終止,只生產了一架試作機。總體來看本機,可以說是臺失敗的實驗機,但好歹算是為以後的MS-09的開發作出了點貢獻。

機體番號: MS-06G 
日文: 陸戦用ザクⅡ改修型 
英文: ZakuⅡ Improved Ground Combat Type
出現作品: MSV(Mobile Suit Variations) 
機體類型: 陸戰用MS 
製造商: 吉翁尼克公司 
所屬: 吉翁
初次配備: U.C.0079 
內部環境: 標準式駕駛艙 
頭頂高:17.5米
全高:17.5米 
裝甲材料及結構: 超高張力鋼(超硬鋼合金) 
選用手部武器: 熱能斧;120mm扎古機關炮;280mm扎古火箭炮 


19、陸戰型扎古Ⅱ:

MS-06J ZakuⅡ Ground Combat Type陸戰用量產型MS。為了進攻地球本土,吉翁軍的技術人員以F型「扎古Ⅱ」為母體,去除了不必要的裝備(主要是MS在大氣圈內可以採用空冷系統,因此可以大大減少冷卻劑的搭載量,以及部分姿勢制御用火箭),增設了防塵用過濾器、散熱器等裝置,將F型「扎古Ⅱ」改造成專門用於地球作戰的陸戰型「扎古Ⅱ」。
機體裝備有兩幅腳部3連裝飛彈莢艙、一柄熱能斧、一挺120mm扎古機關炮、一門280mm扎古火箭炮和一門175mm加農炮。
本型的試作機於1月15日完成,在地球侵攻作戰之後作為吉翁軍的主力機體,取得了相當大的戰果,被譽為「戰場的女王」。位於南美和東南亞地區的少部分本型機為了作戰方便,還使用了迷彩塗裝。

機體番號: MS-06J 
日文: 陸戦型ザクⅡ 
英文: Zaku Ⅱ Ground Combat Type 
中文: 陸戰型扎古Ⅱ 
出現作品: MSV(Mobile Suit Variations) 
機體類型: 陸戰用量產型MS 
製造商: 吉翁尼克公司 
所屬: 吉翁
初次配備: U.C.0079 
內部環境: 標準式駕駛艙 
頭頂高:17.5米
全高:18.0米 
本體重量:49.9噸
全備重量:70.3噸 
裝甲材料及結構: 超高張力鋼(超硬鋼合金) 
發電機出力: 976KW 
推進力: 45400KG 
加速度: 0.65G
地上速度:85千米/時 
傳感器探測有效半徑:3600米 
選用武裝: 腳部3連裝飛彈莢艙×2 
選用手部武器: 熱能斧;120mm扎古機關炮;280mm扎古火箭炮;175mm加農炮 


20、MS-06JC 陸戰型扎古Ⅱ:

本機是MS-06J 陸戰型扎古Ⅱ的改修機。針對物資補給乏力的局面,主要對駕駛艙等細節進行了修改,強化了胸部裝甲,增設了防塵過濾器,提高了它的陸戰適應能力。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本型機主要配備在東南亞地區。 

機體番號: MS-06JC 
日文: 陸戦型ザクⅡ 
英文: Zaku Ⅱ
出現作品: 機動戰士高達 第08MS小隊 
機體類型: 陸戰用量產型MS 
製造商: 吉翁尼克公司 
所屬: 吉翁
初次配備: U.C.0079 
內部環境: 標準式駕駛艙 
頭頂高:17.5米 
本體重量:56.2噸
全備重量:74.5噸 
裝甲材料及結構: 超高張力鋼(超硬鋼合金) 
發電機出力: 976KW 
推進力: 48500KG 
加速度: 0.65G 
傳感器探測有效半徑:3200米 
選用武裝: 腳部3連裝飛彈莢艙×2 
選用手部武器: 熱能斧;120mm扎古機關炮;280mm扎古火箭炮;175mm加農炮 

相關焦點

  • 【小編專欄】奈何吉翁有高達!《高達》系列的那些名臺詞和梗(番外下)
    在荒野起舞的精靈—RX-78XX  本機是地球聯邦軍開發的「G4系列」之一,是RX-78系列的衍生機體,通稱「精靈高達」或「皮克西」。在性能上著重與地面戰的格鬥能力與機動性。  在IF路線中,一年戰爭的最終勝利者不是地球聯邦,而是吉翁公國。
  • 模玩控:很有收藏價值,高達主題火機
    高達IP的大火也帶動了其周邊大火,我們常見的高達主題周邊都是與模型有關,其實也有很多和我們生活有關的,接下來為大家帶來的是模友收藏的高達主題打火機,只能說官方真是投其所好,知道大多數喜歡高達模型的模友都是男性,於是和火機進行了合作。大多數合作的火機都是吉翁和扎古主題,因為「男人的浪漫是開扎古」!
  • 機動戰士高達0079——SN-02吉翁號
    UC紀年機動戰士高達代表機體介紹MSN-02吉翁號作為吉翁的象徵,吉翁號是吉翁軍「主教」計劃的最終產物,設計人員對吉翁號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一年戰爭末期阿·巴瓦·庫會戰時,缺少腿部及部分裝甲、尚在當地的MS製造工廠內處於組裝調試狀態的吉翁號被夏亞·阿茲納布爾上校駕駛出戰,擊破了4艘戰艦及18架MS之後,與駕駛RX-78-2高達二號機的地球聯邦軍阿姆羅
  • 高達一年戰爭擊墜王專題(吉翁篇)
    《機動戰士高達》(以下簡稱0079)在最初上映時,作為主要受眾群體的熊孩子們並沒有太大興趣,因為這部動畫需要思考的內容太多,傳播的信息量也太大,他們更喜歡一些「就是幹」的動畫,正因如此,《0079》曾一度面臨停播。而後,在諸多其他年齡層的觀眾的請願下,《0079》才得以繼續播出。       那麼,接下來就說說高達、U.C.0079、吉翁、聯邦的故事吧。
  • 吉翁可不只有扎古!大廈將傾的悲壯,以高達為目標不斷進化的機體
    力克大魔早期憑藉先進的機動戰士技術,吉翁軍基本是碾壓優勢,但之後聯邦軍研製出了高達,活活把吉翁軍打出了心理陰影(要命啊!)。加上戰事越拖越長,扎古已不足應對戰局,吉翁軍急需後續。這個時候力克大魔應運而生,這臺機體由茲瑪德公司研製,全高18.6m,經典武裝為一支火箭炮與一把熱能軍刀,經典配色為基佬紫搭配上些許黑色,頭部使用的是吉翁的獨眼設計,不過腦袋不是圓滾滾的,而是稜角分明(看上去有點醜)。
  • 《機動戰士高達》奢侈周邊相繼出爐 吉翁皮鞋售價11萬日元!_遊俠網...
    日前,《機動戰士高達》與伊勢丹推出的合作款天價夏亞軍裝引發網友熱議,近日更多高達奢侈周邊相繼出爐,其中一款吉翁主題的皮鞋價格更是達到11萬日元。一起來看看吧!
  • 「機動戰士高達THE ORIGIN」第六部劇場版公布!網友:吉翁好帥!
    大家好,歡迎閱讀最新一期的拾部次元,下面就為大家介紹《機動戰士高達 THE ORIGIN》最新一話公開的影像情報。《機動戰士高達 THE ORIGIN》是根據矢立肇、富野由悠季原作,安彥良和作畫的同名漫畫改編而成的劇場版動畫,第六話《機動戰士高達 THE ORIGIN:誕生 赤色彗星》將於2018年5月5日在日本上映。最近《機動戰士高達 THE ORIGIN:誕生 赤色彗星》官方公布了劇場版的開頭影像。
  • 吉翁美食歡迎品鑑
    如果把高達中的一些角色製作成美食會變成什麼呢?接下來為大家帶來的是國外模友製作的吉翁美食,大家能看出來他們都是什麼嗎?吉翁公國,又譯作——&34;,是動畫《機動戰士高達》系列當中登場的空想國家。於U.C.0080年1月1日正式由吉翁公國改為「吉翁共和國」。
  • 牛吉翁高達竟給做了個變性手術……吉翁隊長你可願意開這架牛吉翁...
    關注 | 置頂 每天帶來的新鮮模玩內容絕不讓你後悔 模型製作者 |ヨッシー 套件 |HGBD:R 1/144 牛吉翁高達
  • 盤點!吉翁譜系機體——扎古Ⅱ指揮官專用機&扎古Ⅱ多茲魯·扎比...
    該型機的數量非常少,主要是在MS-06S指揮官用型扎古Ⅱ出場前配給了中隊長級別以上的指揮官使用,如賈比·哈薩德中校、埃裡克·曼斯菲爾德、卡爾馬·扎比、松永真等都駕駛過該型機,其中卡爾馬駕駛的該型機還在U.C.0090年紀念一年戰爭結束十周年的展覽上,被作為展品在紐約被展出。
  • 逃亡成功的夏亞為何還用重返吉翁,真的是為了復興吉翁公國?
    夏亞阿茲納布爾肯定就是高達系列史上最具魅力的角色,他至於阿姆羅一生只作為駕駛員不同,夏亞除了是皇牌駕駛員以外更加重要的身份其實是一個領導者,從起源到最後的夏亞逆襲從一個被受迫害的小男孩最終成為統領新吉翁的統帥,單單就這段劇情就已經足夠精彩。
  • 高達世界中的反叛者—吉翁公國的軍服
    吉翁公國於UC0068年建國之後,因為崇尚復古運動,許多設計都模仿舊世紀風格。當然,軍服也不例外。提到近代的軍服,一般泛指不論任何軍種均統一規格穿著的制服,為方便識別敵我,基本設計是完全相同,雖然制服上還會加上階級章和兵科章區分官階與技能,但是從遠距離來看是看不出有什麼差異的。
  • 高達宇宙中的名場面盤點第二彈
    hello,大家好,前幾期小編寫了一篇關於高達中名場面的盤點,在後來的評論中小編看到了各位大佬給小編補充的那些名場面,那麼,各位看官坐穩扶好,高達宇宙名場面盤點第二彈!開始!1.你居然打我兩次!連我爸爸都沒有打過我!
  • 吉翁公國的逆襲?
    在魯姆會戰之後,德金便想著利用這場戰役的勝利逼迫地球聯邦籤訂條約,承認吉翁公國獨立(主要是吉翁公國自己耗不起了),但誰知「故意」放回去的雷比爾將軍發表了「吉翁已無可戰之兵」的演說,卻極大鼓舞了聯邦軍士氣,「漫長」的一年戰爭開始嘍。
  • 《機動戰士高達》在吉翁軍中為數不多的正直軍人
    眾所周知,在UC系高達裡,扎比家所掌握吉翁就是宇宙納粹的代稱,但在吉翁軍裡,也有那麼幾個心地善良,富有軍人正義感的軍人。後又追擊白色要塞到了中亞,蘭巴在同白色要塞上RX-78-2高達交戰中,由於高達的巨大優勢,經驗老道的蘭巴不敵阿姆羅,座機古夫(老虎)先行試作機被擊毀。另兩部扎古和後來補給的兩部扎古也相繼損失。沒有MS的蘭巴遂向管轄中亞的地球資源採掘師團司令馬·克貝少校發出了援助新型MS請救,同時,也向多茲魯中將要求補給。
  • 「上面人不懂的王牌」《敢達爭鋒對決》之吉翁號介紹
    登場自初代敢達動畫『機動戰士高達』,《敢達爭鋒對決》劇情模式0079篇最終戰鎮守阿?巴瓦?空的「MSN-02 吉翁號」終於可以被玩家使用!將通過嶄新的造型建模,再現經典的機械設定。裝備有多種的光束武器,以及能展開全方位攻擊的「有線式米加粒子炮」。
  • 科普向,盤點那些高達梗——F91,海盜高達篇
    今天要說的是劇場版高達F91和漫畫海盜高達的梗,因為兩部作品是劇情連接的,而且主要人物也是同一撥人,所以今天放到一塊盤點。因為塞西莉從初登場17歲到GHOST裡50歲左右都感覺沒怎麼老過,而塞西莉在海盜無印裡洗澡時還吐槽過說自己才20歲也沒問題呢(海盜本篇時28歲左右)4,觸手嶽父指的是F91裡的大BOSS鐵甲面,鐵甲面駕駛的MA拉普雷西亞,別名是在宇宙盛開的妖花,戰鬥方式是伸出許多機械觸手來戰鬥,所以鐵甲面又有觸手嶽父一說。
  • 過於熱衷製造MA,導致吉翁後來一年戰爭的戰敗
    作為早期最先開發MS的吉翁憑藉著技術的優勢,第二次不列顛作戰中憑藉著機動戰士扎古的高機動性和攻擊力,吉翁軍殲滅了聯邦百分之八十的艦隊,可以說機動戰士的重要性在這一次的戰役中體現得淋漓盡致,這也促使了聯邦開發了後來令自護軍為之顫抖的白色惡魔RX-78-2高達。
  • 高達一年戰爭擊墜王專題(聯邦篇)
    那麼,接下來就說說高達、U.C.0079、吉翁、聯邦的故事吧。《0079》故事講述的是未來,人類因為人口、環境的壓力開始在宇宙中修建殖民地,隨著時間推移,一個離地球最遠的殖民地群宣布獨立,這個殖民地正式改為公國制,更名為吉翁公國 ,而元首也換成了扎比家族。作為一切的開端,故事也從這裡開始 ……《0079》的故事大家都了解,這裡也就不在贅述。
  • 模玩前線:吉翁牛高達冒泡!L級擎天柱預售!高達扭蛋出新品!
    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車型的輪胎較薄了2019年11月發售售價499人民幣(商場專櫃價)2、BANDAI: 19年11月 HGBD:R系列 v-吉恩高達 官圖更新本體是牛高達用的沙扎比配色然後武器是藍異端2L的大劍改造品大招是丟阿克西斯……這麼一臺怎麼看都魔幻的機體正是創戰者:R片中作為GTB(惡搞VTB)的吉翁隊長所使用的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