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機器人王國的日本,除了安川和發那科,還有哪些機器人公司

2021-01-08 未來變量

上一期講了日本兩大世界級工業機器人巨頭FANUC(發那科)和安川電機,那你們知道日本還有哪些機器人公司嗎?

20世紀90年代,日本就開始普及第一代和第二代工業機器人,截至目前它仍保持機器人產量、安裝數量世界第一的地位。 據統計,日本的工業機器人產量約佔全球的50%,安裝數量約佔全球的25%。

日本機器人產業十分活躍,世界知名的企業除了發那科和安川之外,還有愛普生、川崎、不二越、歐西地等。下文為各位詳細道來:

1.KAWASAKI(川崎重工)

KAWASAKI (川崎)公司成立於1878年,是具有悠久歷史的日本著名大型企業集團,集團公司以川崎重工業株式會社(KAWASAKI)為核心,業務範圍涵蓋航空、航天、軍事、電力、鐵路、造船、工程機械、鋼結構、發動機、摩託車、機器人等眾多領域,其產品代表了日本科技的先進水平。

KAWASAKI (川崎)公司的主營業務實際上以大型裝備為主,下轄六個事業部:船舶海洋公司、車輛公司、航空航天系統公司、能源·環保成套設備公司、摩託車&發動機公司以及精密機械·機器人公司。其機器人就屬於精密機械&機器人公司中的機器人事業中心,而精密機械事業中心主要以液壓系統為核心業務,其也為機器人公司提供一定的技術支持。

川崎是世界上最早開始研發工業機器的公司之一,其比四大機器人公司研發還早三到五年。1956年發明家德沃爾申請專利:可編程的用於移動物體的設備,當時被恩格爾發現Unimation公司,後來川崎在1968年與Unimation籤署協議,買下了機器人專利,經過一年時間的研發,川崎重工於1969年在日本製造第一臺工業機器人,同時也標誌著工業機器人商業量產的開始。

之後的十八年,川崎憑藉與Unimation的協議,迅速研發了數款機器人,包括了電動機器人及大型通用機器人。1986年川崎與Unimation終止協議,開始了自主研發機器人的道路,著重於通用機器人的研發,並於1989年推出小型通用機器人(J系列),1992年推出大型通用機器人(U系列)和全數字控制器(AD系列)。

川崎在注重產品研發的同時也不斷擴張領域,分別於1990、1995、1996、1999和2006年在美國、德國、英國、韓國和中國成立分公司。川崎的機器人業務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的拓展,包括小到中型負載機器人、焊接機器人、塗裝機器人、碼垛機器人、無塵機器人、取放機器人等,並在2013年成立Medicaroid公司以開發醫療機器人。川崎的機器人業務雖不是其主要來源,但在世界工業機器人領域仍舊佔有重要的地位。

2.不二越NACHI

提起NACHI(不二越)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軸承,NACHI(不二越)是日本著名的工具機企業集團,其主要產品有軸承、液壓元件、刀具、工具機、工業機器人等。

NACHI(不二越)成立於1928年,其追求『不二』精神,所謂不二,正為佛經上的善惡不二,邪正一如,其將機械強國作為自身使命,不斷在機械領域發展。NACHI(不二越)也是日本最早研發生產和世界著名的工業機器人公司之一。不二越是在1969年進入液壓式產業機器人領域,成立工具機、液壓事業部,同時已成立德國海外銷售公司/德國(1967年),同年開始生產研發工業機器人,比川崎晚一年。之後在1975年在英國、新加坡、加拿大成立了海外銷售公司。1972年—1979年間陸續在巴西(1972年)、美國、西班牙(1976年)、新加坡(1979年)建立生產基地,並於1979年研發成功了世界首臺電工機驅動多關節焊接機器人。隨著機器人業務和精密製造業務的不斷拓展,1984年單獨成立機器人、精密機械部門 。

不二越的主要業務還是以軸承和工具機為主,在1990年將搬運機器人商品化,同時收購了美國機械廠家NBM[Red Ring],也正是由於不二越快速國際化全球化的發展,導致生產和組織理念沒有跟上時代,在上世紀90年代之後,公司出現了巨額虧損。1993年,時任NACHI社長的本多正道開始了不二越的組織變革,本多正道重新精簡組織機構,從人員、資產、投資等各方面實施調整,與光洋精工合作,及時止損。面向國際化修改經營理想 在歐美擴大事業。相較於川崎等公司,NACHI進入歐洲市場和中國市場都比較遠,因此也錯失了在機器人領域的市場份額。2010年NACHI在中國成立機器人商業中心,決心拓展中國市場。2013年,NACHI成功研發出300mm往復時間達0.31s的世界最快的輕量機器人MZ07。代表了當時工業機器人在這一領域的最高技術。

3.DAIHEN(歐系地)

DAIHEN公司是日本大阪變壓器集團(Osaka Transformer Co.,Ltd,OTC)所屬企業,DAIHEN公司是日本著名的焊接機器人生產企業,在世界電弧焊接機市場中OTC(歐地希)集團的生產銷售規模已經排名世界第4位,其從1979年開始從事焊接機器人的生產,是世界最早研發示教編程系統的公司,1983年,DAIHEN研發出了世界首臺具有示教編程功能的焊接機器人;1991年,研發出全世界首個協同作業機器人焊接系統。這些產品的研發,都對工業機器人的技術進步和行業發展起到了重大的促進作用。

從2001年開始,與NACHI(不二越)合作研發工業機器人。2002年開始進入中國市場,先後成立了歐希地機電(上海)有限公司、歐希地機電(青島)有限公司和歐希地機電(上海)有限公司廣州、重慶、天津分公司,全面進攻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搶佔一席之地。

4.EPSON愛普生

精工愛普生公司成立於1942年5月,總部位於日本長野縣諏訪市,是數碼映像領域的全球領先企業。目前在全球五大洲32個國家和地區設有生產和研發機構,在57個國家和地區設有營業和服務網點。

愛普生從1981年就開始從事手錶的精密的組裝,推出小型化、高精度、高速度的機器人產品,並從行業應用中細分出不同型號以滿足客戶的需求,同時也得到市場上的認可。由愛普生自主研發的Scara機器人市場份額持續保持業界第一的水平。愛普生在1996年進入中國市場,但真正的機器人業務是從2009年開始進攻中國市場。

2009年10月, 愛普生機器人(機械手)正式在中國成立服務中心和營銷總部,全面負責中國大陸地區愛普生工業機器人(機械手)產品的市場推廣、銷售、技術支持和售後服務。目前,在中國地區推廣的產品主要以4軸工業機器人(機械手)、6軸工業機器人(機械手)為主,同時提供業內通用的工業機器人(機械手)。 愛普生機器人擁有高速度、高精度、低振動、小型化的特性,在電子製造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在機器人領域,雖然美國是最初開始研究的國家,但日本後來居上,成為全球產量最大的機器人研發、生產和使用國,在工業機器人及家用服務、護理機、醫療等智慧機器人領域具有世界領先水平;日本還是目前世界上工業機器人應用最廣的國家,擁有工業機器人最完整的生態鏈,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工業機器人王國!

相關焦點

  • 發那科展廳讓你置身機器人王國
    作為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發那科,向來低調務實,與其標誌性黃色的熱烈張揚形成鮮明對比,日本的工匠精神在其身上得到了完美詮釋。近日,OFweek維科網參觀了上海發那科機器人有限公司,來到其上海展廳,置身機器人王國,感受發那科帶來的工業之美。
  • 日本三大工業機器人品牌
    工業機器人在日本流行絕非偶然,二戰之後,日本的工業資源匱乏,勞動力嚴重短缺,這為日本的工業自動化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基礎。目前,日本已經發展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工業機器人製造國。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日本比較成規模的三大機器人公司吧。
  • 工業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包括_工業機器人核心零部件 國產率 - CSDN
    全球範圍內,機器人行業的第一梯隊分別是日本的發那科(fanuc)、安川電機(Yaskawa)、瑞士的ABB和德國的庫卡(kuka)。可看出,(1)各大廠商減速器均需外購,但相比於庫卡,日本發那科與安川的伺服電機均可自產自給。(2)發那科目前已形成從數控系統、伺服電機到機器人加工中心的完備產品鏈,基本實現自給自足,且外購的議價能力也很強。
  • 電姆日本機器人防護服
    碰到非常多的做出口的竺朋友在找凱寶點焊機器人防護服,也有很多緱亢朋友在問,有哪些川崎機器人防護服噴砂比較好,在這裡為了方便大家的採購拓野噴塗機器人防護服,給大家推薦了幾家不錯的歡顏史陶比爾機器人防護服,方便採購闞朋友做採購關於庫卡鑄造機器人防護服
  • (精選)世界十大最頂級機器人
    :1、日本發那科(FANUC):日本FANUC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專業生產數控裝置和機器人、智能化設備的著名廠商。NACHI不二越公司總工廠是在日本富山,公司除了做精密機械、刀具、軸承、油壓機等外,機器人部分也是他的重點部分。最先是日本豐田汽車機器人生產線的專供廠商,專業做大型的搬運機器人、點焊和弧焊機器人、塗膠機器人、無塵室用LCD玻璃板傳輸機器人和半導體晶片傳輸機器人、高溫等惡劣環境中用的專用機器人、和精密機器配套的機器人和機械手臂等。
  • 從機器人四大家族在華訂單數據看20年工業機器人行業走勢
    強勁的市場需求帶動中國成為德國庫卡(kuka)、瑞士 abb、日本發那科(fanuc)和安川電機(Yaskawa)這四大家族主要收入來源地之一。       發那科數控系統技術全球領先,相較其他企業工藝控制更加高效便捷。       安川主要集中於伺服電機與運動控制器領域,是日本首家製造伺服電機的公司。
  • 浮世·公司環球日本機器人最牛?美國創業公司表示不服
    日本工業機器人行業的巨頭主要有安川電機、不二越、發那科等,這幾大公司堪稱日本機器人產業的基石,其中安川電機的工業機器人生產數量居世界第一,該公司的MOTOMAN工業機器人是日本首個全電動式工業機器人,廣泛應用於汽車、電器製造等領域。
  • 機器人巨頭髮那科超級智能工廠即將登陸上海,總投資15億元
    澎湃新聞從上海發那科機器人有限公司(下稱上海發那科公司)了解到,作為上海市寶山區2019年的重大產業項目,由發那科集團和上海電氣集團合作的上海發那科三期項目將於今年開工興建。建成後,將帶動整個上海的機器人產量及規模邁入新的臺階。上海發那科三期鳥瞰圖由發那科集團和上海電氣集團聯合組建的上海發那科於1997年成立,雙方各佔50%的股份。
  • 解析美德日三國工業機器人發展簡史
    它們的成長起落也可以為中國的工業機器人企業提供借鑑。 本文將探討: 為什麼說中國到了發展工業機器人的好時機? 最早誕生於美國的工業機器人,為什麼卻先在日本、德國發展起來了? 除了汽車、3C,哪些行業還有工業自動化的機會? 中國的工業機器人行業能從「四大家族」學到什麼?
  • 深度探訪2019日本國際機器人展:差距之下的中國機會? | 甲子光年
    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ABB、KUKA、安川、發那科,以及川崎、三菱、那智不二越、歐姆龍、愛普生、電裝和豐田等綜合工業集團齊齊參展——從成熟產品線到AI應用再到新技術、新場景的前沿探索皆有涉及,整體驚豔度上了一個臺階。
  • 全球十大頂尖機器人來自哪些國家?日本佔一半!國內僅一家上榜
    說起機器人你們會第一時間聯想到什麼?是威爾史密斯的《我,機器人》?還是《終結者》?當然,這些關於機器人的電影有很多,不過絕大部分都是屬於科幻類型,目前的機器人對於普通人而言還是比較遙遠的,所以完全沒有必要去擔心電影中情節發生。那你們知道目前全球最頂尖的十大機器人公司是哪些嗎?今天筆者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
  • 國內工業機器人從「四大家族」走向「兩超多強」
    工業機器人市場尚處下行周期公開資料顯示,廣東安川美的工業機器人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9月16日,註冊資金1億元,由安川電機(中國)有限公司和美的集團(000333.SZ)分別持股51%和49%。該公司決議解散,並於2020年6月28日成立清算組。
  • 峰瑞報告20 | 以史為鑑,為什麼我們看好工業機器人?
    本文將探討: 為什麼說中國到了發展工業機器人的好時機? 最早誕生於美國的工業機器人,為什麼卻先在日本、德國發展起來了? 除了汽車、3C,哪些行業還有工業自動化的機會? 中國的工業機器人行業能從「四大家族」學到什麼?
  • 木工機器人防護服常見的分類有哪些?
    abb機器人防護服常見的分類有哪些? 比如說:安川焊接機器人、配天鑄造機器人、遠大熱噴塗機器人、威奧博仕搬運機器人等。 2. 耐腐蝕機器人防護服耐酸鹼防護服:此類IRB2600ID噴塗機器手防護罩本身具有良好的耐酸鹼性能,可以在各種酸、鹼性環境下作業機器人的防護上。
  • 總投資15億元,上海發那科中國最大機器人智能工廠三期開工建設
    23年發展中,公司將機器人和全球最好的資源與中國市場對接,為中國製造業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同時,三期項目的建成將會為公司聚集更多的優秀人才、極大地激發本土智能製造的研發力量,進而促進中國智慧服務中國的目的。公司將繼續聚集智能機器、智能機械、人工智慧等領域,為企業提供高效率的智能製造解決方案,助力企業增強核心競爭力,為經濟發展作出公司應有的力量。
  • 安川電機2020上半年慘遇「滑鐵盧」
    機器人業務劇減,中國市場成救命稻草據上半年財報顯示,中國市場是安川電機在全球唯一呈現增長的市場,3-8月期間於中國市場的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6.5%。除此之外均呈下跌趨勢,美洲市場營收暴跌23.8%,歐洲市場大減23.5%,日本市場也下滑10.3%。
  • 安川MH50機器人防護服的功能作用是什麼?
    安川MH50機器人防護服,顧名思義就是專為保護安川MH50機器人的防護裝置,根據其實際使用工況以及防護需求,可以具備不同的防護功能,那麼安川MH50機器人防護服的功能作用是什麼呢?昂拓簡單介紹如下:安川MH50機器人防護服都是根據機器人的實際應用情況量身定做的,所以其功能作用也都具有針對性,因此其工況作用就會有很多種,比如說:防塵耐磨、防水防油汙、阻燃隔熱、耐高溫防火、抗老化耐腐蝕、抗靜電韌性強等等,不同功能作用的安川機器人防護服防護服可以應用在不同的工況環境下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
  • 走進力恩——南京靠譜的工業機器人培訓中心
    【本文由南京力恩教育工業機器人培訓部推薦閱讀】在中國製造2025的推動下促使更多行業採用工業機器人替代人工,導致工業機器人應用工程師的大量缺乏,而且這不是僅針對某個省,全中國甚至全球都面臨著工業機器人技術人才的大量缺乏。
  • 分析全球工業機器人格局,我國該如何打破壟斷局面
    2015年,日本的安川、松下、三菱佔據中國伺服系統市場的前三,合計份額超40%,臺灣臺達及東元電機、德國西門子及美國博士力士樂分別合計佔率中國市場的15%、10%。以匯川技術為代表的本土伺服系統製造商逐步破局,市佔率由2008年的0.1%提升至2015年的3.4%。
  • 安川機器人防護服破損怎樣修復呢?
    安川機器人防護服是專為保護安川機器人的一種防護裝置,根據其不同的防護功能,可以應用在不同工況環境下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那麼安川機器人防護服破損怎樣修復呢? 每一套都是根據安川機器人的實際情況量身定做的,所以其防護功能都具有針對性,而且其整體結構也都貼合美觀優質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