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兒子身上長滿了水痘,如果有家長希望孩子獲得終身自然免疫,請立即與我聯繫。"
" 我們只會感染那些真正需要的人!"
這是昆士蘭州兩個孩子的母親 Hollie Singleton,在臉書的反疫苗小組發的水痘派對通告。
在 Hollie 看來,她願意分享自家孩子的水痘病毒是一種善舉,而其它抱有同樣念頭的家長則會牢牢抓住機會參加水痘派對。
甚至不惜驅車幾個小時到另一個州,只求自家身體健康的孩子與患有水痘的孩子接觸,通過這種近乎於物競天擇的方式獲得自然免疫,原始且野性。
" 既然孩子無論如何都會在某個時候染上水痘,那為什麼不及早獲得它呢?"
非公開臉書小組發送給 9NEWS 的截圖,展示了他們讓孩子感染病毒的各種策略。
" 用舒適的毯子做一個堡壘,或是很小的帳篷。準備好螢光棒、樂高玩具或滿載動畫片的平板電腦,這將讓每個孩子都忙個不停,加快呼吸提高感染的機率。"
" 最好讓生病的孩子先呆 20 到 30 分鐘,這樣封閉的空間就充滿了他們呼出的病毒。"
當然,這種方法不太適用於家境稍差的家庭,但這並不意味著窮人家的孩子沒有獲得病毒的權力,該小組自有辦法。
" 讓健康的孩子去摸水痘兒童身上的紅腫膿包,最好是擠出組織液。"
" 讓生病的孩子在自封袋裡呼氣,記得壓緊嘴邊的袋口,然後把袋子交給讓健康孩子呼吸。"
哪怕身邊沒有天然水痘病毒來源,這些家長也不用擔心,網際網路能幫他們解決一切憂慮。
網名 Sarah Walker RN 的澳大利亞母親,在非公開臉書小組 " 停止接種疫苗 " 中表示她的兒子剛剛染上了水痘。
並宣稱自己願意通過 " 加料 " 棒棒糖,將病毒傳遞給這個國家的其他孩子。
" 我用棒棒糖蘸取孩子身上的水痘,再次包裝並郵寄,需要的人僅需支付成本和郵費。"
而這種在常人看來近乎於生化恐怖襲擊的 " 善舉 ",卻在反疫苗父母的群體中贏得了喝彩。
這些家長單純的認為,這觸手可得的病毒源,遠比陌生的 " 有毒 " 疫苗可靠得多。自己的孩子僅僅是付出了一身水泡和幾天病假的代價,便得到了終身免疫力。
當無知成了幸福的時候,聰明則成了愚蠢。
而事實上,諸如水痘的傳染病疫苗派隊在歐美國家十分普遍。
去年全美暴發了近二十年以來最大的麻疹疫情,首都華盛頓一度拉響了國家公共衛生緊急警報。
造成這種狀況的緣由,當然離不開麻疹派對和反疫苗父母的努力。
英國中北部工業城市哈德斯菲爾德的小查理,被診斷出患有麻疹後,他的父母就購買了巧克力卷,並邀請社區內其他未接種疫苗的孩子參加聚會。
而即便是致死率極高的 H1N1 甲型流感,反疫苗者也會堅持使用主動迎敵,舉辦流感聚會,妄圖用生命博得沒由來的免疫力。
在 2009 年甲型流感大流行期間,英國獨立報採訪了尋求豬流感聚會的 15 歲女孩 Ella Thorold。
" 如果我現在患上流感,就能讓學校提前關門,那我將成為全校人眼中的英雄。"
" 所有人有可能中招,而我寧願現在感染到它,及時痊癒也不會耽誤我明年的 GCSE 考試。"
" 但如果我在幾個月後才感染,那我將和醫院裡成千上萬的感染者擁堵在一起。"
而事實上在疫苗未發明之前,主動感染的確是健康人抵禦傳染病的方式之一,就連我國古代也是如此,被稱作人痘法。
在明末清初人痘接種術已經相當成熟了,通常是用患病者的衣服給接種的人穿上,或者用棉球蘸染膿包漿液,然後將棉球塞入被接種兒童的鼻孔裡。
但這種方法最大的問題就是接種成功率不高,且不定向不可控,有染上其他疾病的隱患。
美國兒童醫院兒科傳染病專家 Rodney E. Willoughby 醫師表示," 在疫苗面世之前,人們有理由舉辦傳染病派對 "。
" 但無論如何,那樣做都會引起嚴重的併發症,包括肺炎、出血、腦炎、骨骼和關節感染,甚至死亡。"
而疫苗的問世則是解決了人痘法的種種問題,不但安全而且可控。
自從 1995 年水痘疫苗成為孩子們的常規疫苗以來,在 20 歲以下的兒童和青少年中,死亡人數急劇下降了 97%。
" 疫苗中的滅活病毒引起嚴重併發症的可能性小於野生病毒一千倍 ",Willoughby 博士說。
那既然如此,為什麼極具風險性的傳染病派對至今仍流行於受教育程度較高的歐美社會?
而事實上,這件事還真和教育程度無關,即便是出身於美國頂級文理學院的華盛頓前州長也是傳染病派對的擁躉。
據紐約時報報導,時任肯塔基州長的貝文先生在接受廣播電臺的採訪時說:" 我的每個孩子都參加過水痘派對,因為我們找到了一個有水痘的鄰居。"
" 我確保我的每個孩子都接觸到患病兒,然後他們得到了它,他們生病了幾天,結果一切都很好。"
倖存者偏差向來是為謠言推波助瀾最迅猛的船槳,蒙昧的人在吶喊的洪流中喪失了判斷力。
而在這時,規範化、強制執行則是矯正民智最有力的武器,然而不幸的是美國政府並沒有嚴格的強制疫苗政策。
除了加利福尼亞州,緬因州,密西西比州,紐約州和西維吉尼亞州以外,所有州均允許宗教豁免。
也就是說,如果父母出於宗教原因反對疫苗,並且遵循國家的退出程序,則宗教豁免允許父母拒絕強制為子女接種疫苗。
而其中的 15 個州還可以允許出於個人意願不接種疫苗,這相當於疫苗政策在美國形同虛設。
在 2019 年 3 月,肯塔基州的一所天主教學校禁止一名沒有接種水痘疫苗的學生打籃球。
隨後該校籃球隊長隊長傑羅姆 · 昆克爾起訴了北肯塔基州衛生局,稱此事侵犯了他的《第一修正案》權利,而禁止他參加比賽侵犯了他的宗教自由權。
" 作為一名天主教徒,我不會獲得疫苗,因為這種疫苗是『源自墮胎的胎兒細胞』。"
根據報導,昆克爾認為這種疫苗是 " 不道德,非法和有罪的 "。
遊行者反對終止宗教豁免接種疫苗的法案
沒錯,美國的一些天主教徒認為疫苗是源自 1960 年代墮胎的兩名胎兒細胞,儘管我查遍資料也沒有找到這種說法的來源,或許是流傳於當地教會的秘辛吧。
畢竟在人權高於主權且充滿自由空氣的美利堅,什麼事情都不新鮮,以至於當我搜集素材時,看到會有人主動感染愛滋都不覺得有什麼不對勁了。
【來源:ZAKER哈爾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