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她理財
還有一個月,2020年就要過去了。
年初立下的flag,你還記得嗎?
她姐想起了一個詞兒,叫「積極廢人」↓↓↓
說的是那些愛給自己立flag,但卻永遠做不到的人,儘管心態積極向上,行動卻宛如廢物。
「好像仿佛大概估計是在說我吧……」
為了讓財蜜更直觀地理解這個人設,她姐舉兩個小例子。
積極廢人式早睡
黑眼圈、髮際線、臉上長痘、氣色差,發誓一定要在11點前上床睡覺,躺是躺下了,可是不自覺的拿起了手機,看朋友圈、刷微博、逛淘寶,也不知道哪兒來的學習動力,遇到不懂和好奇的,馬上百度百科、知乎走起,一抬眼,我的媽呀,快1點了,第二天繼續重複頭天晚上的操作,一抬眼,1點多了,越睡越晚……
積極廢人式存錢
深知自己與貧窮只有一線之隔,於是下決心要開始好好存錢,積極理財。可是攢錢的路上總有攔路虎,這不,這個月還是把3/4的工資貢獻給了雙十一,而當初腦子一熱,不假思索的買入了幾隻基金,也一直沒看沒管,有些虧了很多,有些雖然還賺著,但盈利比之前少了一大半……
這,是你本人嗎?是不是突然急痛攻心?
別慌,其實在我們身邊,有不少財蜜在這奇幻的2020年,不僅實現了當初立下的flag,還解鎖了一些新技能和新成就。
咱們來看看她們的分享吧,畢竟,榜樣的力量是強大的。
財蜜@CinderellaJiang
2020年對我來說是個不平凡的一年!
為啥,因為我學會了很多東西,在網上報名了理財課程,學會了基金定投,學會了可轉債打新,學會了要買創新型銀行儲蓄!
為了要開源,我學會了短視頻製作!
所以這一年是收穫滿滿的一年!
財蜜@asuka_wuyue
2020,加入小她,學會打新債,買賣股票,投資基金,網絡銀行存款,給家人配置意外險,定期盤點資產和投資計劃,戒掉了網購的癮。好吧,就一句:2020終於會理財了。起步很晚也不妨礙我這個老阿姨每天熱情的各種學習。
8月份以來幫父母配置意外險,幫媽媽和弟弟理財賺了一千多,幫某人理財賺了300+,自己理財賺了近4千,養成了記帳的習慣。
相信以後會越來越好,越來越順手!期待每天都更好!
財蜜@littlepig1120
雖然因為疫情,我們的生活受到了各種影響,但是我還好,改變不了大環境,那就慢慢適應環境。
於我個人而言,工作多年的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每一天都如履薄冰,小心再小心;生活中,安心照顧倆娃,我自己也在人到中年之際重新學習,報了成人古箏班,不求多好,總是一點新技能吧;心態上,一切看開看淡,認真過好每一天,也不要太過計較,生活中的苦樂酸甜都一一接受,包括遺憾,也算是一種人生吧!
再來說說投資,今年可謂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啥都敢來一點兒,第一次買了股票,雖然是新韭菜,但我已經有了老韭菜的淡定和從容。基金方面,投入部分資金到主動基金,期待幾年之後有好的回報;短線方面,更加堅定了小目標的投資,並加大投資力度,這個剁手月多虧小目標接二連三的達標,不過我現在是越來越淡定了,包括連續達標都沒有過去那新韭菜的狂喜了,哈哈。
期待新的一年越來越好~
財蜜@越來越好及有錢
學了營養學,不再盲目吃飯和生活,更知道該怎麼安排一日三餐,如何照顧自己了,身體也會隨著飲食調整越來越好。
學會了系統健身,練出了肌肉,在越來越美越來越年輕的路上進步著。
認識了小她,購買銀行產品和12單,24單,感覺自己越來越有錢。
遇到另一半,結婚,懷孕,待產,日子越來越有勁頭。
財蜜@兜兜嘟嘟媽
2020年,我的理財收益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完成了年初定的年度目標,以前想都不敢想,這都是小她的功勞。
在這裡,跟著很多財蜜,對家庭資產做了合理的配置,雖然可能也不是那麼完美,但相比以前還是要進步很多。
2020因為疫情影響,好多人失業,降薪。我們也不例外,因為業務收入下降,所以薪資收入也是有所下降的,所幸有理財收益彌補,以至於家庭的總收入沒有下降很多。
2020年,學會了港股打新。在小她對接的證券公司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開通港股帳戶,第一次因為要轉帳到境外帳戶,嘗試著購買外匯,然後轉帳。然後在十月底認購了螞蟻集團,其實有中籤50股,但因為一些原因,最終上市叫停了,沒有嘗試賣出。後來又認購了德琪醫藥,但是沒有中籤。最近又開通了老虎證券,打算美股打新。雖然起步玩,錯過了好多好股,但是以後堅持打新,一定會有收穫。
2020年,從小她財蜜的分享中,看到了很多理財書籍,然後也買了其中的幾本,已經把其中的一本看完了。打算以後繼續看,多多學習理財知識。
財蜜@Glowbd24
我覺得我這一年改變太多了。
例如懂得了看書,堅持了練字,開始學習了簡筆畫,開始練球球字體了,開始撿起了英語。
我覺得學習是一個違背天性的過程,堅持其實挺難的,尤其是有時候看不見自己的成長與進步,看見別人光鮮亮麗,別人巧舌如簧,感覺自己一文不值,有些許擔憂和焦慮。
但是我這麼差,也依然是我啊。
我看見自己有一點點的進步就會開心的飛起來,看見自己有了思想上的進步就會有不一樣的感覺,看見自己不跟別人計較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感覺自己還好成長了,貌似有一些晚,但是貌似什麼都不晚。
努力朝著自己想要發展的方向去發展吧,不要幹一些令自己後悔的事,不要讓自己覺得自己很蠢,聰明一點吧。
財蜜@大膽邁出第一步
今年四月份開始加入小她銀行產品,八月份加入小目標。目前總的銀行利息是四千多,小目標一千五,加在一起有五千多。
這幾天雖然錢花很多,但是也還好有這些額外的收入,額外的補貼,是一分也是一分啊!要不然急用錢的時候,呼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這種感覺只有自己知道!
所以明年有條件的話,保險還是要跟上,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特別是我這種窮人,越窮越需要保險!
財蜜@月光琥珀
2020是我宅在家裡的一年,幾乎與世隔絕了,因為我不愛發朋友圈,一個以前的同學還給我發信息說:「你過得還好嗎?感覺你人間蒸發了。」哈哈,我是怕別人都在忙,怕打擾到別人。好在今年六月進入了她理財,開始投資小目標,每天為了賺她幣打打字,每天也充實了點。尤其小目標幫我收穫了些利益,更是覺得有意義。新技能就是投資理財吧,成就就是利益可以覆蓋水果錢了。
不僅僅是以上幾位財蜜的分享,在社區的話題下,還有許多財蜜都分享了自己在2020年的收穫,歡迎更多財蜜前去圍觀,也歡迎大家分享自己的小確幸(^-^)
年終將近,對於每個人和每個家庭來說,也該陸續開始檢視年度個人和家庭的財務情況,對一年來的投資成績做個總結了,然後再根據這一年來的變化,定下未來一年想要達成的目標。
說起來容易,又該如何做財務總結?然後做個理財計劃呢?
她姐建議財蜜們不妨按照以下四個步驟來做:
(下面有不少乾貨哦~)
從基礎財務入手,
先做盤點和診斷
具體包括:
梳理收支,看看這一年掙了多少,花了多少,結餘又有多少
梳理資產,看看你有多少金融資產,又有多少負債
給自己或家庭做財務診斷
而診斷又分三方面,即家庭資產情況、債務情況、和資金流動性情況。
1,資產方面可以參考2個指標——
①是結餘率,結餘率=結餘金額/稅後收入*100%
結餘比率的紅線是30%,也就是說,你每月或者每年的結餘率要至少達到30%才行,數值越大,攢錢的能力越強,財富積累的速度也越快,反之也意味著攢錢有些困難,抗風險能力不好。
②另一個是投資比率,投資比率=投資資產/淨資產*100%
投資比率反映的是家庭通過投資實現財富增長的能力。
這一指標通常在50%左右比較適宜,如果過低,說明你的投資意識較弱,資金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當然,過猶不及,如果過高也不利於家庭財務安全,畢竟投資有風險嘛。
2,衡量家庭債務情況參考3個指標——
①負債比率,負債比率=總負債/總資產*100%
資產負債率的紅線是50%,30%-40%左右為宜,畢竟債務負擔過重,百害無一利。
②負債收入比,負債收入比率=月負債支出/月稅後收入*100%
負債收入比率應小於40%,如果過高,比如已經佔月收入的70%甚至更多,表明每月的收入得拿出這麼多去還債,財務壓力會很大。
③清償比率,清償比率=淨資產/總資產*100%
雖然這個指標的計算中並沒有負債金額的參與,但它表示的卻是是否有足夠的能力通過變現來償還負債,這也是衡量償債能力強弱的指標。
通常,家庭的清償比率在60%-70%之間為宜,清償比率過低,說明當前的債務太多,現有的淨資產即使全部變現,可能也不足以支付負債缺口;相反如果比率過高,說明可以適當地用一些槓桿,比如可以考慮用一下信用卡,在免息期內用資金來賺頓早飯錢,優化資金的使用結構。
3,衡量家庭流動性情況的1個指標——
流動性比率,流動性比率=流動性資產/月總支出
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儲備緊急備用金的資金量。
得出了的數值是月總支出的3-6倍為宜,如果得出的數值小於3,表明家庭的流動性資金儲備略有不足,應該適當補足。不過如果你有1-2張額度較為充足的信用卡,那麼緊急備用金倒也不必頂格補足到月支出的6倍,稍微補一點即可。
如果得出的數字遠大於6,也不是很好,說明資金沒有得到充分利用,不利於資產增值,可以適當地減少流動性資產的持有量,增加一些類固收產品,比如網際網路銀行存款、優質債權類理財產品的投資。
把用於個人/家庭保障的資金,
提前預留出來
保險的配置,應該提前於投資賺錢。
意外事故、患病就醫,各種風險都會給家庭帶來經濟負擔。所以我們必須採用一種能應對人身風險,並且最大限度的降低經濟負擔的方法。在投資前,先做好保險規劃,給該買保險的人買對且買足保險。
當然,如果你已經提前買好了保險,那麼在做計劃時,要把未來一年要繳的保費提前做好預算,避免到時因為現金流緊張導致未能及時繳納保費,從而影響保障。
定理財目標,
並根據實際財務情況,
評估自己或家庭的風險承受能力
如果這一年來我們已經實現了某個目標的話,那麼未來我們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財務情況,再重新制定一個新的合理可行的目標,同時,根據目標來評估風險承受能力。
目標若是短期剛需,比如未來一年打算買房,那麼可承受的風險相對較小;
目標若是長期剛需,比如為了孩子五六年後的教育金,那麼投資應以中低風險的類固收投資為主;
如果是為了資產的長期增值,比如儲備養老金,那麼投資中可提高風險類資產的配置比例。
除了根據財務情況和理財目標推斷出的客觀風險承受能力,我們的主觀風險偏好也要予以充分考慮。
其實這就跟我們自己的性格一樣,是咱們內在的投資喜好。
有些投資者可支配的金融資產並不多,但人家就願意一把梭哈的選擇高風險產品,那麼主觀上來說,這就屬於風險偏好型投資者;而有些人即使有一大筆閒錢,也堅持90%存銀行、買國債、買年金險,這就是典型的風險厭惡型投資者。
不過一般情況下,投資者的風險偏好類型都屬於平衡型,也就是既不願意承擔過高風險,但也不甘於只賺取一個無風險的低收益。
優化或重新制定投資組合
最後一步,就是結合目標、風險偏好、財務情況,來優化我們的投資組合。
在各大類資產中,現金類產品、類固收產品、權益類產品該如何做配置,是增加權益類的持有,還是減少配置,具體到某個類別中,是考慮增加基金的投入,還是嘗試一下股票的投資,是繼續跟投小目標等基金組合,還是嘗試著參與一下可轉債打新和港美股打新,等等這些操作,都應該提前做好計劃。
每個人的新年理財計劃都應該是對自己現階段財務狀況的量體裁衣,一份科學合理的理財規劃能夠在平衡風險的前提下,儘可能得增加家庭的被動收入,加速理財目標的達成,也能讓我們的生活過得更加遊刃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