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爺丨文
節目裡的六大明星。
這檔節目要是再不播,廣告商都要撤單了。看到裡面還在「祝《煎餅俠》大賣」,真是無言以對。
自帶光環的《挑戰者聯盟》,終於露真容。看完第一期,並沒想像中驚豔。這麼說吧——一頓豪華大閘蟹,卻沒有煮熟。
攢這個局,實在不容易
一個模式,折騰得夠嗆。這中間,換過製作方,物色過幾家平臺,也調整過明星。歷時大半年,節目終於成行。
先說模式吧。《挑戰者聯盟》就是參照韓國《無限挑戰》來的。因該模式正規版權在燦星手裡,所以該節目算是山寨吧——請各位自行腦補,世面上的仿《無限挑戰》節目那麼多,《挑戰者聯盟》到底是啥段位。
整季節目主要玩什麼?讓明星組建聯盟,每一期「挑戰職業」。可預見的是,會分別挑戰快遞、出租司機、建築工人等最普通的職業。一個目的:讓明星忘記光環,真正體驗不同工種所帶來的艱辛。
節目的主要製作方是誰?雖然浙江衛視掛名在前,但起主導作用的還是中喜傳媒與韓國團隊。中喜傳媒沒聽過?去年北京衛視有檔節目叫《勇敢的心》,是該公司出品的,算交學費吧,有興趣的可以翻來看看。韓國團隊分量還挺重,是監製與總導演,但宣傳方居然也不廣告兩句,挺怪。另外,範冰冰的經紀人穆曉光,也是該節目執行製片人——話語權掌握……點到為止,你懂的。
最後說說明星陣容吧。《挑戰者聯盟》這個模式,起初的陣容就是《極限挑戰》的。後來,《極限挑戰》到東方衛視播後,《挑戰者聯盟》就重新換了一批明星。張翰、夏雨、唐嫣、黑人……都曾聊過。不知道聽明白了沒,節目名字、播出平臺、明星陣容,都經歷過各種調整。最後,千辛萬苦才定了範冰冰、李晨、吳亦凡、林更新、大鵬、陳漢典。這齣場費,加起來估計也是天價吧。
範冰冰出場時的造型。
首期節目:尿點太多
我經常追看綜藝節目,可能已經被「慣壞」了。看完首期《挑戰者聯盟》,就一個感覺:前半部分尿點太多,後半部分在玩「路人認明星」遊戲。邏輯有點亂。
一句話說清楚第一期節目,是這樣的:範冰冰、吳亦凡、李晨、林更新、大鵬、陳漢典,化身計程車司機,挑戰拉客賺錢的任務。一天下來,要賺600塊錢才算過關。於是,從筆試再到路考再到上崗拉活,整個節目以此邏輯展開。最終,六位明星只賺了590元,並未完成任務。
因為節目瑣事過多,我就分兩部分講吧。
範冰冰在路考。
六位明星相識、筆試、路考,是第一部分。在廣告中間插節目的做法,加六位明星的幼兒化表現,再加枯燥到底的後期動畫呈現,看得我很困。實在想不通,幾個大明星面對玩具車,撞來撞去,真那麼有意思?
撐下去,為了這麼多明星,我也要撐下去。
第二部分,是上崗拉活環節。看到真車,我才覺得這是給大人看的節目。攬客,是門技術活。作為節目的重要篇幅,比拼賺錢的氣氛並不濃。再細一琢磨,感覺這是一檔「路人認明星」的節目啊!沒人出前假裝清高、被發現後內心暗爽——隨著路人相認,明星變化大都是這樣。炫的環節蓋過賺錢結果,歸根結底,還是挑戰的後果並沒明確。
範冰冰開車攬客。
當然,這幾大環節還是不錯的。「有沒有很帥,兩個人就點了個蛋。」陳漢典與吳亦凡為了省錢,午飯只吃了一個蛋;範冰冰攬客途中,遇到受傷孩子並護送去醫院。此突發,令劇情迅速豐滿……
節目結束時,導演組總結明星的三個失敗點。其中,有一點是明星開車輕微違規。其實我想問,讓電動遊覽車上街攬客,算是源頭上違規吧?
李晨被打造成「暖男大哥」。
範冰冰與李晨其實是負分
說說裡面的明星與路人表現吧。
從明星陣容上來看,一個「女神」+一個「暖男」+兩個「小鮮肉」+兩個諧星。角色分工挺好。但運轉起來如何呢?
此節目的核心,就是範冰冰。這點不用多說,從幕後力量就能看出來。圈內流行靠真人秀來「造神」的操作方式。範冰冰此舉,就是衝這個來的。
她之前上過《快樂男聲》、《中國好聲音》、《奔跑吧兄弟》、《最強大腦》等系列,每一次都是話題十足。但是,那僅僅是客串而已。唯一一檔全程錄過的節目,叫《出彩中國人2》。這檔棚內真人秀,似乎其不願再提起。於是,接了《挑戰者聯盟》。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從首播來看,一夜拉下了神壇。節目剛開始,範冰冰就給觀眾一個驚訝:17-8=5。這種小學題目都算錯,再怎麼拿數學不及格的話題補救都沒用。另外,緊扣「主旋律」話語,也露了怯——「計程車司機真不容易,有乘客的時候陪著聊天,沒乘客時就孤獨」。其實,陪聊不是計程車司機的主業。反正一路看下來,感覺範冰冰就是一個小女生,跟以往辛辛苦苦打造的「範爺」形象相去甚遠。
節目組一直想把李晨打造成「暖男大哥」。但我覺得有點多此一舉了。李晨在《跑男》裡的「大黑牛」形象,已深入人心,這回上《挑戰者聯盟》,反而稀釋了這個品牌。
舉例吧。在筆試環節,導演組只允許一個人在答題時說話,李晨卻接話,「我們其他幾個都不是人,可以說話。」一片冷場。另外,其每次都裝作很大哥的樣子,十分刻意。如囑咐陳漢典吳亦凡開電瓶車要注意下雨之類。總之,李晨在兩個綜藝節目的兩個形象,與其星途來說,沒必要。
吳亦凡與陳漢典開電瓶車攬客。
吳亦凡、林更新這兩個「小鮮肉」,表現還是不錯的。網絡上的高人氣,在現實生活中是否有人買單,一期節目就現了原形。這種反差,倒是節目衝突需要的。
大鵬有點偶像包袱,有點裝了。在攬客過程中,這點表現很明顯。其實,發揮主持人特長,再適當烘託一下範冰冰就行了。做回自己,是更符合節目角色定位的。陳漢典沒得說,禮多人不怪,也豁得出去。諧星嘛,就應該這樣。要不然節目組請你幹嘛。
說完明星,再聊路人。
整期節目,印象最深的路人有兩個。一位老太太上車,見到李晨蹦出一句「快跑」。把《跑男》說成「快跑」,挺有意思。另外就是一位女子,見到明星後馬上拿手機照鏡子,又是塗口紅又是弄頭髮,十分愛惜自己的形象,很搶戲。
反正,路人元素沒有特別出彩。一是明星不會主動調戲路人,遇事反而「躲」,不行。二是明星與路人沒有話題,一路上乾巴巴瞎聊。我看有設計一個遊戲環節,也算是增加了點劇情。三個後期製作並沒把路人元素弄得好玩,有點可惜。
總體來說,這檔節目就是借《跑男》的光,滿足愛「看明星玩遊戲」的用戶。於播出平臺來說,算是補缺。於明星來說,本以為是超越,現在來看,後面的表現要是不好,就會立馬尷尬。細想想,還是黃渤聰明呵。
這裡是澎湃新聞,謝謝你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