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家從小學開始就在背單詞,以前的方法總是死記硬背、或者大聲朗讀,從而刺激大腦的記憶點,增強記憶。但是這樣的方法未免太過於低效,
摘要:大家從小學開始就在背單詞,以前的方法總是死記硬背、或者大聲朗讀,從而刺激大腦的記憶點,增強記憶。但是這樣的方法未免太過於低效,今天幫幫為大家帶來了一些記憶單詞的新招哦!
不可否認,用手機APP記單詞,既能保證一定任務量,又方便快捷,而且形式新穎,深受90後小夥伴兒們的追捧。但時下的記單詞APP眾多,每款特色不同,如何選擇?以及如何才能發揮APP的優勢呢?
►幾款熱門APP的優缺點大比拼
扇貝的詞彙量大,強調拼寫,而且重複次數多,完成任務耗時長,適合用來打基礎、強化記憶;可以幾個人組成扇貝小組,互相監督學習;單詞釋義複雜,幹擾項多,不利於快速記憶。拓詞強調快速記單詞,認識的就快速作答,不認識的就趕緊過,不浪費時間;釋義簡單、操作簡單,容易讓你對記單詞這件事「上癮」,適合用來考前快速複習;注重發音和詞形的辨識,不要求拼寫。
百詞斬的特色是每個單詞搭配一張相關圖片,而且有例句、有朗讀,能夠形象地輔助記憶;相同或相近的一組詞放在一起記憶,有詞根解析,能夠在深度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有的圖片聯繫牽強。考研幫主要針對考研單詞,除了釋義、朗讀、詞根外,還有考研真題例句等特色板塊。可自由選擇是否重複背誦或測試。設定預計完成日期合理安排每日背誦任務,定時提醒等,可結合考研幫其他功能使用。
►具體操作方法
一、用什麼方法來「背單詞」
我們從學英語開始就一直要背單詞,其方法不外乎幾種:死記硬背法(朗讀、抄寫)、聯想法(根據讀音、單詞形象等進行聯想記憶,一般都是腦洞大開,莫名其妙)、詞根記憶法等。其中,根據個人經驗,利用詞根記憶是最科學有效的方法。關於這一類方法的資料也有很多,例如有所謂「探源法」,或者新東方的「詞根+詞綴+聯想記憶法」,其實就是根據對詞根、詞綴和詞源的把握,將單詞分拆,了解其形成和演變的來龍去脈,從構詞原理上理解這個單詞。對於這一類方法,我們姑且根據其原理稱其為「構詞學習法」。假設一:「構詞學習法」是最科學有效的單詞學習法。
確定了方法之後,一切都看執行。理念上大家很容易達成一致,高下之分就看個人在執行上的表現。而各色人等在同一事件上的行為差異,實質上是一個認知行為學問題,是培養學習能力的問題,是一個習慣養成問題。對於背單詞這個任務,我們陸陸續續在很多年中都要做這件事,總是需要的時候背一下,轉身忘掉,下次重新撿起來,效率低,效果也不好。實際上,我們可以合理假設,以科學的背單詞方法為基礎,關鍵在於養成一個每天背幾個單詞的好習慣,持之以恆,一心一意地一次性解決這個大問題。因此,我們提出另一個假設——假設二:背單詞是一個「習慣養成」問題。
關於習慣養成,考慮到目前我們處於智慧型手機時代,我們學習知識、應用知識的方式,正在被新科技以前所未見的方式改變著。我們的行為習慣都在被科技所引導,所塑造。IT廠商們為了金錢在不遺餘力地引誘大家養成各種不那麼好的習慣,好在還有個別商家良心未泯,做了一些幫助大家傳遞正能量的軟體。我們假設有幾個APP我們能加以利用,搭建有效的背單詞系統,幫助我們養成每天花幾分鐘背幾個單詞的習慣。這樣的系統應當包括背單詞APP、英語詞典APP以及個人知識庫類APP。個人知識庫類APP主要和閱讀有關,暫時不考慮。因此,提出假設三:單詞APP+英語詞典APP是高效的背單詞系統。
二、背單詞的具體方法
傳統的背單詞方法,不外乎對著生詞表,念、抄寫,查紙質字典,手寫生詞本。
當然,巨大的閱讀量作為單詞記憶的補充和驗證,也起到很大作用。這種方法,過去可以,現在就顯得很笨了,很花時間,要求也太多,所以不太推薦。
根據上文的三個假設,幫幫大致把自己正在用的方法總結為全方位背單詞法,由於大致四步,所以就叫「四步法」吧。 這種方法,其理念基礎是構詞學習法。區別於傳統背單詞的方法,本方法認為傳統詞彙表將單詞縮減為拼寫和對應的一兩個中文詞彙是有很大局限的。
每個單詞都是具體生動的存在,都是幾部分組成的有機整體,都起源於過去的實際使用,都有生動的用法,都有相近的兄弟詞彙和相反的敵對詞彙。記憶一個單詞時,得從各個角度來進行全方位理解和學習,從本質上把握,才能實現有效和高效的學習。
●四步法大致分為:
1、分析構詞:通過詞根詞綴來拆詞,通過同根詞的規模效應來提高背單詞的效率和效果;
2、了解詞源:了解單詞的歷史演變和來龍去脈,輔助記憶和理解;
3、理解詞義:關注英英解釋,詞義最少一種,多則好幾種相近的意思,不會局限於中英文詞彙一一對應的情況。了解各種詞義下的用法和例句(也可以用搜尋引擎搜幾個例句或用有道網頁版看看雙語例句);
4、了解相關詞彙:通過同義詞和反義詞來理解詞義,輔助記憶和理解;
四步法的目標就是,當我們背單詞時,我們不是要記住某一個單詞(像以前那樣只記憶拼寫和對應的中文意思),而是要把這個詞相關的好幾個、甚至十多個詞一網打盡,把它所代表的那個詞根從原理上掌握。英語詞彙中一共只有不到三百個詞根,一個一個消滅,單詞根本經不住學。
三、舉例說明四步法
●舉例一:Invective
1、構詞:invective,詞根是vect,你了解單詞中出現veh,vect或vex等類似的結果,含義往往就是「運輸、傳達」。根據構詞原理拆詞,in(無法、不能)+vect(傳達)+ive(形容詞),得出單詞大意「無法傳達的」。然後,通過智慧詞根,你了解到同根詞有vehicle,convection,vehement,advection,convexity。你可以選擇將這些同根詞加入你記憶隊列中,一系列同根詞一起記憶時,效果要好很多,更有規模效應,也更有利於你從構詞原理上理解這個單詞,真正形成學習單詞的能力;而且,根據APP的系統設置,這些詞會在你每天單詞量中隨機多次出現,記憶效果更好。
2、詞源:利用英語詞典,你能看到這個單詞是演變自中古英語演變自中古法語演變自拉丁語,最初使用時是15世紀。
3、詞義:裡面的英英解釋表達簡潔而準確,例句一般都是大家名篇中的選句,就算不是,也比一般見到的用法更好,語言質量上很高。例如invective在英語詞典的例句就是「an overbearing, bullying boss who is fond of sending invective e-mails to long-suffering assistants」,一個例句能幫你回顧若干詞彙及句式,學習到很有用的表達法,對比之下,讀者可以看看其他詞典的例句,包括網絡上的一般用法,質量不一定高。
4、同反義詞:這個詞典裡面還有Thesaurus,裡面包括了同義詞和反義詞。背單詞的時候看一遍,加深對這個單詞的詞義理解。
●舉例二:Innocuous
1、構詞:背到innocuous,立刻根據構詞法來分解,in(不能,相反)+noc(傷害)+uous(形容詞詞綴,表示傾向),所以它的中文詞義「無毒的,無害的」就非常好記憶,單詞拼寫也是水到渠成。而且,noc,nox的同根詞就有近10個,以前老師常說的「舉一反三」在人類歷史上從沒有這麼容易過!一下子,我們就同時認識了:obnoxious,innocence,nocuous,nocent,nociceptor等一系列同根詞。
2、詞源:詞源是:「Latin innocuus, from in- + nocere (see innocent)」,所以我們知道對應拉丁詞為innocuus,由詞根in和nocere組成。關鍵是我們都認識innocent這個單詞,從老單詞引導到新單詞,立刻就非常容易了。
3、詞義:解釋是:「1. not likely to bother or offend anyone, 2. causing no injury.」例句是:「those innocuous lies we must tell everyday if society is to remain civil.」
4、同反義詞:同義詞包括benign,hurtless,harmless等,反義詞包括menacing,ominous等。
四、關於詞源
根據詞根詞綴來理解構詞很重要,但是詞源也不可忽視。任何語言,都是工具,本質上都是要為人的交流服務。而人在漫長的交流過程中,創造出的很多詞語都是和特定語境、事件相聯繫的,不理解這個詞的來源,記憶就變得費力,效率低而且沒意思。
五、背單詞的節奏
其實就是學習的節奏。可能你會聽說有人一天背一千單詞,有人一天背一百單詞,十個八個的也有。 但是,四步法,由於是從詞根詞源上來學習單詞,重點強調理解和對單詞進行分析和思考的過程,因此,一定要享受這個過程,要重視質而不是量。
把握節奏,細水長流。
有毅力,更有要耐心。
每天背五十個單詞堅持一年,要好過每天一千單詞堅持三天。
六、背完單詞之後
背單詞不是目的,而是為了更好的讀英文著作,更好地把英文用起來,為自己服務。 所以,一定要加大閱讀量。這方面,特別推薦The Economist。它形式上是周刊雜誌,本質上是新聞評論。 關於這份刊物的溢美之詞就不多說了,一個字,檢驗單詞學習情況,把學習單詞的能力用起來,最好的材料就是The Economist。
另一個建議:
建立一個知識庫/閱讀庫,而不是泛讀完就算(最簡便的建立知識庫的方式:使用Evernote/印象筆記、微軟Onenote或網易有道雲筆記等基於雲端的在線筆記服務。可以在電腦和手機端同步,可以建立完善的樹形層次結構,可以加tag,可以搜索)。讀過的文章要存儲,以後隨時調出,隨處查閱,鞏固學習成果。建立個人的英語學習知識庫,這是你的外腦。
原則:
1、多讀書,不求甚解;
2、建立閱讀庫,多讀幾遍,不能讀完就算;
3、同主題閱讀,不能漫無方向。
總的來說:方法怎麼都行,做不做得到,才是最重要的。2019考研的小夥伴,你們get到這個新招了嗎?
(實習小編:玉琳)